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說的“溼氣”到底是什麼?

沈錢君


中醫所說的溼氣重是指患者身體內寒氣重引起陽虛陰盛陰陽不平衡,常見症狀有疲乏無力、頭皮和麵部油膩、大便稀不成型、消化道不好、肥胖、手腳冰涼不溫,溼疹、蕁麻疹等一系列病症,可以用(二陳湯)加祛溼溫裡的中藥材對症施治加以調理,也可以用物理汗蒸調理。加強鍛鍊身體多運動少食像(梨、苦瓜、生蘿蔔、雪糕冰激淋、冷凍飲料)等食物。


杏林會友


溼氣是中醫理論學的概念,在西醫治療上是沒有溼氣重的這個概念的。按照傳統中醫上認為,溼氣來源於自然界的天氣原因還有飲食習慣,進而導致人體體內積存溼氣。溼氣是人體水液代謝不正常導致的,身體溼氣過重,無法排除體外,會直接影響到人的自身健康,直接傷及脾的陽氣,而脾陽不足不能正常運化水液進而又在體產體內產生溼氣,於是便成了惡性循環。

溼氣重和地理環境有著很密切的關係,比如說南方雨水多所以人的話多溼,或者得病多以溼氣剩為主。還有一個就是肥胖的人多溼氣,俗話說胖子多痰溼就是這個道理。還有一些是長時間在水溼之地長時間生活的人,容易患溼氣之病。溼氣重常見的表現形式還有就是溼熱,在這給大家舉個例子說明一下溼熱的表現,如果男人肝膽溼熱多表現為陰囊潮溼,總感覺溼漉漉的,如果女人肝膽溼熱,多表現為帶下多,偏黃,有腥味。

溼氣作為中醫的一個致病因素,它的致病以後的臨床表現有很多,病不一樣,或者證不一樣,它的表現就會千差萬別,所以如果想了解溼氣還需要根據疾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也就是中醫一直強調的辯證論治。

中醫很多名詞很抽象,溼氣也不例外,這個跟中醫的產生有關係,中醫起源於古代哲學,所以很多東西跟西醫不一樣,很抽象,如果想真正瞭解這個建議多看看中醫書籍,推薦幾本給大家:《中醫基礎理論》這是學中醫的基礎,學會這個理解中醫就簡單了;《思考中醫》劉力紅的書,很不錯的,有點中醫基礎了再看這本書會更有收穫。

治療方面可以通過喝茶的方式去除人體的溼氣,比如喝一些烏龍茶,因為烏龍茶具有利尿的功效,人們可以通過排尿的方式,將體內多餘的溼氣逐漸的排出去了,從而達到祛溼的目的。而且烏龍茶本身的性質就很溫和,適量的喝一些,還可以暖脾胃。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一些燥熱類的藥物來去除溼氣,也可以使用刮痧或者拔火罐的方式去除溼氣。





xiaomi090


對於溼氣,西醫醫生往往一頭霧水。溼氣是中醫概念,既指病因,也指病態,

中醫對此有一套完善的防治方法。

作為病因的溼氣,多見生活環境中溼度太大或過食生冷。當水分在全身或局部稽留過多,就是常說的溼氣重。

中醫說“溼性黏滯重濁,易傷陽氣。”

當組織中水過剩但不到水腫的程度,現代醫學一般檢查不出病來,但會有頭身沉重等症狀,這個階段屬於機能障礙;黏滯指纏綿不清,遷延不愈,這種情況往往有慢性炎症,譬如關節炎發作時的僵硬,實際上是局部水腫,局部溼氣;急性炎症往往伴 隨炎症分泌物,西醫叫滲出液,這種狀態中醫叫“溼熱”,對於溼熱一般只需要清熱,中醫的清熱不是退燒的意思,而是消除炎症,炎症消了,炎症分泌物自然消失。

水腫狀態會引起細胞能量代謝障礙,所以說“易傷陽氣”,這裡的陽氣可以理解為能量,能量不足,定然無力。

除環境中的水蒸氣含量過大引起身體溼氣外,抗菌素、啤酒、生冷飲食的過度攝取等因素更常見,往往可引起體內,特別是消化管內積水。抗菌素和啤酒等影響胃腸功能。溫度對胃腸也有影響,強冷風吹容易已引發大量清鼻涕,同樣的道理,胃腸受涼且超過自身的調節能力,可引發胃腸分泌液過多;同時,分解食物消化酶的最適溫度是37℃以上,水的吸收是伴隨氨基酸等消化產物一起吸收的,消化不良時水的吸收也不良,這時大便往往稀溏或黏稠,舌苔厚膩,中醫叫“溼困脾陽”。

身體的水分主要是通過尿和汗的形式排洩,汗包括看得見的汗和看不見的汗。對於關節炎或慢性炎症疾病伴隨的溼氣,宜用中藥治療,調整體質。機能性障礙的輕度溼氣,通過養生方法即可解決。

除溼的食品,大多有促進消化、利尿、發汗的功效。如薏苡仁、茯苓、扁豆等能健脾利水,辣椒、花椒、陳皮等香料則有發汗作用。

溼氣是一種體質狀態,除部分疾病外,多數情況下醫院的常規檢查找不到病源所在。對此,中醫採用化溼、利溼、 燥溼的辦法,往往效果明顯。摘自:治溼氣是中醫特長


屠醫生


溼,當然與水有關,長期生活在潮溼的房間,或常年陰雨,或勞累時淋了生雨雨,或飲酒過多,等都可以造成身體溼滯,多以芳香化溼濁而解之,如藿香,茵陳,荷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