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審就殺孫悟空

孫悟空偷吃蟠桃,偷吃仙品、偷喝御酒、偷吃仙丹之後,逃下天庭。玉帝派了比上次征討“弼馬溫”多得多的兵力,足足有十萬天兵天將圍困花果山,捉些小嘍囉,仍然不能把孫悟空怎麼樣。孫悟空先後打敗了九曜惡星、四大天王、託塔李天王、哪吒三臺子、惠岸行者,又和觀音菩薩推薦的二郎真君打個平手,正打得起勁兒,被太上老君的“金鋼琢”打中,跌倒被俘。押到天庭的時候,玉帝連審都不審,一句話:押至斬妖臺,碎剁其屍。玉帝為什麼不審問?其中必有隱情。

不審就殺孫悟空

據如來說,玉帝“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如此老練的仙人,修為極高,城府極高。他知道審問孫悟空的時候會帶出很多天庭不齒的事來,弄不好還會牽連自己,就是沒有關係也容易惹一身騷。前面的懷柔政策與其說聽了太白金星的建議不如說是玉帝自己要那麼做,以此來顯示澤被蒼生的仁德。豈料,弄崩了盤,大家都沒面子。玉帝大大低估了孫悟空的能力,以為他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仙,給個仙位就服了軟,服服帖帖享清福。可是孫悟空不是善茬子,一步步得寸進尺,終於做大做強,連天庭都不能奈何他。挑戰天庭權威,玉帝就要征討。

不審就殺孫悟空

玉帝怕孫悟空說出真相。他沒吃多少仙桃,卻被七仙女誣告;騙赤腳大仙然後變作赤腳大仙去參加蟠桃會,純屬惡作劇,就像是看電影逃票的,本來無關緊要,但也被赤腳大仙告御狀;孫悟空偷吃還沒上席面的御酒、仙品,也不算什麼,卻被管御酒、仙品的天丁力士告狀;偷吃仙丹,被太上老君告狀。綜合種種行徑,玉帝就要治他的死罪。本來他沒吃多少,但此偷吃的行徑如果不治死罪其他的神仙會紛紛效仿,天庭就不好管了。為了以正視聽,只能弄死他。聯名誣告的那些仙人都是玉帝的老部下,忠誠度非常高,玉帝當然要聽他們的。而孫悟空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仙,在天庭沒有勢力,也沒有站好隊,任意胡為,只能成為黨派鬥爭的犧牲品。

不審就殺孫悟空

玉帝又怕孫悟空偷吃蟠桃的連帶責任讓王母以及眾仙發現,畢竟讓孫悟空看管蟠桃園是玉帝的旨意,玉帝當時想,孫悟空偷吃就偷吃吧,能吃幾個?只要事情不敗露就行。可是禁不住七仙女的聯名誣告,孫悟空捂不住了,玉帝只能承認孫悟空該死,讓他當替罪羊。其實最該負責任的就是玉帝,他用人不當,明知道猴子天生愛吃桃還讓孫悟空看管蟠桃園,就好比皇帝明知道官員貪汙還要讓他擔任要職一樣,貪汙受賄是在所難免的,只要不反就行。出了事,能捂蓋子就捂蓋子,捂不住了,拿貪官問罪就行了,皇帝是不擔一點責任的。貪官們一般都不反朝廷,可是,孫悟空面對天庭歧視,憤而反抗,終於走上反叛之路。

不審就殺孫悟空

孫悟空和二郎神打鬥屬於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觀音菩薩要把淨瓶投下去打孫悟空,就好像武林高手在一旁放暗箭,很難說是正派的做法。太上老君同意她的做法,放出“金鋼琢”,下作不說,還有失大仙的身份。在他看來,孫悟空根本不算是仙人,而是妖怪,對付妖怪就不非得用正規的手段了,可以放冷箭、下黑手。孫悟空被打之後,又被二郎神的哮天犬咬住了腿肚子,倒下被捉。二郎神也沒把他當什麼仙人,而是當作了獵物。看來,一切以天庭的好惡為判斷標準,天庭說你是仙就是仙,天庭說你是妖就是妖。天庭掌握主流意識以及主流話語權,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說你不是就是不是;是也不是。

玉帝更是打心眼兒裡瞧不起孫悟空,除了怕他招供牽出自己用人不當的罪責,再就是連走過場審問這一環節都省略了,實在是看他不上,感覺弄死他就像捏死一隻螞蟻那麼容易,何必廢話呢?人有人格,猴子沒有猴格的————況且還是個妖猴!

不審就殺孫悟空

人間何嘗不是如此。當招安的人無法納入權力系統的時候,屢屢犯忌諱,就會被掌權的皇帝或者高官舉起暴力的大棒,定罪絞殺。因為他們知道,招安過來的人本來就是土匪,或者是反賊,不算是“我們的人”,殺掉他們足以除掉後顧之憂。不殺,只會養虎為患。至於審問,只不過做做樣子,走走過場,定什麼罪都是皇帝或者高官們預先設計好的,不服就用刑,不怕你不就範。

偏偏玉帝連做做樣子都懶得做了,究其實還是他的權力大得沒邊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