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哪些东西是本地人司空见惯却让外地人觉得匪夷所思的?

嘻多娃


天津是典型的码头文化。原来就是一个码头,从各地驾着船聚在这里,因为这里是“九河下梢”。

所以天津人的性格有山东人的粗犷豪放,也有安徽人的美食嗜好。因为民国时期很多满清的皇亲国戚都跑到天津来躲避,所以他们玩鸟玩蛐蛐的爱好也感染了老天津人,天津人就有很多手巧的人,养花养鸟做饭做菜是一绝。天津人平时说话就像说相声,所以说天津是相声窝子。

但是,天津的码头文化,也有不好的一面,易怒易暴躁,一句话不对付,就会开骂,损人说话不带重样的。


小路118


首先我作为一名假的天津人,来天津定居块20年了。说一下 我刚刚到天津的感觉吧!

一、锅巴菜(嘎巴菜)

我还清楚记得第一次吃,上来一看,这是什么啊,煎饼的碎条,还有豆腐乳芝麻酱,带着好奇的心,第一口噎住了,一小碗我吃了老半天也没吃多少,全剩下了。

二、黄汤拉面

我还是网上找的,黄汤拉面,我去的是美玲拉面总店,一个立交桥底下,一上桌看着很有食欲,第一次见黄色的拉面,尝了一口 味道真的不错,到现在 我还时不时的去吃。

三、油条(果子)

天津的果子按个卖,多少钱一个。大的棒槌果子。第一次见果子里面跟鸡蛋灌饼一样,可以打鸡蛋的。很新鲜

四、大饼鸡蛋(大饼夹一切)

大饼夹鸡蛋这里遍地都是,里面有海带丝咸菜什么的,现在大饼可以夹一切 只要你爱吃的都可以夹。

这些只代表我个人的想法,二十年前来天津 看什么都新鲜!😄






小丹1


吃早点的时候,用大饼卷油条。

我刚来天津的时候,一直不理解,为啥吃油条还要用半张饼卷上,直接吃不就得了吗。而且很多老天津人还就爱这么吃,买两颗“馃子”,半张饼,然后模仿煎饼馃子那样,卷起来,一边握着饼卷馃子,一边就着锅巴菜、老豆腐那么吃。

现在我每天吃早点也是这么吃,好像是不自觉地受到传染。而且每次在外吃早点都会不由自主地要半张饼两个油条,然后也是和那些老天津人似的,卷着吃。偶尔一次早点摊上没了饼,还会觉得很不习惯,好像这早点缺了点什么似的。

然而回老家以后这么吃就会被人笑话,说是大饼油条都是面做的,卷着吃有啥意思呢。每次看到我用饼卷着油条吃,周围人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他们从来都是只吃油条的,而且,早点摊从来都不卖饼。

这可能是我在天津看到的与老家大不一样的事吧。

(找张网图应个景,侵权了就删,千万别告我)


冬眠要趁早


天津是一个充满菜香的欢乐之地。

01.第一次去天津,看到满大街饭店都写着“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当时就笑的差点背过气。也只有天津人的幽默能创造出这样的slogan。天津人好吃而且幽默,就这十个字提现的淋漓尽致。



02.天津地靠渤海湾,多年的码头文化形成了天津独特的风土人情,在天津打听路,见到女的甭管多大,哪怕60好几,你上前也得称呼“姐姐”。对方听了美,指条明路给你,倘若叫了声阿姨,这脸色可是不太好看。


03.天津特产——曲艺。尤其是说相声的馆子真不少,我瞎溜达就看到过几次,门口立个小牌子,上面写着某某某人的某某某相声。虽然人不一定有名,但是说得玩意儿不一定不好。只是天津人不喜欢名利,就在家门口待着,否则远远不只一个郭德纲了。

04.天津人逗,出租车司机都能给你讲段子。记得有一个笑话说:几个地方的人路上摔倒了,你看他起身后什么反应,就知道他是哪里人。起身拍拍土走了的是河北人;起身要骂路政修的路有问题的是北京人;摔倒了先来个鲤鱼打挺,站起来罗圈揖说“让各位见笑啦啊!这会没摔好,下回,等下回我再给各位好好摔一个!”,这是吃煎饼果子长大的天津人。


天津现在正在大力引进人才,只要是本科不超过40岁就可以落户。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向日葵的原野


在网上看天津大妈买煎饼果子自己带鸡蛋,而且加十多个蛋!头几天终于见识了,我去天津办事排队买早点,几乎只要年纪大一点的大妈都是自己带鸡蛋,倒是没那么多,最多的一个带了四个,那会人正多,但是摊煎饼的大妈没有不同意,也许在她们这,这样的情况司空见惯了!


持之以恒ZZ


天津话有魔性,不好意思,我用了魔性这个词,以前只觉着天津话像听相声,有点喜剧性自带笑点,而今,真认识了一个天津爷们后,沦陷了,介爷们儿个儿在北方人中不算高,1.78的样子,不胖,经常能把我逗得笑得合不上嘴,最近,准备去天津地界儿玩玩儿,也吃各种,嘎巴菜、煎饼果子、天津牛肉面、牛肉包子等等。


甜蜜56


大饼加油条 天津叫大饼加馃子 大饼加卷圈(一种用类似混沌皮一样薄的面皮卷包上豆芽菜 酱腐乳等 然后用油炸的食品)当然最有特色的是“大饼加一切”我之前是真不懂啊 啥叫一切啊 “一切”是个什么东东? 后来经明白人的指点 我是明白啦 虽然我至今也没吃过大饼加一切 但我终于知道了 就是用饼加火腿啊 生菜啊 土豆丝啊 鸡蛋啊等等 当然 还得配上其他的调料 真真的服气啊 天津人的吃 那是一个绝 至今 我在其他地方 也没吃过 也没见过天津早点锅巴菜 锅巴菜 锅巴菜 锅巴里边没有菜! 哪位高人起了个这么令人不解的名儿呢?


双子布衣的独行者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我觉得有必要说说了

1、早点。天津的早点种类太多,半个月不带重的。豆浆是是大铁锅熬的,老天津卫的人喝豆浆会加毛钱的豆腐,在加点盐,微咸即可。老豆腐和锅巴菜都会点点儿辣子,老豆腐是肉卤(不是加肉,只是用牛肉汤做高汤罢了),锅巴菜是素卤(用白萝卜、豆芽、土豆……熬制的)。云吞分馅,猪肉的叫云吞(馄饨),牛羊肉的叫菱角(一般只在大福来、致美斋和西北角一带的回民早点铺里出现)。除了油条还有糖果子、馃头儿、馃蓖儿和蛋馃。

2、包子能从早吃到晚。早点就有,半夜有的包子铺也是开门的。煎饼果子同理。煎饼果子只有馃子和馃蓖儿两种,加面酱和腐乳,再稍微来点辣子。(在天津煎饼果子加肠、生菜、辣条……统称为邪教,容易被卖煎饼果子的姐姐骂)

3、天津本地人出门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打出租,天津市里4个火车站,司机揽客的打死也不坐(漫天要价还不打表)

附:外地朋友在天津玩,千万别信出租车带你们去的卖麻花或者狗不理的店,10个里有9个带你去的都是假的(一般都是给司机相应的提成),不好吃还特别贵。

PS:天津出租车司机有好的,而且好的居多,但是那些差的是真的差!(出租车这个问题不怕被怼,因为出来怼的都是不行的)


想象空间40477481


天津人打嘴架列害,起因多数是绿豆芝麻,但是能给骂出花儿来,各种脏字、谚语毫无违和感的穿插组合,最后会以“你等着点儿的…”收尾结束,看热闹的根本看不过瘾。

天津人还看不起北京上海以外的人,连天津四郊五县的,他们也统称为“老坦儿”,但他们心里知道人家比他阔。

老一伐的天津人还喜欢弄几身逛衣,就是出门穿的衣裳,如果在公交地铁上看见盘着头发吹着大反翘穿花衣服的阿姨或者穿着锃亮却款式老旧的尖头黑皮鞋的大叔,十有八九是天津本地人。

总的来说天津人怂,小富即安,嘴不饶人但也热心肠。

注:1.答主天津郊区人,从祖上就是老塔儿。

2.看看下面某些天津土著的回答,恰恰印证了上面说的前两条真实存在。


摇头肉丸子


匪夷所思?

这话说的有一点过了哈,我在天津呆了很长时间,有些美食可以说稀奇,特色美食就是这样,大部分城市能拥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对于外地人来说很是新奇。

比如天津的以下美食。

黄汤拉面

我们都吃过拉面,天津的黄汤拉面虽然也可以从别的拉面身上找到身影,但是也是有所不同,兰州拉面讲究汤清,二黄汤拉面就是黄色的,加了辣椒油满满的红色非常诱人。

肘子酥

你可以这么想,这就是北京烤鸭得另一种形式,只不过把烤鸭换成了肘子酥而已,但是个人觉得要比烤鸭好吃,还实惠呢。

爆肚儿

北京的天津的饮食还是很相近的,比如爆肚,想起来都流口水呢。

山海关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儿时记忆汽水,西安的冰峰、太原的太钢、北京的北冰洋、呼和浩特的大窑嘉宾等。

绿豆焖子

上学时最爱吃的美食,软软嫩嫩,焦焦脆脆,香辣到冒汗的刺激,爽啊。

天津炸串

自成一派的炸串,主要是酱汁相当爆满啊。

牛杂面

好吃到史无前例的牛杂面,不吹不黑,这软嫩无比又香辣十足,果真是天下第一,啊哈

煎饼果子

我觉得没什么稀奇的吧?因为全中国都在吃的,但是正宗的还是要属天津老小区楼下的小摊摊了,可以自带鸡蛋,便宜又实惠呢。

茶汤

茶汤属于比较稀奇的一款,天津还有一款面茶也是比较稀奇,茶汤吃起来比较涩,红糖味十足,里面有一些什锦我觉得还挺难吃的。

如果能帮到你,希望来一个大大的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