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中,殺弟及侄兒,霸佔弟媳楊氏,那麼楊氏心理上怎麼能承受這種鉅變?

一念永恆之永遠


楊氏可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子,他是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出於政治原因,所以李元吉娶了當時的楊氏為自己的王妃,這也是籠絡隋朝舊族們的一種手段。那麼李世民在殺掉李元吉以後,霸佔了楊氏,楊氏為何甘心跟隨李世民,而且還跟他生了一個兒子呢?



李世民是當朝皇帝,比李元吉的身份地位都要高很多。

不得不說,家族的利益,在楊氏眼中,似乎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她是弘農楊氏的後人,弘農楊氏從西漢時期崛起,到了東漢時期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大家族。曹操殺掉的聰明人楊修就是弘農楊氏的代表人物,他們家在東漢可是四世三公的地位,跟袁紹一個級別。

即使後來天下紛亂,可是弘農楊氏始終都很強大,到了隋朝時期,隋文帝楊堅也自認為是弘農楊氏的後人,所以楊氏的家族背景非常強大。不要看朝中真正掌權的似乎沒有他們家的人,他們家的底子厚實,只是李淵在打壓他們家族而已。

一旦這股龐大的力量被召喚起來,那對李唐王朝或許是致命的打擊。而楊氏需要為家族的命運招降,跟隨李世民自然是比跟隨李元吉要好得多,她當然甘心接受。

李元吉迎娶楊氏,其實也是為了政治目的而已。

楊氏跟李元吉之間難道就有真正的感情嗎?我認為沒有。李元吉之所以娶楊氏做老婆,不排除楊氏長相俊美的可能,但是更多原因也是為了政治上的聯姻。有弘農楊氏在背後作為自己的靠山,那李元吉在朝堂之上說起話來都更加有分量。

他雖然表面上沒有爭奪太子的心思,其實背地裡早就想要幹掉自己的哥哥,皇族子弟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所以楊氏難道會真的愛上李元吉嗎?自然不會。在這種情況下,楊氏自然不存在什麼心理障礙。

大家都是互相利用而已,現在只是換了一個更加強大的利用對象,對楊氏來說,只是更往上走了一步。再說了李元吉那幾個孩子也不是楊氏的,她自然也能接受這些孩子被殺的事實。

楊氏生活在那個年代,她哪裡有選擇的可能呢?

李世民發動政變之前,其實大唐王朝才建立沒多就,所以天下尚且處於一片混亂之中。在那個年代能夠有一個棲身之所就非常不錯了,哪裡輪得到楊氏去挑剔的呢?嫁給李元吉是為了生活安定和家族繁榮,嫁給李世民自然能夠獲得更穩定的生活,家族也因此可以更加繁榮。

如果楊氏選擇跟李元吉殉情,李世民說不定會對她背後的弘農楊氏下手,那可就不是殺一個人的問題了,發展了千百年的一個大家族,會在旦夕之間消失殆盡。而且弘農楊氏也不會坐以待斃,天下即將處於一片混亂之中。

所以楊氏在這個時候的選擇至關重要,她壓根就沒得選,不管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家族,都必須要心甘情願地服侍李世民。

其實李世民娶楊氏,難道僅僅因為她漂亮嗎?

李世民也不是傻瓜,他是當時天底下第一聰明之人,他不會蠢到因為這個女子的美麗,所以就揹負上殺弟奪弟媳的惡名。他之所以迎娶楊氏,其實也是從他的地位上去考慮這個問題的。

當時他殺掉了兩個兄弟,奪取了國家的政權,但是這件事做的是不是非常穩妥呢?李世民心裡沒底,因為他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站在他那倆兄弟那邊的。

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寵之,欲立為後,魏徵諫曰:“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乃止。---《新唐書》

所以李世民必須要爭取那些儘可能爭取到的勢力的支持,其中弘農楊氏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只有爭取這些人的支持,李世民的帝位才能穩固。

所以李世民選擇將楊氏納入後宮,其實就是向弘農楊氏表態,自己不但不追究他們跟李元吉聯盟的事情,反而會重新重用弘農楊氏,這是安撫他們、也是招攬他們最好的辦法。


總結:唐朝是非常開放的王朝,李世民不小心興起了這種開放之風。

李世民是一個風流皇帝,這是沒得錯的,一生所納入後宮的妃子不計其數。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開啟了唐朝開放的風潮。

當年李世民可以納自己弟弟的媳婦兒為妃,甚至還跟她生了個兒子,也就是曹王李明。所以他兒子李治也能夠娶老爸的妃子為皇后,這就是因果報應。

整個事件的過程中,楊氏始終是一名受害者,她沒有追求自己人生的可能性,只能在兩個男人之間徘徊。為了自己,也為了家族的命運,她必須要甘心才行。不過李世民對她還是很不錯的,甚至打算將她立為皇后,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江湖小曉生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之後,為什麼要娶楊氏,其實不是什麼美色,主要是看重楊氏一族乃是關中世家大族。如果李世民不去爭取他們的支持,那麼自己玄武門之變之後,難以穩定局面。不僅僅是楊氏,包括許多支持太子的世家大族,都一一的被李世民給拉攏安撫了。而李世民娶楊氏,只是繼承了楊家的政治資本罷了。

而對於楊氏來說,自己家族的利益才是關鍵,所以她才會願意嫁給李世民,因為這樣才可以保證楊家的經久不衰。這一場婚姻明顯就是各取所需,雖然不容世俗所接受,但是帝王家這種事情是非常多的。並且當時的李唐是由鮮卑血統的,所以對於此事並不覺得過分,甚至當時的天下人都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當時的主流文化其實是偏向鮮卑的,漢化還不夠徹底,對於人倫關係,其實到了宋朝之後才特別講究。這種關係首先要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經濟水平也要比較高。秦漢時期就存在大量的女子二婚的,這看似不合理,其實在當時卻促進了社會的公平。而當時也不覺得有什麼過分,這就說明唐朝接受了鮮卑血統,加上社會經濟水平不高,所以這種事情自然而然。

楊氏在成為李世民妃子之後,大臣們也沒有說什麼閒話,尤其是楊氏一族,更是覺得理所當然。畢竟楊氏是世家大族,需要李世民的支持,李世民也看中了楊氏一族的影響力。與其說楊氏是被逼迫,不如說楊氏是順應自然·,畢竟自己的丈夫在爭鬥中已經失敗,楊氏怎麼能不識時務。所以這種事情狠正常,何況還是發生在最是無情的帝王家。


小司馬遷論史


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親弟弟李元吉以及李元吉的所有兒子。

但是,李世民對李元吉的妻子楊氏,卻情有獨鍾。

李世民把楊氏收入後宮,納為嬪妃。

李世民霸佔弟弟李元吉的妻子楊氏,楊氏心理上是能夠承受的。

兩人有緣分,但是遲到了

李元吉妻子楊氏是標準的皇家血統,她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

小時候,李世民跟隨奶奶到姨奶家去走親戚,看見楊廣的小女兒楊氏,覺得非常漂亮,愛慕的不得了,總是找機會帶小表妹玩耍。

那時候,小小年紀的李世民心中暗暗發誓,將來一定要娶到可愛的小公主楊氏。

在長輩撮合下,16歲的李世民娶了長孫氏,但是,李世民心中還是時常想起楊氏的美麗與可愛,始終放不下對楊氏的暗戀。

在李元吉迎娶楊氏的婚宴上,李世民看著楊氏成了自己的弟媳,心中醋意大發,以酒澆愁,喝得酩酊大醉。

在下人攙扶下,回到自己的臥房,李世民嘔吐不止,還吐出了鮮血。

娶了楊氏後,李元吉貪杯愛喝的本性沒有改變,經常與大哥李建成聚會喝酒,甚至通宵不歸,讓李世民有了可乘之機。

李世民尋找機會與楊氏勾搭成功,兩人時常偷偷摸摸約會。

李建成似乎有所覺察,但是,沒有抓到真憑實據,也不好將這件事公之於眾,只在心中暗恨二哥李世民,甚至建議大哥殺死李世民。

所以,李元吉與大哥李建成關係親密,兩人聯合起來排斥李世民。

李世民當然能夠看出弟弟李元吉對自己的不滿;同時,李世民對弟弟李元吉也是心生忌恨。

在長孫無忌等人的支持下,李世民先發制人,發動玄武門之變,一舉誅殺了弟弟李元吉和哥哥李建成。

殺死李元吉後,李世民急急忙忙闖進齊王府,找到齊王妃楊氏,並將楊氏帶入秦王府,納為王妃。

李世民與楊氏的緣分終於功成圓滿,只是遲到了一點點。

李世民終於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美女楊氏,自然愛不釋懷,寵愛有加。

楊氏後來為李世民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李明,被封為曹王。

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很想冊立楊氏為皇后,但是,遭到大臣魏徵強烈反對,此事擱淺。

從此以後,李世民沒有冊封皇后。

史書上記載:

“太宗殺其弟齊王元吉,納其妃楊氏,有寵,生曹王明。長孫皇后崩,帝欲立楊氏為後,納魏徵諫,乃至。《新唐書》”

李世民霸佔楊氏是否純粹貪圖美色呢?當然還有其他因素。

籠絡政治勢力,穩固江山偉業

李世民喜愛楊氏,基於兩人的緣分,看中了楊氏的美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楊氏家族擁有強大的勢力與實力。

楊氏爺爺是隋文帝楊堅,父親是隋煬帝楊廣,他們曾經的顯赫地位不言自明,楊氏的奶奶、媽媽孃家也都是名門望族、官宦之家。

楊氏祖上就是弘農楊家,勢力非常之大;加上爺爺楊堅的一幫舊臣與親信、父親楊廣的大批舊臣與親信,非常了不起;這些舊臣與親信中的一部分人在唐朝初年仍然出入官場。

楊氏家族在歷史上十分顯赫。西漢時期,楊氏家族有11個人擔任過宰相。後來東漢末年、直至三國紛爭、再到東西晉朝,雖然皇室家族此起彼落,但是,楊家卻依靠龐大的家族勢力,始終穩如泰山,佔據統治地位。

對於李世民來說,要想江山穩固,必須獲得大量人才以及政治力量的支持。

不殺齊王妃楊氏,並且將楊氏收進皇宮,冊立為妃,就能夠贏得楊氏家族勢力的支持,也能獲得楊氏爺爺、父親舊臣和親信的擁護。

這一點,能夠為李世民聚攏相當大的政治力量。

拉攏人才、聚攏人心,是李世民的拿手好戲。

李世民手下對李世民都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的,比如長孫無忌、尉遲恭等等。

即使原來處在對立面,李世民也能收為己用,例如魏徵等。

所以,將傾慕已久的弟媳楊氏,霸佔為妃,既收穫了美女姿色,又聚攏了政治力量,穩固自己江山偉業,李世民自然不亦樂乎!

李世民霸佔弟媳是否違背了人倫道義?這要看看當時的民族風俗。

鮮卑風尚:肥水不流外人田

中國古代社會,由於種種原因,弟弟死了,哥哥可以將弟媳娶進家中,作為妻子或者小妾。

貧窮的農村,這種現象比較多見,只不過社會不提倡這種做法。

在鮮卑族,男人死了,他的妻妾通常就只能嫁給死者的哥哥或者弟弟,如果妻妾歲數較小,也可以嫁給死者的兒子。

李世民身上具有鮮卑族血統,所以,在渴望、羨慕楊氏的情感支配下,李世民沒有絲毫猶豫,就把齊王妃楊氏擄進秦王府,供自己佔有。

李世民身上是否真的具有鮮卑血統呢?

李世民的奶奶獨孤氏是鮮卑族人,是西魏八大柱國之一獨孤信的第四個女兒。因為兒子成為唐朝開國皇帝,獨孤氏死後被追封為元貞皇后。

李世民的媽媽是唐高祖的竇皇后,也具有鮮卑族血統。竇皇后的媽媽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第五個女兒,宇文泰是鮮卑族。

秦王妃長孫氏也是鮮卑族。

李世民不僅具有鮮卑血統,而且娶的秦王妃也是鮮卑族,所以,李世民收納楊氏為妃,是符合鮮卑族風俗習慣的,沒有違背民族道義。

魏徵等人反對李世民納楊氏為妃,不是因為人倫道德,而是擔心楊氏會為李元吉報仇,會危害唐朝江山社稷。

反對李世民娶楊氏的魏徵等人,也不清楚楊氏與李世民本來就是兩情相悅。

由於受到李世民的影響,後來唐朝皇宮中,類似的事情屢見不鮮。

最有名的當屬母女共同享用同一個帥哥壯男;還有李治娶了父親李世民的妃子武則天;再有李隆基將兒子壽王李瑁的老婆楊玉環娶進皇宮,成為妃子。

李世民霸佔齊王妃楊氏為妃是李世民渴望已久的事情;

李世民霸佔齊王妃楊氏為妃是為了籠絡政治勢力;

李世民霸佔齊王妃楊氏為妃符合鮮卑族的風俗習慣;

李世民霸佔齊王妃楊氏為妃開創了唐朝皇宮中任意“佔女為妃”的先河,並形成小範圍內的時尚。

(圖片選自網絡)


岳飛的飛


其實在歷史中,玄武門事變並不是因為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要殺李世民才爆發的,而是因為李建成想動李世民的兵權和手下,想架空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在手下們的鼓動下,才出現玄武門事件的。

在這場事變中,李世民架空了自己的父親,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弟弟以及自己的所有侄子們,只留下了自己兄弟的妻子以及女兒們。

而作為當時齊王李元吉妻子的楊氏,因為早已受到李世民喜愛的原因,所以被李世民納入了後宮之中,受到了李世民的極度寵愛。




楊氏高貴的家族出身使她不會拒絕李世民

楊氏出身於弘農楊氏,家族是隋唐南北朝時期非常有影響力的大家族,是影響著那個時代的利益群體關隴貴族的一份子。

南北朝的西魏、北周,隋朝、唐朝都是在這些關隴貴族們的幫助下建立的,而隋朝開國皇帝的楊堅、唐朝開國皇帝的李淵就是關隴貴族的一份子。

在李淵家族還沒有發跡之前,他們就通過和各大關隴貴族的聯姻,以增強自己的影響,其中李世民的正牌妻子長孫皇后、李元吉的妻子楊氏都是出身於這些有巨大影響力的貴族。

可以說楊氏自出生起,就是見過真正大世面的人,在這樣的大家族中長大成人,受到的教育自然就有些非同凡響了,很多時候她在乎的更多的還是利益,最後才是自己個人的感情。

雖然說她自己的家族勢力很強,但終究是比不上已經準備把握國家大權的李世民的。

她知道如果自己拒絕李世民的話,到時候所能影響的就不是自己個人了,到時候影響到的就將會是自己身後的整個家族,所以為了自己的家族利益,楊氏無論如何都必須得接受李世民。

被鮮卑人感情文化影響的楊氏沒有理由拒絕李世民

最後如果說到當時的文化,楊氏也是不太可能會拒絕李世民的。

楊氏的家族和李世民的家族都是在鮮卑人佔據主要地位的北朝中佔據著重要地位的貴族,雖然他們在名義上是漢人無疑,但是各種血統以及文化卻早已受到了鮮卑人的影響,就連感情觀念也受到了鮮卑人的影響。

在一般古代的草原文化中,一個女人的丈夫死後,她是可以選擇嫁給自己丈夫親屬的,無論是丈夫的兒子還是兄弟,只要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在他們的文化氛圍中都算是正常的。


在那個時代的感情文化中,忠節烈女根本就不是主流價值觀,楊氏自然不可能會為了和李元吉之間的感情誓死拒絕李世民。

鮮卑人的感情文化在南北朝以及隋唐時期的影響非常深遠,在唐朝開國後,也對唐朝皇室的風氣造成了很大影響。

就比如武則天在名義上算得上是李世民的妾,但最後竟然成為了李世民兒子李治的皇后,更是成為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皇帝,這在其他不同文化風氣的朝代中是不太可能的出現。

還有唐玄宗李隆基霸佔自己兒子李瑁的妻子楊玉環的事情,其實從唐朝的皇室史來看,我們就可以看出那個時代的風氣和我們歷史中其他許多朝代的風氣是很不相同的。

所以從這方面來看,楊氏是沒有理由和動機會拒絕李世民的,而且我們從楊氏和李世民後面的接觸中可以看出,他們的相處還是很和睦的。

李世民和楊氏感情的和睦

在長孫皇后死後,李世民甚至想冊封楊氏為皇后,不過在魏徵的勸諫下,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如果不是李世民對楊氏寵愛之深切,又怎麼可能會想冊封楊氏為皇后呢?而在李世民對楊氏寵愛的過程中,楊氏也必定給李世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大家試想李世民有著三宮六院許多妃子,作為一國之主他是有著自己威嚴的,如果楊氏在進宮之後經常因為李元吉的死亡而對李世民使臉色的話,又怎麼可能會受到李世民的寵愛呢?


所以說楊氏之所以能承受得住這麼巨大的人生波動,最主要還是因為出身以及文化影響的原因,正因為這些原因的影響,在她的丈夫去世後,她可能會傷心,但卻並不會選擇掛死在一棵樹上,不過李世民的一些作法雖然不是很受我們傳統道德觀的認可,但在那個年代來說,卻是很正常的,而李世民本人也知恥而後勇,在殺死了自己的兄弟之後,兢兢業業地支撐起了唐帝國,最終為唐帝國的繁榮強盛立下了不世根基。


孤客生


李世民的後宮有兩位楊氏女人,一位是隋煬帝的女兒楊妃,另外一位則是巢王妃,也就是李淵第四子李元吉的老婆了。


玄武門之變,李元吉被殺,李世民霸佔的女人便是巢王妃,這位楊氏心理上怎樣?她說:“我的內心在崩潰。”

崩潰體現在兩處時間,一處是玄武門之變後,第二處是貞觀年間。

先說,玄武門之變後

玄武門之變,平時射箭挺準的李元吉遲遲沒射中李世民,反倒被對方士兵射下馬,李世民的馬受到驚嚇,奔跑而走,遇到樹枝被絆下馬。李元吉趕忙上前,打算用弓勒死李世民。恰巧尉遲恭趕到,李元吉逃跑,被殺在途中。


李元吉死了,他的兒子全全被誅殺,齊王府也被全全賞賜給尉遲恭,楊氏肯定崩潰,丈夫被殺,兒子被殺,沒家回,崩潰是肯定的。有人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是為巢王妃,無稽之談啊。

之後楊氏去了哪?她和李元吉一個小妾被幽禁在一間宮殿之中,而李建成的老婆鄭氏則是在京城南面的長樂門內。

生活艱辛,沒有自由,行動不便,和犯人有什麼區別?楊氏崩潰啊。

再說貞觀年間

貞觀年間,得到李世民的臨幸,楊氏受寵,兩人生下么兒李明。唐太宗曾想過立楊氏為皇后,但魏徵勸諫,說:“皇上,您聖明,何必辰嬴自累?”辰嬴是誰?淫且賤之人。

值得一說,李世民沒有生氣。立楊氏為後肯定是會被阻礙的,不但魏徵阻礙,朝廷上很多大臣也會阻礙,第一個跳出來肯定是長孫無忌。

此外,李世民可從沒給楊氏改過身份,楊氏依舊是李元吉什麼身份,她便什麼身份。就連李明被李世民承認了,楊氏身份也沒改。貞觀十七年,李祐謀反,母親四妃之一的陰妃被貶,李世民完全可以冊封楊氏的。

楊氏崩潰啊……李世民好歹給楊氏一個身份啊,這樣一直頂著巢王妃,很爽嗎?


實際上,李世民根本不寵愛楊氏,他愛的只有長孫一個人,我猜想,臨幸楊氏,有可能楊氏身上有長孫某種影子。長孫去世後,其幼子女不肯交由他人撫養,李世民做上奶爸,親自撫養他們。可見李世民的愛!

種種現實,種種鉅變,楊氏崩潰!但她出身貴族,家族利益在那裡,胡漢的收繼制度有前科。所以楊氏依然能夠堅挺!

鄭氏鄭觀音不也是嗎?鄭氏可活到了公元676年,活了整整78歲。楊氏在貞觀二十一年便去世。


史小二記


首先,李元吉的妻子楊氏,並不是尋常百姓家的女子,她有兩個非常顯赫的身份:第一,她是隋朝皇室之女,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楊雄在隋煬帝時期,官至太子太傅,可以說是隋朝的風雲人物。她的叔叔楊恭仁,在玄武門之變前,擔任大唐帝國的宰相和左衛大將軍,掌握中央政治權力和禁衛軍武裝力量。

第二,她出自弘農楊氏。大家知道,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安史之亂前,天下的局勢其實就是被那些門閥望族所控制,這在四百多年的時間裡,任何王朝的建立,都需要得到這些門閥望族的支持。

在當時,處於最頂尖的門閥望族,總共就那麼幾家。其中關東的門閥望族以崔、李、鄭、盧、王為首,關中的門閥望族則以韋,柳,薛,楊為首,這其中的楊氏,正是弘農楊氏。

楊氏出生如此顯赫的家族中,也就註定她不可能為自己而活,她必須為家族利益而活。



事實上,她和李元吉的婚姻,本身就是一場標準的政治聯姻,楊氏家族的本意,是希望能夠藉此攀上李唐皇室的核心成員,等到李建成繼位,憑李元吉和李建成的關係,楊氏家族的地位顯然會更上一層樓。

但沒想到的是,李建成在和李世民的權力爭奪中一敗塗地,李元吉作為李建成的鐵桿嫡系,按理說,他的妻子楊氏、以及叔叔楊恭仁、弘農楊氏家族都應當一律按照謀逆罪斬首,即便是法外開恩,楊氏家族也會因此受到大面積清洗。

然後,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雖然殺了李元吉和他所有的兒子,但卻放過楊氏,並且將她納入自己的後宮,李世民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向楊氏家族公開表態,總而言之,你們不用害怕,我不會藉此機會對你們楊氏家族進行打擊。相反,當年李元吉能夠給你們的,我李世民也會給你們,甚至會對你們的家族更上一層樓。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世民直接把楊氏納入後宮,充分顯示了他出色的政治才能。因為,李世民如果想繼續籠絡楊氏家族,他完全可以另外再娶一個楊氏家族的女子。

但是,李世民卻依然選擇了已經結過婚、且和自己有殺夫之仇的楊氏。李世民的這種行為,就等於向天下人公開表示,他對楊氏家族以前站隊李建成的行為,不會有任何嫌隙,他會毫無保留的信任楊氏家族,現在就看你們楊氏家族怎麼選擇?

在當時的背景下,李建成和李元吉被誅殺後,楊氏的叔叔楊恭仁掌握著禁衛軍武裝力量,這種位置就相當坐在火山口上面,只要李世民稍微有點不放心,就會隨時帶兵進行清剿。而楊氏家族作為李元吉的最核心力量,李世民如果不能成功收攏,必然要全力打擊,否則李世民很難快速穩定局面。



當玄武門政變發生後,楊恭仁甚至整個楊氏家族恐怕都是提心吊膽,猜疑害怕,都在為前途和性命而擔憂,因為這稍有不慎,就是滅族之禍。

而此時,李世民卻把楊氏納入後宮,等於公開向楊氏家族示好,從人的求生本能和整個家族的利益來說,楊氏家族沒有理由拒絕。同樣,楊氏也沒有理由拒絕。

因為,逝者已逝,她的丈夫和兒子已經被殺,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但她的身後,還有很多活著的人,有她自己,她的父母,她的兄弟姐妹,還有那已經延續幾百年的楊氏家族,孰輕孰重,作為一個從小在這種門閥望族長大的人,她自然能夠分得清楚。

更何況,當年她和李元吉也不過是政治聯姻,現在和李世民,再來一次政治聯姻,又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呢?


我是趙帥鍋


皇帝的事能叫霸佔嗎?人家是真愛,不嫌棄你是個寡婦,還對你百般恩寵,不但賜你龍種,生了兒子,還差點冊為皇后,這難道不是真愛嗎?

齊王妃楊氏,李元吉的老婆,出身名門望族,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長的“玉貌雪膚,眉目如畫”,天生麗質嬌滴滴,典型的白富美,是個男人看了都怦然心動。

據說李元吉在世時,高富帥李世民便已垂涎楊氏美色,只是沒法下手。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壞人做到底,把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幹掉,連同把他們的兒子、自己的十個親侄子全部打包送給閻王爺,讓他們父子在九泉之下團聚去也。

東宮和齊王府的女眷還算幸運的,那些年輕貌美的被全部沒入宮中,成為李世民後宮佳麗,大美人楊氏也在其中,樂的李世民屁顛屁顛,合不攏嘴。

楊氏在宮中沒有正式封號,宮人都稱她“巢剌王妃”。李世民對這個弟媳兼寡婦是很寵愛的,人妻少婦的風情讓他欲罷不能,還讓楊氏給自己生了一個兒子叫李明。要知道,這李明可是李世民最後一個子女,楊氏也因此成為長孫皇后去世後唯一給皇帝生下子女的嬪妃。

後來中宮久虛,李世民甚至想把楊氏立為皇后,只是礙於魏徵等人反對作罷,但他又把倆人的兒子過繼給已經死了的弟弟李元吉當嗣子。

狠下心來殺了弟弟,如願以償奪了弟媳,又跟弟媳生了兒子,還把這個兒子送給弟弟做繼子,李世民的腦回路不是一般的大。

後來人喜歡批判李世民殺弟奪妻,霸佔弟媳,有悖倫常,其實這件事不足為怪,考慮到當時的歷史背景,我們甚至可以為李世民鼓掌叫好,表揚他的英明正確。

哥哥死了娶嫂子,弟弟掛了娶弟媳,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收繼婚,古往今來都不少見,如今一些地區還保留兄弟互娶對方寡妻的習俗,更何況隋唐皇室都是鮮卑後人,這是他們的老習俗。這種傳統實質上是對寡居女性的保護,不然孤兒寡母,無人照料,她們是很難存活的。

李世民此舉至少是一舉三得:

一是滿足了自己對楊氏朝思暮想的願望,此後專寵一人,夜夜笙歌;

二是讓楊氏這個寡婦後半生衣食無憂,不用獨守空房,仍可享受性福;

三是表現自己寬大為懷的人文精神,塑造仁君形象。

綜合來看,這已是楊氏最好的待遇。殺夫之仇、殺子之仇?人家是皇帝,根本不存在的;刺殺皇帝給老公、兒子報仇?只有宮廷劇才會有這樣狗血的情節。

各位看官,如果你不贊成李世民的做法,你能不能給楊氏更好的結局?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楊氏畢竟也是關隴貴族之後,出生高貴,見慣了大場面,也見多了這種權貴階層之間的你爭我奪,更何況是沒有什麼人情味的帝王家呢?如果說楊氏是被迫接受現實,不如說是順勢而為,那個年代裡,女人政治經濟地位低下,尤其在皇家生活,錦衣玉食之餘,保命是最要緊的。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將李建成5個兒子和李元吉5個兒子,共10個侄兒全部誅殺。他即位後的第二年,李世民才把李建成和李元吉以親王禮節改葬,追封李建成為息王、李元吉為海陵郡王。到了貞觀16年,李世民又追封李建成為皇太子,李元吉為巢王。並把自己和李元吉老婆楊氏生的兒子曹王李明歸入李元吉後人,繼承李元吉的爵位,算是對兄弟有個交代了吧。

至於楊氏,李世民殺了她的丈夫和孩子,面對李世民的召喚,也無能為力,她身後有一個女兒以及一個楊氏家族,面對皇帝的命令誰敢不從,楊家很多人都在唐朝做官,她如果得罪了李世民,那整個家族也要遭殃,年幼的女兒也沒有活路了。

雖然李世民霸佔楊氏有點無恥,但除了長孫皇后外,楊氏也算是李世民用情比較深的女人了,長孫皇后死後,李世民一度想立楊氏為後,不過因為長孫無忌和魏徵等大臣反對也就作罷了,長孫家族怕長孫皇后生的兒子儲君之位不保,而李世民也需要長孫家族的支持。

論祖譜的話,隋唐皇帝都是鮮卑族後人,李世民有四分之三的鮮卑血統,包括楊氏也是鮮卑人。胡人相對中原地區的漢人開放的多,包括匈奴在內,父親死了,兒子可以繼承父親的所有小老婆,男人死了,他的兄弟可以娶他遺留下來的妻子,也許漢人會覺得匪夷所思,但是胡人生活環境惡劣,這種傳統也是最大限度保證相對弱勢的女人能有一個可靠的生存保障,保障族群的穩定。

從民族傳統上來說,楊氏跟了李世民,一方面迫不得已,另一方面也不會有太大的思想負擔。


雲中史記


626年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還有四弟齊王李元吉。而李建成的五個兒子,還有李元吉的五個兒子也盡數被李世民誅殺。

李建成的六個兒子,長子早夭,次子安陸王李承道,626年被誅。三子河東王李承德,626年被誅。四子武安王李承訓,626年被誅。五子汝南王李承明,626年被誅。六子鉅鹿王李承義,626年被誅。都是在玄武門之變之後被李世民殺了的,斬草除根。李元吉的五個兒子長子,梁郡王李承業,626年被誅。次子,漁陽王李承鸞,626年被誅。三子,普安王李承獎,626年被誅。四子,江夏王李承裕,626年被誅。五子,義陽王李承度,626年被誅。也都是玄武門之變之後被殺了。

李建成的妻子鄭觀音,在玄武門之變之後,終日悼念亡夫、撫育幼孤,孀居五十年,一直到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才去世。

但是李元吉的妻子楊氏取得到了李世民的寵愛,楊氏是隋朝觀王楊雄侄孫女,但是在歷史上對於此人的記載是比較少的。李元吉的五個兒子到底是不是她生的也是沒有定論的。歷史上只是記載了楊氏在跟了李世民之後為李世民生了一個兒子,叫李明。至於李元吉的五個兒子是否是她生的歷史上並沒有記載。

如果李元吉的五個兒子裡面有楊氏生的話,那麼看到自己的兒子被殺,還能跟著李世民,並且為他又生了一個兒子,那麼楊氏的心確實很大。或許只能說從小生在帝王家,作為前朝的皇室,也看到了自己的國家被滅,見慣了帝王之家無親情的局面,所以心也就麻木了。

楊氏雖然跟了李世民,但是其實一直沒有得到名分,楊氏在歷史上一直都是以李元吉的王妃稱的。李元吉後來被追為巢王,楊氏也就被稱為巢王妃。


中國歷史研究所


俗話說,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若為權力故,二者皆可拋。

在封建社會,女性的地位都是比較低的,都要依附於男人才能生存,也就是所謂在家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反正都是要從於別人,自己是不能獨立生存的。而且,女性基本上也沒有什麼財產權,也沒有繼承權。比如國家分配土地的時候,只算男丁,女性是不給分的,在父母死亡後分割家產的時候,多數情況下女性是沒有資格繼承的,哪怕是給侄兒繼承,女兒也沒有,林黛玉就是這樣。

所以,女性的社會地位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依附於男性的,或者是父親,或者是丈夫,或者是兒子,自己能為自己爭取比較高的地位的情況比較少,這也就是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裡所謂的雞犬,大多數情況下指的就是女性,都是要依附於別人才能生存的。這一點無論是天潢貴胄的公主,還是普通的農家女子,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分別。反過來也一樣,覆巢之下沒有完卵,一旦父親、丈夫和兒子落魄了,自己也得跟著過苦日子。

玄武門之變之前,無論是李建成的老婆太子妃鄭氏,還是李世民的老婆親王妃長孫無垢,又或者是齊王元吉的妃子楊氏,都是一樣的,他們自己沒有什麼權利,都是依附於自己的丈夫的。即使出身名門望族,能給他們加一點分,但也不會太多,結了婚之後主要還是看丈夫的浮沉起落。丈夫登天,她們跟著登天當仙女,丈夫落地,他們就得跟著吃土。這一點都是一樣的,所以在宮鬥中,老丈人常常是比較重要的盟友。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後,很快就迫使李淵發佈詔書,宣佈李建成和李元吉造反,將他們貶為庶人,子孫要麼被殺,情況稍微好一點的,也就是流放遠方邊疆之地,女性的下場基本上都是統一的,配沒入宮,也就是在宮中充當奴役,沒什麼地位,更沒有什麼權利,能活下來就算是不錯了。這一點是從秦漢時期到唐宋都差不多的,比如漢文帝的生母薄太后,原本就是魏王的妃子,被劉邦擊敗後,也淪入劉邦宮中服雜役幹粗活,生了漢文帝之後,地位才稍有提高,後來跟著就藩代國。

所以,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和李元吉兩家的女性的結局都不好,基本上都是配沒入宮,服雜役,做苦力。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王妃到只能在宮中端茶倒水乃至於洗衣浣紗做苦工,這個差距當然是非常大的,這個心理上的落差基本上相當於跳樓機,從九天之上直接到了九地之下。在玄武門之變後如果有志氣,就直接自盡了,既然沒有自盡,當然也知道後果是什麼,所以在被配沒入宮之後,還能堅持活下去,這就說明活下去的慾望已經超過了其他的所有慾望,別的什麼都說不上了。

之後還能被李世民看上,擺脫在宮中服雜役做苦力的處境,又過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錦衣玉食的生活,這已經是天大的造化了,壓根說不上什麼思想通不通的問題,楊氏如此,太子妃正史也是如此,如果玄武門之變中被殺的是李世民,長孫無垢的下場也都一樣,沒什麼好奇怪的,除非她能在知道丈夫被殺之後第一時間就自殺,一死了之,否則之後能擺脫服雜役的處境,都算是處境改善,都很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