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南京 老城南,永远的老城南。明代朱元璋定都 南京 ,把45平方千米的老城分为3部分: 西北 军营,东部皇宫,南部居住,因此老城的南部以夫子庙为核心,东西至城墙,南至中华门,北至白下路,是 南京 居民最密集的地区,延续至今,称为“老城南”,包括仓巷、评事街、南捕厅、牛市、夫子庙、白鹭洲、老门东、老门西等著名地区。

南京 ,在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蕴含时代印记的文化遗产。老城南是 南京 文化的发源地,是仅存的能够代表 南京 本地文化的活化石。走进 南京 老城南,粉墙黛瓦,民风淳厚,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那天说了,陈家牌坊。同乡共井。今天说黑廊巷,望鹤楼。。。坐204到了 中山 南路新桥站,用导航导着,我看到了黑廊巷,秦状元巷的路牌,然后导着我转了一圈,走到了一片围挡前,就说是已到了目的地。看着旁边大街上的人流,看着眼前的围挡。一脸茫然。后来查了一下,那是升州路,路上都是围挡,在修地铁。然后我就胡乱转着,穿过一条小区的小路,又走到了金沙井,仔细一看我刚才已经走过了那个黑廊巷,只是实在看不出黑廊巷有何不同,与旁边的热闹大街组成一片繁华。。。细细看稍稍有些那个感觉。。。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走进黑廊巷,细细看,在这繁华细微处略微有些那个感觉。黑廊巷,北起升州路,南至金沙井,又称绸缎巷。(关于为啥又叫绸缎巷,实在找不到出处)《钟南 淮北 区域志》记载,明清时期黑廊街两旁建廊以遮阳避雨,因那里的廊道都是由黑瓦所建,因而得名“黑廊巷”。巷中有“望鹤楼”,望鹤楼因失火烧成土丘,得名望 鹤岗 。传说是朱元璋军师刘基在此修建,以迎仙鹤送来玉玺。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看到的是一片杂乱不堪。但似乎还有些老的痕迹。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这张照片来自网络,现在这路牌已不存在。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那黑色房廊看不到了,但是这瓦这砖也是挺黑。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巷子里还有更窄的深巷。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黑廊巷有一段已经没有了,剩下的也出新,看不出什么了。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两边都刷的雪白,且也很新。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黑廊巷,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巷子很短,走到这前面应该是到升州路了,可是路已经封了,断头了。旁边是一堆废墟。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透过废墟,杂乱,看到的远处的高楼。旁边地铁在施工。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这条巷子里应该还有很多老宅子,老屋。。。为什么?看这牌子,很多墙上都挂有房屋危险的牌子。不让靠近。好像这房子随时都会倒的似的,不知住在里面的人是如何想的?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我过来之前真没想到这条黑廊巷里面还有一个小巷,望鹤楼,而这条望鹤楼的巷子还更有看头。据史料记载,明朝朱元璋登基后,军师刘基建议在此建造望鹤楼,以迎接仙鹤送来的皇帝玉玺。望鹤楼竣工后,刘基按八卦选吉日迎取玉玺。果真有一只仙鹤从天而降,遗憾的是朱元璋未能到现场拜接。见此情景,仙鹤口衔玉玺向北飞去。有方士预言:“看来大明 京都 要向北移了。”果然,朱元璋死后,叔侄争帝位,朱棣获胜后,将首都迁往北京 。后来,望鹤楼因失火烧成土丘,得名望 鹤岗 。而今此地名早已消失。望鹤楼只能找到这些资料。当然还有一些其它说法,但以这个说法较多。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感觉这巷子里的房屋,建筑更古老,更有感觉。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虽然整修过但还是古色古香。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枯枝,老屋,现代的高楼,仿古的路灯似乎很和谐。。。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小院深深。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现代的门,古老的院。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这个门,这个顶,这个花廊,这个小院。。。多少个春秋,多少代风流。。。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古老的门,奇怪的门环。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小院。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黑廊巷,望鹤楼有很多老树。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枯枝老屋马头墙。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感觉这马头墙是新修的。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挺结实的房子,为啥。。。是不是要快。。。拆了?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望鹤楼1号,门头漂亮。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古建筑的铭牌,这房子看得出修缮过。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望鹤楼出去,进黑廊巷出去。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黑廊巷的路口,左边是排还算老的房子,路右边已经全是高楼了。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巷子出去是热闹的金沙井大街,路上行人熙攘,多了些拉着行李箱的人。空气中多了些年的味道。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黑廊巷对面是秦状元里。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简介秦状元巷因清代状元秦涧泉未夺第时居此得名。20世纪50年代初期,秦状元巷与银作坊合并,取其两巷首字称秦银巷。20世纪末改名秦状元里。秦大士,号涧泉, 江宁 ( 南京 )人,清乾隆年间中状元, 官至侍读学士,后在翰林院供职。秦大士的诗、书、画,人称“三绝”。晚年兼喜绘画,尤善写竹。秦淮区住房和建设局二0一一年五月关于秦大士还查到一些资料,在 南京 夫子庙旁边有一座超过300多年的老宅,他以前的主人就是清朝的状元秦大士,提到他就会想到他身上有一个重要的标签,秦桧的后人。秦大士,字涧泉,晚号秋田老人,自幼聪明,他10岁就可以写诗,而且书法也写的很好,在当地有着神童的称号。秦大士23岁中了举人,乾隆年间,年38岁的秦大士中了状元,成为清朝开国以后第43位状元。按照当时的习惯,状元的诞生地就用状元的名字来命名,于是就有了现在 南京 的秦状元巷。在取得了状元以后,授翰林院修撰,擢至侍讲学士。关于秦大士与秦桧的关系,据野史记载,乾隆曾经问过他这个问题,而他却机智地回答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经过调查,秦大士是宋朝清官秦梓的后代,虽然与秦桧是亲戚,但是与秦桧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为了表现出忠诚和爱国的态度,秦大士和他的好朋友们一起来到岳飞的坟墓前,秦大士的朋友们看到秦桧和他的妻子蹲在岳飞的墓前。朋友们纷纷咬牙切齿的说秦桧是卑鄙无耻的奸臣。还戏称秦大士是他们的后裔。叫他写个对联来纪念一下此次游记。秦大士很无奈的笑了一下,随笔写下了两句几代人流传的名句子:“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果真不亏是清朝第四十三位状元。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现在的秦状元巷以丝毫看不到一点古巷的迹象,完全是一条现代化的街区,也没看到老宅。看了这些也是意犹未尽啊。想着那个美丽的名字,胭脂巷,去找找。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导航上大街走小巷。看到了这个路牌了,胭脂巷。胭脂巷,胭脂巷。。。啥意思呢?听着这么美丽的名字?话说啊。。。胭脂巷,顾名思义,与胭脂有关。根据《 南京 地名大全》,这个巷子的得名有两个传说。一是传古代此巷住户大都做胭脂花粉生意,其中一王姓女子用此巷19号的井水制作胭脂,颜色鲜艳,客商争购,十分出名,因此得名。还有一说19号古井称“胭脂井”,当年“秦淮八艳”常来这里,用井水梳妆打扮,留下的水,飘溢着胭脂的香味,胭脂巷就此叫开了。还有这个介绍,胭脂巷虽短,但历史却很悠久,明清时期就有十里秦淮胭脂巷的说法。附近的五福街、来凤 里、仙鹤街、船板巷等都是老街老巷,巷子的最西面就是古金粟庵。可是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到老街老巷了。也没看到胭脂井。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除了看到路边的现代化建筑,就是这座社区的仿古建筑。

城南旧事之南京老城南黑廊巷,望鹤楼,胭脂巷

往胭脂巷去的路口还有一块路牌。船板巷。这船板巷在我那篇说老城南门西的文章里有段介绍钓 鱼台的文字。这里面提到过船板巷,是这样说的。。。这一片是钓 鱼台 。朱元璋登基后,军师刘伯温对他说,有两条“鱼精”从燕雀湖逃向秦淮河边俞 通海 家附近的小河沟里。朱元璋下令将秦淮河的鱼赶尽杀绝。于是有了 从江 边将鱼往回赶的“赶鱼巷”(即“甘雨巷”)、设台钓鱼的“钓 鱼台 ”、在上、下浮桥布满滚钩并将钩上的鱼儿全部用柳枝串起挂在街上晾晒的“柳叶街”,用船板拦鱼的“船板仓”(即“船板巷”);用门板在桥洞口堵鱼的“堵门桥”(即陡门桥)此外,还在俞家对门立了刻有一百个猫头的牌坊(即“百猫坊”)。这是关于钓 鱼台 传说里提到的船板巷。好了,先说到这里,下回咱就说说那钓 鱼台 ,钓 鱼台 的93巷, 长乐 街。后街与你谈天说地—张建营

更多文章请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