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秋天钓鲫鱼是钓深水还是浅水?

洛丿夜猫子


秋季钓鲫鱼,建议钓有水草的浅边,但这样的建议并非适用于任何地区,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一看。可能不少钓友都听说过“秋钓潭”这句钓鱼谚语,意思就是秋季气温低下,水温也会变得很凉,同时鱼儿们有趋温性,相比之下深水区域的温度会更高,所以我们在深水区下杆往往能有着更好的收获。其实秋钓潭并没有错,但钓鱼并非一成不变的,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钓点钓位才行。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秋季钓鲫鱼,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合钓深水,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合钓浅水。

一、钓浅水

我们先来看一看,在秋季的什么情况适合钓浅水。首先我们从刚立秋开始,在立秋后气温会呈现一个逐步下降的趋势,但这个下降过程的快与慢是跟地域有关联的,有些地方快有些地方慢,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我们总的来说还是要看天气温度。一般来说,当气温能10度及以上时,小编建议大家仍可选择那种有水草的浅水边,这里说的浅边是指60CM~1.5M的水深。因为鲫鱼是一种耐寒性较高的鱼种,即使是在寒冬季节它们也会进食。

二、钓深水

当深秋来临时,气温也会变得比较低了,可能在大部分地域,气温都会降到10度以外了,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在开始下雪或者结冰。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那么我们在垂钓鲫鱼时,便可以开始垂钓深水区域了。一般来说,水深1.5M~3M左右的地方,且有长有水草的区域,是最为理想的下杆钓点。可能大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小编一直在强调要靠近水草区域下杆垂钓,这是因为有水草的地方更适宜鲫鱼们藏身跟觅食,所以它们往往更喜欢在这样的地方聚集。

三、小结

关于秋季钓鲫鱼是钓深水还是钓浅水的问题就解答到这里了,总体上来说,我们最好能根据自己所在区域的天气情况来选择水深,同时靠近有水草的地方下杆是一个重点。好了,今天就为大家分析到这里了,希望小编的回答能帮助到大家。


野钓竞技


首先感谢题主。秋天钓鲫鱼是钓深还是钓浅?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我是北方人,曾经也在江浙沪打比赛还游钓过几年。下面我就以北方和江浙沪为例为您解答,希望对您能有一些帮助。

一、北方(黑龙江、河北、山东)为例

1、如果是在北方黑龙江、河北、山东初秋或中秋天气微微转凉早中晚温差不大,甚至中午还会有秋老虎的存在。这时候我垂

钓鲫鱼一般会选择岸边的滩且有水草的钓点进行垂钓(滩不代表浅)。因为初秋和夏天的温差不大只是夜里会丝丝凉意对水温起不到太大的变化从而对鱼也不会有影响,我还会按照夏季垂钓的方式进行垂钓。

2、如果实在黑龙江、河北、山东晚秋天气变凉早中晚温差较大。这时我会选择晚上8点到达钓点做窝9点太阳热量增加时开始坐钓一般会选择水位较深大约1.5-2米左右的水深。基本到十点半左右就可以连杆钓到下午两点左右太阳热量变低天气微微转凉就手工回家。

二、江浙沪地区。

1、江苏、浙江、上海初秋或中秋这个地理位置很特殊一般情况下初秋和夏天没有差别我一般会选择水深在1.2-1.6米左右的水深且水草茂盛的草边或者草洞进行垂钓。一般到十一点左右我就会选择补窝,自己也吃个午饭休息一下到下午一点半左右在进行垂钓。

2、江苏、浙江、上海晚秋这个时节一天当中夜里和白天的温差不算太大,但是体感比较明显,水温黑白的温差变化较大。白天我会用长竿钓的远一些(远不等于深大约会选择1.6-2米左右),我一般会七点左右到钓点做窝八点左右开始垂钓九点左右鱼口会快一些。钓半个小时大约十点左右我会选择补窝十一点左右开始垂钓,钓到下午三点左右就可以收工回家了。夜钓我会比白天用的短一些钓的深一些。晚秋粮食草籽都成熟脱落随着风吹到水里,这时夜里鱼儿一般会选择靠近岸边觅食,所以我会钓近一些。因为是晚秋夜里和白天温差较大,水温变化也大。相对来说鱼会在水温变化小的深水区觅食。所以我会选择钓深。

以上纯属我个人经验,不代表任何权威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刘二狗去钓鱼


常言道:“春钓浅,秋钓深”,于是很多新人在进入秋季之后就改钓深水。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正确。为了给新手们解惑,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秋季垂钓的一些要点,告诉大家是钓浅水还是钓深水好。

一、钓深水

事实证明,秋天的气温、水温有时候仍然不低,并有“秋老虎”的称谓。所谓“秋老虎”,即酷暑、炎热、高温。

秋高气爽,只是显露在早、晚的凉意。从立秋至立冬,南方整个秋天的气温在8~26℃左右,水温也很适宜鱼儿在浅水里生存,鱼游向较深的水位也是暂时的、短促的。即仲、晚秋的早、晚水较凉时,鱼会待在深水处,其余时间它们还是在浅水区活动。

二、钓浅水

鱼儿之所以恋恋不舍浅水,是因为浅水近岸温度较高,氧气充足,水草丰富,藻类、浮游生物、小虾活跃;秋收时节,自然落地的高粱、谷子等杂粮及菜叶、草种,甚至植物的小根茎,都很容易被秋雨冲进近岸浅水域,变成鱼儿的佳饵美餐。

所以,浅滩近岸,是鲫鱼、鲤鱼、鲢鱼、草鱼、鲇鱼、鳅鱼等休息、聚集、嬉戏、觅食的最好场所,只要温度在6℃以上,各种淡水鱼并不会轻易离开浅水区域。

三、秋天钓鱼水深多少合适

1、初秋天气和夏末相差不多,一般都是早晚凉爽,中午炎热,所以中午水温较高,鱼儿喜欢潜入深水或者树荫下休息。所以初秋钓鱼的话应选择在早上或者晚上比较合适(早5点~9点、晚5点~7点)。如果遇上阴雨天气,也是垂钓的好天气。建议钓靠近岸边的浅水处,水深在1米~1.5米为宜。

2、仲秋天气会逐渐凉爽起来,鱼儿也会变得非常活跃,觅食很积极。这时候就不用“起早贪黑”了,全天都可以钓鱼,想啥时候钓就啥时候钓。钓饵也没有特别要求,荤素都行。水水深选择在1.5米~2米最佳,如果是在水库钓大鱼,水深可以选择在2.5米~3米深水和浅水区的交界处。

3、深秋因为气温个水温会急速下降,鱼儿会为过冬储存能量,大鱼一般也会躲在深水区避寒,所以一般选择深水区垂钓。而深秋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温仍可以保持在10度~15度,鱼儿相对活跃,钓友们可以选择这些地方进行垂钓。







可视钓鱼邹大锚


钓友好。

根据我个人经验,总结以下两点:

初秋钓浅边:

初秋时节,气温仍然偏高,鱼儿还处在活跃期,虽然昼夜温差逐渐加大,但整体温度还是很高的,鱼儿还是习惯性到岸边处觅食。


深秋钓深远:

最近连续钓了四个周末的板鲫,从晚上钓到白天,夜钓时,与白天温差12℃以上(夜间14-18℃左右,白天26-28℃左右),通常长杆的钓友鱼口更好,而用到3.6杆的钓友基本整夜没口,温差越大的天,短杆越是没口,钓友亲测。而白天,一反早晚口好的常态,到上午十点,鱼口才活跃起来,并且阳面比树荫下更好钓,这是我亲测。

当然,我钓的水域,是一条水流流速较快的河流,如果是池塘、水库的话,鱼情也许就不一样了,这还是要看钓友实践的。


祝钓友爆护!


爱钓鱼的娟儿


秋天钓鲫鱼,钓浅水还是深水的问题也是很多钓友关注的话题,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答案。因为水域不同,水深不同,环境不同,钓深水还是浅水都不一样。

不知道钓友那边温度怎么样,光头这边温度还是很高,温度还是在20-30度,虽说温度已经降下来了,但是白天还是有点热。最近几次光头去河内钓鱼,还是钓1.5-2米水深,效果不错,鲫鱼相对于夏季来说大了不少,偶尔也能碰到2-3两的鲫鱼。

咱们用小水面和大水面来举例说明下。

小水面:小水面不管是河道还是坑塘,一般都是浅水,水深超过2米的不多。这种地方钓鱼,如果水内有水草最好找水草旁边,1米多深水草旁边就可以。如果没有水草,那就只能钓稍微深一点,但是不钓最深处,由于由于鱼儿现在是吃饵高峰期,中间水深食物稀少,鱼儿不会在深水区多呆。

大水面:大水面由于水广鱼稀,是人找鱼的过程,能找到鱼的必经点,也就不怕没有鱼吃钩。大水面都有进水口或者浅滩,在这个季节这些钓点不错。但是由于水面大,风大浪大,在大水面钓鱼不易选择太浅的水深,因为有风的话水浪很大,水浪哗哗的响,鱼儿也会感觉不安全。从而不敢游到浅水域吃饵。风大的时候还是钓2米以上的浅水区,浅滩或者入水口,出水口等,浅水区相对于深水区食物较多,由于现在温度不高不低,鱼儿也喜欢呆在浅水。



总体上来说,秋季还是钓鱼要钓草,草边有食物,水草也利于鱼儿的躲避,俗话说“钓鱼不钓草,钓也瞎白跑”,也是这个道理,草边才是鱼儿的聚集地。


光头鱼司令


秋天钓鲫鱼该钓深水还是钓浅水呢,我个人观点还是以钓深为主,钓浅为辅,为什么钓深水为主呢?因为秋天气温还是蛮高的,水深好处就是冬暖夏凉,天热时鱼躲深水底乘凉,天冷时呆深水里保暖,所以鲫鱼还是喜欢呆水深的地方,我们钓鱼也要选择钓深水地方,因为鲫鱼都藏在深水里,我们钓深水区绝对要比浅水区要好得多,那我们下面就谈谈深水和浅水的区别~

深水:深水区,一般水深超过三米以上的地方就叫深水,深水区大鱼藏身地方,大鲫鱼等也喜欢呆在水深的水域,因为水深让它们觉得有安全感,天热时可以起到降温作用,天冷时可以起到保暖作用,所以除了鲫鱼产卵时期,鲫鱼基本都呆在深水区,我们钓鱼钓深水是明智之举,所以以我个人观点,钓深水地方绝对要比浅水地方要好。

浅水:浅水区,一般水深不超过三米,我们通常就称它们为浅水区,浅水地方基本都是小杂鱼居多,大鱼偏少的,因为水浅大鱼觉得不安全,大鱼觉得不安全,可饵时肯定会特别警惕,一听到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大鱼就会离开,寻找新的藏身之处,鲫鱼也是一样的,大鲫鱼吃饵也是很小心的,有什么动静大鲫鱼也会马上离开的,所以我个人觉得浅水区不太适合钓大鱼。

总结:一年四季,除了春季以外,我建议大家都钓深水地方,因为深水地方大鱼比浅水地方要多。





钓鱼飞飞


钓深水和浅水跟当地气温、水温、水域的自身条件有关,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要不说钓鱼不能认死理,要学会变通。要先知道为什么要区分深水和浅水。

浅水的好处是升温快,深水的好处是水温稳定,钓鱼谚语中说到秋钓潭,意思是深水中水温稳定,鱼有趋温性,所以钓深水,可又说钓草边,草边大多数是浅水,难道是自相矛盾吗?不是的,古人早就学会辩证的看问题了,就如同我前面所说的,要灵活变通,盲目的按照谚语是钓不好鱼的。

当你无法判断是钓深水还是浅水时,其实有小窍门的,如果水域里有杂草、荷叶荡子,那么这里就是首选的钓位,因为这里面的温度要偏高,而且有很多食物可供鱼类食用。如果没有这些障碍区,那么可以沿着岸边用鱼竿多试探几个地方,先找到深浅结合的地方,从这里先钓起,然后观察鱼情和旁边钓友的反应,为下一步变化做准备。

综上所述,无论什么季节,深水和浅水都会有鱼,无非是密度问题,这个绝对没有人能说清楚到底钓什么水深好,所以要学会去判断鱼情,这样才能钓好鱼。如果觉得说的不错就点个关注呗,一起交流钓鱼那些事。


钓鱼人乌兰


钓深的理论主要有四点:

1)大鱼多游藏在水深之处;

2)水深光线暗、安静、距岸远,所以对鱼来说干扰少,安全感强;

3)水深之处水草等植物少,钩更易落底,饵更易被鱼发现;

4)冬夏季节深处的温度对鱼比较适宜,容易聚鱼。


而钓浅的根据则主要也有四点:

1)浅处水生植物较多,更有利于鱼内(尤其是生性胆小的鲫鱼)隐蔽藏身;

2)浅处微生物丰富,是鱼觅食的主要场所;

3)浅处是鱼类产卵的地方,每年春夏季鱼类繁衍的本能促使它向近岸浅水靠近;

4)水浅水中的温度无大的变化,恒温的水域比较适合聚鱼。事实上上述二种观点都有道理,而且鱼类的活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大部分鱼都有早晚游到浅处近岸觅食的习惯,而白天待在深水处等,所以笔者主张不宜固守深浅,而应该根据野外自然水域的具体情况作出钓深和钓浅的抉择。

就我个人来说总体喜好钓浅,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因为钓浅基本是钓近,相对长杆远钓而言,手臂不累,视线比较清晰,更易抓住 变动的信号。但我始终把握以下浅处下钩的条件:

第一:选择1.2-1.5米深度且水生植物较多的地方,因为植物密布使得水下光线较暗,降低鱼对岸上动静的警觉性;

第二:按浅中找深的原则选择距岸4-5米的洼处;

第三:春季若要钓浅近岸处,务必采取侧位伸杆下钩方式,目的是减少对水下鱼类的干扰;

第四:布窝时深浅兼顾,以浅为主,达到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效果。

这些年,我按上述来把握钓深与钓浅的的关系,效果较好,其中大鱼基本都是在距岸4-5米,水深1.5米左右且伴有水生植物的近岸浅处水域钓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