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感觉初中生压力那么大?

mufumufu小天使死忠粉


因为初中跟小学环境差距比较大,如果是初中到高中,你你会发现压力更大,但能够承受。


你知道我叫马虎


我儿子今年刚进入初中,我也深有体会。我感觉自从儿子升入初中,我们之间的话都少了许多,回家就吃饭,写作业,背书,然后上床睡觉。全程没有什么对话。然后就是昨天他们学校期末考试,老师没有布置作业,孩子看到我当兵时候的老照片问我说:“爸爸你当年给中央民族大学当军训教官是什么样的?他们调皮吗?”想想到今天为止时间过去20年了,可是想起军队的岁月仍然是热血沸腾!我今年40岁了,陪伴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也有了自己的一点反思,每个孩子从小学刚进入中学都会感觉压力大,一方面原因是孩子自身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预习2早读3有时间观念4读课外书的习惯)在小学由于课程单一、学习进程慢,再不济还有家长督促,盯着,落下一点课回家你给他补补,没有感觉到什么学习压力。

可是孩子一到初中,由于课程增加了,学习进度加快了,刚学的内容还没有消化,新的课程又下来了,上下衔接不住,造成断带。再加上孩子家长思维仍旧停留在小学阶段,思想不转变,手机不离眼,没有督促引导孩子改正坏习惯,树立好的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就会造成孩子名次下降,跟不上队伍,再严重点的话厌学。所以我感觉是这些因素导致孩子学习压力太大。如何才能克服这种压力呢?首先家长和老师要放松心态,多说鼓励的话,不说打击自尊心的话,家长再忙也要多抽时间和孩子聊天,沟通很重要,多倾听孩子的内心,你看着孩子个子高像个小大人,可是年龄还是小孩,别以大人的口吻去命令孩子,强制他服从,并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孩子都很聪明,一点都不笨,最需要是你的引导和鼓励!

好了我分享了一下自己的教育心得,早日帮助孩子化解压力,走出误区,放松心情,轻装上阵,家长做好坚强后盾,孩子一定会进步的![赞][赞]








大V路过


我女儿上高二了,当初也是顶着压力过来的。我在大连,大连高中升学率大概接近60%的样子,省重点高中升学率只有10%左右。如果孩子考不上高中只能读3+2走职高,想让孩子以后考985.211,省重点高中升学率还是高很多,10%的升学率实在是太低了,几乎每次考试都要班级前几名才可以。在孩子智商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就要比谁更加努力,学校大量的作业加上周末的各种补习班,搞得孩子和家长身心疲惫,不努力只能被超越。建议家长多鼓励孩子,给孩子更多信心。终有孩子考不上高中的,3+2也是很好的选择,中国最缺的不是大学生,是有技术的工人,加油!


折竹闻笛声


我觉得要看自己怎么看了,我女儿初三,不是太聪明,也贪玩儿。成绩班内前十,,她们现作业多,任务重,但她自己还要求上辅导班,整天也乐乐呵呵的,我觉得现在这个时候家长的做用也挺大的,不要一味的要求他怎么怎么样,要引导,关心,耐心,安慰,鼓励,还要和他一起学,不要在他学习的时候你还在刷抖音,打游戏,最起码你应该做做家务,这起码是正能量,你还可以看看书,杂志什么的,(哪怕你是勉强的)给孩子提供一个氛围,还可以给他规定一个学习时间,哪怕是一两个小时,让他学会有规律的安排时间,还有就是让他知道为什么去学习,我给我闺女的解释是,将来有了能养活自己的本事,当你想看自己爱豆的演唱会时有时间有能力去看,不至于让时间和金钱绊住你的脚,希望能帮到大家


想不起来么


其实上了初中以后只有一小部分初中生会感觉到压力很大,绝大多数初中生心里头根本没有压力,原因如下:

第一点:感觉压力大的初中生是因为他们中考想上高中,如果不想上高中只想上技校或职高则没有一点压力

中考目标越大压力越大,中考目标越小越没有压力!中考以后孩子会有三个去向,一重点高中,二普通高中,三职高或技校,如果要考高中,那么就需要孩子努力学习,有好的成绩才能达线,所以会让初中生感觉到压力很大,但是如果初中毕业只想去职高或技校的话,那么就没有压力了,因为中考无论考多少分都可以上职高或者技校,去向不同命运不同,事实证明很多孩子还是想有一个更好的前途,想有一个能够上大学的梦想,所以他们初中毕业以后都想上高中,详细内容下图所示

第二点:压力大来自于中考只录取一半学生,而且不允许留级复读

中考和高考都是改变孩子命运的两次考试,但是中考比高考还要残酷一些,因为中考目前只录取一半学生,也就是说一个学校如果这一届有500个学生,只有200名左右的学生才可以考上高中,而且初中的中考是全盘端只给一次机会,一旦考不上高中不允许留级,不允许复读,所以让很多初中生压力很大

第三点:凡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都是因为初中三年不好好学习造成的

只要谈起中考这个话题,很多家长就会把孩子没有考上高中的责任归咎于目前中考只录取一半学生,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

①这些孩子在进入高中以后没有努力学习造成的,很多孩子在初一玩不学习,初二继续玩还是不学习,等到了初三了才发现已经落下太多已经来不及了

②沉迷手机游戏让很多孩子放弃了学习,游戏带走了这些孩子初中三年宝贵的时间,带走了孩子学习的知识,带走了孩子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从而让孩子失去了上高中考大学的机会,这个问题普通出现在一届又一届初中生身上,比如下图中这位沉迷游戏无法自拔成绩倒数的初中生

③繁重的学习让很多初中生受不了学习的苦从而放弃了学习,初中三年学习量还是很大的,初一七门课,初二八门课,初三还要加一门化学课程多,作业多,需要掌握的知识多,让很多孩子在学习中偷懒吃不了学习的苦,受不了学习的累,比如下图中这位在学习中喊苦喊累偷懒不学习的初中生

不劳不得一个在学习中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又怎么可能考上高中呢?同时我们也可以看看那些考上高中的学生也都无一例外的在学习中做到了勤奋努力,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知道自古以来都有很多学生不学习,所以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够努力学习,那么肯定能够考上高中!

压力产生动力,中考改变命运!只要孩子重视中考学习态度端正,那么就一定能够顺利的考上高中!

以上内容和图片摘自《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


家庭教育感悟


现在教育师资水平各地各学校都不太一样。初中是一个人学业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更重要的是物理、化学在初中阶段加入学科体系,需要花一定时间学习。

另外中学数与英语学习需要花大量时间,地理历史政治等新的系统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记忆阶段都在初中,背诵记忆的内容太多,所以家长感觉初中孩子压力大是正确的感知。何况很多懂教育的家长提前在小学给孩子补习英语,小学阶段已经学完了初中英语所有内容,奥数也是报课外辅导班,小学就已经学完初中代数知识,到了中学,才不用花大量时间学英语数学,而是把时间用在其他学了上,当然总成绩就比其他同学好。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初中阶段孩子处在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过度阶段,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没跟上,初中阶段逻辑思维养成缓慢,对于考试中的很多题目都无法做到很好的分析,靠感觉做题,这样靠不住。所以家长感觉花了时间成绩提升有限,孩子学习紧压力大再所难免。

总之孩子教育要在小学阶段就要规划好,在小学把英语和奥数学好,例如北京孩子小学家长都给报班过KET/PET/FCE(相当于雅思4.5分),同时奥数也过关,这样初中的学科压力把英语和数学提前排除掉就只有四门了,就能轻松学习,还有效果,压力也减小了一半。

希望有孩子的家长提前规划,合理安排,孩子考上好高中就基本解决了大问题。


曹勇你若光明


你感觉初中生压力大是很正常的,因为上了初中之后多了这么几门课程,生物化学物理政治地理等等,都是你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这些课程的基础都是在初中阶段打造的,到了高中之后,这些课程都是考大学的主要课程,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那么初中阶段结束之后,九年义务教育也就结束了,如果考不上高中,你以后连上大学的资格都没有,压力大也必然正常,课业多造成的压力大和只有一条路,造成的压力,同时让初中生所背负,同样初中也是兴趣爱好培养的重要时间,没有时间去培养这些爱好你的人生迷茫感会越来越强,这也属正常。


空e白


在回答之前我要说的是你说的初中生,是现在的初中生并非五六年前的初中生,五六年前的初中生没有这样大的压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在的初中生是独生子的独生子,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值更高,由于普通高中的压缩,初中成了人生的转折点,决定着学生的前途和命运,这种无形的压力都加在了初中家长和学生身上。

二是初中正是人的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好的习惯将成就他的人生,坏的习惯对他的前途和命运影响很大,因此对家长又是一种压力。

三是初中与小学的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认知到理解再加课程的增多,学生学习的压力增加。

四是初中生正处在人生的第二个叛逆期,加上上述的压力,如果叛逆的方向错了,后果不堪设想。

综上所述,现在的初中生确实压力很大,如果正确对待,正视压力,化解矛盾,我想压力自然会减小。





小黑川教育漫谈


为什么我感觉初中生压力那么大?

羊老师以为说这话的可能是一个学生吧,因为只有学生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头上压力的份量。那初中生的压力又从何而来呢?

一、学习本身的压力

小学阶段虽然学的内容也不少,但主体主要还是语文数学两科,英语则主要是一些入门的知识,所以,相对来说,学习的压力应不是很大。

但上了初中以后,不仅学习的内容加深了,而且学习的科目也增多了,要想每一个学科都学好,的确不容易,哪一个学科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感到学习的压力就是极为正常的了。

二、家长的高期望

学生压力大的另一个来源是家长的高期望值。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里,但有些父母对孩子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了伤害孩子心灵的利器。

父母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你看人家某某,又考了个满分!”“不要太骄傲,和人家某某相比,你还差好远!”等等类似的话。

那言外之意,孩子永远不够优秀,当然,既然不够优秀,那就只能继续老老实实的努力了,对孩子来说,来自家长的这种高期望值同样也是一种压力。

三、升学竞争的压力

许多父母喜欢上学给孩子“择校”,“择校”完又“择班”,总之,希望孩子上最最优秀的班级。其实,在这样的班级里有利有弊。

利的一面就不说了,弊的一面来看,在最好班级里的孩子,普遍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竞争压力,这会使他们常常处于一种患得患失或无助的状态。

此外,升学的残酷性无形中也是孩子们心里的一块巨石。据说,目前,初中上高中的比率大概是50%左右,如果想要上一个好高中,那竞争可能就更为激烈,这么严峻的升学形势,孩子们心里怎么能没有压力?

四、对未来的焦虑

虽然孩子们年龄小,但对社会和未来的形势也并非一无所知。目前社会发展的快速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同样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孩子们的心理。

总之,初中在整个上学的序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如果初中不够努力,那就意味着连高中都上不了,高中都上不了,那就更别提什么什么211,985了,如此情形下,学生怎么能没有压力呢?

不过压力也并不可怕,适当的压力也正是我们进步的动力,它在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的同时,也在让孩子们尽快成熟起来!


山坡喜羊羊


两面吧。

一方面,学习科目多,就拿我们这地方,语数外,史地政,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体育计算机,小小这么一算就是12门,一个小脑瓜受得了吗?

另一方面,市区高中收容率低,2019年11万人,据说只有30%能上,那其他人干什么去?

难呀,难呀。

不过,条条大路,不一定考高中,上个一般大学也不好就业,还不如上个职高3+2什么的,有门继续先就业,根据发展再深造。

当然这主要针对中等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