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老师晋级为高级教师,就纷纷离开讲台,真的是这样吗?

教育苦行僧


老师一旦评上高级职称,并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高级职称老师纷纷离开讲台。不排除有个别的高级老师以各种理由离开教育教学岗位。像这类偷奸耍滑的老师评上高级职称一是靠运气,二是采用了特殊手段。



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高级职称老师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很多高级职称老师仍然从事着最累最繁杂的工作。我们办公室里有4位高级职称老师,有两位高级职称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且任教三个班的主科。另外两个高级职称老师已经57岁了,他们仍然要上三个班的主科。

有些网友说,很多学校的校长不上课,副校长象征性的上一两节课。这种情况是存在的,我们不能否认。但在我们学校,学校领导也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校长带一个班的主科,副校长带两个班的主科,中层领导同样要上三个班,校长和副校长作为高级职称老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用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来讲,打铁还靠自身硬,这样才能带领老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校长的管理理念值得推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他经常强调:凡是要求老师要做到的事,学校领导首先要做到,学校的行政领导必须深入到教育教学第一线,且担任主科教育教学,只有这样才有说服力,才能更好的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老师一旦评上高级职称,就离开教育教学岗位,从事学校的后勤工作,这种情况是有的,但不是普遍现象。高级职称老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是其他老师学习的榜样,如果高级职称老师都离开了讲台,这样的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学校的管理也是一塌糊涂,校长可以主动申请辞职了。


如果高级职称老师离开讲台,学校在给他们发工资时,以实际岗位计发,不能领着高级职称岗位的工资,干着看大门的活。对老师的职称,实行评聘分离,毕竟教师属于国家干部,也有专业技术等级,每年对老师的工作岗位进行考核,是解决高级职称老师离开讲台的有效办法。


Lance课堂


有的人总是说,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都是弄虚作假搞来的;不知道你们那里老师评职称时有没有向社会公示,如果有公示的话,明知他人弄虚作假挤掉了你的名额,你为什么不举报?!有人说,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都不上讲台,我们学校110多位教师中,有40位高级教师(一人是正高,其余副高),有教学班30多个,难道教学任务全部由剩下的70多个老师承担?而事实上,这些高级教师全在教学第一线,且大部分是高三科任教师!我们是老师,说话做事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更不能一叶障目。可能你们那里如你所说,但其他地方会与你那里一样吗?!这样与那些因为个别教师收红包,而黑所有教师都收红包有何区别?与那些因个别教师“有偿补课”而谩骂教师无德,唯利是图有何区别?……作为一个教师,可以对职称评审机制发表自己见解,提出好的建议,甚至指出其中不合理性,但绝对不能凭自己臆想而讲无根据的,或者片面的言论,这样做伤人伤己,请诸君自重!我再也不想看到“凡是评上中学高级的,都是靠关系的;凡是评上中学高级的,都退居了第二线!”这样一些荒谬的结论!

以上所述,绝对真实!🌹🌹🌹🌹🌹


洪一刀2


我是长春德惠的教师,99年参加工作。我是大专毕业,2001年得到本科证。2000年我得到中学三级证,2002年得到中学二级证。本应该在2006年一级,2011年副高级。但是从2006年开始不评聘了,所以我一直是中学二级,赚的钱也是中学二级的钱。去年回复评聘,够条件的都给晋级(只看毕业证和荣誉证书,不看是不是一线,请假的,不上课的都晋级),但是不能越级。可怜我只有二级证,只能晋级一级。而我上一届的晋级高级了。一个月差1700元。高级名额都用完了,还有过度岗(多出来的名额),上访不好使,再评要名额了。等过渡岗老师退了,再退一位有一个名额争。而得到高级的都不咋干活了,我们干活的争一级的钱。同工同酬一句空话。


秉烛夜弹


我不同意题主的说法!

我早就评上高级教师了,但是我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我每年都带两个班的语文,还主管教研组工作、任学校课改组组长、课程基地负责人、社团指导教师!同时我还是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兼职教师、苏州市全民阅读推广人、区读书会秘书长。

根本就不存在评上高级教师,就可以安享清闲的说法。评上高级教师后,我的工作量加大了不止一倍!所以我在想,难道我工作的是一所假学校?还是我评的是假高级?我怎么就没能享到清福呢?

那么,有没有一评上高级教师就离开讲台的呢?

有!人家是患了癌症了,没办法!被迫离开讲台的!我估计没有谁会羡慕她的!

即使是学校中层,评上高级教师也未曾离开课堂。最多为了照顾他,让他带一个班级而已。我校有几位中层高级,一直都是带两个班级的主课!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啊!

苏州地区采取的是“岗位竞聘”,也就是,你评上了高级教师,不代表你就可以拿高级教师待遇!如果你不做高级的事,根本就不可能享受高级教师的待遇。

所以,题主不能把某一个地方的孤例当做普遍现象来说。这可是有抹黑之嫌的!

网友们,你们那怎么样呢?


姑苏讲堂


一旦老师晋级为高级教师,就纷纷离开讲台?这种说法的打击面太大了。

某些学校,尤其是县城的校长、书记才有可能不上课,他们都是高级教师;一些刚从一把手上退下来的校长、书记也可能不上课——他们也都是高级教师,但或许安排了几节课,然大家都懂的,形同虚设,往往是别的老师代上了。说句实话,我觉得这种课还是不要安的好,学校为此还常要付一笔代课费。

我敬佩我曾经遇见的肖某道校长、乐某丕校长,学校较早的高级老师,不当校长退下来后也一直在农村一线上课到退休——值得学习!

当年我还是中级时,2004年起因工作多、任务重,只上了几节“劳技”或“信息技术”,每节课基本只需到班上走走,自由说说,学生可以自主作业或看书。如果不是老师缺编严重,有时还真可以一节课也不用上。

但我评上高级后,由于学校缺编太多,近五年我反而上的课更多。也有某些特殊的高级教师,可能是身体原因(如果找点关系可以病退的),但仍一直坚持在学校上班,可能任教的也是非统考科目,或做些小杂事——如收发报纸、管理图书、检查老师上课和坐班情况等。

中国的现状是,多数校长、书记的高级早就评上了,而普通老师往往要熬到40多岁、近50岁才能评上(一同事2012年退休后才评上,因评的指标是2011年的),这样的老师一旦超过50岁,身体不是很硬朗的,学校一般会适当照顾,让他们教单班或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之类的小学科。

普通老师晋升高级后哪有可能不上课的?!


种金易


不完全是,离开讲台的是有职务的当官人,江西新干县教育局明文规定,校长每周四节课,副校长六节,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政工主任,团支部书记或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电教主任,每周八节,副主任每周十节,其余课其他普通老师摊派。普通老师每周二十节以上,歇死当官的,累死了当兵的。所以年轻人要想方设法抢官当,以前官兵一致,同甘共苦,能者多劳,现在分等级分层次分高低。谁要你当不了官?我当官我高兴我享乐我牛逼!我们县我们学校,没有聘上高级不上课或少上课,你今年六十退休,仍然分你二十节以上的课,从来没有照顾老教师的!或照顾高级职称的教师,除非你是当官的。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现实!网络上经常有人喷职称越高,工资待遇越高,课上得越少,指的就是当官的又评上高级职称的人。


星星2138707


我想就我们单位说一说这个情况。我们学校是农村中心小学(中心校),自从中小学职称统一后,已经评聘三次(三年)。第一年(前年)下达1.5%的高级指标,结果三人参评,这三人均不是领导,都是教学教研及能力很棒的市、县骨干教师;去年放宽到8%,我们学校有14个指标,结果只有13人申报参评(其中也有继教学时不够而不能参评的),尚有一个指标因条件不够而空缺,无人申报。当年申报参评的13人全部通过,这其中有领导,也有普通教师,本人也是参评有幸通过的高级教师之一,且是教学一线教师(本人93年参加工作),像我这样在教学一线的高级教师我们学校大概占70%。客观地讲,在小学,能率先评上高级的大多还是相对年长一点、积极进取、教学教研能力很好的老师。但因为目前指标所限,再接下来就难评了,很多达到高级参评条件的老师一时评聘无望,确实可惜和不公,应尽快放宽年限和指标,让得达到条件的老师能尽快评上高级。但我本人不赞同30年直接认定,30年教龄应该不受指标限制参评,基本条件我觉得还是应该具备(现在农村小学评聘高级教师的条件已经很低了),否则,所谓“高级教师”真是笑话了。


sp语文教育


老师评上高职就离开讲台,只是个例,不能以偏概全。

高职教师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领导。他们原本就不担课,不在讲台,评上高职后依然如故。他们在不在讲台跟评不评高职没有关系。

第二类是临近退休的老师

这些老师为教育事业奋斗一辈子了,各种证书摞起来有等身的高度了。以前,高职名额少得可怜,根本轮不上一线教师。就拿我们乡镇来说,整个乡镇八百老师,一年的高职指标只有四五个,后来连续几年没有名额,08年以后有指标了,他们才得以评上高职。这时,他们年纪大了,各种病缠身,已经不能胜任主科满工作量的负荷,领导给他们减些课时,或者改教副科,只是相对轻松些,并不是离开讲台。这也是人性化管理,不管是不是高职,老教师干了一辈子了,体弱多病,照顾一下不应该吗?相反,如果得不到照顾,不只寒了老教师的心,也会让年轻教师看到自己未来的样子,他们是不是也会心凉凉?

所以,这些老教师离不离开讲台,跟评不评高职也没有关系。而且,被照顾的仅仅是个别确实有困难的。

第三类是大多数依然坚守一线的老师。

他们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工作热情高,教学成绩突出,各种证书多多。他们评上高职的年龄大多在45岁左右,精力相对旺盛,依然是学校中的骨干力量,大多教毕业班,还有的依然当班主任。

拿我们学校来说,30多个老师的小学校,高职9个,其中一个校长,一个关系在我们学校的中心校成员。他们原本没课。一个老教师,多病,两年前做了手术,被照顾教副科。其余六人,都在一线,教毕业班,还有一个班主任。如果,按有些人所说的,评上高职就离开讲台,那么,原本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定员,让这些高职教师都离开讲台,谁来填坑?

所以,说老师评上高职就离开讲台,纯属胡扯。不知道这样黑高职老师是何居心。


一鹤老师说教育


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


本人13年12月评上副高后,依然带班教本班语文。和那些曾经是自己学生的同事做着同样的工作。没有少一点点。安排工作时领导说:张老师,你是元老。给年轻人们做个样子。年底评优选模时说:评上副高的老教师们,不需要优了,就不考虑了。单位的副高老师们几乎不发什么牢骚,只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上课,带班,承担课题研究,出外培训,做课,带新教师。

但是,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毕竟年级在那,精力跟不上年轻人的。看着群里各种通知。各种要求。面对繁琐的班主任工作真的是头疼,麻烦。

大约一百人的小单位,除了一个书记,两个副校,两个主任,一个园长不站讲台。我们六个副高教师一直在讲台,担负着班主任和主课教学。



晋级为副高的老师大多曾经都是单位骨干,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即便有些评上后年事已高,或身体,或家庭,或工作需要,不在站讲台。

其实,也真的无可厚非。谁都是从年轻过来的,谁都会老!


静待花开122293612


一旦老师晋级为高级教师,就纷纷离开讲台,真的不是这样的。你说的现象可能有,但那仅仅是个例,大多数老师,都不会离开讲台,直到退休。

我是一名来自一线的小学高级教师,我今年50岁了,但我仍然坚守在自己的三尺讲台,无怨无悔 ,谱写自己的教育人生。在我们学校,40名教师中,20名是小学高级老师,除去校长没有在讲台前上课外,其余19名老师,包括主任,都没有走下讲台,离开自己的岗位。

在我们附近的几所小学,和我们的情况类似,有的年轻校长仍坚守在三尺讲台。你所谓的纷纷走下讲台,这种现象在我们这几乎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