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吃醃菜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導致胃癌?


為什麼吃醃菜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導致胃癌?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題為“年輕女白領查出晚期胃癌”新聞,點擊率最高。

近年來,胃癌越來越年輕化,臨床上不少20-30的年輕人患胃癌,但不少人也在疑惑,大家基本都一樣,但是胃癌為什麼偏偏選中他?

新聞是這樣說的:

30歲的小林是外企的白領,因為生活習俗,平時就特別喜歡吃一些醃菜、醃肉覺得爽口又下飯,可是就在幾個月前突然變得沒什麼胃口,剛開始以為自己是懷孕了,但是到醫院一查,沒想到是胃癌。

醫生已證實:醃製食品吃多了很容易得胃癌,因為高鹽會破壞胃黏膜,而醃製食物中用於防腐敗的亞硝酸鹽,在進入胃部消化後,會產生N-亞硝基化合物,這是一種已知的高致癌物。有的人長期吃醃製食物沒有得胃癌,最合理的解釋是,致癌因為沒有被激活。

長期吃醃製食物對胃產生了刺激,更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在漫長的過程中便可能“累積”成胃癌,所以增加患胃癌風險比日常人高4-5倍。

日常生活中如何降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保護胃部呢?

1、喝點丁香巖桂紅茶

用丁香巖桂紅茶泡水喝,可以有效地保護腸胃,因為在丁香中含有豐富的揮發油以及酚類物質,這種物質可以有效的起到消炎殺菌的效果,從而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起到養胃護胃的功效,而巖桂也具有一定的護胃效果,所以將丁香和巖桂搭配在一起,不僅有助於修復胃黏膜,保護腸胃。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避免幽門螺桿菌感染,就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日常生活中少吃外面,少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吃完食物後最好能及時清理口腔。還有就是要早起早睡,作息規律,這樣可以幫助增強身體抵抗力,對預防幽門螺桿菌是很有好處的。

3、飯後適當運動,定期檢查

飯後適當走動,不僅可以增強免疫力,而且對於促進胃腸道蠕動有很好的幫助。此外,對於有胃癌家族病史的人,或者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慢性胃病患者以及長期飲食生活不規律的人,都建議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對預防胃癌也是很有必要的。


小咪說生活


我上個月剛查出有幽門螺桿菌,醫生給開藥開了兩個星期的藥,藥吃完後一個月再去複查。

據我瞭解並不是吃醃製的東西容易得幽門螺桿菌,而是自身身體機能出現問題後才有了幽門螺桿菌的。幽門螺桿菌又是一個傳染性極強的細菌,我之所以去檢查,就是因為我老公經常在外吃飯給傳染回來。另外他本身腸胃就不太好,所以特別容易受傳染!而且得了幽門螺桿菌很容易引發一些腸胃問題,比如胃酸、胃潰瘍之類的!我現在就很容易胃酸,我老公之前做過胃鏡有些胃潰瘍!現在他吃藥好了,我得這月底去複查才知道是否為陰性。

 

在這需要告知大家的是:家裡一定要有使用公筷的習慣,這樣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另外由於我和我老公都被傳染過,擔心會影響到孩子,有問過醫生,醫生的意思是14歲以下的孩子沒有什麼症狀的話是無需治療的,因為孩子有自愈能力。

即便如此,還是告誡大家一定要養成使用公筷的習慣,這不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大家。



V媽小視界



不久前,急診室來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該名患者王女士就因為一罈醃菜患上了胃癌,最終搶救無效去世了。


事情是這樣的:


王女士特別喜歡吃醃菜、酸菜等下飯菜。幾乎每頓都要吃,結果不久前被確診胃癌。醫生表示含鹽量高的醃漬食品早就被證明與胃癌有很強的關聯,但如今醃製的魚乾和發酵的水果蔬菜一直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食,大多數人都喜歡用來下飯吃。


如果經常食用醃製食品,會導致體內N-亞硝基化合物的含量增加,具有很大的致癌性。另外常食用高鹽食物也會易導致胃癌。


常吃高鹽食物,會增加幽門螺旋桿菌的風險,這也是得胃癌的禍根


高鹽食物中也會含有大量的幽門螺旋桿菌,經常吃也容易被感染,並且有八到九成的慢性胃炎、胃潰瘍都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再加上長期的胃潰瘍會導致胃癌,世界衛生組織便宣佈幽門螺旋桿菌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質。


消除幽門螺旋桿菌,多數人慣用的方法是藥物療法,如三聯、四聯療法,但長期吃這類藥物來殺菌,會導致幽門螺旋桿菌產生耐藥性,一旦停藥之後,胃病還是會繼續復發。


除了吃藥,還有什麼方法能比較好抑制幽門螺旋桿菌?


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單單吃藥的話,很難徹底好,可以用中醫方法養胃輔助殺菌。

方法——火麻仁油+蜂蜜水:取火麻仁油1勺,原生蜂蜜1勺(杜絕混合型蜂蜜),取溫水適量,將兩者攪拌均勻飲用。(每天1-2次)堅持喝上半個月,可感覺到食慾慢慢好了,而且胃部很舒服。


火麻仁油中含有亞麻酸成分,可有效抑制幽門螺旋桿菌活性,阻礙它們繁殖;而且還含有維生素及鈣、鐵礦物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能起到養胃、補中益氣的作用。


有胃病的人就要多食用這個方子,防止胃病——胃炎——胃潰瘍——胃癌的方向轉變。


最後,養胃不光要靠飲食,平時還要改掉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杜絕喝酒抽菸,預防癌變從小事做起。


果果簡食記


您好 其實幽門螺桿菌和醃菜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大,但是醃製食物和幽門螺桿菌確實是胃癌的發病誘因。

先說一下醃製食物致癌的原因,主要是醃製食物中含有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本身也不具有致癌性,但是亞硝酸鹽在進入我們胃內之後,會和胃內的蛋白分解物合成,形成致癌物亞硝胺。所以醃製食物要儘量減少攝入。

在談一下幽門螺桿菌,在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經把幽門螺桿菌列為胃癌的一類致病因子了,而且幽門螺桿菌也是導致萎縮性胃炎高危因素之一,

關於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腸化)我在以前的關於萎縮性胃炎的文章裡面也反覆強調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都是屬於癌前疾病和癌前病變的,這些疾病的發生和胃癌關係密切,根據研究幽門螺桿菌感染後,通過在違和十二指腸黏膜上不斷繁殖,損傷黏膜,使得黏膜出現肥厚和皺褶從而影響了正常黏膜細胞的分泌,進一步破壞了黏膜的防禦功能,又大量分泌對黏膜細胞又損害的氨,從而進一步對胃黏膜上皮細胞造成損害,然後胃黏膜細胞在反覆的修復與被損害的過程中逐漸發生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又稱為異型性、不典型增生等),從而進一步發展為為胃癌,所以根除幽門螺桿菌有助於阻斷或延緩胃癌的發展進程,總之,根除幽門螺桿菌是可以降低胃癌的發病率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大家有什麼疑問可以給我留言或者私信 我儘量給大家解答


胃腸之友


原因總結一下有兩個,簡單表述就是:

1、醃菜的代謝產物亞硝酸鹽是一類致癌物。

2、醃菜中的高鹽會破壞胃壁,幽門螺桿菌感染風險增加。

展開說下

1、醃菜的代謝產物亞硝酸鹽是一類致癌物

因為醃製食品中含有硝酸鹽,硝酸鹽通過細菌的作用,可以分解成亞硝酸鹽和強致癌物亞硝胺,亞硝酸鹽和亞硝胺會誘導胃黏膜的的細胞基因的突變,從而增加胃癌發生的幾率。

基因突變是導致癌症的首要因素。像硝酸鹽代謝後產生的亞硝胺、酒精代謝後產生的乙醛、以及食物放久了發黴後產生的黃麴黴毒素等,都是誘導正常細胞向癌細胞轉化的高危因素,所以被稱作一類致癌物。

2、醃菜中的高鹽會破壞胃壁,幽門螺桿菌感染風險增加

高鹽食物會破壞胃壁,而受到破壞的胃壁會增加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風險

,有八到九成的慢性胃炎、胃潰瘍都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也宣佈過,幽門螺旋桿菌也是一類致癌物。

那我們可以吃什麼保護胃粘膜?

1、新鮮蔬菜水果

大量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有降低患胃癌的風險,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

維生素C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和抗氧化作用,能抑制亞硝酸胺的合成。

2、各種各樣的主食

為什麼不說大米或小米粥呢?因為有一些人是不適合吃小米粥的。有一類人,喝完小米粥就反酸,就不適宜經常吃小米粥。

這種情況下,可以吃一些比較爛糊的面,總有一些主食適合你的胃。中醫講“五穀為養”,五穀(包括小麥面、黃米、大米、小米、豆類)都是養胃的食材。可以經常換著花樣吃,吃的時候注意細嚼慢嚥,不要狼吞虎嚥,不要吃得太飽。


黃藥師手記


為什麼吃醃菜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導致胃癌?這個問題預設了一個前提,也就是認為吃醃菜導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這是哪來的說法呢?並沒有什麼證據說吃醃菜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啊,儘管嗜食吃醃菜和幽門螺桿菌感染都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也就是說,嗜食吃醃菜和幽門螺桿菌感染都會增加胃癌的風險,但這兩者是並行關係,而不是因果關係,並不是說吃醃菜導致了幽門螺桿菌感染從而導致胃癌,不吃醃菜的人也會感染幽門螺桿菌。

吃醃菜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都可能增加胃癌的風險,都是胃癌的致癌風險因素。嗜食吃醃菜,一是醃菜是高鹽的鹹食,長期的高鹽飲食,破壞胃的粘膜保護屏障,形成慢性胃炎,進一步發展可能朝不典型增生的方向發展,另外,醃菜中在醃製過程中可能產生致癌化學物,加上胃粘膜的屏障破壞,致癌物更容易吸收入體內。高鹽飲食是較為明確的胃癌風險因素,建議不要長期高鹽飲食,控制食鹽的攝入量。

幽門螺桿菌感染其實非常普遍,但很多隻是一過性感染,但持續的幽門螺桿菌感染,形成慢性胃炎,發展下去,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或胃潰瘍,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前病變,最終就可能癌變。

所以,要儘量不吃或少吃醃菜,這不是從減少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角度,而是本身嗜食吃醃菜就會增加胃癌的風險。


腫瘤專科醫生


答:因為醃菜是高鹽食物,吃醃菜,食鹽進入胃裡,就會直接損害胃粘膜,使胃黏膜發生廣泛性瀰漫性充血,水中,糜爛,潰瘍,壞死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變化,就出現了胃炎和胃潰瘍,另外高鹽食物經過一段時間會分解成硝酸鹽,它在胃內還原成幽門螺桿菌,而幽門螺桿菌轉變為亞硝酸鹽,然後與食物中的胺結合成亞硝酸胺,亞硝酸胺就會導致胃癌,所以說吃醃菜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導致胃癌。





·


健康英靈


以前由於食物的儲存條件不足,到了冬天都沒有菜可以很好的儲存,人們便把菜醃製成為醃菜,用於冬天食用。如今人們對於醃菜的喜好一點沒變,用醃菜下飯至今是很多人的飲食習慣。經常吃醃菜會增加得癌症的風險,這是為什麼呢?

經常吃醃菜為什麼容易致癌?

1、加工方法的原因。人每天所攝取的鹽分不能太多,想要保持身體健康,一定要控制在5克之內。但是在醃製醃菜的時候,用的是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會跟食物裡的蛋白質進行反應,這種反應會出來產物,那就是亞硝胺,亞硝胺對於人體的傷害是很大。如果人們攝入了大量的亞硝酸鹽,就會引起腹瀉、噁心、嘔吐等一系列不適的症狀,甚至還有威脅生命的可能。

2、和醃製時間有關。醃菜裡面亞硝酸鹽的含量和醃菜的時間有一定的關係,剛剛醃菜完成後的兩三天到第二十天這一段時間亞硝酸鹽的含量是最高的,在第20天左右的時候會到達一個峰值,然後慢慢的下降。醃菜超過30天以後,亞硝酸鹽的濃度非常的低,對於身體的健康已經構不成威脅。經常吃一些剛醃不久的鹹菜,對人體健康影響大。

吃醃菜有哪些注意事項?

1、少吃。吃醃菜一定要謹記一個原則,那就是少吃,不要每頓飯都吃,醃菜可以在早上胃口不好的時候適當的吃一些,但是不能把它當飯吃,平日裡還應該以炒菜為主。

2、不要吃醃製時間短的醃菜。有一些人喜歡吃醃製時間短的醃菜,因為這些醃菜還不是特別鹹,吃起來也爽脆可口,其實這樣對於身體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這個時間段的醃菜,亞硝酸鹽的含量會達到一個非常高的地步,吃得多就會損害健康。所以實在是非常喜歡吃醃菜,不妨等的時間久一些,千萬不要因為貪嘴而過早的食用。

3、高血壓的人不要多吃。高血壓患者一定要低鹽飲食,鹽分的攝入應該掌握在5克以內。而醃菜的時候要放過多的鹽,無形中就會使高血壓患者的鹽分攝入超標,不利於對血壓的控制。

醃菜非常的美味,而且還有開胃的功效,讓人能夠吃進飯去,但是醃菜也是很危險的一種食物,裡面含有的亞硝酸鹽是一種致癌物質,希望各位能夠合理的吃醃菜,當然少吃是最好的。



英子正能量


其實,吃醃菜與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關係不大,倒是容易導致胃癌。

在眾多胃癌的高危因素當中,幽門螺桿菌和高鹽食物都是主要原因。

坦率的說,食鹽本身並不是致癌物,但高鹽飲食很容易導致慢性胃炎。

於是胃裡的小環境發生了改變,這會促使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

高鹽飲食也會破壞胃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食管粘膜,在致癌物面前,毫無遮擋。

高鹽飲食,讓消化系統面臨內憂外患胃癌、食道癌,更是風險倍增。


胃腸病科普


多喝碳酸飲料,保證沒有胃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