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种后哪几个月为膨大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石盛博


红薯种植后,哪几个月为膨大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红薯是非常高产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的东西南北都可以种植,南方多种植稻茬红薯,而在北方主要是种植麦茬红薯,在黄豆豆的家乡陕南,家家户户都是种植麦茬红薯,我们家的麦茬红薯已经开始牵蔓,因为今年雨水充足,红薯长势喜人,感觉丰收再往。我们种植麦茬红薯基本就是五月中旬到六月上旬种植,10月中下旬收获。红薯地下块茎膨大期在八月,九月两个月最为厉害。我个人认为种植红薯不仅仅要在膨大期加强管理,在红薯整个生长发育成熟阶段都要科学操作,科学管理,才能保证产量,稳产高产。

红薯想要高产,选对土壤,施足基肥至关重要。

红薯是不可重茬种植作物,喜欢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伴有沙质的土壤,向阳通风良好的地块最优良。在豆豆的家乡,农民朋友们都是每年换不同的地块来种植红薯,或者和小麦,油菜,轮茬种植。其实任何同科农作物重茬种植,土壤里都会有相同的病虫害,而且所需要的营养成分都一样,也会造成土壤贫瘠,作物会营养不足,减产严重。


红薯是地下块茎作物,整个要收获的果实都在地下生长发育成熟,我们看不到,所以必须得保证基肥的足量和效果。红薯基肥占红薯生长过程里所需要量的80%,只有少量的20%肥料通过后期追肥获得,在我的家乡,很多有经验的老农都只施基肥,不用追肥,但是他们的红薯依然是收获颇丰,让那些年轻人感觉不可思议。

红薯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所需肥元素排比是氮<磷<钾。磷钾肥元素主要来源于农家有基肥料,我的家乡种植红薯基肥全部是农家有机肥料,大家用牲畜粪便加上草木灰,油饼等混合发酵后的产物作为红薯基肥,肥效非常好,比那些只用化学肥料的人种植的红薯要高产很多。

红薯要高产,中期中耕要跟上,水分要充足。

红薯在牵蔓期,也就是生长中期,一定要及时中耕,最好要中耕三次。我们都是用农家自制的锄头来中耕,中耕即可以疏松表层泥土,又可以除去田间杂草,是最直接有效杜绝杂草和红薯争夺养分的好办法。

红薯在幼苗到地下块茎的膨大期,对水分的需求很大,土地无墒,干旱严重的要及时补充水分,浇水时要慢浇,最好不要上午浇水,上午浇水,中午被太阳暴晒,地表温度瞬间提升,红薯幼苗会被蒸腾死掉的。选择太阳落山后的傍晚浇水,经过一个晚上的阴凉,水分被很好的吸收。



红薯膨大期的管理注意事项。

麦茬红薯的地下块茎膨大期在八月,九月最厉害。膨大期如果水肥不够的,要及时补充水肥,每亩再穴施复混肥15到20公斤。

红薯地下块茎膨大前期,我们都选择给红树薯翻蔓打掉须根。基本是七月到八月两个月里要翻四次,如果雨水太多的话,可能还要增加次数。翻蔓时要轻轻操作,翻到红薯地上茎的实根出处,顺手打掉蔓上的须根,把蔓顺着一个方向放,不要乱七八糟,这样会影响光和作用更好的完成。“立秋”节气后,就不需要翻蔓了。

红薯是中国农民最喜欢种植的作物,既有经济价值,又有食用价值,所以想要达到预期的亩产目标,还是要在土壤选择,水肥给予,田间管理上多下功夫,毕竟农业生产没有捷径可以走,必须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完成!


农村黄豆豆


俗话说:七月长禾,八月长砣。这长砣是我们当地的土话,即红薯从八月份开始地下根茎膨大生长。

在我们这里红薯的前茬作物是小麦或油菜,因此,红薯苗必须是先行育苗后用藤条扦插繁殖。到了五月份,油菜和小麦陆续成熟登场了,这时先期育好的红薯苗藤蔓也长得很长了,只等整地起垅进行扦插。

红薯是营养生植作物,由于是采用扦插繁殖,因此,施足底肥是保证红薯生长需要和增产的前提条件,而红薯又是茎块膨大型农作物,所以底肥施用一定要以农家肥为主,并配施一定量的磷钾肥混合作基肥,作高垅畦面进行扦插,扦插时选雨后天晴进行或雨中进行,扦插后如遇连续晴天需要重新浇水保湿促使扦插部位气生根有效生长。

红薯在藤条生长过程中,茎叶节茎部位沾土后易生长气生根,从而导致营养向上部输送过分造成藤条疯长,为了保证藤蔓营养向根部输送储存,为后期地下茎块膨大作准备,当藤蔓长到一米长以后要控稍翻蔓,或进行叶面喷洒生长抑制剂,翻蔓时要顺一个方向理顺,不要扯断蔓条。同时结合培土施肥,施肥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当藤蔓基部出现有土壤裂缝时,就表明地下茎块开始膨大,这时也可选晴天午后在厢面撒施干草木灰,草木灰是一种碱性无机农家钾肥,既可对红薯地下茎块膨大有利,又可有效预防地下蛴螬(即地蚕)危害成长的薯块,此法行之有效,不妨一试。在红薯生长期,还要注意防止土壤干旱,土层墒情不够,既不利于根系吸收营养,又不利于薯茎膨大,所以遇干旱就要及时浇水抗旱保苗促壮。


大别山鹰


问题:红薯种后哪几个月为膨大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答案:红薯一般从2月下旬至3月下旬开始育苗,5月份至6月份移栽扦插,7月份开始幼薯茎块分化形成,8月上旬左右开始进入膨大期,9月份进入膨大最旺时间。从二十四节气中,进入立秋节,红薯开始膨大,到寒露节左右,气温逐降,土壤温度降到10℃以下时,红薯就慢慢停止生长。在寒露节前后就可以进入收获期。



在红薯膨大期应该注意水分、肥料、地下害虫等三大方面的问题。

红薯膨大期水分的管理。红薯膨大期对水的的需要是红薯一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候。这时候,要密切关注土壤墒情变化,墒情下降,土壤干燥,就要及时浇水补充水分,尽全力满足红薯对水的需求,满足红薯生长发育的生理需要,有利于根系吸收肥分和叶面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有利于薯块对营养的积累。



红薯膨大期养分的管理。红薯在膨大期,是红薯从营养生长转化成生殖生长的开始时期。红薯需要大量的钾肥来满足生殖生长的需要。红薯块茎的膨大需要充足的钾肥。这个时期,若发现红薯藤蔓底部老叶老化严重,说明此时根部吸收的营养不能满足薯块膨大的需要,可以采取根外追肥。用0.2%磷酸二氢钾加2%尿素或可加0.1%硼肥,混合叶面喷施,到末期每周一次,连喷2~4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红薯膨大期地下害虫的防治。红薯由于使用农家肥过多,有机肥料里存在许多地下害虫,对在正在膨胀的红薯块茎上面造成许多伤害,严重影响品质,降低了红薯的商品率。可用敌百虫、地蛆灵或辛硫磷等等药剂做成毒饵或毒土,撒施在红薯蔸部进行防治。


总之,红薯在8月上旬就进入了薯块膨大期,到寒露节前后就可以收获。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鄂东三农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提要:红薯膨大期注意这4个方面,红薯一坑一大堆!

红薯作为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农产品,曾在我国物资短缺的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父辈那一代人来说,很多都是吃着红薯片窝窝头过来的人,可以说国人对于红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也正因为过去那段历史,红薯在我国的种植普及程度非常的高,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不乏红薯的身影。对于如此大众的作物,科学兴农认为普及红薯种植技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当前许多地区由于红薯种植面积不大,对于红薯种植管理技术不够重视,今天科学兴农要同大家谈一下关于红薯膨大期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希望能够对红薯增产起到一定的帮助。

水分管理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因此无论是红薯的什么阶段,水分一旦欠缺,恐怕距离其死亡也就不晚了吧。膨大期前期中期对于水分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因为此时生长代谢比较旺盛,因此如果田间干旱的话,必然导致红薯生长乏力。同时也只有田间湿润的情况下,田间的肥料才能够较为高效的吸收利用。不过在发生连阴雨天气之际则需要注意及时排水,避免红薯缺氧而萎蔫,进而腐败。

而在进入红薯膨大的后期也就是临近收获阶段,则有必要对水采取控制,而且在采收前三周样子即可停止浇水,直至收获,避免田间土壤湿度过大,降低薯块的储藏特性。

2、膨大期的施肥管理

膨大期大致在八月份中旬至收获这段时间,此时由于薯块的膨大,代谢较为旺盛,对于营养的需求同样不低。而由于薯块的膨大田间还会产生裂缝,因此此时追肥也有裂缝肥的说法,在这个时候追肥主要以磷钾肥为主,茎叶的生长近乎停滞,因此对于氮肥的需求量相对是比较低的,而为了确保薯块的品质,磷钾肥尤其是要注意补给的。可以适当的补给叶面肥也或者对田地的裂缝采取灌溉的方法(具体用量参考科学兴农近期的文章)。

3、膨大期注意尽量不要翻藤

在膨大期许多农民为了避免出现旺长,都会采取翻藤的策略,不过这样的举措却并不有助于薯块的膨大,而且还会大大影响光合效率,进而影响到薯块的膨大。每次翻藤红薯都要经过两三天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够恢复过来。因此所谓的翻藤增产策略在近些年也受到不少的质疑,为确保红薯增产,在膨大期尽量不要翻藤,如果田间确实有旺长可以采用生长素控旺的方式。

4、可以适当红薯打头

在膨大期其实红薯发生旺长的几率也是比较高的,因此为了控制旺长也有采取生长素的方式,但是也可以进行打头,去除顶端生长优势。这样红薯植株光合作用产物可以用于运输至薯块用于膨大。


科学兴农


红薯作为传统的农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交广,是最为熟悉的农作物之一。作为80后,小时候红薯是当饭吃,30年过去,从解决温饱到如今的养生追求,从过去的单一食用到如今的深加工,见证着农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几十年过去,农村依旧每年栽红薯,立冬已过,烤红薯的日子又来了。



红薯种后那几个月为膨大期?

因南北气候差异,北方稍晚,笔者家乡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栽红薯的季节多在5-7月份,大部分都是自家育苗栽植,前两个月主要是红薯成活长藤蔓的时候,时间持续到8月中旬,就开始进行翻藤,需要翻藤了也就意味着红薯开始膨大,时间从8月中旬开始至10月初,海拔较低的地方7月中旬红薯就开始膨大。

红薯膨大期需要注意什么呢?

翻藤

红薯地上藤蔓及叶子长势较快,容易形成密闭空间,导致土壤吸收不到阳光,温度无法提高,从而影响块根的膨大,同时由于藤蔓容易生根会导致抢夺营养,减少主根处的须根萌发,减少红薯数量。当红薯藤蔓长度超过1米以上,地面形成“封林”状后开始进行翻藤,短截主蔓长度(保留80公分左右)同时清除侧蔓,使密闭的空间得以开阔,从而提升地温促进块根膨大。



水肥

红薯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依次为钾肥、磷肥、氮肥,定植成活后至地面封林前,对氮肥需求较高,主要施氮肥促进藤蔓及叶子的生长,扩大植株的粗壮度;定植3个月至4个月期间,施肥以磷肥为主,刺激地下块根的萌发及提升光合作用。翻藤后撒施高钾肥,如果沟状则以穴施为主,株施肥50克即可,撒施时亩施肥量50千克为宜,钾肥主要促进块根的膨大。


红薯生长过程中较为耐旱,但是不耐涝,雨季需做好排涝工作,进入膨大期后,气温高,容易干旱,根据当地气候及时浇水,土壤适宜湿度70%左右,不能低于50%,否则会造成减产。

控花

种植红薯的很难见到开花,原因就是翻藤导致了花少,红薯放任开花会导致与地下块根抢夺营养,不利于红薯块根膨大,及时控花。


病虫害管理

红薯栽植中,抗病能力强,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做什么病虫害防治的。但是并不等于红薯栽植没病害,炭疽病、根腐病与注意防范与观察,多与高温高湿有关。

红薯栽植中,做好水肥管理跟翻藤操作是关键,当然,规模化种植中翻藤耗费人工,多选用喷施矮壮素抑制藤蔓生长。以上分享,望能解惑。


下坝毛哥


红薯营养丰富,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根据种植时间的不同,红薯可分为春播红薯和夏播红薯。春红薯扦插后经过大约60天~70天的时间就进入了膨大期,夏播红薯扦插后大约经过40天的时间就进入了膨大期。


麻烦您在阅读前点击右上角蓝色字体“关注”,闫家农业每天为您提供最实用的三农知识。

那么当红薯进入膨大期,在日常管理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红薯进入膨大期,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茎叶繁盛。红薯膨大期的管理,分为膨大前期、膨大中期和膨大后期三个阶段。


红薯的膨大前期的管理要点是:促进红薯完成营养转换,使红薯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控旺管理。控旺的关键是要做到壮而不旺,也就是说,叶子多能够制造更多的营养,主茎粗壮便于营养的输送。在封垄之前可以采取提藤的措施,以及使用控旺剂进行一次轻控,稀释浓度为正常的1/3~1/2即可。控旺剂中加入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控旺效果更好。

红薯的膨大中期管理要点是:做好水肥管理,科学的补充微量元素。当红薯进入膨大中期,红薯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营养。在这个时期,土壤的湿度保持在70%左右。如果遇到大雨的天气,需要及时的做好排水工作,以免地下薯块发生腐烂的现象。如果天气过于干旱,需要及时的进行浇水。浇水不易过大,可采用隔行浇水的方法,水量保持在垄沟的2/3左右就可以了。在施肥方面,还是以磷肥为主,钾肥为辅助。在这个时期,钾肥的过量使用会导致红薯缺钙,缺硼。在这个时期需要给红薯补充钙元素和硼元素,可使用叶面喷施糖醇钙和七水硫酸硼的方法。同时也需要根据红薯表现出来的缺素症状,在里面加上对应的微量元素肥。



红薯的膨大后期管理要点是:用好叶面肥,施好灌缝肥,同时还要避免久旱后突然的大水。当红薯进入膨大后期,红薯的根、茎、叶开始进入衰退期。在这个时期,红薯的生长有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这就需要用到叶面肥。通过喷施叶面肥,可以给红薯快速的补充营养,还可以起到延缓红薯根、茎、叶衰老的作用。灌缝肥主要是钾肥,可以让红薯直接的吸收钾元素,减轻了根系的负担,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他的营养元素。久旱后突然的大水,会导致红薯出现开裂的现象,因此要避免。



重点来了:红薯在膨大期的管理,前期要做好控旺的管理;中后期要做好水肥的管理,以及叶面肥的科学使用;在收获时要做到适时的收获,有利于提高红薯的品质,以及后期的储存。


村东小书童


红薯种后哪几个月为膨大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红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早已是今非昔比了,过去的人们是为了温饱种红薯吃红薯,现在人们再吃红薯,却是为了养生,大家已经意识到红薯对于身体健康的保健作用。



因为想吃自家种的放心红薯,今年春天,在老家闲置的半亩地里,种了红薯。 为了能让红薯长的更大更好,春天起笼的时候,我们就把红薯垄起的比较宽大,不仅增强了通透性,而且抗寒排涝,还可以保证红薯根有足够的土壤呼吸生长,到了膨大期也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延伸。另外,红薯不耐涝,起笼高一些,可以避免红薯膨大期涨咧开口。其实这样做并不意味着浪费土地,垄起的大了,栽红薯的时候株距可以紧密一些。


红薯膨大期在什么时间,哪几个月份,要看种植时间和各地气温。在我们胶东地区,一般都是四五月份种红薯,开始前几个月,只扎根长藤蔓,现在这个季节正是红薯长势最旺的时候,也就是八九月份便是红薯膨大期。想要红薯长的大,当然需要充足的养分。有的农民会在栽红薯一个多月的时候,在垄背的一测划沟施肥,这样有利于红薯膨大。

我们家是在春天翻地的时候,就提前施了肥,栽红薯苗的同时,又在旁边加施了粉碎后的花生饼,因此红薯种上以后,所需的养分已经足够了,就没有必要再施肥了。不过有一点要注意,雨水频繁的时候,每下一场雨就要去锄草,因为我们没有打除草剂。如果任其野草生长,提前喂的养分恐怕就被野草吸收了。


一品小十六


红薯是一种淀粉含量很高的作物,很多地方都会大面积种植红薯,红薯生命力顽强,极容易成活。但是要想红薯品质好,高产量,还是要对红薯的生长期多了解。


红薯的膨大期是八九月份,我们这里有这样一个词来形容红暑生长:七尖八头,就是七月份红薯是长地面上的藤,八月份就开始长地下的茎块,我们这里好多种红薯卖的人,在九月份就开始挖红薯上街卖,能卖2.3块钱一斤。移栽红薯一般是四月份开始,在移栽红薯的时候就应该给红薯施一次基肥,因为我们这里好多人种红薯都有养猪,都会把红薯叶子割回来做清饲料养猪,经常反复的割红薯藤叶子,所以在红薯进入膨大期时还要进行追肥一次。

在红薯进入膨大期后,要给红薯适当的补充肥料,像我们这里一般都是丢自家里面的农家肥,比如用草木灰沤的鸡屎灰,鸭屎灰,一窝给它适当丢一把,丢之前应该把红薯藤多余的藤给它割掉,把红薯藤叶子翻一次,这样是避免红薯藤满土长,如果长时间不翻红薯藤一次,红薯藤还会长出许多倒根儿(就是把红薯结在外面,)在给红薯进行浅耕一次,并顺带除草,再把鸡屎灰一窝丢一把,不需要再添加其他的肥料,避免造成肥赢,光长叶子不长茎。


红薯进入膨大期后还要防止红薯开裂,红薯开裂一般都是雨水过多,或者浇水太多,水分太多导致红薯的表皮长不赢红薯内部,就会造成红薯开裂,开裂的红薯品质不好,口感也不好,吃起来糖分不足,甜度不高。就连用来打红薯淀粉粉质含量也不高。

种植红薯最好选择带沙质土壤,这样的地土质松软,最适合红薯这种在地下生长的作物,这样能有效地减少红薯开裂。红薯地里还容易长一种叫老母虫的虫子,这种虫子专门在地里吃红薯,把红薯咬的一个一个的大洞,被它咬过后的红薯吃起来质地老,削皮后呈青色,还有一股味道。所以红薯最好不要连作。要是在采挖红薯时遇到这个虫子就要一锄头把它挖成两截,避免它在土里繁殖产卵。


红薯的膨大期八九月份。在十月份霜降来临的时候就要把红薯采挖回家。

图片来源网络

樵村渔浦小刘


对于春种和夏种的红薯来说,地下薯块的膨大期一般在8月到10月份(在节气上大约在处暑到白露,历时1个月左右),是红薯形成产量、提升品质最重要的时期,此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着最终产量高低。此时期管理的重点要放在追施肥料、防旱防涝、控旺防徒长三大方面,这几点只要做好、做到位,正常情况下都可以实现10-30%不等的增产量。

下面依次和大家介绍一下红薯膨大期各项管理的技术关键点,以便帮助大家种出产量高、品质好的红薯。

一、追好好裂缝肥

土施肥料最重要、最关键的莫过于追施“裂缝肥”了!当红薯生长8月中下旬时,红薯种植地面会因为地下薯块的膨大而出现裂缝,此时就是追施“裂缝肥”的最佳时机,施肥种类以磷钾肥为主,尤其底肥使用不足的地块,追施“裂缝肥”后期增产效果非常明显!

老一辈都是用草木灰追施裂缝肥,现在草木灰比较少, 大多都是使用人粪尿、过磷酸钙、钾肥(如硫酸钾、磷酸二氢钾)、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的方法。 可以按照每亩用300公斤人粪尿兑水700公斤或每亩用2.5公斤硫酸铵水溶液或2.5公斤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兑水500公或者每亩用150克磷酸二氢钾(或每亩6公斤硫酸钾)兑水150公斤的用量追肥;对于晚熟地块,也可以用浓度为2%氮磷钾复合肥水灌施。

二、喷好叶面肥

喷施叶面肥,要比土施肥见效更快、效果更好,喷肥以磷、钾、硼肥为主(红薯缺硼,容易发生裂薯);对于长势弱、有脱肥早衰现象的地块,可以再加入适量的尿素搭配使用。

正常长势的地块,可以按照10%草本灰滤液、2%硫酸钾、2%硫酸按、0.3%过磷酸钙、0.3%尿素的用量喷施;对于长势偏旺的红薯地,可以按照5%浓度的草木灰滤液(或每亩5公斤草木灰滤液兑水75公斤)或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0.1%浓度的硼酸或硼砂溶液;对于晚熟或早衰、土壤贫瘠的地块,可以再加入0.5%浓度的尿素水一起搭配使用,每亩喷施肥液水用量掌握在75-100公斤左右,喷施时间可以在8月中旬后选择晴朗天气的傍晚前进行,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三、做好浇水和防涝管理

红薯进入膨大期后,地下薯块的迅速膨大需要大量的水分做保障,但一定要做好田间水量湿度的把控。如果浇水不及时、土壤过于干旱,红薯长不大、易病害畸形,而如果浇水过多或田间过度积水,又会造成红薯疯长、根系缺氧窒息或者烂根烂薯等问题。

正常来说,在红薯栽种后45天内,一般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不必太勤太多的浇水,而当红薯茎叶封垄或者进入薯块膨大发育期后,就需要及时浇水保证水分充足,此期间可以把土壤湿度保持在70%左右。如果红薯膨大期土壤干旱或者遭遇秋旱天气,可以浇水2-3次或者每周浇1次,以浇“跑马水”、隔行浇水的方式为佳,但到红薯收获前15-20天时应当立即停止浇水,以此来让红薯茎块积累干物质和糖分。如果红薯膨大期容易发生集中降雨,在前期时应当提前在田间挖好排水沟渠,在雨后及时排水排涝,以防田间积水、湿度过大。

四、控制好植株的长势

红薯膨大期雨水多、湿度大、养分足,很容易发生茎蔓徒长的现象。在红薯控旺方法上有提秧翻蔓断蔓、打顶摘心、药物控旺三大类,下面分别和大家介绍一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1、提秧翻蔓

不论是提秧还是翻蔓,其目的都是为了切断红薯匍匐茎上长出的入土不定根,减少茎蔓枝叶徒长对养分的无效消耗,把节省下来的养分集中输送到地下薯块的膨大发育。但翻秧会严重损伤茎蔓基叶、叶片原本的合理分别,使红薯茎蔓大量堆积、重叠、腐烂,会降低红薯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在操作上也费时肥力,而且翻蔓次数越多、减产越严重。如果是采用提蔓的方式,对红薯生长危害小、控旺效果同样显著,所以建议大家把翻蔓改为提蔓。

红薯提秧操作方法:对于叶片颜色浓绿、叶柄细长、毛细不定根较多的旺长红薯地,可以把茎蔓轻轻提离地面(切断茎蔓上的不定根后)然后再放回原处即可。

在进行红薯提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提蔓要轻拿轻放;第二,提蔓次数最多2-3次;第三,提蔓要在8月底前完成;第四,土壤过于干旱时不可提蔓;第五,提蔓结合中耕除草松土效果会更好!

2、打顶摘心

对于长势过旺或徒长的红薯植株,通过打顶摘心处理后,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顶端优势、促发新分支、控制茎蔓的疯长与长度,而且能够节省养分无效消耗、把养分由顶端输送转变为集中供给地下薯块膨大,可以让红薯结果量更多、茎块膨大的更好更快,有利于提高红薯的外观品质和总产量。

红薯打顶摘心操作方法:掐掉红薯主茎顶部的一小节新芽即可,一般分主茎和侧枝两次完成。第一次可以在红薯主茎长到50公分左右时进行,第二次可以在可以在红薯分枝长到35公分左右时进行。

3、药物控旺

红薯药物控旺虽然比较省事省力,但一定要掌握好药物的用量、浓度和次数,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助壮素等,一般需要进行2-3次。

红薯控旺操作方法:以15%多效唑为例,发生徒长或旺长的地块,可以按照每亩50-70克多效唑兑水50公斤的用量使用。第一次要适量少用药、早轻,可以在红薯主蔓长到35公分左右时进行;第二次要适量多用药、重控,可以在红薯主蔓长到65公分左右时进行;第三次要根据前两次控旺情况适度重控,可以在红薯主蔓长到90公分左右时进行。

点击上方“关注” 每日了解更多农业种植新知识


农技小背篓


红薯,又叫甜薯,地瓜,白薯,番薯等,因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矿物质,素有"长寿食品","抗癌食品"之称,这几年已有饲用转为美食得以青睐。



红薯大多春秋两季栽植,一般栽后8月中旬至10月份为根茎的膨大期,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需肥最多的时期,此期追肥效果明显,一般可增产20%左右。追肥可在离主根20-30厘米处打30厘米深的孔追三元高钾复合肥,两侧打孔最好,小面积栽培的可用此法,大面积种植的就不太实际了。但可以采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草木灰浸出液的方法来补充。这个时候的管理应注意:




1,严禁翻蔓,此时翻蔓会损伤茎叶,影响光合作用,会减产25%左右,整个生育期都不宜翻蔓哈,如过旺,可提蔓。

2,控旺 ,俗话说,红薯不怕前期秧子大,就怕后期大秧子,如果此期生长过旺,可叶面喷施多效唑或烯效唑,或磷酸二氢钾或草木灰浸出液,可抑制秧子的旺长。

3,防旱排水,如果此期土壤过干,可隔沟浇水,以水调肥,促茎叶生长,增加光合产物,促块根膨大,但收获前20天不宜浇水。如果雨后沟内积水要及时排除。




4,防治病虫害,此时要注意防治根腐病,薯瘟,金针虫等,可叶面喷施多菌灵或甲托,及低毒农药,可加入适量的磷钾肥,15天左右一次,连用2-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