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飄揚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中南大學附屬醫院黨員戰”疫“紀實

“我是兒科黨支部書記,必須第一個報名。”“我是黨員,也是醫生,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有擔當,如果武漢需要,我報名!”“我是神經內科醫師鄭文,面對疫情,我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作為一個醫師,現鄭重向黨組織、向醫院管理部門申請參與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自湖北武漢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後,中南大學三所附屬醫院各級黨組織和共產黨員立即集結,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黨員幹部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鮮紅的黨旗,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高高飄揚。

請戰,黨員是先鋒

“我申請加入‘抗疫’一線,我兒子也是學醫的,我要用實際行動教會他比任何專業課更重要的一課——責任與擔當!”湘雅二醫院神經外科監護室的羅徵醫生在向黨組織提出申請。

“我沒有家庭拖累,身體素質很好,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希望出一份力,隨時可以到崗。”現年71歲的共產黨員、退休護士王湘蓮,第一時間提交申請。

“作為早已離退休的共產黨員、醫生和教師,在當前的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雖然已經不能也沒有條件親臨一線工作,但仍願儘自己力所能及的微力。”今年89歲高齡、64年黨齡的老院長孫材江教授和他的愛人,拿出4000元退休金,要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力。

湘雅二醫院黨政自1月23日(農曆臘月廿九)發出動員令,成立疫情防控預備隊,得到廣大職工特別是共產黨員的積極響應,報名人數每天都在刷新,其中共產黨員佔80%以上。

1月26日,湘雅醫院第一黨總支腎內科黨支部率先向醫院黨委提交請戰書。請戰書落款處,是支部全體24名黨員的簽名和手印。同日,第八黨總支急診科黨支部80後急診醫師宋延民帶著行李箱到科室,並給急診科黨支部書記李湘民發去了這樣一段話:“如醫院有援助湖北的任務,我要求報名參加,不計報酬、不論生死。我今天上班已經把行李帶來了,如有指示,可隨時加入戰鬥。”隨後,湘雅醫院第六黨總支麻醉科黨支部向醫院黨委提交請戰書,湘雅醫院第一黨總支呼吸內科黨支部全體34名黨員向醫院黨委提交請戰書……

這樣的黨員還有很多,在湘雅三醫院,臨危受命的隔離病房護士長劉豔,始終堅守急診的科主任張天一,大年初一因急診腦外科手術才匆匆打了個照面的神外醫師廖培強和急診科副護士長曾佳兩口子,安撫好流淚的母親後報名發熱門診的呼吸內科醫師張立……他們用自己的舉動擦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底色。

防控,黨員在一線

湘雅二醫院感染科黨支部是醫院新型肺炎防控的第一梯隊,也是主戰場,黨支部書記蔣永芳率支部黨員奮戰在防控最前線,28位共產黨員,除2位在出國以外,均參加春節上班。支委譚海紅、許允已經連續工作10余天,支委何豔作為抽調專家,奔波在指導防控的第一線。

急診24小時開放,除了日常接診,還承擔了發熱病人的篩查和初步救治工作,黨支部書記賀志飈帶頭堅守一線,從醫22年,這是他第19個沒有回家的春節;放射科黨支部向全體職工和共產黨員發出倡議,以戰時狀態奮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用行動詮釋責任與大義;檢驗綜合黨支部書記胡敏帶領支部黨員同志,與時間賽跑,克服重重困難,建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方法學,為“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提供了有力支持。

面對洶洶疫情,正是黨員同志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激發和構築起了防控疫情的堅固防線。

1月2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長沙市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湘雅醫院啟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值班的一線護士,每人要穿5層防護衣,戴上口罩、面罩、眼罩等,4個小時輪班下來,全身都溼了。感染病科總住院醫師鄭宜翔表示,“工作的時候沒感覺,但是出來坐下之後,就感覺自己像泡在水裡面一樣。而為了節約防護用品,大家甚至連水都不敢多喝,有的甚至戴上了尿不溼”。由於感染病科人力捉襟見肘,譚德明、範學工、謝玉桃、魯猛厚等老教授得知情況後,主動提出分擔科室的診療任務,並針對此次疫情提出建設性意見。段豔坤、李亮、陳若蟬、黃澤炳幾位年輕醫生連續8小時默默扛起所有晚夜班;劉翠梅、汪玲、劉徵波幾位年近50歲,一起和年輕人在發熱門診輪班……

湘雅三醫院第一時間組建了由感染科、呼吸內科專家和全院黨員志願者組成的工作團隊,而他們的一組背影被大家稱為“年三十最溫暖的背影”。因為穿了隔離服認不清誰是誰,可愛的醫護人員們在背後寫上了自己的名字,並互相打氣加油,網友說:“看著他們的背影,感覺到安心和放心。沒有什麼歲月靜好,都是因為你們在守護著我們!”

中共黨員、感染科醫生龔健大年初一坐診發熱門診8小時,期間極少喝水,沒有上衛生間,他說一來不想讓就診人員久等,二來物資緊張,不想浪費一件隔離服。一天高強度工作下來,他還不忘自嘲:“不經歷這個特殊時期,都不知道自己這麼能忍。”

90後黨員、男護士趙曉勇作為第一批報名的志願者,從大年初一就堅守在感染科隔離病房,每個班需值守6個小時,為了節約防護服儘量不吃不喝不上廁所。三年沒有回家的他,在日記中寫道:“老媽現在都不知道我在一線照護新冠患者,三年沒回家過年了,不孝子想你們了。”

馳援,黨員衝在前

1月21日,農曆臘月二十七,一張火車票在朋友圈火爆刷屏。這是一張當日從長沙到武漢的高鐵車票,持票人是湘雅醫院感染控制中心專家吳安華教授。作為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分會主任委員,吳安華教授當天奔赴武漢,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最前沿指導工作。

同事黃勳教授說:“早晨還在和吳安華教授一起查房,中午他餓著肚子就去了車站,吳主任平時為人低調,但有事他會衝在最前面。”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馳援湖北,吳安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1月26日,在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支援湖北的任務後,湘雅醫院迅速向重症醫學科發出徵集通知,30分鐘內便有21名醫護人員志願請命。由張春豔、殷俊、喻賽紅、李湘湘、朱戀共5位重症護理專家組成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國家醫療隊組建完畢。臨行之際,4名非黨員隊員鄭重寫下入黨申請書:“我們跟著共產黨員上抗疫前線,要像共產黨員一樣去戰鬥!”

在前往武漢金銀潭醫院途中列車上,醫療隊中最年輕的隊員、29歲的張春豔是一位3歲寶寶的母親,雖然此行她不知道要待多久能回來,但她說:“作為共產黨員就應該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而在湘雅二醫院,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的徵調指令,需要派5個血透護士支援武漢。科室群裡發佈消息後,20分鐘不到,便組建了5人醫療隊,年齡最大的32歲,最小的24歲。黨員黃豔清結婚才20多天,毅然“請戰”,這一次,她也擔任了這支醫療隊臨時黨小組組長。看著年輕的臉龐和行李箱上大紅的“喜”字,許多送行人員不禁淚目。

就在5位護士啟程奔赴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同一天,醫院又接到省衛健委徵調指令,不到1個小時,組建了一支由6名重症醫學專家、12名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組成的醫療隊,馳援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這18名隊員裡,中共黨員11名,為充分發揮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醫院出發前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此外,在被抽調的8位省衛健委高級專家組或市州專家組成員中,中共黨員就佔了6位,在這個春節裡,他們也成了“不回家”的人。

眼下,湘雅三醫院呼吸內科黨支部書記孫聖華等9位同志還作為湖南省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奔赴常德、益陽、岳陽、湘西、永州等地開展救治工作。

(通訊員 嚴麗 趙麗萍 李珊 本報記者 陽錫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