曹操用餐仅一道肉菜,曹操为何如此节俭?

乖乖的Jane


曹操:医生查出我有三高,因此不能多吃肥肉!
曹操之节俭,出自于《三国志·魏书》之中,其中记载:雅性节俭,不好华丽......
作者裴松之实实在在把曹操夸赞一番,天下第一完人除了曹操之外没别人了。不但省吃俭用,饭菜不许奢华,唯粗茶淡饭,一道肉糜,所获之物,自己不用,多赏赐有功之臣。依照看在的眼光来看,曹操不奢侈,不做派、不追求物质欲,懂得体恤下属等等,这个是不可多得的好领导啊。

事实上,从曹操那些死忠粉来看,曹操确实在管理人士方面有一套。
其实吃饭这种人之常情的事情,何必非要铺张浪费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假,可也不能撑死自己啊。
中国古代社会尤为喜欢讲求排场,宁可不吃摆着,也要做尽面子工程,这一点在满清后期和太平天国时期尤为鼎盛。溥仪都成了逊帝了,还讲究四大桌108道珍馐美味,实则他就吃面前那点,剩下的要么丢掉,要么赏赐太监和宫女。而溥仪想比慈禧,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古代帝王之中,不乏有节俭的皇帝,曹操算一个、杨坚算一个、朱由检算一个、雍正算一个,据说道光也很节俭。

当然,有些皇帝是做给外人看的,有些则真是不愿意铺张,安生吃顿饭不好吗,非将那些排场干嘛,吃也吃不痛快,人来人往看着多烦心。曹操出生于草莽,一心干大事,而不讲究吃喝。相对于吃喝这种物质奢求,他更注重生理奢求。曹操是极为好色的,少妇老妪一概不放过。不要认为他吃饭节俭,这个人就没有缺点了。

曹操者,我辈当效法之人啊!


大狮


曹操非常奸诈,或者叫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他说吃一个荤菜你就信啦?别忘了他也是所谓“魏武帝”,后人称帝,少不了涂脂抹粉。曹操肯定爱吃肉,因为他好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俗话说“酒肉朋友”。而且他落难遇故人,人家准备杀猪招待他,他如果不喜欢吃荤,人家炒盘花生米就可以了。可惜他疑心太重,把好好一家人全杀了。


兴海亭


历史对于曹操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曹操本身就是个很节俭的人。说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帏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攻城拔邑,得靡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这是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中引用《魏书》的一段话,可以作为对曹操之节俭所作的综合性评价。其大概意思就是说,曹操为人节俭,不喜欢浮华,不论是自己还是后宫的嫔妃,穿着都不许花里胡哨,什么拖地长裙,刺绣精美图案的,鞋子雕花刻彩的都一律禁止。自己屋内的帷帐屏风落满补丁,盖的被褥絮都散了还在用。坐都是草垫子或是普通的垫子,从不用什么锦绣绸缎装饰。每次战后缴获的战利品,都按功劳大小论功行赏,从不吝啬。没有功劳想要赏赐的,一点都不给。有时四方进献的礼品,也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是历史对他的评价。可以看出曹操平时也不喜欢奢侈的生活

那时候生产力低下,而且曹操大多的钱粮都用在军队方面了和给有功之臣的犒赏上面。而且那时候经常打仗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常年的打仗导致那是的生活水平肯定不会像太平时期的时候高。


淡定的菜鸟12138


从史书上记载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大概可以勾勒出这个具有争议人物的大概轮廓。低调,有自身修养,有特立独行的性格。

虽然这“一肉”在东汉时期的普通人家来说依然是很高的生活标准了,但是在相王之家,还是能称作简朴的。这也是为何曹操能成为枭雄,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权利强烈的欲望。却丝毫不影响他在生活中的淡泊。他能够做到,立己之根本,清心寡欲才能坚定自身信念。如若成日纸醉金迷,活在香软细怀中。那还谈什么灭群雄,统一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