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在谷城重舉義旗,掀起明末農民大起義的新高潮

明朝末年,政治腐敗,賦稅沉重;再加上連年災荒,西北一帶的農民紛紛破產。他們被迫離開家園,逃荒要飯,成為流民。

流民越來越多,最終爆發了著名的明末農民大起義。

張獻忠在谷城重舉義旗,掀起明末農民大起義的新高潮

農民起義的浪潮席捲陝西各地,形成了幾十支大大小小的農民軍隊伍。這些隊伍中湧現出許多領袖人物,而張獻忠就是其中極為著名的一位農民軍領袖。

張獻忠在谷城重舉義旗,掀起明末農民大起義的新高潮

張獻忠是陝西延安人。1630年,張獻忠參加了農民起義。他當過邊兵,富有作戰經驗;在與官軍的鬥爭中,張獻忠不僅勇猛善戰,而且足智多謀,很快就被擁戴成為一軍之主,號稱“西營八大王”。

張獻忠在谷城重舉義旗,掀起明末農民大起義的新高潮

農民軍四處出擊,他們衝出陝西,進入山西、河南、湖北等地,嚴重地衝擊到明朝的地方統治,引起了明朝政府的極度恐慌。

為了撲滅愈燃愈烈的農民起義戰火,明朝政府調集各路兵馬,抽調能員幹吏、驍勇戰將,來對付農民起義軍。

於是,明朝著名的軍政大員盧象升、洪承疇、孫傳庭等人紛紛登場,在他們的率領下,官軍對農民軍進行了殘酷的鎮壓。

許多支農民軍被消滅了。1636年,各路農民軍中最具號召力的闖王高迎祥,不幸被俘犧牲了。張獻忠所部成為農民軍中最強大的一支,所有官軍的注意力都盯在了他的身上。

1638年正月,張獻忠率部假扮官軍,去偷襲南陽。沒料想,正遇上他的剋星——明軍將領左良玉。

左良玉識破了張獻忠。雙方展開了一場血戰。戰鬥中,張獻忠身中兩箭,臉上也被左良玉砍了一刀,幸虧部下將士奮力死戰,才得以突圍而走。

張獻忠率領殘部,一晝夜跑了七百里,跑到湖北谷城,才算安下身來。

此時,在明朝督師楊嗣昌制定的“四正六隅”圍剿政策下,各部農民軍損失都很慘重。

張獻忠被左良玉重創,李自成僅剩十八騎,逃入深山之中;其他的農民軍也都岌岌可危,振作不起來了。

為了得到喘息的機會,張獻忠接受了明朝總理大臣熊文燦的招撫,投降了明朝政府。

隨著張獻忠的受撫招降,羅汝才、劉國能等部農民軍都跟著投降了。

一時間,農民軍偃旗息鼓,農民起義的浪潮似乎已經不復存在,崇禎皇帝“中興大明”的夢想也好像即將實現了。

張獻忠在谷城重舉義旗,掀起明末農民大起義的新高潮

張獻忠受撫之後,在谷城訓練部隊,籌集糧餉,觀望形勢,伺機再起。

而明朝政府對張獻忠拒絕遣散部隊的行為也很不滿意,暗中也在籌劃消滅張獻忠的用兵方略。只是官軍主力被抽調出去,應付侵犯的清兵去了,一時間,楊嗣昌、熊文燦也調集不了足夠的兵力,來一舉吃掉張獻忠。

在谷城期間,張獻忠與明朝官場上素有來往。為求自保,他不惜重金,對官場上下人等進行賄賂。在此過程中,張獻忠耳聞目睹,對明朝政府的腐敗有了更深刻的瞭解。使他對官府更加痛恨、輕視。

張獻忠在谷城重舉義旗,掀起明末農民大起義的新高潮

1639年5月,張獻忠在谷城重舉義旗,再度起義。

張獻忠率部向西攻打房縣。得到羅汝才所部的積極響應。同時,當初投降明朝的十三家農民軍,除了極個別的人之外,全部投奔張獻忠,繼續反抗明朝的統治。

張獻忠在谷城的重新起義,是明朝末年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事件。它粉碎了崇禎皇帝妄圖中興明朝的美夢,再度掀起了明末農民戰爭的高潮,其產生的深遠影響,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張獻忠在谷城重舉義旗,掀起明末農民大起義的新高潮

張獻忠再度起義之後,其實並不順利。1640年7月,官軍在左良玉率領下,在瑪瑙山大敗張獻忠農民軍,張獻忠的軍師、妻妾等多人被俘,農民軍傷亡慘重。

張獻忠在撤退的路上,連連遭到官軍的截擊,最後僅率千餘人逃入深山,形勢十分危急。

但是,明軍將領的貪婪幫了張獻忠的大忙。張獻忠故計重施,派人用重金賄賂左良玉及其他明軍將領,使得他們不再窮追不捨,養寇自重。

就這樣,張獻忠逃過一劫,渡過長江,進入了四川。他從此刻起,開始採取流動作戰的方針,不停地行軍,與官軍兜圈子,拖得官軍精疲力竭,不願再戰了。

1641年的正月,緩過氣來的張獻忠在開縣打敗了官軍,乘勝急行軍,疾馳三百里,乘夜賺開城門,攻下了襄陽城。

在襄陽城中,張獻忠活捉了襄王朱翊銘,這是明末農民起義以來,農民軍首次取得活捉明朝藩王的重大勝利。

張獻忠在谷城重舉義旗,掀起明末農民大起義的新高潮

張獻忠歷數朱翊銘的罪惡,下令處死了他。

與此同時,由於明朝政府和官軍的注意力都盯在了張獻忠的身上,另一位農民軍領袖李自成乘機走出商洛山,進入河南。

張獻忠在谷城重舉義旗,掀起明末農民大起義的新高潮


當時河南饑荒嚴重,災民紛紛加入了李自成的隊伍,李自成的軍隊迅速發展壯大。李自成率軍攻取了洛陽,處死了作惡多端的福利朱常洵;打開福王的糧倉,賑濟災民。從而吸引了更多的災民投奔到李自成農民軍中來。

張獻忠、李自成幾乎同時擒殺了兩位明朝藩王,震驚了全國。逼得農民軍的死敵——明朝督師楊嗣昌畏罪自殺,崇禎皇帝進入太廟謝罪。

從此,農民軍開始壯大到敢於同官軍進行大規模野戰、攻城掠地,明朝政府再也沒有能力徹底消滅掉力量強大的農民軍了。

結語:張獻忠的谷城再起,掀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新篇章。在他的帶動下,陷入低潮的農民起義再度復興,沉重地打擊了明朝的腐朽統治。

張獻忠的再度起義,給了李自成一次重要的歷史機會。使李自成得以走出深山,進入河南,迅速壯大。最終,李自成在河南建立了一支號稱百萬的大軍,正是這支大軍,成為了推翻明朝統治的主力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