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 和诗文堪称时人典范, 陆游拜其为师 贛州的文清街为其命名

爱国 和诗文堪称时人典范, 陆游拜其为师 贛州的文清街为其命名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与三衢山的故事

南宋诗人曾几是一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就是他在游览三衢山时即兴而作。诗歌写出了诗人的愉快心情,亦描述了三衢山的美丽风景。一首脍炙人口的《三衢道中》,将“衢州的母亲山”——三衢山梅熟杏黄、鸟语花香的初夏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兴致盎然。

关于“三衢山”名字的来历,其历史渊源非常久远,《隋志》即有记载:“昔有洪水自顶暴出,界兹山为三道,故谓三衢”。

爱国 和诗文堪称时人典范, 陆游拜其为师 贛州的文清街为其命名


三衢山位于常山县境内,典故颇多。在三衢山西坡山腰,有一处石室,宽20米,纵深15米,当地人称“赵公岩”。 “赵公岩”名字的来由:

相传衢州籍北宋名臣赵抃年青时曾在此面壁苦读,一心求学,以图报国。春秋三载,他用松明作灯,岩石为床,竹笋野菇充饥肠,潜心钻研治国之道,终于在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

爱国 和诗文堪称时人典范, 陆游拜其为师 贛州的文清街为其命名


赵抃(biàn)与宋代包拯齐名,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赢得“铁面御史”美名,告老还乡时“一鹤一琴随马行”,被世人尊称为“世人标表”。

后人为纪念其廉明自守的精神,将这个石室叫作“赵公岩”,因赵抃谥号“清献”,所以又称“清献书岩”,是常山古十景之一。至今,前来瞻仰赵公岩的人们依然络绎不绝。当然,我们的曾几诗人此去三衢山也许就是想去拜会一下这位“铁面御史”吧。

爱国 和诗文堪称时人典范, 陆游拜其为师 贛州的文清街为其命名


赣州人的骄傲,文清路以他的谥号命名。

赣州老城区最繁华的一条街道——文清路以他的谥号命名;

他是著名诗人陆游的老师;

他是宋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的入室弟子;

他是“江西诗派”的主要成员……这个人就是赣州人氏,著名诗人曾几。

学出名门,名师指点。

曾几(1084—1166),字吉甫,又字志甫,号茶山居士。赣县人。后迁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小时候就显示出了见识和气度,对长辈很孝顺。

曾几与其父兄均系一时名士。舅父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史称“三孔”,孔子四十七代孙,为当时名臣名士。大舅孔文仲,官至中书舍人;二舅孔武仲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三舅孔平仲,官至秘书丞、提点京西刑狱。

爱国 和诗文堪称时人典范, 陆游拜其为师 贛州的文清街为其命名


曾几与父兄一起启蒙于周敦颐,家学深厚,又经名师指导,自是不同凡响。周敦颐在虔州讲学,曾几的父亲曾准率四子拜周敦颐为师,深究理学。曾准及四子受到周敦颐的器重,把平生的学问都传授给他们。在周敦颐的的教诲和熏陶下,曾准及四个儿子都学有所成,后来都成了名臣。

爱国 和诗文堪称时人典范, 陆游拜其为师 贛州的文清街为其命名


诗文见长,一心爱国。

曾几博古通今,诗文见长,在为学为政方面均享有盛誉。曾几的成长深受父兄、舅父及启蒙导师周敦颐的影响,从他们身上不但吸取了清廉正直的品格,还培养了关心百姓的精神。其成年时,正值金人大举南侵;而宋徽宗昏庸无能,任用蔡京、童贯执掌政权,他们对内横征暴敛,贪赃纳贿;对外则屈膝投降,卖国求荣,最终导致了北宋王朝的毁灭。虎去狼来,投降派秦桧又当政。曾几亲历“靖康之难”,目睹了种种丧权辱国的苟安乞和之事实,激发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激发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爱国 和诗文堪称时人典范, 陆游拜其为师 贛州的文清街为其命名


曾几一生,爱国思想十分突出。秦桧死后,朝廷内部主和主战之争仍然难解难分。曾几不论在朝在野,均力主抗金。曾几对后世的影响较大。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拜其为师。陆游学其为文,也学其为人。陆游对曾几的爱国给予了高度评价,说他每前往看望,

“必闻爱国之言,时先生年过七十,聚族百口,未尝以为忧,忧国而已”。曾几在给陆游的赠诗中也说:“问我居家谁暖眠?为言忧国只寒心”。

曾几的诗充满爱国思想。如:

《寓居吴兴》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士敢淹留?

低回可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爱国 和诗文堪称时人典范, 陆游拜其为师 贛州的文清街为其命名


诗人对国土沦丧,朝廷不收复失地的激愤之情可谓透溢纸面,其内蕴显然是爱国主义情怀。“楚囚”语出《左传》,春秋时,郑国将俘获的楚人献于晋侯,楚人常相对而哭,独王丞相不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这里借用典故谴责最高统治集团不思复国,甘作“楚囚”,可谓直言不讳,是颇具胆识的。

爱国 和诗文堪称时人典范, 陆游拜其为师 贛州的文清街为其命名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另外,其诗风格清淡,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写爱国抗金之作。其于乾道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二岁,谥号文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