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大玉儿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8年,为何没有留下子嗣?

lotea


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清军入关第一人。比起他的赫赫战功,人们似乎更加喜欢讨论他和孝庄的那些事情,今天这篇文章就是带大家了解一下为什么孝庄和多尔衮无子嗣。

其一,孝庄下嫁给多尔衮这件事情本身待查

多尔衮娶孝庄这件事本身就只限于野史传说,在清朝的正史上没有记载此事,可信度经不起推敲。按照野史的说法,孝庄和多尔衮在一起是为了能够让福临顺利继位,但其实推动福临能够顺利继位的并不是多尔衮的大力支持,而是皇太极旧部的支持。

此外,如果多尔衮真的娶了孝庄,那么孝庄更不可能为多尔衮生育孩子。

当年多尔衮支持福临继位是因为他自己无子,而一旦多尔衮有了自己的孩子,谁能保证他不会为了自己的孩子反了福临,这是最难把握的,冲这一点,孝庄和多尔衮也绝不会有孩子。

其次,多尔衮身体也有问题

多尔衮有十位夫人,然而他却只有一个女儿,顺治七年,多尔衮去世的时候,继承他爵位的还是他亲弟弟多铎的儿子。由此可见多尔衮本身生育能力不太行,可能是常年征战伤了身体,否则他十个夫人怎么会只有一个女儿呢?因此,就算孝庄真的下嫁给了多尔衮,也可能很难为多尔衮生育孩子。

所以这样来看,多尔衮无论如何和孝庄都不会拥有子嗣,这件事本身就是天地不容。


围知历史


30岁的大玉儿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8年,为何没有留下子嗣?

  • 大玉儿,也就是众人说的孝庄皇太后,到底有没有下嫁给多尔衮,这是一个历史谜题,没有真正的证据能够证明。


但是,毫无疑问,大玉儿在福临上位的过程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就是她拉拢了多尔衮。正是因为,并不占据优势的福临上位,所以,才遭到了世人的怀疑,并且风流韵事广为流传。

到底有哪些事情,能够从侧面证明,大玉儿真的下嫁给了多尔衮呢?

  • 一、皇九子福临,在皇位继承权上,不占优势。

皇太极一生一共有11个皇子,而大玉儿所生的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是皇九子,所以,在皇位的争夺中,实际上并不占优势。

当然,多尔衮在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争夺皇位的过程之中,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实际上是占有极大的优势的。

多尔衮的优势在于他自己的实力强大,而豪格,能够得到支持,最多的是因为他的正统地位。但是,皇太极的其他的皇子也具有继承权,也是正统的继承人。

所以,在多尔衮争夺皇位失败之后,退一步,转而支持福临,既能够保持多尔衮的权力优势,又能够便于多尔衮操控朝政,是一步妙棋。

但是,皇太极的儿子,就算是年幼的儿子也非常多,为什么单单是选择福临呢?

大玉儿,无疑在这一个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深宫里的妃子,在皇帝去世以后,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儿子。所以,为了福临能够上位称帝,大玉儿显然是能够舍弃一切的。

但是,虽然种种记载都显示,大玉儿确实拉拢了多尔衮,但是,其中的缘由,却并没有记载。这就不由得,后人对两人之间的风流韵事,加以揣测。

  • 二、多尔衮被尊为“皇父摄政王”,太过蹊跷。

多尔衮执掌朝廷大权,成为摄政王,这不奇怪。但是,为什么称为“皇父摄政王”,而不是“皇叔摄政王”?

这不仅仅是多尔衮自称的,而且,能够得到朝廷的认可,出现在朝廷的公文里。甚至,让顺治帝也这样称呼多尔衮,无疑是非常不妥的。

顺治帝在年纪小、不懂事的时候,能够这样称呼,但是,一旦在顺治帝长大成人以后,肯定会非常的抗拒这样的称呼。

再加上,一些民间的,关于皇太后下嫁摄政王的记载。于是就将皇太后大玉儿下嫁摄政王的事情,推上了又一个言论的巅峰。

  • 三、顺治帝与大玉儿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

本来,大玉儿费尽了千辛万苦,将福临推上皇帝的宝座,当上了皇太后,应该能够得到福临的敬重、信赖。

但是,根据顺治帝的种种作为来看,顺治帝与孝庄皇太后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

这一点,从顺治帝执意将孝庄皇太后的侄女,当时的皇后废掉,任凭孝庄皇太后做出种种努力,都没有改变主意可以看出来。可见,福林并不单单,是为了废除一个皇后,而是,为了与孝庄皇太后斗气,才废掉了这个皇后。

所以,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和睦,也是极为反常的。但是,如果孝庄皇太后真的下嫁多尔衮,这中间的不和睦,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

  • 四、孝庄皇太后死后没有与皇太极合葬。

孝庄皇太后与康熙帝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极为亲近的。当然是,因为在康熙年幼的时候,就是在孝庄的帮助之下,才能得以立足,直至后来,亲政以后,顺利的“平定三藩”等等一系列功绩,稳定了清朝的局势。也是在,孝庄太皇太后的支持下才做到的。

在孝庄太皇太后病重的时候,康熙甚至专门为孝庄太皇太后祈福。因此,对于孝庄太皇太后的种种要求,康熙应该是一口答应才对,

但是,孝庄太皇太后死后,按照规矩,应该与皇太极合葬,但是孝庄太皇太后在临死之前,却专门留下遗嘱,嘱托康熙帝,不要将她与皇太极合葬。

对于孝庄太皇太后的要求,一向是一口答应的康熙,在这件事情上,却迟疑了,以至于,孝庄太皇太后的灵柩,一直停放在东陵,直到雍正登基以后才入葬。毫无疑问,这件事情就算是对于极为英明的康熙来说,也是极为的为难。

  • 康熙的迟疑,既表明了这位皇帝对于当年的事情极为清楚,又表明了,他与孝庄太皇太后之间的感情,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迟疑举动。

但是,康熙的左右为难,又为大玉儿下嫁多尔衮一事,增添了一份证据。

  • 至于,多尔衮一生没有留下子嗣一事?

岁多尔衮好色成狂,单单地位比较尊贵的,留下名分的妻子,就有十位,其他的没有名分的女人,就更多了。

但是,却只有一个亲生女儿,这里无疑表明了,多尔衮的身体,征战过程中受过伤害,甚至是,本身就缺陷,不能留下子嗣,当然,这与大玉儿无关。

我是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在《孝庄秘史》中,大玉儿与多尔衮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无奈命运捉弄,大玉儿最终嫁给了皇太极,所以按辈分她应该是多尔衮的嫂子。虽然心爱之人嫁为人妇,但是多尔衮仍心心念念着她。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是最有希望成为皇帝的人,却也因为大玉儿的几句话就答应帮助她辅佐福临继位。那么大玉儿究竟答应了多尔衮什么,才让他死心塌地的帮助福临上位,而后安心做摄政王呢。猜测一下,大概的原因就是大玉儿答应嫁给他。


试想一下,大玉儿嫁给他,但两人却没有诞下子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是顾及人伦,弟弟娶嫂嫂的故事要是传出民间的话,皇家颜面何存。所以就算是嫁了,也不能光明正大的让天下知道。


第二,如果诞下子嗣,这个孩子又该如何自处呢?又或者。孝庄觉得如果生下孩子,这个孩子会威胁到福临的地位。

第三,可能还有多尔衮本身的原因,多尔衮本人是瘦弱多病的,所以可能在房事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不过,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的情史一直是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有人指出皇太后下嫁摄政王是有根据的,但是时过境迁,那些所谓的依据也不过是世人凭借自己从史书中看到的一些支离破碎的内容拼凑出来的观点和看法,不足以成为真凭实据。

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开始引起史家关注的是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这其中有一首是说:“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这里让人推出了,孝庄皇太后可能下嫁给了多尔衮。



但是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曾撰《太后下嫁考实》对太后下嫁一说提出反证,孟森先生认为张煌言是故明之臣,可能仍然对大清朝怀有敌意,其所作的诗句难免会出现诽谤之词,不可尽数相信。

所以太后下嫁一说可能是子虚乌有的事件。既然下嫁都可能是虚构的,子嗣也就无从谈起了。


轻撷棠梨


清朝入关之前没有三纲五常,继承父兄的妻子,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很常见。即使多尔衮真的娶了孝庄,也不过是政治婚姻,双方甚至不会真正在一起生活。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仅限于野史传说,这件事的可信度非常低,根本经不起推敲。如果根据野史记载,福临能够继位,是因为孝庄和多尔衮的特殊关系。然而这个说法并不正确,福临继位是一种政治妥协的产物,真正支持福临的是皇太极的旧部,而不是多尔衮。

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并没有安排继承人,当时有实力继承皇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豪格,一个是多尔衮。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实际年龄比多尔衮还要大三岁,在皇太极活着的时候,豪格就是正蓝旗的统领,并且同镶蓝旗统领济尔哈朗达成同盟,控制了两蓝旗的军队。

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掌握了两白旗的军权,他一直想要谋求皇位,两白旗军事实力也要强过两蓝旗。在亲王会议上,多尔衮和豪格相互碾压,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皇太极的两黄旗将领带刀入殿,这些将领们直接表示,不立先王的儿子就通过战争解决。这时候八旗里面的两红旗控制者代善出面调停,他也支持立皇太极的儿子,多尔衮继位的希望渺茫,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立皇太极其他的儿子。最后经过一番商议,才拥立了福临做了皇帝。

从这个过程来看,多尔衮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想要支持福临,他最初的打算是自己做皇帝,只是迫于形式,才提出了立皇太极其他的儿子。不过福临在继位后,的确封了多尔衮“皇父摄政王”,在多尔衮死后还追封了他皇帝的称号。皇父的称号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要么就是多尔衮娶了孝庄,要么就是福临认多尔衮做了干爹,不然福临也不会称多尔衮为父。至于多尔衮和孝庄究竟有没有结婚,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谜团。


史海泛舟摆渡人


满清在关外的时候,一直是游牧民族的传统,哥死叔嫂就,这种事情常有出现,见怪不怪。

在满清的皇家,多尔衮和孝庄的事情,传的也是沸沸扬扬。但是下嫁多尔衮确实没有实凭。


因为皇太极的突然离世,有没有立太子,接下来的皇位之争多尔衮和孝庄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一个没有丝毫根基和胜算的的人,在多尔衮和豪格之争下却胜出了,不得不让人细品其中的味道。

因此,多尔衮和孝庄的故事也是流传开来。

关于孩子

早知道,多尔衮有多个老婆,要想生儿子,那早就生了一堆了,为什么一个也没有呢?很多时候是想升却生不出来。

多尔衮一生只有一个女儿,有那么多老婆,却一个儿子也没有,还只有一个孩子,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多尔衮男人的能力。

很有可能,多尔衮在某一次的战役之中。永远失去了男人的能力。也有可能,在某一次回程的路上,因为心急,在马背上颠坏了。

这都有可能,不然怎么可能就只有一个女儿呢?

和孝庄的事

多尔衮和孝庄的事,一定是却有其事,这个不用怀疑。

但是至于孝庄下嫁,这个可能不会有。

也就是说,孝庄最多是为了儿子的皇位,委身多尔衮,怎么可能还给他生一个孩子呢?更何况,多尔衮有没有这个能力还有待商榷呢?

一个和情人偷情几次的人,怎么会傻到给情人生一个孩子呢?

孝庄和多尔衮有情这是真的,给多尔衮红袖添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为多尔衮生一个孩子,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观复一鉴


首先,要声明一点,孝庄皇太后究竟有没有真的下嫁给多尔衮还是一个未知数,历史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野史和许多证据表明,二人可能真的是有一些说不清的关系。

比如福临的成功上位。顺治皇帝本来并不占据优势,但是为何能够成功登上皇位,这里面少不了多尔衮的帮助,可是他为什么要帮助这对母子呢?诸如此类的证据还有很多,我们就不再例证,今天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假如孝庄皇太后真的下嫁给多尔衮,为什么没有留下子嗣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不能有子嗣。也许,在这么多年里,孝庄皇太后真的怀过孕,但是这个孩子绝对是不能生下来的。

名不正,言不顺

假如孝庄皇太后生下了孩子,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会引发轩然大波。古代最注重名节,孝庄那时候已经是一个寡妇了,孩子从哪来的?

况且,就算这个孩子平安降生,又该怎么对待呢?给他什么名分?这些都是问题,所以这个孩子绝对不会有,就算有了也不会生下来。

权力之争

也许,多尔衮很想要这个孩子,一定要孝庄生下来,但是,这个孩子会威胁到顺治皇帝的统治。

孝庄如果真的下嫁给多尔衮,一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顺治皇帝,但是如果她与多尔衮生下了孩子,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会危害到顺治的皇权。

多尔衮有了这个儿子,还会尽力辅佐年纪轻轻的顺治皇帝吗?他难道就不想自己的孩子当皇帝吗?这些都是问题,聪明的孝庄皇太后一定也考虑到了,所以他不会生下孩子。

其实,要说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名声问题,孝庄皇太后是一个寡妇啊,她如果下嫁给多尔衮,那一定是保密的,有了一个孩子,她的名声就毁了。

所以,综上来看,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是不会留下子嗣的。


历史还有哪些事


多尔衮为何没有让大玉儿怀孕?大哥,多尔衮都生不出儿子,只能抱养弟弟的儿子,甚至只留下一个独生女,这说明多尔衮生殖能力真的不行 。不要以为能力强的人生育能力也强,许多牛人都是生育能力不行,包括魏明帝、明武宗。


一梭烟雨江湖行


有人问,30岁的大玉儿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8年,为何没有留下子嗣,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
一方面,清军入关,心中确实没有汉人的礼仪廉耻观念。但是,清朝既然入关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政权,也袭承了不少明朝的制度,还是有所顾忌的。孝庄作为顺帝的生母,在皇太极去世后和多尔衮生孩子,怕是会影响声誉,也会落下口实。另一方面多尔衮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生孩子确实不行。据清史稿记载,妻妾成群的多尔衮只有一个独生女,名字是爱新觉罗东㧴,为了继承多尔衮睿亲王这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只能从自己的弟弟那里过继一个儿子。也许这就是上天给了多尔衮能征善战的本领,却把多尔衮生儿育女的能力给封印了绝大部分。


点点9723


东北黄皮子,败给了科尔沁原生萨满

多尔衮12岁娶妻,到39岁伤逝,大小老婆娶了十多个,有据可查的就有六妻四妾。别说跟随八年的大玉儿没留下子嗣,就是其她妻妾,也没能留个一男半女……,传说中那个叫东莪的闺女,是不是多尔衮的种呢?细极思恐……

皇家秘辛,向不外传,我们只能从历史的点滴中,去旁敲侧击,做些猜测

多尔衮大老婆博尔济吉特氏

1624年科尔沁结盟努尔哈赤,才有了这次的婚姻。众所周知,努尔哈赤残忍粗暴,但又武力超群,明着干不过,在他子嗣上动手脚也无可厚非。那时候,皇太极他们已经成年,也有自己的子嗣,而多尔衮才12岁,已经展现雄主天赋,阴谋诡计算到他头上,那是显而易见的,或许还得到了皇太极们的暗助。谁都知道,努尔哈赤喜欢多尔衮,百年后,传汗多尔衮,十有七八。所以,没子嗣的多尔衮,除了自己,其他都喜闻乐见

具体用药还是巫蛊,谁也不知道,涉及草原辛秘,只能说黄皮子没干得过原生萨满

收获了美人爱情,但失去了天下

多尔衮已死,也不知道他心情如何。多尔衮毕竟不傻,不仅而且还雄才伟略,年幼时不懂也就算了,长大后想了很多辙,试了很多办法

女人的事情,女人解决

察哈尔和科尔沁敌对,最了解科尔沁的,一定是察哈尔

1635年,多尔衮率兵出征察哈尔部。这次没有像以前那样付之以兵事,而是和平解决。也不知道他对林丹汗的老婆承诺了什么,或者林丹汗的老婆们给了他什么,总之仗没有打起来,囊囊福晋、苏泰福晋全部投了多尔衮

之后的事情,史书有记载

皇太极死后,继首位老婆博尔济吉特氏之后,疯狂收纳博尔济吉特家的闺女,皇太极的老婆庄妃大玉儿,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让他收了;侄子豪格的老婆,让他收了,为此弄死了豪格……有记载的多尔衮收了六个博尔济吉特氏

最终,还是没能留下子嗣

死后,大玉儿的报复也疯狂:掘坟毁尸除籍,诛杀其胞弟阿济格……,一直到百年后乾隆年间,这位大清悍王才被修复坟茔补入玉牒


灵石蕴珠宝


孝庄皇太后是清朝最知名的一位皇后,可以说是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清朝历史。

年轻时,她审时度势,联结各种力量,成功地把年幼的幼子福临推上了皇帝之位,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不断被后人频频称道,以她为原型的故事也被改编成许多影视剧。

她与多尔衮之间的感情故事也受到了颇多争议,对于他二人之间是否真的成亲,众说纷纭,认为孝庄的确嫁给多尔衮的主要有以下观点和依据:

公元1643年,皇太极暴毙,因为没有指定下一位继承人,朝廷中出现了以皇太极弟弟多尔衮以及作为皇太极长子豪格为首的两个派别,在这种复杂形势下,孝庄皇后取得了多尔衮的支持,成功使得年幼的福临登基,并将年号改为顺治。

顺治登基后不久,多尔衮带领清军入关,成功入主中原,多尔衮便开始以摄政王的身份居功自傲。

这时的福临还尚年幼,孝庄也不过是三十岁左右的一位寡妇,如果仅凭他们母子二人的力量和能力很难掌握整个大清的统治,因此为了维护政治局面的和谐,保住顺治的皇帝之位,孝庄下嫁多尔衮也确实是权宜之计,无奈选择,以此来牵绊住他。

另外,按照当时满族的风俗来说,弟弟迎娶嫂子也是被允许的,这在《清实录》中就有准确的记述,顺治7年,多尔衮就娶了肃亲王的福晋。

在有关顺治对多尔衮的称谓上也可以看出来他们成亲的事实,公元1644年,福临刚登基的时候称他为“叔父摄政王”,公元1645年称为“皇叔父”,公元1648年称他为“皇父”,可见只有太后真的下嫁之实,才会如此刻意改变称谓。

而且,前朝遗臣张煌言也曾经留下了“恭逢太后婚”的诗句,虽然从他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有讽刺意味,但也直指太后结婚的事实。

另外,古人最是讲究死后夫妻同穴的,清朝的丧葬制度也规定皇帝和皇后死后要在一个陵墓,但是孝庄却不愿和皇太极一起安葬,虽然用了不舍得儿孙的理由,但还是有些牵强,想必是出于“改嫁”的苦衷,后来直到雍正继位之后才将她安葬。

既然有很多史料可以确认他们之间结婚的事实,那么就会有接下来的疑问了,年仅30岁的孝庄嫁给31岁的多尔衮,将近有8年之久,按说这个年纪对双方来说正是强壮盛年,为什么却没有留下子嗣呢?

这就要从多尔衮说起,历史上他妻妾众多,可以确定的至少有十个妃子,其中不乏蒙古、朝鲜女子。虽然他的妃子众多,但是只有朝鲜人出身的李氏在公元1638年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当年他才27岁,之后就再也没有留下一个子嗣,后来他从弟弟多铎的几个儿子中选了第五子过继。可见多尔衮自己身体多半是存有很大问题。


多尔衮久经沙场,身体经常受伤,况且他还患有风疾,这在古代几乎是不治之症,因此在他和孝庄成亲之前应该就很难生育了。

公元1650年,多尔衮因为伤势过于严重,不治身亡,年仅39岁,所以在他和孝庄成亲之后的八年时间里没有孕育过子嗣,也属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