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奔豚到底是啥病?

用户12345670wys888


《金匮要略》里有记载: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奔豚也称【奔豚气】,或由肾脏寒气上冲,或由肝脏气火上逆,造成发作性下腹气上冲,可伴见发冷发热,头晕目眩,胸闷心悸,腹部绞痛,呕吐脓水,因发作时胸腹间有如小猪狂奔乱闯,故名【奔豚】。

这里设计到古汉语。在古汉语里,猪是横冲直撞的代表性动物。这是由于猪的生理结构造成的,不能抬头向上看,视野范围小,故而受惊时只会低头狂奔乱撞。日本因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至今还有一个成语叫【猪突猛进】。

从病理及症状表现来看,从现代医学来解释的话,【奔豚】类于因胃肠神经官能症而导致的肠道积气和蠕动亢进及痉挛状态。


纯钧LHGR


现代医学诊断,临床心悸,胃疼病人居多。中医辨证,四诊和叁诊断,常见肾虚肾寒,心阳不振,心肾不交,脾肾阳虚居多,症见,心悸气短,头晕怕风,胃疼呕吐。


子辰彤


奔豚病是指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症。由于气冲如豚之奔突,故名奔豚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