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將傅恆是怎樣的一個人?

勇敢堅強ygjq


傅恆的名字全稱是富察·傅恆,生於1720年,滿洲鑲黃旗人。

傅恆是清朝著名大將軍,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清朝乾隆皇帝,為乾隆建立了豐功偉績。

乾隆皇帝認為,傅恆對於清朝的功勞,超越了蕭何對於漢代的業績,在大清朝文臣武將中排名第一。

乾隆帝曾經稱讚道:

“世胄元臣,與國休慼。早年金川,亦建殊績。定策西師,唯汝予同。酇侯不戰,宜居首功。”

世代跟隨皇家,出身名門,功勳卓著

到了傅恆這一代,富察氏家族總共5代人,為清朝皇族捨身賣命、參與決策、建功立業。

在東北統一、清朝建立、大清發展中,富察氏家族起到了無人超越的作用。

第一代是旺吉努。

努爾哈赤起兵的時候,旺吉努率領家族中所有人員,跟隨努爾哈赤,為努爾哈赤鞍前馬後、東征西討。

旺吉努就是富察·傅恆的先祖。

第二代是哈什屯。

傅恆的曾祖父哈什屯,在清太宗皇太極世代,擔任議政大臣;到了清世祖順治皇帝世代,仍然擔任議政大臣。

在皇太極、順治兩代人統治時期,哈什屯都參與軍國大事的決策。

第三代是米思翰。

康熙皇帝十分賞識傅恆的祖父米思翰。

米思翰鼎力支持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他擔任戶部尚書,也在議政大臣之列。

第四代是李榮保。

傅恆父親是李榮保,最高官職是察哈爾總管,屬於正三品高官。

李榮保的長女是乾隆皇帝的皇后——孝賢純皇后。

第五代是傅恆。

親姐貴為皇后,感情篤深,舉足輕重

1727年,清朝皇家選秀,富察氏之女被雍正帝選中,那一年,富察氏15歲。

雍正帝將富察氏之女指配給弘曆做嫡福晉,弘曆已經秘密確定為皇儲。

被選中的富察氏之女就是傅恆的親姐姐。

乾隆皇帝登基後,冊封富察氏之女為第一任皇后,也就是孝賢純皇后。

孝賢純皇后身姿窈窕婀娜,容顏細膩俏美,平時喜歡頭戴通草絨花,不愛穿戴金銀珠玉。

乾隆皇帝從內心裡尊敬孝賢純皇后,孝賢純皇后對乾隆皇帝影響非常大。

乾隆時期,傅恆能夠在朝廷中舉足輕重,與姐姐孝賢純皇后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孝賢純皇后病逝的時候,傅恆年僅28歲。

傅恆在清朝的地位,主要還是依靠傅恆本人打拼出來的。

傅恆軍功卓著,平定金川,攻克伊犁,迫緬和談

年紀輕輕,飛快升遷

1740年,傅恆20歲,開始擔任藍翎侍衛,不久升任頭等侍衛。

隨後7年時間中,傅恆先後升任御前侍衛、總管內務府大臣、管理圓明園事務;

擔任山西巡撫,同時,擔任軍機大臣、戶部右侍郎;

傅恆進入軍機處;

1747年,傅恆升任戶部尚書,兼任鑾儀衛、議政大臣等等要職。

僅僅7年時間,傅恆從藍翎侍衛升任戶部尚書,由一名正六品侍衛,上升為從一品大員。

傅恆的飛速升遷,主要還是憑藉自己的能力與智慧。

在此期間、以及後來,傅恆為乾隆皇帝立下赫赫戰功,無人能敵。

大金川土司叛亂,傅恆平叛

大渡河上游的大金川地區,土司莎羅奔經常仗勢欺人。

乾隆皇帝多次派人調解、彈壓,但是,收效甚微。

土司莎羅奔甚至公開與乾隆皇帝作對,將乾隆大臣川陝總督張廣泗、大學士訥親處死。

對於莎羅奔,乾隆皇帝很傷腦筋,為安排何人擔任川陝總督而一籌莫展。

在這期間,孝賢純皇后病逝,乾隆十分傷悲。

就在關鍵時刻,1748年九月,傅恆化悲痛為力量,主動申請到西北地區參贊軍務。

乾隆很高興,任命傅恆以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署理川陝總督,經略軍務,並授予傅恆保和殿大學士。

啟程前往川陝,乾隆皇帝在重華宮設宴,為傅恆餞行。

到達川陝後,傅恆與下屬研究戰略,親自督促將士進攻莎羅奔的軍隊。

短短20多天,清軍攻下金川土司9座堡壘,打得莎羅奔無力還手。

面對傅恆大軍的猛烈攻擊,土司莎羅奔心生畏懼,只得向傅恆請求投降。

近兩年的金川土司叛亂,傅恆只用一個月時間,打敗了莎羅奔,平定了叛亂。

1749年二月,傅恆勝利回到京城。

乾隆皇帝很高興,封賞傅恆一等忠勇公,賜寶石頂、四團龍補服。

傅恆建立軍功回到京城,乾隆在高興的同時,想起了去年病逝的孝賢純皇后,決定為富察氏建立宗祠。

乾隆特別命人在東安門外,建造一座豪華的將軍府,獎賞給傅恆。

準噶爾叛亂,唯獨傅恆力主武力平叛

從1690年開始,蒙古族的準噶爾貴族發動叛亂,企圖從中國分裂出去。

康熙皇帝曾經將叛亂平息,但是,時間不長,準噶爾貴族再次叛亂,斷斷續續,叛亂一直不斷。

雍正皇帝時期,準噶爾部在沙俄支持下,又起叛亂。

經過長達5年時間,雍正皇帝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才平息叛亂。

乾隆19年,即1754年,準噶爾發生內亂。清政府對其用兵還是不用兵,乾隆皇帝猶豫不決,徵求大臣們的看法。

由於雍正皇帝對準噶爾用兵勞命傷財,所以,滿朝文臣武將反對朝廷出兵準噶爾。

唯獨傅恆挺身而出,堅決支持乾隆皇帝派兵準噶爾、以平息叛亂。

乾隆皇帝獲得傅恆的聲援與支持,果斷派兵平息準噶爾叛亂。

傅恆帶領軍機處官員,為乾隆皇帝出謀劃策,研究制定科學戰略戰術,保障後方軍需供應。

1755年,清軍攻佔伊犁,並且擒獲了準噶爾大汗達瓦齊。又用了2年左右的時間,終於徹底平定了準噶爾叛亂。

持續了近70年的準噶爾叛亂,歷經三代皇帝,在乾隆皇帝時期,終於完全平定了。

平定準噶爾叛亂,是一場維護中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正義戰爭。

這場戰爭的勝利,除了乾隆皇帝雄才大略外,傅恆對乾隆皇帝的鼎力支持,也是功不可沒的。

乾隆皇帝再次授予傅恆為一等忠勇公。

執掌帥印,傅恆遠征迫使緬甸主帥乞和

1765年,西南地區遭受緬甸軍隊多次攻擊。

連續三任雲貴總督,都由於對緬甸征戰失敗而自殺身亡。

清朝官員人心惶惶。

參贊大臣舒赫德,羅列了很多不利條件,上書乾隆不能繼續對緬動武。

乾隆皇帝絕不向緬甸屈服,將對緬自衛反擊戰的重任,放到大學士、一等忠勇公傅恆身上。

受命於危難之時的傅恆,勇敢地執掌帥印,帶領軍隊向雲南邊陲進發。

傅恆命令兒子傅顯率領清軍和湖廣工匠砍伐翁古山的樹木,在野牛壩秘密趕造戰船。

傅恆根據地形,制訂了水陸並進、直搗緬甸都城阿瓦的軍事計劃。

1769年七月,傅恆對緬甸發動突襲,初戰告捷。

但是,進攻老官屯時,清軍遭遇重重困難,無法取勝。

在老官屯一帶,中緬雙方僵持不下。

雖然清軍遭遇瘴癘疾病導致將士死亡過半,主帥傅恆也染上疾病,但是,傅恆仍然堅持督促將士不斷向緬甸進攻。

緬甸國王兼緬軍主帥,看見清軍兵威不減,不敢再戰,主動向清軍請求和平談判。

危難之際,傅恆身帶重病,終於迫使緬甸停止進攻,與中國和談。

身染疾病,傅恆壯年病逝

中緬雙方在老官屯僵持之時,傅恆染上惡疾,腹瀉非常嚴重,以致一病不起。

當消息傳到京城,乾隆皇帝命令傅恆立即回京。

此時,緬甸國王兼緬軍主帥也不想再戰。

乾隆皇帝藉機下了臺階,同意與緬方停戰議和。

1770年二月,傅恆班師回朝。

傅恆病情不斷惡化。

1770年七月十三日,傅恆病逝,終年50歲。

乾隆皇帝親自登臨傅恆府邸,並且在傅恆的靈前祭酒。

傅恆的喪禮按照宗室鎮國公規格辦理,賜諡號“文忠”。

功高謝絕獎賞,君臣信服,榮居榜首

傅恆能文能武,英才蓋世。

取得金川之役勝利後,乾隆皇帝獎賞傅恆一等忠勇公爵位;

平定準噶爾叛亂後,乾隆皇帝再次授予傅恆一等忠勇公爵位,確實因為傅恆建立了奇功至偉。

但是傅恆多次向乾隆皇帝當面謝恩,明確表示自己不願接受,說到動情之處、涕淚俱下。傅恆聲稱在金川之役後接受冊封公爵已經屬於過分,堅決不接受又一頂公爵桂冠。

為了表彰功臣名將,乾隆皇帝命令畫師為100名功臣畫像,並將這些畫像陳列在紫光閣中,傅恆的畫像光榮地陳列在第一位。

傅恆出身累官世家,但是從不坐享其成;

在乾隆危難之時,傅恆勇於力挺支持,確屬賢良忠臣;

傅恆多次建立赫赫戰功,不愧國之棟樑;

傅恆保家衛國不惜犧牲性命,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圖片選自網絡)


岳飛的飛


在乾隆朝中前期,傅恆是一顆極為耀眼的朝堂明星,建功立業、出將入相的好事一件沒落。他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兼首席軍機大臣,封一等公,還被乾隆稱讚為“社稷臣”。

一、強大的家世,超級“關係戶”,造就傅恆的高起點

在古代封建社會,尤其是和平年代,僅憑本事太容易遇見天花板,有關係才能平步青雲,傅恆就是一位超級“關係戶”。

傅恆的曾祖父哈什屯,是清朝的開國功臣,曾擔任朝廷的內大臣;祖父米思翰,曾擔任戶部尚書,是皇帝近臣;父親李榮保,是察哈爾總管;《雍正王朝》中,那位上書房“三巨頭”之一的馬齊,是傅恆的伯父。

尤其重要的是,傅恆的姐姐富察氏是乾隆的皇后,他也就成了乾隆的小舅子。如此之強的家世背景,只要不是個人能力太差,想不發達都難。

在乾隆的後宮之中,富察皇后又是最受寵愛的一位。有次乾隆生病,富察皇后在三個多月時間裡常伴左右,悉心照料。她是後宮之首也是乾隆的賢內助,孝順太后又善待嬪妃,贏得一致好評。乾隆曾高度評價富察皇后:

“朕得以專心國事,有餘暇以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

乾隆寵愛富察皇后,自然也會愛屋及烏地讓小舅子沾光。傅恆在官場的晉升速度之快,如同坐了直升機。乾隆五年還是藍翎侍衛,兩年後就成了內務府總管;過了一年,又成為戶部右侍郎。這麼一路高升,到了乾隆十四年,傅恆就位極人臣,保和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一等忠勇公。

乾隆朝,擔任首席軍機大臣時間最長的就是傅恆。從乾隆十四年,到三十五年傅恆去世,前後二十一年,不管是鄂爾泰、阿桂還是和珅,擔任首席軍機大臣的時間都不及傅恆。

清朝沒有宰相,雍正設軍機處後,朝廷的權力由內閣過渡到軍機處。首席軍機大臣,實際上約等於宰相。但首席軍機大臣並不一定是寵臣,比如,鄂爾泰曾為首席軍機大臣,但他是乾隆的眼中釘。

傅恆既是首席也是寵臣,是整個清代為數不多的,集太師、太傅、太保於一身的臣子。紫光閣陳列功臣圖像,傅恆位居榜首;兩次晉封一等公者,在乾隆朝,唯傅恆一人。

二、低調的作風,讓其成為“常春藤”,始終屹立不倒

在歷史上,許多臣子都跳不出一個規律,大紅過後就是大悲之時,前有年羹堯,後有和珅,但傅恆偏偏就能避免,這與他的為人處世有很大關係。

傅恆與其他身居高位就得意忘形的臣子不同,他沒有因自己的關係和位置而趾高氣揚,反而低調行事、為人謙和,有兩件事很能說明問題。

其一,傅恆有一次得到乾隆賞賜的四團龍補服,乾隆明確允許他穿,但他擔心樹大招風,只在慶典時穿著,平時將四團龍補服供奉在家。

其二,軍機大臣接到皇帝旨意後,會退出來獨自起草諭旨,輪到傅恆時,他總是與軍機處的其他小官員一同草擬,然後呈送乾隆。這種小心謹慎的特點,讓其避免許多過失。

傅恆為人謙善,從不仗勢欺人,也不會獨斷專行。對待長輩十分禮讓,對後輩諄諄善誘。因此,朝中大臣對其十分敬重。

如果說傅恆平步青雲得益於姐夫乾隆,那他長保高位,主要是因為他人品好,不向年羹堯那樣居功自傲,更沒有擺出皇帝小舅子的威風。

三、能力出眾的將領,頗有戰功

1748年,金川戰時吃緊,傅恆臨危受命,暫管川陝總督,領兵出征大金川。出征時,乾隆高規格為其壯行。

傅恆日夜兼程,克服重重困難,馬不停蹄地趕往前線。到了金川軍營,傅恆很快出擊,派副將馬良柱,沉重打擊依附大金川的小金川。

他根據地形地勢,在總結之前清軍失利的基礎上,向乾隆提出自己的用兵主張:各路大軍繼續正面進攻,牽制敵軍主力,然後另外派一支奇兵,從小道出擊,直搗敵軍大本營。這是正確的用兵之策,但乾隆考慮到金川並非大敵,清軍已經勞師動眾兩年,損兵折將,國庫也已快撐不住了,因此,乾隆下令,命其班師回朝。

這時候的傅恆已經在佈置自己的戰略戰術,而且攻下好幾個據點。乾隆一邊派人給傅恆加官晉爵,一邊催促他回朝。傅恆認為,沒有勝利,敵人只會更囂張,自己也很沒面子,表示不能撤兵。

就在傅恆進軍時,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堅持不住了,想主動投降。傅恆堅持要莎羅奔等人自縛到軍營請降,實際上是想趁機將其逮捕。乾隆堅決反對這個計策,還命傅恆結束戰爭。傅恆不得已,只有接受莎羅奔投降。

這場金川戰役,也是乾隆“十大武功”的首功,對於立功的小舅子,乾隆之前已經封了他公爵,沒有更高的爵位可賞,只能此外賞賜親軍二名、豹尾槍二杆。

在傅恆回京後,乾隆命皇長子率大臣迎接。不久,乾隆又將傅恆擺在與額亦都、佟國維一樣的高度,為他建立宗祠,祭祀其先祖。

乾隆十九年,準噶爾部發生內訌。乾隆趁機出兵,企圖徹底解決困擾清朝數十年的準噶爾問題。當時,滿朝文武皆反對,堅決力挺乾隆的只有傅恆一人。後來,清軍攻克伊犁,俘獲準噶爾首領達瓦齊,平息戰亂。乾隆回想出兵時傅恆的眼光與支持,甚為感激,再次授傅恆為一等忠勇公。

四、出征緬甸遇阻,不幸染病

在清軍對緬作戰多次失利,統兵主帥也紛紛喪命的情形下,傅恆再次臨危受命,掛帥出征。清軍水路並進,開始時進展順利,很快打敗對方水軍。

但進攻老官屯時,清軍遭受重大損失。傅恆調集主力猛攻,各種戰術都用上,就是不能拿下。加上官兵因水土不服,連傅恆也染上重病,清軍基本已經失去戰鬥力。敵方也撐不住了,有意和談,乾隆也決意撤兵,正好借坡下驢地同意和談。

傅恆在接到對方的投降信物後,宣佈撤兵。

1770年,傅恆班師回朝,帶病覲見正在天津巡遊的乾隆。兩個月後,傅恆病情惡化,乾隆多次親自探望。但皇帝的關懷還是沒能為傅恆續命,當面七月,傅恆駕鶴西去。

秋媚說:傅恆與乾隆,一開始就超越君了平常的臣關係,更像是合夥人。為了大清,傅恆真的很拼,拼到油盡燈枯,以至於乾隆在其靈前賦詩:“鞠躬盡瘁誠已矣,臨第鳥悲有是哉”。


秋媚讀史


清朝的內閣大臣死後,朝廷都會給他們上一個諡號。在這些諡號中,以文正的等級最高,文忠其次。而傅恆的諡號,就是文忠。需要說明的是,傅恆病死之前,文正和文忠各只有一個人(湯斌和索尼)。清朝的歷史上,文正只授予漢臣,文忠才是滿臣的最高諡號。由此也可以想象,傅恆在乾隆皇帝心中的分量了。

傅恆,全名富察傅恆。他是乾隆皇帝的原配皇后,富察皇后的弟弟。乾隆一輩子只認可一個女人,她就是富察皇后。因此,乾隆也是愛屋及烏,對傅恆也是非常信任。但是傅恆並不是常人想象中的那種提籠架鳥的八旗子弟,他的能力在當時也是出類拔萃的。很像漢武帝時期的衛青,雖然是外戚,但卻是很爭氣的外戚。



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朝的死敵準噶爾汗國因為爭奪汗位,爆發了內亂。乾隆皇帝認為這是一個機會,非常想趁此機會一舉滅了準噶爾。但這是大事,乾隆他一個人也不敢拿定主意,便召開朝會詢問眾大臣的意見。由於雍正晚年的和通泊慘敗,滿朝文武對乾隆進攻準噶爾的建議,基本上都持否定態度。甚至還有人故意誇大難度,想借天意難為讓乾隆就此打消念頭。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傅恆挺身而出,他對主和派大臣一通斥責,並且與之辯論。主和派大臣當時就不樂意了,出言諷刺他。傅恆也不甘示弱,當即向乾隆請奏,願意接手出兵準噶爾的工作。乾隆批准後,傅恆一心一意的投入到軍務辦理的工作中。他帶領軍機處官員日夜隨侍,候報抄錄,對前線的戰況非常關心。並且積極協助乾隆皇帝在後方運籌帷幄、制定正確的戰略戰術以及調兵撥餉,以保障前線的軍需。

第二年,清軍以五萬人的兵力攻克了準噶爾汗國的首都伊犁,並且俘虜了準噶爾的大汗達瓦齊。與清朝大戰了將近七十年的準噶爾,就此覆滅。乾隆皇帝收復新疆,這是中原王朝從安史之亂丟掉西域後,第一次收復故土。

此時距離中原王朝上一次在西域駐軍,已經過去了九百多年。(為我們國家現在擁有新疆主權,提供了“自古以來”的法理依據)



能夠滅掉準噶爾,並一舉收復新疆,乾隆也非常意外。在論功行賞時,乾隆想起回想起上年決策用兵之時,文武百官均不支持,唯有傅恆贊成。

便特地頒諭,封傅恆為一等忠勇公。而傅恆在此之前已經封過一次一等忠勇公了,兩次被封為一等公,這是前所未有的。對此,傅恆上疏力辭,執意謝絕了乾隆的恩賜。乾隆也被傅恆感動了,將他的畫像陳列在了紫光閣之中,排在所有功臣的第一位。

需要說明的是,在《清史稿》中,傅恆的主要事蹟都是用兵打仗,給人一種傅恆的主要成就在軍事上,是個武將的錯覺。但是其實,傅恆從乾隆十三年開始,就是領班軍機大臣了,一直幹到了去世。他是文官,而且是乾隆很信任的文官。在歷史上,乾隆和傅恆的君臣關係還是和諧的,算得上是君臣相得。甚至於,乾隆經常在傅恆身上玩雙重標準!

曾經有一次,有個大臣上疏彈劾傅恆,說他目空一切,有違禮制。(根據記載,確實是傅恆的問題)

結果,乾隆沒有治傅恆的罪,反倒還明發上諭替傅恆辯解。

這麼幹,乾隆還不安心,又讓張廷玉親自去調查。張廷玉老狐狸,他哪能不懂乾隆的意思?在調查結果上寫明,這是有人在誣告。然後,上書彈劾的人就被革職了……

皇帝袒護自己的小舅子,而且袒護的這麼不低調,把小舅子的責任撇的乾乾淨淨。由此也可見,乾隆和傅恆的關係真的不一般。



還有一次。乾隆十三年,清軍平定大小金川的戰役。由於前線的進展不利,乾隆大罵清軍統帥訥親無能,就知道躲在後方,你怎麼不敢上前線拼命呢?結果當他聽說副統帥傅恆要親自上帶兵前線玩命的時候,把乾隆給嚇得喲。反而是下諭旨給傅恆,拼命的勸傅恆,差不多就行了呀,你不要這麼拼啊!是訥親那個廢物沒打好,跟你沒關係。(這些諭旨,現在都有資料存檔)

上諭一:


諭軍機大臣等。朕夜間接到經略大學士傅恆所奏事件,系寅刻拜發,計算大學士又復經夜不寢矣。大學士責任重大,此身尤宜保愛。可傳諭達勒當阿等,嗣後朕所發事件,若在酉戌間到者,則告知大學士,聽其閱看辦理。倘在戌刻以後,即暫行收貯,不必告知大學士,俟次日清晨,或帶至下站俱可。聞大學士起身甚早,行走甚急,著達勒當阿等,留心視大學士體中若何,如行走從容,則可不必勸阻。倘稍有勉強,伊等即當竭力勸阻。伊等乃朕特命隨大學士前往之人,大學士亦應聽伊等之言也。將此一併傳諭大學士知之。

乾隆的上諭用大白話說,就是說:我跟你們這些人講啊!大學士(傅恆)就是朕的心腹,你們抱大學士的大腿就等於抱我大腿。大學士對朕來說,是很重要的人。我聽說他又是一晚上沒睡覺,這怎麼行呢?!你們要記住,以後我發下來的上諭,如果是下午到的,可以拿給他看;如果是晚上到的,你們就藏好了,不許讓他看!你們累點沒關係,別把大學士累著了。


上諭二:

諭軍機大臣等。金川用兵,定不可過四月初旬之期。朕已屢經傳諭。今晨恭請皇太后聖母萬安,蒙詢及此事。……經略大學士傅恆忠勇奮發,勤勞任事如此,何不可見眾人之有。且人事既盡,成功與否,則當聽命於天。若天意不欲殄滅醜類,人力何能強違。經略大學士傅恆之出力,期於國事有益也,必謂不能成功,即不可見眾人。試思果如所見,於國事有益乎?否乎。自宜遵奉朝廷前旨為是。朕思皇太后諭旨聖明,洞悉事理,益覺經略大學士傅恆所見之偏於建功立業也。

然以朕觀皇太后之意,亦非止為經略大學士傅恆而發,乃為朕躬宵旰焦勞,仰廑慈念也。可將此傳諭經略大學士傅恆。令其敬體懿訓,以慰朕懷至進兵取道。


乾隆的上諭用大白話說,就是說:我說過很多次了,你們在金川打仗不能超過四月上旬!今天早上我媽(皇太后)還在問這事兒呢。金川不好打,我們都能理解。傅恆你這麼玩命,是不行的。你已經很努力啦,剩下的就順其自然吧。所以傅恆你就聽我的話,四月上旬就回來吧。你不給我面子,難道還不給太后面子?現在不是我讓你回來,而是太后讓你回來。你自己看著辦吧!



從乾隆的這些上諭中可以看得出,他是真的很關心傅恆。一方面,傅恆是皇后的親弟弟,自己的小舅子;另一方面,傅恆的處事態度,以及他的辦事能力,也讓乾隆對他格外青睞。甚至很高調的玩雙標,袒護傅恆。別人打不下金川就治罪,傅恆打不下來就以各種理由調他回去。而傅恆回去後,乾隆也怕他再去玩命,就讓他領了首席軍機大臣的差,就在北京城裡待著吧,哪也別去了。一直到二十年後,清朝與緬甸的戰事不利,三任雲貴總督都翻車的情況下,乾隆才不得已讓傅恆去前線。

但是傅恆掛帥,乾隆也是再三的強調,你去歸去啊,不要玩命啊!當得知清軍難以適應緬甸的氣候,傅恆也未能倖免的染上惡疾,腹瀉一天比一天厲害,以致一病不起後。乾隆大驚失色,急調傅恆班師回京。在乾隆眼裡,仗可以暫時先不打,傅恆的命才是最重要的。只不過傅恆這一次,還真就把自己的命賠進去了。回京後兩個多月,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惡化了。傅恆也因此而病逝,死時還不到五十歲。

傅恆的一生,不能否認的是,他沾了皇后姐姐的光。乾隆十三年,年僅二十八歲就當上了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署理川陝總督等一系列要職。但是,傅恆也確實是有真才實學。三個月拿下金川;消滅準噶爾時堅決的支持乾隆的決定,這都是他的過人之處。乾隆能自稱“十全老人”,傅恆做出了重要貢獻。

因此,在傅恆死後。乾隆的賞賜也是極盡的奢華。先是親登其府在靈前祭酒,並諭示喪禮按宗室鎮國公規格辦理;接著又賜其“文忠”的諡號;

後來乾隆退位後,又追封傅恆,推恩贈郡王銜,並配享太廟。這些都是乾隆對傅恆一生功績的充分肯定。


Mer86


傅恆,字春和,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外戚、名將。歷任侍衛、總管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等職,授一等忠勇公、領班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曾指揮參與金川、準噶爾、緬甸戰事,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班師回朝,不久病卒,年僅50歲,諡號“文忠”,被當時皇帝乾隆嘉許為“社稷臣”。嘉慶元年(1796年),推恩贈郡王銜,並配享太廟,入祀賢良祠。



傅恆出自滿清富察氏,又作“傅察”、“富爾察”,是滿清八大姓之一。清帝后妃及清宗室中有多位富察氏,其中乾隆皇帝的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就是傅恆的姐姐,傅恆的兒子福靈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長安都是一時炙手可熱的人物。

傅恆雖然出身皇親國戚,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可謂平步青雲。傅恆也可謂文武全才,在軍事上或者文化上都有卓越的成就。

在軍事上,乾隆十三年(1748年),以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署理川陝總督攻下金川;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準噶爾內亂之際,傅恆堅決支持出兵,第二年果然平定準噶爾之亂;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督師緬甸,前期取得階段性勝利,後期由於清軍水土不服的原因不得不班師回朝,同時緬甸國王、緬軍主帥懾於清軍兵威罷兵乞和。總之,在軍事上,傅恆指揮平準噶爾、大金川、緬甸戰役,為乾隆“十全武功”做出重要貢獻。

文化上,主持或參與了《周易述義》《春秋直解》《西域同文志》《增訂清文鑑》《附明唐桂二王本末》《平定準噶爾方略》《皇朝職貢圖》《吏部則例》《欽定詩義折中》《欽定大清會典》《欽定旗務則例》《西域圖志》《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的撰寫工作。為乾隆皇帝的文治做出了貢獻。


安定郡小書生


《清史列傳》記載:傅恆於公元1770年7月13日逝世,享年49歲。乾隆賞賜五千兩辦理後事,親自前往弔唁,並御製詩一首以寄託哀思:“平生忠勇家聲繼,汝子吾兒定教培”(《清史列傳》)。傅恆何許人也,竟讓能得到皇帝的如此禮遇?禮遇到身後,乾隆真的將他兒子(福康安)帶回宮中撫養。


顯赫家世

傅恆曾祖為太宗與世祖時議政大臣,相當於軍機處大臣。到了康熙朝,其祖父為戶部尚書,父親是察哈爾總管,伯父馬齊歷任尚書、軍機大臣、保和殿大學士等要職,更重要的是他姐姐(深得乾隆的寵愛)還是乾隆的皇后,他是乾隆的小舅子。


如此,出身名門的傅恆,起點比別人來的要高,晉升速度要快。公元1740年(乾隆五年),授予(正六品)藍翎侍衛(

不是藍翔啊!),到了公元1748年(乾隆十三年),已是侍衛內大臣(正一品),加太子太保(按時間推算,是在富察皇后去世之後。)。訥親兵敗賜死,出任首席軍機大臣長達22年。難道這樣開掛人生只因為他的顯赫家世?

為人謙恭,敬業,謹慎

觀其一生,傅恆的起點比較高,出身名門又是乾隆的小舅子。但他的姐姐富察皇后於公元1748(乾隆十三年)逝世,等於失去了庇護。乾隆看到了傅恆是可造之材,才提拔培養。

《清代大學士傳稿》記載:傅恆勤慎謙和,敬禮士大夫,人皆樂為之用,是以高宗於傅恆特加培養。

雖然位極人臣,但傅恆並沒有變得跋扈,相反處處小心謹慎,如履薄冰,深諳“伴君如伴虎”之道。某日傅恆上朝晚到,氣喘吁吁,侍衛開玩笑:您該減肥了。(相公身肥,故爾喘籲。)乾隆說了一句“膽子大了(豈惟身肥,心亦肥也)”的玩笑,藉機敲打。結果傅恆連忙跪下請罪,之後幾日都心神不寧(

傅恆免冠叩首,神色不寧數日)。有次為鹽政高恆(慧哲皇貴妃之弟)求情,理由是:念慧哲皇貴妃之情,姑免其死。乾隆回了一句:要是皇后的弟弟犯法,該怎麼辦?(若皇后兄弟犯法,當如之何?

提攜才俊

趙翼,清代著名學者。“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便是出自他的手筆。民國期間,名重一時的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的趙元任,是他的六世孫。時值趙翼也在軍機處,囊中羞澀,一頂貂帽戴了三年,毛皆“拳縮如蝟(貂毛都立起來了)”。一日,傅恆掏出50兩銀子給趙翼,要他過年買頂新帽子,這讓趙翼很感動。對於後起之秀,傅恆從為社稷著想,大力提拔。與其一起出兵緬甸的,雲貴總督阿桂就是傅恆一手提拔的,在鎮壓甘肅回民起義、臺灣林爽文起義,起了關鍵作用。

大小金川戰役

明朝在大、小金川設土司管理當地少數民族,至康熙年間莎羅奔因派兵,協助清廷平叛西藏有功,被授予副長官,管理大金川地區。隨著莎羅奔勢力增強,不斷襲擾,企圖吞併周邊土司。乾隆先後派出三次派兵鎮壓,都以失利告終。久經沙場川陝總督張廣泗被處斬、首席軍機大臣訥親賜死。

“此任非傅恆不能勝,此功非傅恆不能成”(《清高宗實錄》)。於是,乾隆任命傅恆代理川陝總督,總攬軍務,挽回敗局,也挽回大清的聲譽。乾隆不僅提詩勉勵,還派出皇子和大學士組成的“高級送行團”,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受此重託的傅恆路上不敢耽擱,頂風冒雪,日月兼程趕往軍營。

考察地形,瞭解軍情,總結得失,很快擬定方案:1、誅殺內奸,斷絕軍事情報的洩露。2、改變前任張廣泗的攻擊重點,專門繞開敵人堅固的碉樓,直插巢穴。很快,傅恆挽回局勢。但突然乾隆下詔,命令傅恆班師回朝。乾隆的理由:(1)從之前張廣泗、傅恆的奏摺綜合分析,金川地勢複雜,平定絕非易事。(2)軍事耗資巨大,出現財政危機。(

通計三千七百萬,若遲至秋冬,而士馬疲憊,饋餉繁難。

是時,莎羅奔憑藉地勢以及碉樓的優勢,雖不至於很快被打垮。但清軍的圍困,讓其糧餉告急,傅恆頂住乾隆壓力,迫使莎羅奔臣服大清,乾隆大喜過望,將傅恆降服莎羅奔比作諸葛亮七擒孟獲。

遠征緬甸

縱觀傅恆一生,兩次的遠征也拖垮了他的身體。尤以出征緬甸為甚,《中國遠征軍》紀錄片講述了遠征軍穿越野人山的慘狀,常常發生依靠在樹下休息,睡著了馬上被白蟻、螞蟥吞噬,很快就成了一具白骨。更別提近一百年的緬甸,遠征難度尤甚。從緬甸回來,雖然乾隆沒有怪罪,責任心強的傅恆陷入深深自責,心理加身體上的雙重摺磨,令其臥病兩個月之後便逝世。乾隆久久不能釋懷,念及傅恆的功勞,將其愛子福康安接入宮中撫養,以致後世有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的猜測,超越了一般的君臣之禮。

後記:

傅恆出身名門,但沒有驕傲自滿,以後也沒有囂張跋扈。恪守君臣之道,不敢逾越,小心謹慎,兢兢業業,方得善始善終。對於履立戰功,乾隆的嘉獎,總是推脫不敢接受。兩次臨危受命,出征四川與緬甸,雖然說緬甸之戰不能說是獲勝,起碼為世界版圖上,已是搖搖欲墜的“天朝上國”,挽回了顏面,在乾隆的“十全武功” 中佔了兩功。另外,傅恆還擔任過國史館總裁官,撰寫《欽定旗務則例》、《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等書,真是孔夫子掛腰刀,能文能武。


公子霜塵


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察哈爾總管富察·李榮保的第九子出生,李榮保為其取名為富察·傅恆。

傅恆祖上在清朝世居高官,地位顯赫。雍正帝執政時期,傅恆的姐姐被指婚給寶親王弘曆。後來寶親王繼承大統成為乾隆皇帝,傅恆的姐姐也順理成章地被冊封為皇后,即孝賢純皇后。

乾隆五年(1740年),20歲的傅恆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職業:藍翎侍衛。從職能上來說,侍衛就相當於紫禁城中的保安。不過,這份保安工作,普通人是根本輪不到的,必須要從八旗中的“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官宦子弟裡面選拔。所以,清朝時期的侍衛其實一份非常體面、前途遠大的工作。對於含著金鑰匙出身的傅恆來說,這也算是從“基層”幹起了。

傅恆劇照

傅恆做了幾個月的藍翎侍衛後,就被提拔為頭等侍衛(正三品),這自然得歸功於他的皇后姐姐,和傅恆的個人能力關係不大,畢竟短短几個月時間,也看不出一個人的本領有多強。

當時,乾隆皇帝繼位不久,急於想在朝廷中提拔一批年輕有為、忠於自己的親信,而文武雙全的傅恆顯然就是非常合適的人選。因此,傅恆的仕途就像開了“外掛”一般飛速提升。乾隆七年(1742年)任總管內務府大臣(正二品);乾隆八年(1743年)任戶部右侍郎、山西巡撫;乾隆十年(1745年)進入大清帝國的權力中樞:軍機處;乾隆十一年(1746年)任軍機大臣、內大臣(從一品)。此時,傅恆年僅26歲。

傅恆劇照

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川西部的大金川土司發動叛亂,清軍多次前去鎮壓,結果都以失敗告終。乾隆十三年(1748年)九月,時任戶部尚書的傅恆兼任川陝總督,經略川陝兩地軍務,前往川西鎮壓叛軍。同時授以傅恆保和殿大學士(正一品,殿閣大學士之首)之職。

一年後,傅恆不負眾望,成功平定叛亂。班師回朝後,乾隆皇帝封他為一等忠勇公(超品,比正一品級別更高),賜寶石頂、四團龍補服。

乾隆二十年(1755年),傅恆率領清軍平定準噶爾。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傅恆的功績,將其畫像陳列於紫光閣中,並且榮居首位。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傅恆掛帥出征緬甸。起初戰事進行的頗為順利,但是緬甸地區空氣潮溼、瘴氣很大,大批清軍官兵都因此病倒,傅恆本人也染上惡疾,一病不起。乾隆皇帝得知傅恆病倒的消息後,立即下令讓他返回京師。不過,由於當時醫療條件有限,傅恆回到京城兩個月後就病逝了,終年50歲。

傅恆一生為乾隆皇帝開疆拓土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關於他的傳奇卻並沒有隨著他的去世而終結。傅恆共有四個兒子,個個都算得上是出類拔萃的人才,其中三子福康安更是比傅恆本人還要牛。

福康安一生南征北戰,先後平定了大小金川、廓爾喀(今尼泊爾),並四次成功鎮壓各地民變,是乾隆皇帝最為依仗的重臣。嘉慶元年(1796年),福康安被冊封為貝子,成為第一個宗室之外,活著被封為皇族爵位的人。同時,早已去世的傅恆也因兒子功勳卓著,被追贈郡王銜,配享太廟,入祀賢良祠。


傑說123


傅恆一個幸運的人,因為他親姐姐富察皇后是乾隆最鍾愛的女人

傅恆,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貴族出身,其曾祖父哈什屯早在努爾哈赤時期就追隨愛新覺羅家族,後來被皇太極授予一等男兼一雲騎尉,逝世後追贈一等公。

傅恆的祖父是康熙朝議政大臣米思翰。父親是察哈爾總管,一等公李榮保。伯父是軍機大臣、保和殿大學士馬齊。

論出身,傅恆算是比較高貴了,不過也算不上特別厲害,真正讓傅恆平步青雲的並不是家中的這些男人,而是一個女人,也就是他的姐姐,乾隆的原配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在雍正五年,16歲的富察氏在選秀中一眼就被雍正帝看中,雍正帝決定將她指配給皇四子弘曆為嫡福晉。由此雍正早早地就已經選定弘曆為自己的繼承人,這次選秀也就是為日後的皇帝挑選皇后。如此深得雍正帝中意之人,可見富察氏的品行樣貌都是極好的。

富察氏自嫁給弘曆之後兩人感情非常甜蜜,待乾隆繼位之後,富察氏便被立為皇后。而乾隆也準備將富察氏所生的兒子立為太子,希望他與皇后所生之子能成為大清首位以嫡長子身份克繼大統的皇帝。

(《延禧攻略》中的乾隆和富察皇后)

不過天不遂人願,乾隆和富察氏生的兩個兒子相繼早夭,而富察氏也在乾隆十三年去世了,乾隆為之大為悲痛。

出於愛屋及烏的原因,與富察氏一切有關的東西乾隆都非常喜愛,而作為富察氏的親弟弟,乾隆的小舅子,富察傅恆也是深得乾隆帝的器重。

傅恆的具體出生時間不詳,推斷大約是在1720年出生的,比乾隆小了9歲。作為乾隆的小舅子,傅恆深受乾隆寵信,就連日後的權臣和珅都不足以與之相提並論。

(《延禧攻略》中的傅恆)

在乾隆五年,年僅20歲的傅恆被乾隆掉進宮內擔任藍翎侍衛,隨後升任頭等侍衛,兩年之後再升御前侍衛、總管內務府大臣再過一年,傅恆便出任戶部右侍郎(財政部副部長), 次年又擔任山西巡撫(山西省省長)。

乾隆十年傅恆被調入軍機處,此時傅恆才25歲!試問一下,諸君25歲是都在幹嘛?傅恆25歲已經當上了軍機大臣。

乾隆十二年,傅恆再度升任戶部尚書(財政部部長), 兼任鑾儀衛、議政大臣、殿試讀卷官、會典館副總裁、正總裁等職務。此時傅恆剛剛27歲,在短短的七年間他已經一躍成為從一品大員,傅恆升遷的速度用坐火箭來形容不足為過。

乾隆十三年,傅恆的姐姐富察皇后去世,但乾隆對傅恆的寵信卻並沒有因皇后的去世而減少半分,反而是更加的器重傅恆。同年,傅恆自薦希望前往參加平定大小金川的戰事,乾隆於是任命傅恆為“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署理川陝總督”,前往四川與總兵嶽鍾琪一起鎮壓大小金川土司叛亂。

在傅恆前往四川之前,金川之亂已經持續一年多了,由於鎮壓不利,乾隆處死了川陝總督張廣泗,並賜死了經略訥親。此時傅恆上任,擺在他面前的就是一個爛攤子。傅恆深知,之前的慘敗主要是因為張廣泗與訥親不和所致,於是在上任之後他積極聽取嶽鍾琪的意見,並於嶽鍾琪率軍自黨壩大破金川軍,僅用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平定大金川,乾隆聞之大喜,立即加封傅恆為一等忠勇公。

(《延禧攻略》中的傅恆)

到乾隆十九年時,準噶爾汗國發生嚴重內亂,乾隆想借此良機消滅準噶爾,但卻遭到群臣反對,唯有傅恆一人表示支持。於是乾隆命傅恆為大將軍,主辦對準噶爾的戰事。傅恆在接受任命後僅用一年多時間就消滅了準噶爾汗國,平定了整個新疆,乾隆大喜過望。

由於清代非皇族和蒙古親貴外,他人不得加封王爵,於是乾隆再度加封傅恆為一等公,而傅恆則堅決推辭了這一封賞。

傅恆年紀輕輕的就兩度封公,這在清朝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乾隆不僅對他本人非常寵信,就連傅恆的兒子福康安同樣是恩寵優渥,乾隆對福康安甚至比傅恆還要好。

與父親傅恆一樣,福康安也是一位將才,他相繼平定過小金川之亂、甘肅回民田五起事、臺灣林爽文起義、廓爾喀入侵、苗疆起事,累封一等嘉勇忠銳公。就在福康安去世前夕,乾隆為了給他沖喜,特地加封其為貝子,這可是皇子才有的封爵!而在他去世後,乾隆悲痛不已,更是直接追封福康安為嘉勇郡王,諡號文襄,配享太廟,入祀昭忠祠與賢良祠。要知道就連乾隆的親兒子都一定能獲得郡王的爵位,可見乾隆對福康安的寵愛至極。

由於乾隆對福康安的寵愛實在是太過了,民間盛傳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否者不肯能對他這麼好,難道僅僅就是因為他是傅恆的兒子嗎?如果福康安不是乾隆的私生子,那麼乾隆對傅恆一家真的是非常好了。

乾隆三十五年,傅恆因征討緬甸時感染重病在北京去世,享年不滿五十歲。

傅恆死後,乾隆為其上諡號“文忠”,這是清代滿族大臣的最高評價。到嘉慶元年,在其子福康安病逝後,乾隆更加思念傅恆,於是追贈他郡王爵,將其配享太廟。


千佛山車神


傅恆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名將,他本身出身於名門,姐姐又是乾隆皇帝的皇后。正因為有了這麼一層關係,所以他非常受乾隆皇帝的器重,給了很多機會栽培他,他本人能力也非常強,不負乾隆的重望,在乾隆一朝可謂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雖然傅恆是以軍功聞名於清朝,但是如果不是去年熱播的電視劇《延禧攻略》,知道傅恆的人並不是很多。更多的人知道他的兒子傅康安,因為傅康安實在是太有名了,本身也是清朝的名將,同時是也清朝極其罕見的異姓封王的人。由於傅康安實在是太得乾隆的寵愛了,以至於很多野史都謠傳說他是乾隆皇帝的私生子。

傅恆本身出生於清朝的名門富察氏,看電視劇和了解歷史比較多的人,肯定知道這個姓氏在整個清朝的重要的地位。傅恆的先祖旺吉努在努爾哈赤時代,便歸附了後金,之後這個家族自始至終在後金和清朝都具有極大的影響。他的曾祖父哈什屯在皇太極和順治時代是議政大臣,地位可見一斑。傅恆的祖父米思翰受在康熙時代是戶部尚書,也是議政大臣。傅恆的伯父馬斯喀、馬齊和馬武都是康熙雍正時代非常顯赫的人物。傅恆的父親李榮保,官至察哈爾總管。

也許很多人會說傅恆既然有這麼好的條件,自然能夠飛黃騰達,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但是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每一個朝代都有傅恆這樣家庭顯赫的人,但是能夠有他這般成就的少之又少,印象中只有衛青,而敗家子確是絡繹不絕。例如乾隆時代還有一個軍機大臣訥親也很受乾隆皇帝的寵愛,本身也是出自名門,祖上遏必隆與索尼、鰲拜同任康熙時代的輔政大臣,家庭門第不亞於傅恆。但是他能力不行,在征討大小金川的時候屢戰屢敗,最後被乾隆賜死。

傅恆起初侍衛,不久升任任御前侍衛、總管內務府大臣。後來又出任戶部右侍郎,不久後,擔任山西巡撫。乾隆十年傅恆進入軍機處,短短七年之間,由一名普通侍衛,一路升為一品大員,其升遷速度可謂是相當的快。傅恆二十幾歲就已經是一品大員,雖然有乾隆的器重在裡面,但是傅恆本身的才能也是不可忽視的。

在後來的軍旅生涯中,傅恆也表現出了極佳的軍事才能。乾隆十一年,大小金川造反,乾隆派出的平叛軍隊均告失敗。最終傅恆出馬,平定了大小金川的反叛,乾隆十分高興,封傅恆為一等忠勇公。後來傅恆又出馬,平定了準格爾之亂。乾隆三十四年,傅恆在與緬甸的戰爭中病逝,但是之前已經打得緬甸損失慘重,所以緬甸方面也派人求和。乾隆聞知傅恆的死訊,非常悲痛,給傅恆的喪事大操大辦,諡號為文忠,配享太廟,這是一個非常高的規格,因為之前只有索尼得過這個諡號。

縱觀傅恆的一生,在乾隆時代乃至整個清朝可謂都是非常耀眼,他能夠獲得如此殊榮雖然與乾隆的賞識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傅恆本身也極具才能,這是他能夠取得如此成就的重大原因。而且傅恆死後,這個家族的傳奇依然在繼續,他的兒子福康安也是取得了更為耀眼的成就。


平安讀歷史


提起傅恆,大家可能不太瞭解,但是他的兒子福康安還是挺有名的,在金庸老爺子的三本書裡都有出現過,《書劍恩仇錄》和《飛狐外傳》、《雪山飛狐》裡的那位翩翩風流帥公子,長相酷肖乾隆爺,甚至曾真的被誤認為是乾隆。(有人認為這是乾隆和傅恆老婆的私生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這裡不多說)

傅恆在乾隆時歷任侍衛、總管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等職,授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平叛伊犁統帥,諡文忠。撰寫《欽定旗務則例》、《西域圖志》、《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等書。

也算是個文武雙全的能臣了,因為是皇后的弟弟,又能文善武,在短短七年之間,傅恆由一名普通的正六品侍衛,一路升為從一品大員,其升遷速度就跟坐火箭似的,biubiubiu的。

關於他的評價還是蠻高的,

《清史稿》中這樣記載:“傅恆以受降還師,德心孚契,自以其謹慎,非徒藉貴戚功閥重也。”

而乾隆也說他:“世胄元臣,與國休慼。早年金川,亦建殊績。定策西師,唯汝予同。酇侯不戰,宜居首功。”

可以說,傅恆也是個挺厲害的將領,可惜知名度不是很高。


魏青衣



傅桓是一個極精明的人,深諳乾隆帝的心理,他和明朝嚴世藩一樣,是一個能把自詡精明的皇帝玩弄於股掌之間的人。

傅桓的家世我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傅桓出身於滿洲大族富察氏,他的祖父是康熙帝時的戶部尚書米思翰,他的伯父馬奇、馬武都是康熙、雍正兩朝重臣。

而真正讓傅桓進入乾隆帝核心小圈子的是傅桓的姐姐,傅桓的姐姐就是乾隆的元皇后(第一個皇后)孝賢純皇后,也是清高宗乾隆帝最愛的妻子,乾隆帝曾經兩度把孝賢純皇后所生的孩子立為太子,可見乾隆帝對孝賢純皇后那是真愛。

但是真正讓傅桓在乾隆朝榮寵不衰的是傅桓對於自己“姐夫”乾隆帝心理的把握堪稱爐火純青,堪稱職場揣摩上司心理的典範。

我就以傅桓成名戰——金川戰役來說明傅桓是如何一步步把乾隆帝玩弄於股掌之間的。

金川戰役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這個問題下面其他答主的回答,我這裡只介紹傅桓在平定金川戰役時是如何玩弄乾隆帝的。

首先,傅桓之前,乾隆帝派出的慶復、張廣泗、訥親都是赫赫有名的重臣宿將,訥親還是乾隆帝的伴讀,可以說訥親和乾隆帝親密程度、受信任程度都不遜色於傅桓,但是這三人不但戰事失利,而且都不約而同選擇了欺騙乾隆帝的策略,尤其是訥親後來乾脆承認自己不敢告訴乾隆帝真實情況,可見在訥親看來乾隆帝絕不是一個寬容的君主。


傅桓當然很清楚金川這個地方用武力是很難解決的,慶復、張廣泗、訥親不行,他傅桓也不見得行,想要解決金川,必須乾隆帝自己自己開口。 但是想讓自詡精明的乾隆帝鬆口,絕不是事前苦口婆心勸說就能起作用的,十有八九還會被乾隆帝認為是有“畏難情緒”。 所以傅桓從接到任命第一分鐘開始,就已經準備上演一場大戲,給乾隆帝挖一個大坑,最後讓乾隆帝自己鬆口。


第一步,傅桓建立自己的職場形象,既然乾隆帝批評訥親“偷安、萎靡”,那傅桓就反其道而行之,傅桓在第一天路程超過三百里(一百五十公里)的情況下,安頓下來立刻給乾隆帝些奏摺,從目前史料看,傅桓第一封奏摺是凌晨四點發出的,之後傅桓幾乎隔幾天就會有一封凌晨兩點—五點的奏摺發出,這無疑就給乾隆帝一個“勤勉,認真”的印象,所以乾隆帝在硃批裡說“朕心甚慰”。


還主動關心起傅桓的身體,在上諭裡“批評”傅桓不能老這樣通宵給皇帝幹活,要注意休息。


而且傅桓深知自詡精明的皇帝最愛“兼聽則明”,所以他特別注意自己的風評。因為訥親一路上衣食住行都很奢侈,對地方官很傲慢,傅桓就主動不做轎,改為騎馬,並且對待地方官很客氣,並不要求地方供應珍饈美食。這就讓沿途各省地方官對傅桓印象很好,所以他們給乾隆帝奏摺裡全都說傅桓的好話,這也讓加重了傅桓奏摺的可信度。



第二步,傅桓率軍從成都向金川進發,他絕口不提戰事艱難,地形險要,只是在奏摺裡拼命渲染行軍道路的具體細節:比如經過某山間小路,自己也得牽馬而行,而且因為下雨路滑,還有十幾匹馱馬掉到了山崖下……他到目的地時渾身溼透云云。


而傅桓這些對金川地勢的具體渲染,讓遠在京城的乾隆帝對金川地形地貌有了非常直觀的印象,以至於乾隆帝在上諭裡感嘆“蜀道之險峻如此,從前實所未知。”


第三步就是傅桓極力向乾隆帝灌輸前線困難,但是他不是直白的說“好睏難啊,好睏難”,而是用過對前線具體事務的報告讓乾隆帝自己“發現”金川前線的困難。


比如傅桓會極力渲染從成都運糧到金川前線會導致多大的浪費,需要多少民夫,四川等地供應前線造成經濟蕭條具體情況,並且多次在奏摺上向乾隆帝請示能否放低四川捐官的門檻,從只收白銀變成白銀和糧食、布匹都收,並且提高四川捐官待遇,以鼓勵四川士紳踴躍捐官。 傅桓通過對細節的描繪,不知不覺就向乾隆帝灌輸了“金川之役,打的四川民窮財盡,金川地勢險要,大軍根本無法展開”。


第四步,傅桓向乾隆帝如實報告前線戰鬥細節,比如金川戰役最基本的奪碉(奪取碉樓),清軍時常是以上千人傷亡為代價奪取十幾人駐守的碉樓。當然傅桓肯定不會報告清軍損兵折將碉樓沒拿下來,而是渲染每拿下一座碉樓清軍的損失。 傅桓通過以上四步讓乾隆帝充分了解打金川的困難,所以乾隆帝的口氣也越來越軟,從最開始“犁庭掃穴,誅其敵酋”變成了“若敵酋乞降,俯準納降”再到“既有斬獲,亦謂之成功”。


可以說傅桓通過前面四步,成功的讓乾隆帝不知不覺之間降低了完結金川戰役的標準。



大家以為傅桓的表演結束了嗎?


錯了,傅桓經過前面四步的渲染,這才要開始他真正的表演。


當乾隆帝降低對金川之戰的要求後,傅桓自己反而求戰的調子更高了,比如他就上奏說自己一定要“犁庭掃穴,誅其敵酋”,並且表示只有這樣才能有面目回朝見乾隆帝云云。


乾隆帝看到這樣的奏摺,果然中了傅桓的圈套,因為傅桓從頭到尾沒有表示過退縮,所以乾隆帝真以為傅桓“忠心耿耿”要為他這個姐夫找回面子。


結果乾隆帝反而主動在上諭裡勸阻傅桓不要當鐵頭娃,不要這麼“軸“,甚至“威脅”傅桓,說你不能這麼抗命,太后生日快到了,你不要多造殺戮。


甚至乾隆帝還不知不覺做起了檢討,說如果自己早知道金川地勢這麼險峻,絕對不會派大軍征討,所以,傅桓,你趕緊回來吧。


傅桓收到乾隆帝上諭,不但不班師,還向乾隆帝報告了一個他制定的“犁庭掃穴,誅其敵酋”的作戰計劃。 乾隆帝收到傅桓計劃後真以為傅桓要親自率領精銳部隊去“犁庭掃穴”,非常感動,不過感動之餘也堅決不同意傅桓的計劃,這個時候渲染金川難打的變成了乾隆帝,乾隆帝在上諭裡屢次表示傅桓的計劃不靠譜,肯定打不下來,傅桓你不要為了自己的功業,多造殺戮……並且表示傅桓你一再抗旨不遵,是不是有其他想法啊?不想我誤會,就趕緊班師啊。


不但如此,乾隆帝還明發上諭讓王公大臣來給他評理,讓王公大臣幫他一塊勸傅桓班師。 一副朕拿傅桓這個戰爭狂魔沒辦法的樣子。


至此,傅桓大獲全勝,而傅桓在金川前線究竟有多大戰果其實很難說,活躍在乾隆朝的宮廷傳教士在私人信件裡表示傅桓在前線主要工作是悄悄和金川反抗軍首領談判,希望他們名義上表示對乾隆帝的順從。實際戰果可能還不如慶復、張廣泗、訥親。


傅桓的這一套也就騙騙自詡精明的乾隆帝,當時官場早就看穿了傅桓的表演,時人程穆衡就說傅桓這一切都是“微示難克狀,陰啟罷兵之萌”,“其曰精兵直搗賊巢,無非姑為大言,以強上意,明知上必不從,而己可解於廷臣,謂非一無所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