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季1:女人的美,與政治和社會風尚有關?

時尚季1:女人的美,與政治和社會風尚有關?| 文藝收藏夾

在追蹤藝術史上的美容潮流時,會發現外貌總是比它看起來更重要:通過研究繪畫中人物的服飾、髮型和化妝,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瞭解特定時代風格背後的政治與風氣

沒錯,藝術也是種活化石。

今天,貓貓君和你一同來看看幾個特定時期的美容趨勢,以此來展示繪畫是如何捕捉“女人力與美”的歷史瞬間的。

NO.1 伊麗莎白時代的女人

時尚季1:女人的美,與政治和社會風尚有關?| 文藝收藏夾

《伊麗莎白一世肖像》

伊麗莎白一世知道自己的王位岌岌可危,也知道周圍的人對她的看法。

當英國面臨西班牙無敵艦隊即將到來的入侵時,伊麗莎白髮表了演講,承認她是個身體“虛弱無力的女人”,但卻有“國王的心和胃”。她言辭激烈,與她的外表相稱,給人一種值得尊敬、不容小覷的外表。

沒錯,她使用的化妝品和造型,幾乎就是她的戰鬥口號。

時尚季1:女人的美,與政治和社會風尚有關?| 文藝收藏夾

伊麗莎白一世

英國人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後,在伊麗莎白一世的鼓勵下,人們佩戴了象徵著伊麗莎白力量和純潔的珠寶。這幅著名的“無敵艦隊肖像”也被委以重任,它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並能洞察那個時代的美容潮流。我們看到她蒼白的臉色和一層層加在她腰身上的衣服。

裙子上的細節非常豐富,有很多層次的透視效果,但當我們看到臉部的時候,它像是被漂白了。一個女人和她的外表可能等同於某種政治上的弱點,這意味著她為了保持權力而可以創造了一種石像般的自己。

時尚季1:女人的美,與政治和社會風尚有關?| 文藝收藏夾

《凱瑟琳·基利格魯肖像》

從利用自己的外表獲得力量的伊麗莎白,到試圖模仿她的高貴女性,美容潮流一擁而入。

如果你看這一時期的女性肖像,比如一幅宮廷貴婦凱瑟琳·基利格魯的畫像,你會注意到她和伊麗莎白一樣,有著白皙的皮膚和高高的額頭。即使是她的裙子,也有和無敵艦隊畫像中女王連衣裙一樣的大袖子、高領和形狀。

大家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伊麗莎白的頭髮也掉光了,戴著越來越精緻的假髮。宮廷裡的女人們也做了同樣的事情——她們故意剃光了頭髮,她們把自己的髮際線剪得越來越短,以與她的髮際線相匹配。

時尚季1:女人的美,與政治和社會風尚有關?| 文藝收藏夾

老年的伊麗莎白,髮際線已經嚴重後退。

NO.2 化妝品和濫交

到了查理二世時代,我們可以看看肖像畫家彼得·萊利的作品,他是17世紀著名的宮廷畫家,也以描繪美女的肉感畫而聞名。

萊莉的肖像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這些女人都是彩繪的女士——她們在藝術史上被稱為彩繪女士,因為她們所穿的化妝品是為舞臺設計的,這樣你從遠處就能看到她們。這種過度的性感化——從自然美的角度看是多麼極端——毫無徵兆成為了一種時尚。

時尚季1:女人的美,與政治和社會風尚有關?| 文藝收藏夾

彼得·萊利《埃莉諾·內爾·格溫》

這樣的“美”的追求,和時代有關。

這是一個女性開始被允許在舞臺上表演的時代,表演有時與皮肉生意聯繫在一起。化妝品與這兩種職業又都有聯繫,於是過分塗脂抹粉會讓人聯想到性濫交。

可以說,幾百年來,化妝品和性放縱在藝術史上的聯繫是如此普遍,以至於當我們進入維多利亞時代時,維多利亞熱衷於根除格魯吉亞時代以及與之相關的所有性放縱,因此化妝品使用受到了極大的反對。

時尚季1:女人的美,與政治和社會風尚有關?| 文藝收藏夾

彼得·萊利畫中的女性的裝扮常常過分性感,也讓人聯想整個時代對化妝品和皮肉生意的聯想。

NO.3 格魯吉亞時代

從後來格魯吉亞時期的流行趨勢,包括緊身胸衣、化妝和精緻的假髮,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如何解讀繪畫中女人的美。

以托馬斯·蓋恩斯伯勒的《西登斯夫人》為例,我們看到一個時尚的女人,她梳著粉狀的髮型,戴著大帽子,以沉穩的姿態望著畫布西登斯夫人是一位成功的女演員,她嫁得很好,在重要圈子裡成了社交名媛。

時尚季1:女人的美,與政治和社會風尚有關?| 文藝收藏夾

托馬斯·蓋恩斯伯勒《西登斯夫人》

一方面,她看起來非常漂亮,貴族化,像是掌管著整個世界——當你看到她的肖像時,會有一種智慧的氣息。但實際與事實完全相反——她臉上有鉛和汞,穿著非常束縛的緊身胸衣,她的器官在逐漸衰竭,就連她最誇張的髮型——你看不到曾經她金色的頭髮,這可能是梅毒的反應。因為梅毒的副作用之一就是頭皮上的開放性潰瘍,所以人們開始重新梳理頭髮,美白頭髮,讓頭髮看起來儘可能的濃密。

NO.4 維多利亞時代

繼格魯吉亞時代推崇的粉飾假髮和麵孔之後,維多利亞時代的美容趨勢明顯不同。雖然女性仍然希望擁有化妝品所能提供的細膩、健康的皮膚,但看起來自然、使用自然產品也成為時尚,這甚至對男人的時尚產生了影響。

時尚季1:女人的美,與政治和社會風尚有關?| 文藝收藏夾

查爾斯·懷恩·尼科爾斯《1867年的海灘求愛》

從格魯吉亞時代的男性開始,他們變得過分迷人而美麗——濃妝豔抹、假髮、精緻的馬甲——然後我們突然開始向維多利亞時代的男性形象轉變,即標準的西裝、馬褲和領帶成為了美的風尚。這些打扮真的改變了我們對人的看法,也改變了我們對人的尊敬。

時尚季1:女人的美,與政治和社會風尚有關?| 文藝收藏夾

但丁·羅塞蒂《穿藍色絲絨裙的女人》

拉斐爾前派的作品就是這種審美轉變的例子。

在這一運動中的形象中,女性們避開了緊繃的衣服,而是選擇了寬鬆的衣服和更簡單的布料。我們可以看到肖像中女人波浪狀的頭髮鬆散地向後梳著,臉上沒有化妝。這個群體對自然主義非常強調,而這一觀點也貫徹到了他們的個人美學中。他們甚至說自己的著裝方式“更健康”,很多藝術家甚至加入了一個名為“健康與藝術著裝聯盟”的組織。

時尚季1:女人的美,與政治和社會風尚有關?| 文藝收藏夾

拉斐爾前派畫中的女性,都秉承這種寬鬆健康風的審美。

進入現代和當代藝術,藝術和美容潮流之間的關係以其他方式表現出來。

肖像可以反映一個特定時代的潮流,但藝術家也直接把潮流作為表達的工具。例如,薩爾瓦多·達利設計了一系列化妝盒,辛迪·謝爾曼在自畫像攝影中使用假髮和化妝品,讓人物變得戲劇化和多樣化。

看看人們的化妝品和造型,這是一種很好的表達同理心的方式。可惜,女性在使用自己的身體和化妝品時,被剝奪了很多社會話語權。

找到面具背後的那個人,真的很讓人心酸。但這,不也正是解放女性的開始嗎?

時尚季1:女人的美,與政治和社會風尚有關?| 文藝收藏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