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哪些惊为天人的书或书评?

孙牧之


近段儿我重读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感悟很深。说他的语言惊为天人一点都不为过,王小波语言的特点在这本书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作者总是能把我们一时想到的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大胆地说出来,能把我们感觉到了却提炼不出来的话提炼出来。以下加引号就是我的部分摘抄,乐于与大家分享。

“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丸子灌了下去,就丧失了乐趣。”

“还有人认为,头脑是表示自己是个好人的工具,为此必须学会背诵一批格言、教条,——事实上,这是希望使自己看上去比实际要好,十足虚伪。”

二、王小波的语言总是让人一看就懂,却回味深长。下面的话就像市井俚语,挠痒痒直接挠到位。

“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

“所以文学,在我看来就是:先把文章写好看了再说,别的就管他妈的。”

“现在有很多文人下了海,不再从事文化事业。不管在商界、产业界还是科技界,人们以聪明才智、辛勤劳动来进行竞争。唯独在文化界赌的是人品,爱国心、羞耻心。照我看来,这有点儿像赌命,甚至比赌命还严重。这种危险的游戏有何奖品?只是一点小小的文名。所以你不要怪文人下海。”

“我哥哥有一位同学,他在“文化大革命”里读了几本哲学书,就穿上了一种蓝布大褂,手里掂着红蓝铅笔,在屋里踱来踱去,看着墙上一幅世界地图,考虑起世界革命的战略问题了。”

三、高度沉淀的话语,真实、幽默却蕴含哲理。估计一些人即便中枪也应该笑着欢呼:“你看,小波把我分析得多么透彻!”

“要逆转人性,需要三个因素:无价值的劳动、暴力的威胁、人性的脆弱。”

“莫泊桑曾说,提笔为文,就想到了读者。有些读者说:请让我笑吧。有些读者说:请让我哭吧。有些读者说:请让我感动吧……在中国,有些读者会说:请让我们受教育吧。”

“莫泊桑曾说,只有少数出类拔萃的读者才会要求,请凭着你的本心,写出真正好的东西来。你就为这些读者而写。”

“中国的君子独善其身,这样就没有了尊严,这是因为尊严是属于个人的、不可压缩的空间,这块空间要靠自己来捍卫——捍卫的意思是指竞争、敢打官司、敢动手(勇斗歹徒)。我觉得人还是有点尊严的好,假如个人连个待的地方都没有,就无法为人做事,更不要说做别人的典范。”

谢谢提问者的提问,感谢王小波,感谢他写的《沉默的大多数》。

希望对提问者有用。





孙广宾


《遥远的救世主》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不是一般人,能写出这样的书来,我觉得作者是神一样的人物存在。




后山来客


《美的历程》:你知道的中华文化,还不够多!

最近得到一本书,是李泽厚先生写的《美的历程》,我才发现,我们平日里了解到的中华文化,太肤浅了。每读一章,我都能在书中得到“惊为天人”的美感。

由于书本身承载的文化非常多,这里我就找自己最有感悟的部分来介绍,详细的东西请大家去阅读原著。

龙飞凤舞:原始艺术的魅力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起源文化,这些文化包括了原始图腾,原始歌舞,还有李泽厚先生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

为何我会觉得中国的远古图腾美?因为它是在野蛮期的低级阶段,发展起来的高级文明。

原始人群喜欢染红穿戴、撒抹红粉,他们的这一做法,不仅仅是对生理刺激的追求,更多的是对原始巫术礼仪的一种崇敬,红色被他们赋予了主观意识,他们希望从色彩来寻求心理安慰,原始人的这种意识形态活动,意味着他们的意识的启蒙。

也就是说远古图腾的开始,不单单是壁画,它还包括了原始人群平日里的色彩和配饰。

从中国的神话中,也可以看得出远古巫术和图腾活动的面目。

《山海经》中存在着很多龙蛇人,或者是人面鸟身的人物,这些看起来粗陋的原始形态,可能是那个时代的图腾,他们围着它进行巫术礼仪活动。

那么这种原始艺术可怕吗?不,

它是当时人们主客观、社会价值、心理活动的反应,也是人们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

原始歌舞包括了原始巫乐和原始巫术祭祀的舞蹈,无论是巫乐还是巫舞都是前面龙凤图腾的演习形式。。

在“有意味的形式”中,李泽厚给我们详细讲解了陶器上的“造型艺术”和线条,下面这幅图,如果没有他的讲解,我们很难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美感,在这个时候,人们已经学会了使用造型和线条赋予事物美感了,这是很伟大的进步。

青铜饕餮:冰冷却美得窒息

青铜器是我国古代的杰出艺术,如果没有人点破,你去博物馆看时,大概还是因为它是古董,它年纪比你大,除此之外,它破旧不堪,看起来就是家里闲置了很久的破铜烂铁。

但在青铜饕餮这这章中,李泽厚先生带你看中国的青铜器,他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远古时期的冰冷器物的美:狞厉的美。

非常的贴切!

我们去看青铜器时,往往看到的是上面血口大张、怒目圆睁的人物,或者是只有巨大的兽面,十分吓人。

但尽管非常粗野非常粗野,狰狞可怕,却有巨大的美学美丽,这些神秘化的动物或人变形,它威吓、吞噬、压制、践踏人的身心。但当时的社会却与之并行,也许这些可怕的事物时他们巫术信仰的一部分,他们将神秘与可怕联系在一起,加重了它的神秘狞厉。

这种神秘狞厉的美,是通过重大的造型来实现的,现存的青铜器大多庄严、厚重和权威,而这种狞厉的美,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缺乏。

线的艺术,在这个时代也发生了,那为数不多的龟壳上的甲骨文,很好的展示了这种“象形”的线条艺术。

冯友兰评价这本书说:“《美的历程》是部大书(应该说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我想读完这本书,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延续会有不同的了解,它不同于断代史或者艺术史,它是兼具了美学和历史的厚重的书,然而又不像理论一样让人让人觉得枯燥,书的后半部分配有图片可供欣赏,让读者很好的感受中华文化的美和博大精深。

一起来头条号:书文小品,读读书,品品文,做有颜有文的女子!


书文小品


我读过一本书,书名是《追风筝的人》。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著。

我看书,基本上一目十行的那种。但是这本书可以让我,一行看上十遍。一共有362页吧,我看的时候,不只觉的摸摸厚度,很怕一不小心就把它看完了 。

关于精彩不精彩,我就不剧透了。哈哈


春风不等江南


《沉思录》为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书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甜美,忧郁而高贵。并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好的生活。我摘录几句,于大家共享。

用仁爱与真诚赢得尊敬和爱戴。

要真心诚意地关心关爱他人。

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请先尊重別人。

高尚的品质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用心体会生活的快乐,剔除心灵中无用的东西。

接受挫折,你会发现自己是强者。

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yangyucheng这就是我


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李家莲的《道德情感之源》、海德格尔的《根据律》、弗洛伊德的一套书、伊曼努尔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等,太多了[捂脸][捂脸]


万道鱼


怎么说呢,有这样的感觉的人,往往是读书太少,没见过什么世面。

不管一本书的思想、观念多么有颠覆性,他的思想也不是凭空来的,都是从前人的思想一步一步发展来的,所以如果你了解前面的思想,对他得出的结论,就不会感到很惊奇和震撼了。

还有就是,某个人对某一类思想非常认定,非常执着,突然看到一本颠覆他自己一贯的观念的书,他就会觉得很特别震惊。

如果我把惊为天人的书理解成影响世界进程的书,这些书有的是颠覆性的,有的一点都不颠覆,只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比如。笛卡尔的沉思录,颠覆中世纪的思考方式。

休谟的人性论。

卢梭的爱弥儿。这两本书对康德的影响非常大。

尼采的书。摧毁一切价值。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颠覆了2000年来西方的提问方式。

其他书就不一一列举了。好书太多,经典的书太多,关键是根据自己的计划和目标来看,而不是说只要是经典的都看,那样就是本末倒置了。


存思游艺


偶尔也会读点小书,印象深刻的是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本书对中国历史的乡村治理有透彻的见解,我记得其中一篇是说乡村无讼,基于血缘关系聚族而居的村落里,家族礼制对族民的约束教化原比法律有效有用,村规民约就是法律,族长乡绅就是执法者,村民的纠纷基本在本地都能得到解决,而且都能遵守执行。





蓝星文明影像


在读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非常好看,朱先生著作不多,但是非常有深度。


明泽56


守弱学 西晋杜预所著。文中述到强者如果恒强,弱者如果变强。文中更有一句乃为警世之言。"生之大道,乃自知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