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赵昺为什么要选择跳海而死?

历史一书生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公元1276年,元朝大军攻下南宋的襄阳城后,南宋丧失了重要战略屏障,元朝大军长驱直入,直逼南宋首都临安,南宋小皇帝宋恭帝赵显投降。不甘心投降的南宋大臣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等,带着南宋皇室的两个小王爷赵是(sh)和赵员(bing)逃往南方,并拥护赵是登基(史称“宋端宗”),在福州(今福建福州)建立流亡小朝廷。

公元1277年,元朝大军继续南下,福州沦陷。南宋流亡小朝廷被迫逃往更南的广州(今广东广州),在渡海逃亡途中,遭遇台风,宋端宗差点被淹死,惊吓成病,不久就病死了。大臣们又拥护赵昺登基,逃到崖山(今广东江门),继续抗元。


公元1279年,元朝大将张弘范率军进攻崖山。南宋军队与元朝军队在崖山发生一场水战,史称“崖山之战”。张弘范把军队分为四部分,分别埋伏在宋军的东、南、北面,还有一部分在宋军的正面,并约定以奏乐为进攻信号。元军奏乐,宋军以为元军在进行宴会,斗志松懈,不料元军发起猛攻,三面伏兵一起杀来,宋军不一会儿就有7艘战船被打翻,一败涂地。这时,小皇帝赵员和大臣陆秀夫的船被元军包围,已无法逃走。


最后关头,南宋君臣不愿做元朝的俘虏,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员毅然跳海自杀。很多宋军将土和沿海百姓看到这悲壮的亡国一幕,都被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感动,也纷纷跳海殉国,据说第二天,海上漂浮着几万具体。“崖山之战”是南宋的最后一战,南宋彻底灭亡 在古代历史上,朝代更替变换,亡国之君也很多,大多不是被杀,就是俘虏,很难保持最后的尊严。比如西晋末代皇帝晋怀帝,被俘虏之后,被敌人用来当斟酒的仆人,受尽侮辱,最后还是被杀害;三国时蜀国皇帝刘禅,当俘虏后照样寻欢作乐,“乐不思蜀”(意思是快乐得一点都不想念故国蜀国),是个没心没肺的亡国之君。


相比这些人南宋君臣宁死不降,保留了最后的尊严,被认为是有气节的表现,因此得到后人的怀念和歌颂。


尚武菌


说实话,这事儿真跟赵昺没啥关系,因为还是个孩子的他是被人背着一起跳了海的。而要说到这个问题,就必须引用一段汉人看着无不泪沾襟的史料:

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
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已而世杰亦自溺死。宋遂亡。——《宋史-瀛国公二王附本纪》

这一段话比较简单,我也不多做翻译。简单地说,就是在崖山海战中,当宋军败局已定的时候,时任丞相的陆秀夫知道已经没有办法再坚持下去了。而由于统帅张世杰的命令,所有的船都被铁索连环,捆在了一起,已经再难有以前的机会,利用船只去海上打游击了。

换句话说,就是打也打不赢、逃也逃不掉了。

而赵昺,则是赵宋皇室此时最后还没有披发左衽的一点骨血了,所谓杨太后口中的“赵氏一块肉”也。而这最后一块肉,时年七周岁。

对于这样一个小皇帝来说,是没什么民事能力和刑事责任的。而在风雨飘摇之际,陆秀夫也只有选择带上皇帝一起,投身万顷碧波而死。而后,太后和统帅也如法炮制。

在太后、皇帝、丞相和统帅集体跳海殉国以后,船队的所有军民全部效法。一周后,崖山附近海域的鱼儿们惊喜地发现,它们多了很多口粮——正是大宋最后的忠臣们的遗体。



青言论史


小时候的陆秀夫是一个学霸型的乖乖娃,非常出众,远近闻名。长大以后,陆秀夫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又相当低调、谨慎持重,从不显山露水,但做起事来干净利落。25岁考上进士,后被镇守淮南的宋末名将——李庭芝慕名招入麾下,从此开始了仕途。

直到南宋灭亡前,陆秀夫基本上就在李庭芝的麾下效力。蒙宋战争的后期阶段,蒙古军(后称元军)主攻的方向主要是长江上游的四川和中游的荆襄,所以李庭芝镇守的淮南战事不怎么吃紧,但淮南在李庭芝的治理下,防线得到了很大的巩固。直到南宋朝廷投降后,李庭芝依然坚守着这里。文天祥出使元营被扣留又逃出来后,还曾经号召李庭芝率淮南之众力图恢复宋室,做最后一搏,可是被李庭芝误会为宋恭帝(投降皇帝)派来劝降的说客,而拒之门外。

而陆秀夫则在元军进攻南宋都城——临安之前,就被征召入朝了。朝廷派了很多使者到元军中议和,都没有成功,又派陆秀夫前去,结果还没到,元军统帅伯颜又反悔了,南宋朝廷于是决定投降。

益王赵昰和广王赵昺逃出了临安城,逃往婺州、温州。于是陆秀夫转道南下温州与二王汇合,张世杰、文天祥、苏刘义(苏东坡八世孙)等人也相继赶到,他们在这里共同拥立益王赵罡为帝,是为宋端宗,南宋流亡ZF成立。

接下来就是艰苦的流亡之路,当年宋高宗赵构也是这样流亡的,不过他成了宋室的中兴之主,而为什么宋端宗的这个流亡ZF却无力回天呢?

原因其实也简单,当年宋室的根基还很深厚,人心所向,大家才能一致对外,但现在,宋室还剩了多少积蓄和资本?剩下的,可能就是陆秀夫这样的铮铮铁骨了。

大难临头各自飞,丞相陈宜中借口出使占城(今越南南部),寻求后路,而一去不返。实际上,占城和南宋之间还隔了个安南,安南早在蒙哥时代就被蒙古虐了一遍,向蒙古称臣,所以他们不会接纳南宋。但是占城弱小到连安南都打不过,它怎么能靠得住呢?事实是:陈宜中去了占城以后(走水路),就再也没有回来,蒙古南征占城的时候,陈宜中又逃到了暹罗(今泰国),后不知去向。

只有陆秀夫这样的人,才坚持到了最后!

此时宋军已兵败如山倒,节节败退,最终逃到了崖山这个地方。崖山,注定成为南宋的墓地,宋军中唯一能打的张世杰这时候犯了一个错误,导致南宋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宋少帝(宋朝最后一任皇帝)本可在张世杰的保护下率军突围,可是兵荒马乱之中,陆秀夫害怕宋少帝被敌人劫去,做了俘虏,没有跟着张世杰突围,最后全部被元军包围。

在生离死别的最后一刻,陆秀夫为了保存大宋的名节,逼着自己的家小跳海自尽,最后背着宋少帝也纵身一跳...

也许,陆秀夫跟着张世杰突围,宋室还会残存一点儿血脉,保留一点儿希望,但那重要吗?不重要,一切都不如陆秀夫的这惊世一跳,跳出了南宋人的尊严!





威哥看历史


我觉得人家并不想死。。。。。

崖山决战战败,元军包围了崖山,丞相陆秀夫不想看"靖康之耻"重演,于是背着只有8岁的赵昺在崖山这个地方跳海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