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官員退休後為什麼要還鄉?不能留在就任的地方養老嗎?

阿布160104287


相信經常看古裝片的朋友都對“告老還鄉”這個有印象,這個詞說的就是古代的官員年齡大了,請求回老家養老。那麼為什麼古代的官員退休後都要回老家呢?他們為什麼不留在任職的地方養老呢?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複雜,古代人特別在意落葉歸根,魂歸故里。幾乎所有人都不想自己老了以後死在外地,就算再艱難他們也會想辦法回老家,讓自己死在出生的地方。就算生前做不到的,他們也會叮囑後人,讓他們將其屍骨帶回老家安葬。

古代的交通極其不便利,大部分老百姓一生都沒出過遠門。如果想要死在家鄉,就要趁著剛退休,身體還硬朗的時候提前出發,否則臨到了快不行的時候再出發,那就真的要死在半路上了。古代人最最不願意的,就是客死他鄉。

比如當年的上海灘大亨黃金榮,解放前夕很多人都勸他出逃,當時黃金榮已經80多歲了,他在上海生活了一輩子,怕自己死在外面,屍骨拋在外鄉,所以明知結局不妙卻也不願意逃走。

其實到了現代,抱有這種想法的人依然很多,很多人在外面大城市混的風生水起,賺的錢多到花不完,他們已經將家人都接到了大城市生活,可依然會時不時的回家鄉看看。很多人去世後也都會安葬在農村老家。

項羽的那句話就代表了他們的心聲,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另一方面,古代的退休制度並不完善。一般來說,只有高級官員可以拿到封侯的退休金,普通官員只能拿到以前俸祿的一半作為退休金。這樣一來,對於大部分官員來說,錢都是不夠花的,回到老家的消費低點,而且他們一般在老家還有田地,有些官員退休時候朝廷也會在他老家賞賜一些田地,靠著這些地生活也能好過點。


漂浮菌


可以留任養老的,並沒有強制性要回家鄉養老,但是因為很容易出問題導致沒人敢!當時的朝廷給官員的俸祿實際上非常少,比如李衛在擔任揚州知府的時候俸祿是每年150兩銀子,當時的銀子折現成現在的錢大約是每兩銀子600元人民幣,150兩大約是90000人民幣。這麼一筆錢在當時不算什麼大錢,基本上夠吃,但是沒法剩下多少,當個三五年知府的話買個小宅子是沒問題,但是要買個幾進大院還是不夠的。雖然當時的官員肯定是有各種灰色收入能夠置房買地,但肯定是不敢露富出來的,畢竟這玩意兒太明顯了。所以大部分人就只能選擇告老還鄉,不是被皇帝趕走的,只是因為怕露陷。

其次,當時的官員除了朝廷俸祿之外,還會有皇帝賞賜,皇帝賞賜的種類很多,有金銀珠寶,也有土地宅子。皇帝在賞賜大臣的時候,一般採取就近賞賜的策略,因為皇帝的賞賜並不是一次性賞賜的(按功勞),這是為了方便大臣管理,不然每次賞一個地方那麼必然十分分散。所以呢,大臣的產業都在自己老家,只能去老家才能享受得到。

最後,遠離是非之地。能夠享受告老還鄉待遇的人至少要三品以上,這些人在京城也是有皇帝賞賜的宅子的,但是這些人往往需要躲清淨,防止被扣上各種帽子,趕緊遠離京城回老家去。


優己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這幾個:

第一,當官地點不是自己家鄉。

古代大部分朝代,要求官員不得在本土本鄉任職。

我們看明代的《儒林外史》,一開始的周進是山東人,他當上省教育廳廳長則是在廣東。

而范進是廣東人,同樣當上了省教育廳廳長,卻是在山東。

這主要是防止地方的宗族勢力,推選出一個人來當官。這樣一來,地方就變成宗族操縱地方行政大全,可以和京城的皇帝直接對抗了。

久而久之,形成地方割據勢力甚至聚眾造反都可能。

所以,官員都是外省人,退休了當然不會留在這個省。

第二,古人的思想問題。

不要說古人,就算民國時期大部分人都講究落葉歸根。

國民政府很多人潰敗到臺灣,在這裡去世,留下的遺願都是要將骨灰帶回老家安葬。

就連老蔣和小蔣的棺木也沒有安葬,而是等待未來遷回大陸。

所以,既然官員退休,都是年邁的老人。古人壽命很短,隨時可能老死,當然要回到故鄉了。

古人一般年老的時候,就提前準備好棺木和壽衣,墳地當然早就準備好了,就等死了以後埋葬。

第三,生活習慣問題。

古人和現代人不同,在外省生活是很受罪的。

別的不說,當時並沒有普通話,只有一種官話。但官話不是所有人都會說,大部分老百姓都不會說。

所以,各省都操著自己的的方言。

大部分方言都是很難懂的。就比如上面的周進一個山東人,跑到廣東簡直就像到了外國。

而廣東人范進去了山東,也無法同當地老百姓溝通。

另外,生活各種習俗都有很大區別。

人老了以後,都希望靜養,回到自己最熟悉的環境,當然應該回老家了。

第四,置業問題。

古人和今天人不一樣。現代的人,有了錢,就在北上廣大城市瘋狂買房、

古人有了錢,根本不會在當官的地方買房,因為官員調動時頻繁的。今年在廣西,明年聖旨一來就得去廣東。

所以,古代官員賺了錢,一定都會寄回家,在家買房子買地。

就拿李鴻章為例,李鴻章發跡之後,他們六兄弟曾在安徽老家大量購置田產。據統計,李氏在老家合肥東鄉佔耕地約60萬畝,佔當地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

既然房屋都在老家,退休了自然要回去。


薩沙


中國古代官員致仕後都要還鄉而不是留在就任地養老是普遍現象,這和中國古代長期實行的官邸制以及小農經濟等等有著很大的關係。



首先是官邸制。中國古代實行官邸制,無論是京官還是地方官員,並不需要自己在任所買房或租房居住。在任官員都是由國家按照級別統一提供官邸,以巡撫為例,巡撫衙門通常採取和紫禁城類似的“前朝後寢”格局,前面是巡撫辦公的巡撫衙門,後面是巡撫及家眷居住的官邸,辦公、生活兩不耽誤。但是,官員對官邸只有有限使用權,沒有長期使用權,更加沒有所有權。如果官員調任或者致仕,官邸則必須全部清空、上交,由下任官員居住。調任的官員由國家在調任地重新安排官邸居住,致仕的官員則要自行解決住房問題。說白了就和現在美國的白宮差不多,美國總統卸任之後就必須搬出,由下任總統居住,卸任總統住房自理。因此,中國古代官員退休前沒有剛性住房需求,加之職務調動等原因,許多官員並沒有選擇在任所購房。既然沒有買房子,退休後就只能回老家了。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原因。中國古代除了像宋朝等少數朝代之外,大多數朝代官員的法定收入並不高。而古代房屋屬於永久產權,價格與收入比並不比現在低,官員如果購入較差的房產還不如居住在官邸。如果購入大宅、別墅,等於是昭告天下,自己屁股不乾淨、撈黑錢了,沒有誰願意這麼幹!



其次是小農經濟的原因。中國古代並不像現在,財富主要還是以土地為衡量標準。官員的任職地不定,今天在這裡當知府,明天說不定又要調到那裡當道員……但是,土地卻不能隨時買賣,跟著自己走。因此,大多數人選擇了在老家購置土地。土地就是財富、是安身立命之本。古代官員退休之後並沒有太多退休金,即便有也比較少,他們想要維持體面的生活就必須靠名下土地的地租。而土地都在老家,由於金融、交通不便,只能居住在老家,就近收取地租。如果居住在任職地,卻在老家收租,非常不便。因此,中國古代大多數官員退休後選擇了回鄉,這是一個重要原因。



再就是城鄉差別的問題。在中國古代,除了北京這樣的天子腳下之地,大多數城鎮的差別並不大,住在任職地與老家的區別自然也不大。加之中國人落葉歸根的傳統,退休後選擇回鄉也就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了。現在人選擇在大城市養老無非是因為城市生活遍利、醫療水平較高等等原因。可是,中國古代這種差別並不大,自然也就沒人削尖腦袋往城市裡擠了。



雖然如此,可京城畢竟還是大城市啊,為什麼古代退休官員不到京城買房居住呢?首先是前面提到的一些不便。其次,京城地處天子腳下,是非太多,小官住不起,大官不敢住,怕招惹是非。皇帝一句話,滿門皆命喪,這恐怕也是古代官退休後不敢進京養老的原因之一。其三,古代京城並不是誰想住就能住的。以清朝為例,紫禁城只能皇帝住,皇城只能宗室王公和少量皇帝特許的重臣住,內城只能八旗子弟居住,漢人沒份兒。雖然後來有所鬆動,但大致一直如此,直到清亡。換言之,清朝漢族官員就算有錢,除非皇帝特許,也只能住外城,那還不如回老家算了。



當然,清朝有一類人除外,那就是旗人。這些人祖籍都在關外,清初入關後按照旗籍分居內城各處。北京城就是他們的老家,這些人致仕後自然迴歸旗下,居住在北京也就理所當然了。不過,也不是絕對,願意住到京郊或者其他地方也不是不可以。



以上所說的只是大多數情況,這並不是絕對的,如果退休官員願意,也還是可以在任職地居住養老的,但是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除此之外,便是一些皇帝賞給府邸或花園子的大臣了,既然是皇帝賞賜的,空著恐怕說不過去,就算生活不便,也只能住著了。不過,這類情況並不多,中國古代皇帝賞賜大臣大多還是真金白銀或者土地,賞宅子、花園子的只是少數。


農民工歪說歷史


你問這個古代好像有點太模糊,每個朝代針對退休官員的政策都是有所區別的,那麼我簡單說一下時間上離咱們比較近的清朝吧!


在清朝年滿60就可以退休了,退休的官員就必須回到家鄉養老。關於你提這個問題,咱們就拿清朝的京官來講解一下,因為清朝京官更能體現退休返鄉制度。清朝在京為官的官員,如果到了退休年齡還不返鄉養老,執意滯留在京城是要被問罪的,所以一般人就乖乖回老家養老了。

這樣的制度存在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些官員當了一輩子官,一生中所積攢的人脈關係網是非常龐大的。他自己雖然退休了,但是那些親系、門生等有的都還在任上,這些人如果經常走動就容易形成黨羽,對朝廷政權的穩定是不利的。退休後讓他們回老家養老,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隱患。



在清朝一個官員會有家人、侍從等等一大堆人員,隨著退休人員的增多,這樣的人員日積月累,會佔用當地很大的資源。把他們分散到全國各地的老家,就不會存在這樣的情況了。


還有些記載清朝官員退休不但要回到家鄉,而且還要求回到家鄉後,沒有經過批准的情況下,是不允許再離開家鄉的。意思是你退休後就在你的家鄉畫了一個圈,這個圈裡面就是你的活動範圍,沒有上級批准就不允許出這個圈。當然也有極少數高級官員是不受此退休政策影響的。

手機打字不易,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


追記歷史


古代主要是小農經濟,官員掙了錢,一般都在家鄉置地修莊園。任職的地方,住宅是國家提供暫住或租住,職位經常換地方,調動頻繁。達到某一級的領導,如果沒有公事,相互之間不能私自聯繫走動,防止搞山頭,國家有專門機構監督,所以私生活較孤單。官員退休後有影響力,牽扯政治鬥爭,要避禍避嫌。家族人盼歸,借聲望護佑鄉親,能主持公道,息土地邊界等等的糾紛,造福一方人。中國曆來有傳統,生是漂泊人,死要進祖墳,葉落歸根。


俞遠通


古代官員的告老還鄉可以說是現代社會退休制度的雛形。古代官員在感覺自己身體無力繼續從事繁瑣的政務之後。便會相皇帝上一封奏摺陳述自己身體年邁、年事已高,無力再為皇帝排憂解難、分擔政務……請乞骸骨回鄉養老!

一般這類陳情奏章的內容都十分的煽情,大多為陳述忠君愛國之意以及自身的仕途歷程和身體狀況。皇帝在綜合考慮之後,一般會准許其告老還鄉,從繁忙的政務之中脫身出來回到故土享受天倫之樂。並且還會賜予其各種恩賞和封號,以謝多年君臣之宜。那麼為什麼古代的官員退休之後一定要返回家鄉呢?而不能夠留在自己長期工作的地方度過餘生?



首先,古人的思想體系裡面有很重要的一條便是落葉歸根!這不僅僅是人之本性,也是當時社會的倫理道德所提倡的。一個人在外求學當官多年,晚年都要回到自己的故里,回到生養自己的地方。這裡有自己的宗族兄弟,鄉親故舊,可以暢敘少年故事。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古人都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後葬在自己的祖墳之中。這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歸屬感。


另外,古代的官員很多時候都經常變遷自己的官職和任職地。很少有在一個地方長期任職的情況發生。即使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對於個人來說,無論在外地擔任如何高貴的官職,自己終究是一個客人,這裡終究是他鄉。在自己晚年迴歸故里,依然是自己心中的最好歸宿。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古人外出做官並非是將整個家庭都帶出去。很多情況下自己的父母以及兄弟都留在自己的家鄉,甚至自己的老婆和家眷也留在了家鄉侍奉雙親,也有一些連兒子都留在家鄉讀書生活。更不用說自己的家鄉還有整個家族的族人。古人有著十分強烈的家族意識。對於幾代以內的家族近親都比今天的我們更親切重視。整個家族的榮辱與共幾乎是一體的。而且古人在辭官時,可能家中尚有老母在世。那麼身為兒子更要回到家鄉侍奉母親左右,以盡孝道。



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古代各地都湧現出了一些名門望族,族裡也會出現一些在外做官、在外經商的人。這些人都代表著家族的榮譽和身份。無論官做多大,人走多遠,整個家族的興衰都與每個人分不開。當然在這些人到了垂暮之年。自然也會再回到這團火中,回到自己的家族裡。度過餘生,享受天倫之樂。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古代很多在外做官的人,都是家族裡的佼佼者,都是家族晚輩的學習楷模。在自己晚年之後,在告別官場繁瑣的事務之後。錦衣還鄉,榮歸故里,這算得上是一個人一生最大的成就。


珞珈山的貓


思鄉

古代官員退休回鄉第一個原因就是“想家了”。

因為自秦始皇統一六國以來,歷朝歷代都實行流官制度, 也就是說,不但本地人不能在本地做官,就連去自己老婆娘家做官也不允許,同時也不允許相鄰兩個州郡的人在彼此家鄉為官。因此,歷朝歷代的官員幾乎都是在外地做官,一直要等到退休後才能回家。

古人有很重的“葉落歸根”觀念,很看重家族觀念,一個人出生後,就會進入族譜,死後亦安葬在家族的祖墳,一旦死在了外面,靈位進不了家族祠堂。

迴避權力鬥爭

帝皇大多生性猜疑,尤其是碰到朱元璋這種主子,設立錦衣衛,時時監視周邊的大臣,很多官員巴不得遠離京城了,所以退休後不告老還鄉留在這被監視?

萬一說錯了話,一不留神就傳到皇帝耳裡,以帝皇的猜疑心,會以為你還貪戀權力,到時想脫身可就難了。所以為避嫌告老還鄉就是最好的辦法。

生活無保障,不足以在大城市生活

古代官員雖有退休制度,但在退休後的保障卻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唐朝以前,在位期間,所住的地方是朝廷供給的府邸,相當於今天的政府宿舍,只是能在任職期間住,退休後,朝廷是要收回去給下一任官員住的。一些官位大,功勞大的官員可以獲得皇帝賞賜的府宅。如果在職期間沒有撈到足夠“油水”,只能回鄉養老。

環境不好

古代大城市和我們現在在影視劇裡看到的不一樣,真正的古代大城市由於沒有完善的城市衛生系統、完善下水道系統,其實是非常“髒亂差”的。明朝萬曆年間的高官謝肇淛在其著作《五雜俎》裡就曾抱怨京師“髒亂差”:

“京師住宅既逼窄無餘地,市上又多糞穢,五方之人,繁囂雜處,又多蠅蚋,每至炎暑,幾不聊生,稍霖雨,即有浸灌之患,故瘧痢瘟疫,相仍不絕。攝生者,惟靜坐簡出,足以當之。”

所以,古代“致仕”官員在退休後情願回到自己老家,甚至鄉村居住,在生活環境方面肯定比大城市強一百倍。許多明清“致仕”官員回鄉後寫的日記裡都表示,自從回到家鄉水也甜了,空氣也好了……這還真不是誇大其詞,而是事實。

綜上所述,古代“致仕”官員之所以原因回到老家去生活,並不是被朝廷強迫,而是自己自覺自願的,希望有個安寧快樂的晚年生活。


無憂趣史


小雪歷史微鑑:在封建思想中,有一個是非常根深蒂固的,它差不多沿續了上千年,就是“落葉歸根”的傳統思想。古代的官員之所以退休後要告老還鄉,就是基於這個思想,在古人的眼中,還身於鄉,是非常大的榮耀。

落葉,還要歸根

很多官員,都要經歷一個過程,就是“遊學—趕考—高中—返鄉—做官—退隱”,在這個過程中,退隱差不多就是官員退休以後,告老還鄉,享受天倫之樂。

在電視劇《新包青天》中的一件案子,就是關乎宮中太監總管陳琳的,他雖然已告老還鄉,但是,在需要自己作證的時候,還是以“亞父”的身份回到了朝廷,最後皇帝准許其再次告老還鄉。

告老還鄉,在很多史籍中都有記載,《尚書》中說,尹伊就曾經告老還鄉。和我們現代不同,古代的官員差不多到70歲,才可以告老還鄉,也就是到了退休的年紀,在古代,我們把這種行為稱為“致仕”。就是把皇帝賜予的官,再還給皇帝,這就是我們引用下來的告老還鄉的本意。

在任期間的地方,並不是自己的家鄉

落葉歸根的儒家思想,在古代延續了上千年,如果說,剋死異鄉,這本來就是一件非常不孝的事情。

古代人把孝文化、鄉文化看的非常重,這就是不能死在異鄉的原因,當然了,對於那些沒有祖籍,在戰爭中存活下來的孩子而言,沒有什麼好歸隱的。

綜上所述,古人之所以不在異鄉歸隱,主要是落葉歸根和孝文化兩種儒家思想的緣故,當然,買這種思想到當今也有其現實意義。

文/小雪歷史微鑑,古事新說,快意江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古代官員退休俗稱“告老還鄉”,雅稱“致仕”。那麼,官員退休為什麼要還鄉,不能留在就任的地方養老?這看是兩個問題,其實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年齡的問題?

《禮記曲禮》中規定:大夫七十而致事。
《尚書大傳·略說》記載:大夫七十而致仕,老於鄉里,大夫為父師,士為少師。
《宋史·職官十·致仕》記載:文武官年七十以上不自請致仕者,許御史臺糾核以聞。
明清兩朝則規定:武官六十以上者,皆聽致仕。

也就是說,古代朝廷規定官員的退休年齡為70歲、60歲。正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人生六十花甲年。

古人的這個年齡也就預示著隨時都有可能與世長辭,如果遠離家鄉,很有可能會落個客死他鄉的下場。而古代交通工具相對落後,如果家鄉遠在數千裡之外,再將屍體運回,路途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天。如果再遇盛夏,或許屍體還沒有運回家鄉安葬之地,怕已然腐爛不堪了。

所以,如果不想落個客死他鄉的下場,最好就是及時告老還鄉為妙。

同時,所謂“致仕”就是與官場告別,不再參與朝廷之事,不再為皇家效力。既然決定離開官場,最好就是離的越遠越好,就算曾經出現過什麼工作疏漏,或者是政治排隊的問題,畢竟已經致仕還鄉,朝廷也不便再行追究。

正所謂:“駑馬不可戀棧豆。”對於官員來說,特別是高官來說,已經人走茶涼、無權無勢,在任之時不知得罪過多少同僚,一方面你如果還留在原地,不就等著對方來報復自己嗎;另一方面,不也證明你當初的致仕請求不是發自真心,若因此被官員進行彈劾,很有可能會引來“欺君之罪”、“有所圖謀”的牢獄之災。所以,告老回鄉是保全自己最穩妥的途徑。同時,至於權利鬥爭四、五十歲致仕的官員,則屬於特殊現象,不過其本來就是政治鬥爭的失敗者,雖然被逼無奈,但不得不說返回家鄉是最好的策略,在古代這樣的事情常常發生。如:劉伯溫就曾提前致仕,後又被重新啟用;袁崇煥也曾提前致仕,後同樣被重新啟用。

同時,古人講究“百善孝為先”,當一個人老了返回家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落葉歸根”。其實,這也是一種孝的表現方式。根是什麼,根就是祖宗、先輩生存繁衍的地方,更是血脈親情傳承的地方。同時,根在的地方,除了是祖宗繁衍之地,還有更多的族人親眷都生活在這裡,也會感到更多的族人親情。所以,無論是古代官員也好,還是普通百姓也罷,都有深深的“落葉歸根”情節。

此外,你曾經任職的地方,當初居住的是官邸。官員退休後,如果還想留在之前的任地內,就需要重新置辦家業、田產等,用不了幾年難道又要再行變賣返回家鄉嗎?除非不想再回到家鄉,畢竟這只是極個別現象。所以,對於年齡已經很長的退休官員來說,誰願意去折騰這樣的事情,當然不如直接回鄉的好。

所以說,年齡應該是古代官員退休後還鄉,不留在就任的地方養老的主要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