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王夫人能容忍眼皮子底下贾环和彩云,为什么因金钏一句话执意撵她出去?

我就是竹韵


贾环不是王夫人的亲儿子,他好赖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贾环不成器,王夫人更高兴。如果贾环惹出什么大事来,让他老子很捶一顿王夫人才称愿呢。

宝玉是王夫人的亲儿子,如果宝玉闹出什么祸事来王夫人瞒还来不及呢,岂能让他老子知道!

如今金钏唆使宝玉去拿贾环,如果宝玉照猫画虎和金钏也有一腿,被他老子知道了,逼淫母婢还了得,所以王夫人执意把金钏撵走,免得金钏把宝玉带坏了。

说实话,哪个母亲看到一个低贱的丫头,勾引自己金尊玉贵的儿子都不会同意的。这个当母亲的不认为自己的儿子先招惹丫头,只会认为丫头勾引儿子。

王夫人撵金钏,撵晴雯,撵芳官,撵四儿,其目的都一样,就是怕这些长得标致的丫头,勾引了她的宝贝儿子。影响宝玉读书上进,也怕贾政因此而责打宝玉。

贾环是王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赵姨娘生的,贾环不成器才好呢。如果贾环积极上进,品格高尚,比宝玉还优秀,王夫人的压力就更大了。她不会让一个庶子胜过自己的儿子。

彩云和彩霞都知道王夫人的脾气,生怕丫头攀高枝,勾引爷们。因此彩云和彩霞都不敢招惹宝玉。

王夫人让彩霞拍宝玉睡觉,宝玉不停地跟彩霞说笑,彩霞淡淡的,不大答理宝玉,两眼睛只看贾环。宝玉便拉她的手,彩霞夺手不肯。彩霞不搭理宝玉,王夫人是满意的。

即使她和贾环有情,王夫人也没有怪罪她。只不过后来把彩霞放出去了,让她父母给她找人家。

同样彩云和贾环在东小院干什么王夫人懒得管。

宝玉与贾环不同,金钏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金钏的话和行为触了王夫人的逆鳞,因此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她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王夫人为什么喜欢袭人,就是因为袭人向王夫人进言不让宝玉和女孩子们多接触。怕宝玉的行为叫人说出一个“不”字来。如果那样宝玉的声名品行就坏了,二则王夫人脸上不好看,也难见贾政。

王夫人认为袭人能“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王夫人认为“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

金钏在王夫人的眼皮底下竟然教唆宝玉,背后还不定什么样呢,王夫人没发现则以,一旦发现,自然会以雷霆手段赶走金钏。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润杨的红楼笔记


📚奈何天认为:在家族的政治斗争中,贾环、贾琏的命运王夫人根本无心care,她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帮助宝玉扫清障碍,确保儿子继承大业万无一失。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得从荣国府的继承者们:贾环、贾琏、宝玉的身份说起,按照由次要到重要的顺序一一分析:

🎯其一:阶层有别,贾环是庶出,宝玉是嫡出,两人不在一个级别。

【一】说贾环就不能绕开赵姨娘,赵姨娘是个No zuo No die的女人,她所受到的待遇和尴尬境地都是她凭实力一点一点挣来的,一般人还达不到她的境界。

☆☆一是,赵姨娘是贾政娶的妾室,这个身份如同烙印,去不掉、洗不净。

在当时,妾就是奴才,奴才是要伺候主子的。赵姨娘年轻貌美,又会唱些曲曲调调,跳个舞绣个花,没事还在屋子里搞个西瓜视频直播啥的。贾政和王夫人在一起都是商量家事,一板一眼,两人说话客客气气,像是在开会,不像两口子。

比起古板的王夫人,赵姨娘更像一缕春风温暖着同样古板的贾政,深得贾政宠爱。所以,赵姨娘并没受什么委屈,除了她居住的房子小点儿、仆人少点儿之外,赵姨娘并没有做下人的粗使活计,也算是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

赵姨娘虽说不愁吃穿,但是她基本上参加不了贾府后宫姐妹团的聚会,归根到底还是她的身份。她的身份低微到什么程度?她和各房主子们的大丫头都不是一个档次的。鸳鸯,贾母的首席大丫鬟;袭人,宝玉的首席大丫鬟;平儿,王熙凤的首席大丫鬟;等等等等,贾府的重要聚会全部都有她们,而赵姨娘别说座位了,就连站票也不曾买到过。

就算赵姨娘是贾政的妾室,但从辈分来论,王熙凤是她的小辈,应该礼让一些,可大家别忘了,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亲侄女,王夫人厌恶至极的人,王熙凤自然一瞅着机会就打压。

贾政是个不管家事的,里外全由王夫人做主,王夫人是个什么身份的,金陵四大家族之一,别说不是一家子都不会瞧得上赵姨娘这等身份之人,更何况是贾政的妾室,更是没把赵姨娘放在眼里了。

☆☆二是赵姨娘不但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还情商堪忧、闹腾。

本来吧,她如果像周姨娘一样明事理,不争不抢,大家相安无事,和平共处,可能也没那么尴尬。

但是赵姨娘错就错在拎不清。她为人处世跋扈,仗着贾政的宠爱和一双儿女,自以为能占一份家业,说话办事都透着不安分。小门小户人家出来的又是个没远见的,情商低,解决问题能力又差,为了一点儿蝇头小利都可以撒泼打滚。搁在宫斗剧里,绝对活不过第一集,所以别说凤姐儿,就连自己的亲闺女探春也不待见她,她在贾府混到这般田地,也是自作孽不可活。

您瞅瞅王熙凤是怎么训斥她的【王熙凤立刻变了脸,把袖子挽了几挽,蹬着角门的门槛子,骂道:“我从今以后要干几样刻毒事了!抱怨过太太听,我也不怕!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别做娘的春梦……也不想想自己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

由于业务过于繁杂,凤姐儿身体又抱恙许久,一直不见好转,园子里事又多,公司运转不能停,王夫人协调李纨、探春、宝钗来联合办公。

头一遭就遇见一桩子事儿,赵姨娘的哥哥去世了,来打发人要例钱,探春按照规定派发了银子,赵姨娘立马来吵闹,让探春好一顿教训,也让周围的人看尽了笑话。

这里就看出赵姨娘情商低了,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探春是自己亲闺女,自己孩子担此重任应该高度支持,不支持也行,但不要添乱,大家都会认为你识大体,这是于公。再者,王夫人是探春的嫡母,她虽瞧不上赵姨娘,但是比较赏识探春的才干,任命为执行总监,进了荣国府的高层,这正是王夫人的大气之处。站在这个角度,今后就算是有什么政变,只要赵姨娘不过分,不僭越,王夫人好歹会看在探春的面子上不会太为难赵姨娘,这是于私。于公于私,赵姨娘只是坐井观天,都没有考虑到。

☆☆三是赵姨娘心术不正,害人害己。

王熙凤骂了赵姨娘,贾环因为打翻了烛台烫伤了宝玉,也挨了王夫人的训斥。

她怀恨在心,做了两个整蛊的小人,一个针对王熙凤,一个针对宝玉;害得他两人忽然癫狂、口吐白沫,吓坏了贾母、王夫人,闹得不可开交,不仅如此,还拉上贾环到怡红院里去看热闹,看自己的战果,这真是个缺心眼儿的母亲,也怪不得探春瞧不上自己的亲娘。后来,事情败露,遭众人唾弃。

赵姨娘每一天都过得无比精彩,就连去世都和旁人不同,大约是坏事做多了,不觉被人魇住了什么,大哭一场后,暴毙贾母灵前。荣国府都不愿意让赵姨娘入自家宗祠,叫来她家人将其尸首草草收走,No zuo No die的一生就此画上句号。


🎯【二】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贾环不是个省油的灯,他的所作所为自绝了自己在贾府的前途。

☆☆☆一是:贾环的身份:贾环是赵姨娘所生之子,嫡出的孩子和庶出的孩子有很大区别。

在皇家,原则上立太子都是立嫡或立长。贾府这样的世袭皇恩的大家族更是如此。贾环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从打娘胎里起,他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在王夫人眼里,贾环只是奴才的孩子,可以看在贾政面子上供你读书,但是别和宝玉在一处厮混,别耽误了咱根红苗正的继承人。

☆☆☆二是:贾环的前途命运对于王夫人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不仅盼着贾环不学无术,没有前途,还希望贾环最好能在个人作风问题上犯下大错。

彩云本来就成日和贾环厮磨在一处,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意拆穿。在王夫人心里,贾环就是个妾室的孩子而已,你玩儿你的,别招惹宝玉,你若安稳老实,大家相安无事,你若犯我我必犯人。

贾政很少管教贾环,赵姨娘的缺点让贾环如数尽收,要不说母亲的教育在家庭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贾环和其母亲如出一辙,猥琐、负能量满满,是个不省油的灯。

贾环烫伤宝玉事件。大家聚在一起写作业的时候,因为嫉妒宝玉的娘对宝玉疼爱,他故意将那油汪汪的蜡灯推翻,烫伤了宝玉,王夫人勃然大怒,至此,更是将这孽障恨之入骨了。

贾环陷害宝玉事件。在贾政面前陷害宝玉,将金钏的死完全推赖给宝玉,正在气头上的贾政不顾青红皂白差点将宝玉打死。

贾环撺掇邢夫人将巧姐配人事件。又一次挑衅了王夫人的权威,等于自绝了在家族里的前途。

不光爱惹事儿,贾环捅了娄子一点没有担当,就只会找自己的妈告状,赵姨娘本来就觉得自己委屈,这一挑唆,就闹来闹去,惹得众人没有不厌烦的。

不光没有担当,还不孝。在一百一十二回中,赵姨娘中邪发疯,当大家探完病起身离去时,贾环竟急忙道:【我也在这里吗?连素日里厌恶赵姨娘的王夫人也看不过去了,啐道:“糊涂东西,你姨娘的死活都不知了,你还要走吗?”】

有两个片段大家一定记忆犹新。一是贾府被抄家后,史湘云出嫁回门,来看望贾母,贾母感叹之前承欢膝下的公子哥儿、小姐们在一处欢乐的情形,絮絮叨叨了好久,最后一句提到了贾环,是这样说的【环儿呢,谁有功夫提起他来】,话题又扯到别人身上去了,贾母连提都懒得提他。二是贾母去世前,一家子在跟前聆听遗言,她先是提了宝玉来跟前,接着就对贾兰嘱咐了几句。这次是半个字没提贾环。

贾环在大家眼里,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三是:将一切能让贾环翻身的机会扼杀在摇篮里。

赵姨娘暴毙后,金陵新一轮的科举考试开始了,家里三位刻苦用功的男团:宝玉、贾环、贾兰都可以去参加考试。快开考了,却没同意让贾环去,原因是赵姨娘去世,在服丧期间不能参加。

按理说赵姨娘生的两个孩子都应该叫王夫人为母亲,称自己的亲娘为姨娘,那么姨娘去世,孩子没有理由不能参加考试。所以,王夫人这一招够狠,直接将贾环的仕途也给暂时断送了,虽说过了期限可以参加下一轮考试,下一轮至少在几年后暂且不论。至少这人生中的第二次起跑,又输在了起点。


🎯其二:主次有别,再来说贾琏。贾琏是荣国府大房贾赦之子,但因贾母看不上贾赦夫妇,公司业务都由交由二房贾政夫妇打理。那么将来继承家业必定属于二房。

☆☆☆首先:贾琏是荣国府大房贾赦的儿子,按理说,立嫡立长都可以占上理儿。可是他父亲贾赦是个不争气的,没有正经营生,只是赋闲在家吃老本。

在贾母眼里,贾赦就是一个色鬼,不好生做官,专爱拈花惹草,他房里多的是年轻有姿色的丫鬟,略平头正脸的也不放过,后来还想将贾母的贴身首席大丫鬟鸳鸯娶回家,惹得老人家火冒三丈。所以并不受贾母器重,虽说贾赦在贾府高层,但行政职权基本被架空,只能算是个名誉董事。所以说,贾赦的无为导致了自己儿子贾琏也失去了继承的希望。

☆☆☆其次:贾琏根不红苗也不正。

当时老太爷还在世,年轻时候的贾赦就是一眠花宿柳的公子哥儿,且名声不佳。贾府被抄家罪状里有关贾赦的就好几条。贾琏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很严重,邢夫人是个糊涂的,他父亲的言传身教使他成为不学无术的浪荡哥儿有很大影响。

因为世袭爵位,家里不差钱,捐了个不用朝九晚五的小官,就在荣国府担任副总经理一职,跑跑对外业务什么的,业务范围内的事儿办的也还算可以。但就一点,贾母是瞧不上的,个人作风问题太差,拈花惹草惯了的,莺莺燕燕的一堆,到处留情,不但留情还在家里闹出了人命。这样的人选在名门望族做继承者,也是基本pass了。

☆☆☆再者:王夫人是个极为谨慎的人,还得要防着大房一家。

虽说贾琏目前对宝玉构不成威胁,但是也不能盲目乐观,毕竟还有一个总经理王熙凤在把持着家里的对内业务。所以贾琏家里的事情,王夫人基本不太规劝和过问,反而他们出的问题越多,王夫人心里就越开心,只要是对宝玉有利的,就是好事。

贾母在世的时候,王夫人好歹还给贾琏夫妇留点儿面子,贾母去世之后,王夫人是彻底大权在握,不给任何人留一点儿机会,从他对贾琏和王熙凤的态度上就能看出一二。


其三:家族的政治斗争:宝玉是王夫人家族争斗的唯一王牌,不容有失。

【一】宝玉是荣国府继承者们的首席,必得万无一失。

☆☆☆一是:宝玉的出生带些玄幻色彩,本来就是宝贝一个,更加要细心养好宝玉,继承大业。

宝玉出生时戴着一块通灵宝玉,就只凭这一层他自小就被当做掌上明珠来将养。所以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荣国府上下的命运。必不能行差踏错,宝玉的身边人,甚至是枕边人都要在王夫人的掌控之中。不仅饮食起居有人通报,就连陪房大丫头都是按照王夫人的意愿选的。

她选了袭人,就是看上了她办事妥帖、服从领导安排、能规劝宝玉上进,还能及时通风报信。她撵走晴雯,也是因为害怕影响宝玉。不仅丫鬟要甄选,儿媳妇也是她一手包办,她选了宝钗做儿媳,就是因为宝钗的条件满足了王夫人对儿媳的一切想象。

☆☆☆二是:宝玉作为继承者的最大希望人选,绝对要万无一失。

王夫人的大儿子贾珠已经早逝,排行老二元春才选凤藻宫是个指望不上的,三个孩子就只剩宝玉一个独苗儿在身边,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宝玉一人身上。

要继承大业就要考取功名,得有一个北清的文凭,要刻苦学习,要不负韶华,在这一点上,王夫人和贾政理念一致,抛开别的不论,王夫人在教育孩子上的确尽到了一个母亲的责任,她说话办事有条不紊,不像现在的父母“诈尸式育儿”,从来都是语气温和,对孩子是很好的言传身教;而且贾政夫妇属于严父慈母的搭配,宝玉始终生活在备受关爱的氛围中,宝玉的心底纯良和家庭教育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后来宝玉得中进士,总算是遂了王夫人的愿,而且也证明了自己考取名牌大学的实力。

【二】贾母两个儿子贾赦、贾政争家产的话,最终体现在贾琏和贾宝玉身上。贾琏是花花公子,王夫人不希望宝玉变成贾琏第二。

宝玉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贾琏。贾赦虽未掌权,但是不到最后一刻,一切都还只是未知。贾琏也就还有继承的希望,宝玉的竞争对手始终存在。

除了为人处世要正统,还要提防青春期的孩子变得太过叛逆不好收场。宝玉自小和小姐丫鬟们混在一处,尝一下胭脂、擦一点儿姑娘们的粉,和姑娘们说说悄悄话,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可身份有别,金钏儿是个什么身份,居然在王夫人眼皮子底下和宝玉浑说,虽是宝玉招惹在先,可是王夫人哪里肯依,只要对自己宝贝儿子不利的人或者事物一律不允许存在,不接受任何反驳。

贾琏的人生和婚姻在王夫人眼里是失败的,他可不想宝玉变成又一个贾琏,不但行为不检点,还仕途无望。

📚综上所述,奈何天认为:在家族的政治斗争中,王夫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帮助宝玉扫清障碍,确保儿子继承大业万无一失。


奈何天读书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一、亲疏有别,宝玉和贾环是竞争关系

贾环不是亲生的,他被养的越废对王夫人越有利啊。古代妾是没有资格养孩子的,妾生的孩子必须放在主母身边养,但为什么王夫人只养探春却让贾环跟着赵姨娘?

因为她知道赵姨娘绝对养不好孩子,养出来的孩子绝对大气不了,上不了台面的。宝玉和贾环虽然是兄弟,但是某种程度上也是竞争关系。明面上宝玉是嫡子,贾环是庶子,分家产时宝玉应该是继承人,拿大头,贾环拿小头。

可贾政对宝玉的态度你也知道吧?他对宝玉几乎就没有满意的时候,总是看他不顺眼。

有贾母护着,贾政还三天两头打他呢,每次打他都要被贾母骂个狗血淋头,贾政心里能没怨气吗?等贾母不在了,宝玉如果还是没个正形,到时候贾政很可能就彻底厌弃他了,如果这时候贾环表现的比宝玉出色,你说贾政会偏向谁?

王夫人对贾环的策略就是不管不问,任由他被赵姨娘养废,他越不成器对宝玉的威胁就会越小。

二、宝玉是王夫人心肝,也是她的筹码

宝玉被贾政打的时候王夫人说过,但凡贾珠还在她也不会拦着贾政打宝玉。说明其实王夫人对宝玉也是不满意的,但是这是她唯一的儿子了,贾珠的早死让她心有余悸,剩下宝玉这个独苗,除了宠着她还能怎么办呢?

赵姨娘对王夫人来说始终是个威胁,一个妾能够儿女双全,可见她是很得贾政的宠的。王夫人虽然是正室,但是如果没有儿子也很难立足,贾珠那么优秀,如果他还活着,王夫人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地位。

宝玉成天不着调,又被贾母一味宠溺,在王夫人看来本来就已经长歪了,如果在被小丫头们勾搭着学坏了,那王夫人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此外,王夫人对儿子除了利益关系还有亲情,无论哪个母亲都会希望儿子能够走正道。儿子不爱学习就已经够头疼了,整天在女儿堆里胡闹她也是有心无力,因为连贾政管孩子贾母都要骂,她又能怎么样?

但即使知道无能为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还是忍不住会管教啊。她也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在没有办法改变宝玉性子的前提下,当然是约束他身边的人最有效。

三、金钏玩忽职守、公然挑衅

金钏被撵,宝玉是罪魁祸首,但金钏同样有很大责任。

首先,金钏是在服侍王夫人午睡的时候跟宝玉调笑的。你想一下,王夫人躺在床上睡觉,金钏在给她捶腿,两人距离能有多远?有个什么动静都能把她吵醒,可金钏根本没考虑这一点。

可金钏在这种情况下与宝玉拉拉扯扯,虽然是宝玉主动,可金钏并没有拒绝吧。作为丫鬟,她在服侍主子睡觉的情况下,不是应该做到尽量不打扰主子吗?她却在这时候分心,这就是玩忽职守。

其次,金钏能做到王夫人的贴身大丫鬟,说明她对王夫人的喜好和厌恶必然十分清楚,王夫人最痛恨丫鬟勾引宝玉,她能不知道?

她知道,却还是在王夫人眼皮子底下跟宝玉拉扯,这是公然挑衅了。不仅是对王夫人权力地位的挑衅,更是对她对宝玉的所有权的挑衅。王夫人不怒才怪了。

再次,金钏之所以不拒绝宝玉,是因为她心里也是有想法的。古时候母亲可以把自己身边的奴婢主动赐给儿子,但是奴婢是没有资格自己选择的。

金钏的行为让王夫人觉得她有异心,说明她对王夫人不忠,而且当着她的面跟宝玉这样,那就算王夫人本来有把她送给宝玉的心思也不可能了,否则到时候宝玉直接就被她教坏了。

最后,金钏让宝玉去“拿”贾环和彩霞,彩霞和贾环没干好事是肯定的,明知如此金钏还让宝玉去,在王夫人看来,这不是要污了宝玉的眼睛吗?而且金钏这个行为等于教唆主子,万一宝玉跟着学了怎么办?

总结

王夫人撵走金钏并不是因为她一句话,而是恼怒她眼里心里都没有主子,更恼怒她教坏宝玉。


钱小刀娱乐


这个问题提的极好啊!我觉得!

宝玉跟众丫鬟亲腻,这个样子已经很久了!贾母可以笑,并为他开脱“莫非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但贾政却不会!

跟袭人云雨时,宝玉不过十三四岁吧!之后还有多少事,曹公没有尽述,却也透了豹之一斑。比如,跟碧痕洗澡。猴在鸳鸯身上讨胭脂。连黛玉看到他脸上的红痕,都要误会“你又干这些事,还必定要带出幌子来”……

关于这一点,贾环明显要好得多——没条件啊!出身低微,形象萎缩,地位底下。众丫鬟厌恶,没人理他!但贾政恐怕不会深究这些原因啊!

在他心里,都是儿子!如果他看到眼里思到心里,就这“女色”一点来说,贾环比宝玉要“洁身自好”得多啊!

这于王夫人一派来说,可算不得好事!当娘的,总有当娘的私心!

彩霞的性子,可不比金钏。那姑娘是个内秀的。“是个老实人”“外头老实,心里有数”!这样一个老实又有数的姑娘,当着王夫人凤姐宝玉一干人,呵斥宝玉,眼睛却只往贾环处瞟。而且,经常跟赵姨娘闲聚,等等。如果没有王夫人的明许或默许,她敢如此?

金钏开句玩笑,被撵出主屋。彩霞跟贾环赵姨娘契合,却被开恩放出卖身契。

这,细思极冷啊!



悠然庐


《红楼梦》中,王夫人见儿子贾宝玉与丫头金钏打情骂俏,忍无可忍将金钏撵了出去,而对于庶出子贾环的行为却能够容忍。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有三点值得大家注意:

贾宝玉是王夫人的亲生儿子,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就是这个意思。贾宝玉不仅是亲儿孑,还是独生子,王夫人是把宝玉作为她后半生的依靠。贾环就完全不同,他与王夫人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所以即使贾环做出多么出格的事,王夫人也不会太上心。



金钏的话让王夫人感到了恐惧。小说第三十回是怎么说这件事的:金钏对贾宝玉说,我教你个巧方儿,你到东小院去拿环哥儿与彩云去。金钏的这句话才是她被撵出去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她这话犯了两个大忌,第一,她教唆宝玉去看别人偷情,这是王夫人最为愤怒的。王夫人就对金钏说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第二,如果宝玉真听了金钏的话,去拿了贾环与彩云,赵姨娘脸上怎么挂得住,王夫人虽看不起赵姨娘和贾环,但也不想无谓的多出敌人。这也是她不能饶恕金钏的地方。
金钏让王夫人感到了失望。金钏跟了王夫人十多年,王夫人一直将她看作心腹之人,没想到她会做出这等事来,如果是一般小丫头还好,偏偏是金钏,王夫人不原谅金钏也是怕有日后养虎为患的担忧。.


六妙长春


因为贾环不是王夫人亲生的,越下作越好。宝玉是亲生的,越出色越好。如果比不了好,那就比烂。

贾政的长子贾珠已经去世,儿子只有贾宝玉和贾环二人。贾宝玉是嫡出,贾环是赵姨娘生的,庶出。

在那个年代,正常情况下,贾政的家产一大半都要由贾宝玉继承,甚而言之,整个贾府的未来将来都要看贾宝玉的表现,所以贾政、王夫人都为贾宝玉的成长,操碎了心。

贾政深知贾宝玉天资极好,希望他认真研读四书五经,将来中举人中进士,延续贾府的荣华富贵。但是这样聪明的孩子,就是不学好,整天和姐姐妹妹和丫鬟们混在一起。贾环虽然是庶出,但是赵姨娘年轻漂亮,又会伺候,所以对贾环也是很关心的。


对王夫人来讲,长子贾珠是被逼迫过度,年轻轻就死掉了。所以对这个亲生的宝玉,是爱若掌上明珠。这孩子聪明、漂亮,给王夫人极大的安慰和面子。但是这孩子不爱读书,和姐妹们、丫头们在一起玩,又让王夫人牵肠挂肚,胆战心惊。随着宝玉年纪的增长,人事渐渐懂了,如果和丫头们搞出什么事情来,就是了不得的丑闻,不仅影响贾宝玉自己在家族的地位,也影响王夫人的后半生,也影响贾政的仕途,甚而言之,会影响宝玉姐姐贾贵妃的名声和地位。所以,王夫人的心思几乎全在宝玉身上,对宝玉的身边人是严格挑选,严防死守。


能比好就比好,不能比好就比烂。

由于贾宝玉和贾环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所以王夫人希望贾宝玉读书上进、洁身自好,这样一下子就把贾环比不下去了。


如果比不了好,就比烂。

比如贾宝玉喜欢和丫头们混,但是没有丑闻,或者丑闻较少。

而贾环如果和彩云如果闹出点事情来,比如未婚先孕,那么比不了好,就比烂,还是贾宝玉胜出。


所以,王夫人巴不得贾环和彩云出点什么事儿,最好是大事,越大越好,越烂越好。

但是这种事不能让贾宝玉去捉,反正纸里包不住火,如果有事情,一定会被别人发现。


我们看看原著中金钏和王夫人说了什么?

金钏: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

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金钏让贾宝玉这个哥哥去捉弟弟贾环和彩云,这样丑闻会把贾环和贾宝玉全部牵连进去,贾府的颜面何存?王夫人的颜面何存?贾政的颜面何存?

所以,王夫人大骂: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王夫人很愤怒,我为宝玉的将来操碎了心,你这个小娼妇却来捣乱?


陈健4396


王夫人撵金钏儿的事是因为关心则乱,贾环同彩云的事王夫人也容忍不了,只是没找到机会发作。

王夫人是个有些木讷的人,丫鬟背着她做的事,她不一定知道。比如她以为笨笨的袭人同宝玉云雨情,这件事王夫人就不知道。如果她知道,袭人也马上会被撵走。

虽说彩云是王夫人的大丫鬟,每天在王夫人的眼皮子底下。可有种情况叫"灯下黑",最熟悉的人背着自己做事,反而不知道。


金钏儿这丫鬟,在王夫人身边十来年,都沒活明白。她不知道王夫人最讨厌什么,最重视什么。

王夫人最讨厌言语轻薄之人,最重视宝玉。可金钏儿偏偏就错在王夫人最在乎的地方。

金钏儿对宝玉说:"……我倒告诉你巧宗,你往东小院去拿环哥同彩云去……"

这句话被王夫人听见了,王夫人对宝玉是了解的。“捉奸"这种事情,宝玉是爱做的。

宝玉捉过茗烟同万儿,也捉过秦钟同智能儿。但茗烟、万儿是下人,智能儿是小尼姑,秦钟也只是姻亲,他们都不敢把宝玉怎样!

可贾环不一样,贾环是宝玉的庶弟。如果宝玉真的去了,就等于兄弟二人撕破脸,传扬岀去,是荣国府的大丑闻。

贾政会大怒,说不定又会痛打宝玉,令宝玉有性命之忧。

这金钏儿明明知道彩云同贾环的事,并不对王夫人说,偏偏用来调戏王夫人的宝贝儿子宝玉。事关宝玉的名声、性命,王夫人如何能忍!

马上骂金钏儿:"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让你给教坏了!"撵出去了。


这时王夫人才知道贾环同彩云的事。贾环不比宝玉,王夫人不大上心,这件事她会记下,以后慢慢地办。

王夫人不是沉不住气的人。芳官、四儿她也早就看不惯了,可她能等到抄捡大观园时一并发作。

彩云的事,她也会记下。王夫人不会容忍自己身边的人同赵姨娘有联系,这等于是对自己的背叛。

因为不久后,彩云就被生病,被放岀去,让她父母自行择婿了。

这一放岀去,王夫人又得了善待丫鬟的好名声,又让彩云再也进不来荣国府,这才是棋高一招!


薇薇polly


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贾环不是王夫人亲生的。

记得原来有个女作家写自己在旅行中遇到一个一个衣着时髦的少女,跟她聊天才知道她是离家出走的。她平时逃学旷课,抽烟喝酒,老在外边过夜,妈妈老打骂她,所以她出走了。女作家摆事实讲道理劝她回家好好读书,她听了很感动,说“您瞧您说话多么温柔通情达理,我妈对我就急赤白脸又打又骂”。

女作家说:“因为你是你妈亲生的,不是我亲生的。你要是我亲生的,我比你妈打得还狠。”

贾环是赵姨娘生的,他越是没出息越能衬托宝玉的可爱,所以王夫人巴不得彩云把贾环勾引坏。但是如果让她唯一的儿子宝玉也跟着掺和,她就不能忍了。

宝玉本来就给贾政留下了“色鬼”的印象,如果再去捉奸,就更容易学坏了,以后王夫人母子在贾政跟前将无立足之地。

金钏这个丫头也很有问题,在王夫人跟前这么多年不知道王夫人最讨厌狐狸精,说明她智商欠缺。没事就叫宝玉来吃她嘴上的胭脂,是作风问题。叫宝玉去捉奸彩云环哥,真捉住的话,彩云要是想不开自杀怎么办?金钏自己是为了名节自杀的,她就不想想彩云,可见人品有问题。

这样有问题的丫头,还要留在身边等着过年吗?

至于宝玉,其实他早就捉奸过多次了,也早与袭人行过彩云贾环之事了,只是王夫人心里还把他当幼儿看待,总觉得他还纯洁,还有希望,只把他的恶行归咎于别人。这也是她不打宝玉却撵走金钏的原因。


凭栏翠袖


你好,我是国风

很正常,第一贾环不是王夫人自己亲生的,他学好学坏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哪怕贾环翻上天呢,只要没踩到自己的灯油罩,管他掀不掀如来的莲花台!

但是“金钏动了贾宝玉”,那可就不同了。等于往自己的心尖上捅电洛铁。不收拾你还能留着你?

再就是贾政唯一的传家人是贾宝玉,贾环仅仅是个“下流胚子”。没有任何地位,也没有世袭家主的可能。管他好赖,早晚是被撵出去的货!贾宝玉要是学不好等于整个贾二老爷一枝就完蛋了。所以贾宝玉的修为极为重要,不容一点错失。贾环的修为根本不重要!

再就是贾宝玉长的可人,学坏的机会多。所以王夫人严防死守,不容任何风吹草动。贾环长的人物猥琐。能把他当个人看待也就是彩云彩霞。他倒是想下流也下流不着别人。所以大可不必去管他!


国风1974


大家子公子哥没成亲之前的房里人应该是父母看中了指给儿子的,和父母房里的丫鬟私下苟且是拿不上台面的事,贾环是庶生,王夫人本来也没指望他出息的好,他的行为越上不得台面越称心。贾宝玉是王夫人心头宝贝,一辈子的指望,当然不能允许宝玉身上出现这样惹人非议的事,事关宝玉的名誉,更关乎王夫人的教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