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地勢是全國最好的嗎?

百貨商城沒有貨



要談江蘇的地勢,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地勢?顧名思義,地勢,是對地形地貌高低起伏的狀態的刻畫。照這樣來說,江蘇的地勢確實是全國最好的。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


古代江蘇,地勢得天獨厚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江蘇的地勢的話,我想那一定是“平”。


江蘇陸地面積約10萬平方千米,其中,平原佔比高達86%,居全國各省首位。而且,江蘇也是中國地勢最低的一個省區,絕大部分地區的海拔在50米以下,連最高峰玉女峰海拔也僅僅只有625米。


除了平,江蘇還多水。長江橫貫東西,京杭大運河縱穿南北,還有淮、沂(yí)、沭、泗等大小河流近3000條。全國五大淡水湖,江蘇得其二,太湖和洪澤湖,此外,還分佈著高郵湖、白馬湖等大小湖泊290多個。


(江蘇省水域分佈)


江、湖、海俱全,全國獨此一家,平原好種地,水多好灌溉,靠海能取鹽。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註定讓江蘇在歷朝的存在感都很高,自孫吳開國以來,江蘇的熱度就高居不下。


(江蘇南京被譽為“六朝古都”)


前有劉邦、項羽的楚漢風雲,後有孫武、曹魏的鼎立之爭。隋唐時,江蘇便開始是全國的糧倉和經濟中心,從唐宋到明清,更是一舉成為全國最富裕的地區,時至今日,江蘇省的經濟綜合競爭力也是居全國第一。


白居易曾寫道:“當今國用,多出江南,江南諸州,蘇最為大”,陸游也感嘆:“蘇常熟,天下足”,到今天我們口中的“魚米之鄉”,江蘇能有源源不斷的美譽,很大程度上得利於地勢的優勢。


(江蘇被譽為“魚米之鄉”)


現代江蘇,地理條件不是最優


雖然江蘇自然條件優越,但同時也因為自然條件吃了不少苦,特別是黃河在1194年-1855年間南下奪淮入海後。


1. 洪災旱澇頻發

黃河奪淮,直接讓蘇北地區變成了令人恐懼的泛黃區,淮河和洪澤湖流域水災不斷。洪水過境,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利於農作物生長的鹽鹼地。


而且每年的六七月,江蘇就進入了綿綿不斷的梅雨季節,因地勢太平,不易排水,各地都會發生或大或小的汛情。


(江蘇梅雨季節有些地方汛情嚴重)


2. 多龍捲風

除了洪水,江蘇也深受龍捲風的“青睞”,高郵還被稱為中國的“龍捲風之鄉”。


龍捲風是一種強對流天氣,同樣因江蘇地勢平坦,江河湖泊交織,又處於南北的交界帶,北方的冷空氣和南方的暖空氣在這裡正面相遇,氣流彙集,自然成了龍捲風的“理想之地”。


(龍捲風多發生在平原地區)


3. “憋屈”的海岸線

眾所周知,江蘇瀕臨黃海,從地圖上也可以看出,江蘇的海岸線很長,可這實在是一條“憋屈”的海岸線。受黃河奪淮入海的影響,蘇北、蘇中的海岸線在數百年間整體東移了五六十公里,這雖然擴大了江蘇的面積,但同時也堆積了過多的淤泥。這讓江蘇除了連雲港外,沒有其他的天然深水良港。


(江蘇海岸線全長957千米)


別說是進出口貿易了,連水產業都很難發展,這也是為什麼江蘇的經濟重心在靠內陸的地方,而不是沿海的城市。另外,南邊還有上海這個“後起之秀”,所以,現代江蘇的地理位置並不是最優越的。


(連雲港)


綜上,農耕時代,江蘇的地理優勢無疑是最好的,但現代來看,隨著影響的因素越來越多,地理條件的影響又在減弱,說最好有點談不上了。

你認為哪個省區的地勢最好?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關注“全歷史”

在這裡

文明脈絡隨心玩轉,關係圖譜任你來盤

世有萬象,史有千面

換個角度看世界!!!


全歷史


江蘇地勢最好?很搞笑的提問。我老家淮安裡下河一代,直到我小時候還是連年洪水、鐵路是近些年才有的,至今沒有高鐵,鹽城全是鹽鹼地,到現在也沒有直通省會的高速公路,當地諺語:淮連濱阜響,窮得叮噹響,春夏秋一頭汗,寒冬臘月去要飯。廣大蘇北地區都是因為自然條件惡劣,有名的窮地方,也是革命老區。現在在蘇南帶動下,略有改善。即便是蘇南,蘇州GDP大市,全國排名靠前,到現在連個機場都沒批下來,得和隔壁的無錫共同一個機場。整個蘇南沒有像樣的出海口,何來最好之說。


風險影幻


江蘇的地勢是全國最好的,很難有什麼地方是無人區,基本都是適合生產生活的地方。江蘇10.2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7萬多平方公里的平原,佔江蘇土地總面積的70%,在全國排在首位。



江蘇是中國少有的地處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省份。長江的下游叫做揚子江,是長江的黃金水道,中國內河的經濟命脈。

流經南京、鎮江、揚州、泰州、常州、無錫、蘇州、南通等多個城市。而黃河也曾經長期流經江蘇,流過徐州、宿遷、淮安等市,不過現在已經成為了廢黃河。

除此兩大文明流域,還有淮河、太湖兩大流域。淮河誕生了豐富的西楚文化、淮揚文化。太湖則誕生了悠久的吳文化。江蘇水系發達,河網密佈,全國四大淡水湖就佔了兩個,分別是太湖和洪澤湖。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江蘇最不缺的就是水。同時,江蘇還有漫長的海岸線,兼有東海、黃海。在水文上,江蘇是江海湖海俱全,在全國獨此一家。

中國五大名泉獨佔其三,分別是鎮江中泠泉、無錫惠山泉、蘇州陸羽井。



江蘇的運河是世界運河的老祖宗,早在春秋時代吳王為了北上爭霸開鑿了邗溝,是當今京杭大運河的雛形。隋唐時期,京杭大運河的開闢,江蘇第一次貫穿了南北,從南方的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到北方的揚州、淮安、宿遷、徐州,江蘇的城鎮迎來了大爆發。歷史文化名城如筍尖般的冒出,以至於江蘇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在全國排名第一。



水系的密佈,平原的肥沃,農業的發達,讓江蘇成為了著名的“魚米之鄉”,在南宋時更有“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是自古以來中國的糧倉,如今依舊是中國第五大商品糧基地。在任何時代,糧食都是最基本的生產資料。這也是為什麼江蘇是封建王朝糧稅的重要來源。

在東北大米未出的時候,江蘇大米是中國最好吃的,而且基塘養殖的蘇稻,秋收後煮出來的大米芳香四溢。可惜,現在吃不到小時候的那種味道了。小編老家還有種植水稻,不過那些好的稻米都會留給自家,也只能從親戚家那偶爾解解饞。

(興化水鄉)


(泗洪水鄉)

(江蘇淮安秋收圖)

江蘇地勢平坦,更適合發展實體經濟,尤其是製造業。江蘇過去也憑藉著強大的工業排名全國第二。這種地勢,註定要誕生大量的城鎮,匯聚著大量的人口,對於江蘇的產業發展大有裨益。

尤其是江蘇的人口近8000萬,全國排名五。江蘇的城市排名、縣域排名、城區排名常年都是以數量多、質量高為主,這與它的地勢密不可分。地勢影響了很多因素,尤其是交通和農業,所以山區的人們大多比平原上的人要窮。



由於江蘇地勢的優秀,高速公路密度很高,早在10餘年前就已經實現縣縣通高速。但目前鐵路是一大短板,尤其是高鐵。然而,江蘇沒有其他省份地形比較複雜,開工困難比較少。眼饞著其他省備受國家傾斜,自己只好組了個鐵路公司,自己投資自己建。江蘇不吃政策紅利,自己白手起家才是王道。


慵懶國王


江蘇省是我國平原面積佔比最高的省份,或許在很多人眼中平原省份的優勢非常多,比如適合開展城市建設,以及道路建設成本低等優勢,但其實江蘇省平原地形也存在一些劣勢。

平原地形優勢

首先不可否認,江蘇省平原地貌佔全省總面積將近90%,所以在開展大面積種植業,以及城市現代化建設上非常具有優勢。因為沒有丘陵山脈的阻擋,所以不管是修建高速公路還是鐵路建設成本要低一些。比如江蘇省與南部浙江、北部山東相比,這兩個省份在建設鐵路公路時,要鋪設很多橋樑,以及打通很多隧道,所以這類民生建設上面成本要高很多。

平原地形劣勢

但是江蘇省的平原地勢地貌也有明顯的劣勢,體現最明顯的就是缺乏深水良港,雖然江蘇省是我國沿海省份,且海岸線長度佔全省總長度的三分之一,但是江蘇因為沖積平原地形,與海平面之間沒有較高落差,所以沿岸多為鹽鹼旱地,且沿岸不適合大型船隻停靠,這也是為什麼江蘇省的沿海深水良港很少,主要港口為內河港口,大部分集中在長江沿岸。

江蘇地勢綜合優勢不出眾

另外,江蘇省境內因為有長江水道的穿境而過,所以在南北思想溝通上有一種或多或少的屏障,長江水道帶來的經濟發展是明顯的,但也正因為水道存在,使得江蘇省的道路建設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和北部的鐵路建設都非常不錯,但缺乏南北溝通大動脈,因為在長江上架設鐵路橋的成本比較高。所以江蘇省地勢與東部省份相比,綜合優勢上並不是很明顯。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江蘇富裕就是因為地勢不好給逼出來的。。。江蘇不是大清的江南省,蘇北都是大山,江蘇又沒有礦產資源。。中國地勢最好的是東北,有海,有河流,有黑土地,有森林,有沖積平原,有石油,有鐵礦,有一幫死懶的東北老鐵。。。


thunder37


明顯是最適合發展經濟和都市群的

1:沒有山,都是平地。建啥成本都最低。出了江蘇你想找一個沒有山的省,比登天都難。

2:有貴族文化底蘊,人均學歷高。在國內江蘇一直是最富的地方。

3:商業文化繁榮昌盛

4:工業發達,江蘇歷來就是亞洲的製造中心

5:海運,水運發達。海岸線長,又是長江和大運河的交叉點。

6:江蘇省面積小,人素質高,用土話說就是:都是見過世面的人。好治理,易管理。

7:和日本九州島,一水之隔。距離韓國也不遠,貿易頻道。有國際範。

8:和世界窗口,東方明珠,是隔壁鄰居。

9:有安徽穩定的輸出,人才,土地資源。

10:四季分明,不會象北方太乾,也不會象廣東太熱。

11:飲食可以讓大多數人國際友人喜歡。因為江蘇吃的清甜。可以說沒有明顯的地方重口味。


陳彪213246566


江蘇最近幾年幸虧國家政策,所有臺資,外資都在蘇南建廠,不能去別的地方,如果沒政策江蘇和安徽沒區別,江蘇除去一個蘇州,直接就是二流


喜歡爆料


江蘇的地勢不算最好,只能算很好

先從最北邊的贛榆說起,贛榆位於東經118.77度,北緯34.53度,按理說處於北溫暖帶,四季分明,一年可兩熟,可從馬陵山往東除了嶺地,再往東就是鹽鹼地。很多作物不適合種置。

往南,原黃河故道,土地肥沃,作物生長良好,但再往南,處淮河下游,很容易受漬害,有種說法淮河每十一年發一次大水。

到鹽城,顧名思義就是出鹽的地方,想必搞種置不太適應。從高郵湖往南,每年5至6月份往往陰雨連綿,本來可種一年兩熟作物,只能種一季水稻。曾經有個人,看到南通(長江北岸)冬天地都閒著,就租了幾百畝地種小麥,結果,(前幾年的事)成熟後爛的棵粒無收。當然,江蘇農業在全國還是比較靠前的,但很明顯不是最好。

交通方面。說說港口,江蘇沿海上千裡,除北部連雲港有個象樣的港口,其它沿海地區沒一個能建個好港口的地。

當然,江蘇處在長江下游,地理位置優越,但不能說明江蘇位置最優異


還是那個花


現在看江蘇發達了都說江蘇地方好,其實大家誤解了,過去蘇南最好也是太湖周邊好的,長江邊上的好點,鎮江往南也是很窮。雖然出來要飯的不多但農村真的很窮。蘇北北除了揚州興化一帶不錯到了淮河也是窮得一塌糊塗。蘇北窮主要是自然條件不好,看上去是平原覺得好像能產多少糧,我如果告訴你都是鹽鹼地呢,就現在揚州農村土地挖深了還是,原來就是長江入海口看看古時候地圖就知道了,鹽城都是長江的泥沙堆積出來的,過去鹽城農村的富裕家庭就是家裡有口甜水井。剛剛解放和東北比差太遠了,當時好多江蘇人去東北的,我家裡有親戚過去的比老家強多了,這個幾年好了是整個江蘇在蘇南的帶領下一起發展,還有就是蘇南人的勤勞的做事態度也影響了蘇北人,簡單說江蘇好是政策好,領導方向正確,最關鍵是老百姓苦幹出來的。你們遇到江蘇人就知道了,聰明低調勤快。


無花果239870


江蘇平原化率超過90%,江河湖海佔全,內陸水域面積大,海岸線綿長,北邊五省通衢、自古兵家必爭,南邊江南水鄉、長三角核心區。此等地域優勢全國無二。

有人說江蘇沒有世界級海港,這是因為早期定位原因,連雲港當年的預期值並不低,但蘇南挨著上海港和寧波港兩個世界級大港,蘇北臨近山東四大港口,所以連雲港的位置太尷尬,以當時蘇北的實力確實沒能推動連雲港的快速崛起,而後的定位就一路走低。

不過別忘了,江蘇有蘇州港、南京港、南通港這三個世界十大內河港口,其中蘇州港標箱吞吐量放在海港當中能排全球第六。三個內河港比重慶、武漢等所有沿江大市的吞吐量總和還要高,如此強勁的內行航運,即使沒有世界級海港又如何?

蘇北自古戰亂無常,主因正是地勢好、人才多、樞紐價值高,引起各家爭奪。如今雖無法媲美蘇南,但蘇北的城市拿到東部以外任何省份也都是名列前茅的。

江蘇能夠富甲千年,離不開優越的地勢和出眾的區位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