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功高蓋世,與曾國藩齊名,卻為了一個女人,孤獨終老

1890年三月,江南草長鶯飛,百花燦爛。

湖南衡州,湘江東岸,一所普通的房子裡,一個74的老人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他功高蓋世,與曾國藩齊名,卻為了一個女人,孤獨終老

他倚在床上,艱難地睜開眼睛,周圍一圈兒,悲慼著的,是他的家人和跟隨他多年的部下,他微微示意,人們趕忙把一幅未完成的梅花圖展開在他面前。

他功高蓋世,與曾國藩齊名,卻為了一個女人,孤獨終老

老人見到梅花,眼睛裡竟流露出一抹難得的痴迷和溫柔,他顫巍巍地舉起筆,用盡全身力氣,認真地點上了那株碩大梅花上的花蕊,注視良久,嘴裡喃喃地吐出兩個字:梅姑——

溘然長逝。

他是一個在中國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大清三傑,中興大清四大名臣,皆榜上有名。

他是彭玉麟。

01、 他也太牛了,給個國防部長都不要

生於1816年的彭玉麟,有著湖南人特有的氣質。湖湘文化務實求真的內質,使得湖南一批卓越之士,在中國近代史上獨樹一幟,屢領風騷。

彭玉麟28歲得中秀才後,無意科舉,專注實學,一直到37歲,他還是一介寒士,但他安貧樂道,常以古代的顏回自許。

1853年,曾國藩苦於湘軍中無將帥之才,效當年劉玄德三顧茅廬,謙恭地三訪彭宅,彭玉麟感於誠,答應出山,統領湘軍水師,從此開始了38年的戎馬生涯,在剿滅太軍天國和抗擊法國侵略的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與曾國藩、左宗棠並列大清三傑,與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並稱大清四大名臣。

他功高蓋世,與曾國藩齊名,卻為了一個女人,孤獨終老

別人功成名就是為了封妻廕子,但彭玉麟卻獨獨和別人不同,給官不要,推不掉,幹不了幾天,就想方設法找藉口辭掉,成了中國歷史最負盛名的辭官專業戶。

1861年,清廷命彭玉麟為安徽巡撫,即安徽省省長,這個多少官員都夢寐以求的任命,彭卻一連三次請辭,理由是自己習軍營而疏民政,朝廷沒見過這樣的傻子,哭笑不得。

1865年,朝廷任命其為署理漕運總督,這是個人人垂涎的天下一流肥缺,想不到的是,彭又兩次謝絕,理由是不會與各方圓通相處。

1868年,彭玉麟請辭已當了六七年的兵部侍郎,也就是國防部副部長;之後又請辭了紫禁城保安司令一職。

他功高蓋世,與曾國藩齊名,卻為了一個女人,孤獨終老

1862年,朝廷任命66歲的彭玉麟為署理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此缺更是肥得流油,但彭卻接旨後即上疏請辭,朝遷無奈,只得把此缺給了左宗棠。

1863年,朝廷任命其為兵部尚書,即國防部長。與過去一樣,彭接旨後即請辭,朝廷不許,彭便再辭。

給個國防部長都不要,也真是牛和牛打架——頂牛。

在“三年清知府 ,十萬雪花銀”的清朝,也只有彭玉麟一人如此特立獨行,反其道而行之。

縱觀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如此蓋世之功,卻不要官、不要錢、不要權的人,實屬鳳毛麟角。

他真是沒有任何喜好,無慾無求的人嗎?

否。

他一生只痴迷於一件事:種梅、畫梅、吟梅。

他一生只願做一件事:與梅相伴,終老此身。

他一生只念一個人:他苦戀苦思苦守的梅姑。

02、 月夜下的梅樹之約,便託付了一生

見慣了山盟海誓於前,始亂終棄於後,

看多了貧賤之時相守,一朝得志拋妻。

而彭玉麟,這個在血與火的搏殺中走出來的鐵骨漢子,卻有著世上難得的俠骨柔情。

彭玉麟的父親在合肥做官,娶了個蕪湖太太,彭玉麟從小在外婆家長大。

外婆的養女梅小姑,那是個漂亮靈氣,充滿才情的女子,他倆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有了深厚的感情。

在一個圓月之夜,情竇初開的少年男女,在外婆家的後院梅樹下熱烈相擁。

梅姑把一塊手帕放到心上人的手裡,上面有她繡的漂亮的兩朵梅花,凜寒傲雪,相依相偎。

他功高蓋世,與曾國藩齊名,卻為了一個女人,孤獨終老

梅姑嬌羞細語:“雪琴,我以終身相托,願君莫要負我”。

彭玉麟擁著他深愛的梅姑,仰頭望月“梅姑,有明月做證:從此以後,你就是我的一生”

這是一個少年書生的月夜承諾,後來的歷史將證明,這一諾 ,前無古人,或將後無來者。

他們的愛為封建禮教所不容,風捲浪湧,阻礙重重,

但一對少年男女相愛更烈,小姑非彭郎不嫁,彭玉麟也非小姑不娶。

後彭玉麟父親辭官回原籍,繼而外婆去世,彭玉麟與梅小姑分別七年。

在車馬很慢,路途很遠的當時,他們更多的是長天皓月,倚窗而望;梅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挺拔俊郎的彭郎,而彭玉麟,由寒士而統兵,縱戎馬倥傯,卻時刻惦念著他心愛的梅姑。

經歷風雨磨難,七年後,彭玉麟來接小姑,

此時,他已是長江水師提督。

但因生活艱苦,長期思念,小姑已患重病,彭玉麟急切地拿出他們的梅花手帕,抱著他日思夜想的梅姑,淚如雨下。

梅姑終於見到了她的彭郎,含著幸福的笑,死在彭玉麟的懷裡。

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雪帥,此刻,哭得天地泣血。

這一去,帶走了他整個靈魂;

這一去,風也蕭瑟,雨也悽清;

只是,斯人雖去,愛意更濃,陰陽兩隔,欲罷不能。

03、 只與梅花過一生

鐵血統帥,俠骨柔腸。

看著摯愛的梅姑死在自己懷裡,他痛徹心扉,身心俱疲的彭玉麟甚至想到過就此殉情,追隨梅姑而去。

但是當時為水師統帥的他責任重大,無法置之不理。

於是他哭吟“一生知己是梅花”,發誓要用餘生畫十萬梅花以紀念他心愛的梅姑!

從那一刻,他的心就追隨梅姑而去,人世間的男歡女愛,對他,已了無情趣,自此,他誓言永絕妻室之歡。滿心眼裡都是那個已經去世的梅姑,那個已經離開人世的心上人。

1857年,彭玉麟統水師收復太平軍固守了五年之久的湖口,在山上修建了梅塢。

他在梅塢四周種植了六十株梅花,還親手畫了多幅梅花,掛在塢內。雖然當時戰事還在繼續,但他每次路過湖口,必然要登石鐘山。

月明星稀的晚上,他常常漫步梅塢,凝神欣賞梅花,吟詠梅花。有段時間他告病假在石鐘山養病,日間賞梅看梅,視之久矣,如泥塑木雕,夜則繞梅而行,大聲吟誦梅詞,如泣如訴,聞者潸然淚下。

他功高蓋世,與曾國藩齊名,卻為了一個女人,孤獨終老

據《石鐘山志》記載,彭玉麟“每軍次湖口,必捫蘿剔蘚,流連歌詠,累日不忍去。”

魂牽夢縈的梅塢,海誓山盟的梅約,不堪回首的思念。

《曾國藩日記》和〈郭嵩燾日記〉中,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他“每談家事為之嘆息”,“絕無家事之歡”。

在後來四十多年的人生之中,無論公務有多麼繁忙,他每個夜晚都會為自己心愛的女人描繪梅花,訴說自己的思念哀痛。他每畫成一幅,必蓋一章曰“傷心人別有懷抱”、“一生知己是梅花”。

作為朝廷獎賞,每個湘軍將領都可以領有一套江南園林,家居養老,彭玉麟卻堅辭不受,他將梅姑墓遷到了美麗的西湖旁,在墓的旁邊蓋起了座簡單的草樓,種了上百株梅花。

白日,就在墓旁吹笛,晚上,在草樓中畫梅。在四十多年的人生裡,彭玉麟一共畫了十萬多幅梅花,每一朵梅花都寄有他悽婉的情思,每一幅梅圖上,都題了他飽含深情的詠梅詩。

他功高蓋世,與曾國藩齊名,卻為了一個女人,孤獨終老

這樣的堅持,一直持續到他七十四歲臨終前,儘管受病痛折磨,他仍然顫抖地拿著畫筆,一絲不苟地畫著梅花。

在詩中,鐵血統帥彭玉麟不捨晝夜地向他的梅姑,娓娓地訴說著他的思念,他的愛戀,他的忠貞:

“平生最薄封侯願,願與梅花過一生”

“一生一死見真情,夢裡相逢分外親”

“十年征戰走天涯,莽莽乾坤何處家?底事戈船消夜永?高燒紅燭詠梅花”

他功高蓋世,與曾國藩齊名,卻為了一個女人,孤獨終老

讀來,感慨唏噓,喟嘆不已。

無情未必真豪傑,情到深處真英雄。

得一人如此相知,世所罕有,

得一人如此相愛,今生不悔,

得一人如此相擁,夫復何求?

讀大清三傑,功名利祿,過眼煙雲,獨雪帥彭玉麟之故事,月夜讀來,三掩其卷,繞廊而行,擊節唏噓,心中感慨,一吐於小詩:

也論荊湘也論吳,笛聲悠悠入屠蘇。若問世間情何物,悄與西子問梅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