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知多少:按揉帶脈穴趕走煩惱“啤酒肚”

中醫知多少:按揉帶脈穴趕走煩惱“啤酒肚”

隨著生活日漸豐富,可選擇的食物繁多,很多人不注意節制、飲食過量,加之部分人群長時間坐著工作、缺乏運動,腹部脂肪日漸增多、過剩,便形成所謂的“啤酒肚”。要告別“啤酒肚”,除了合理運動、規律飲食,還可以用帶脈打“助攻”。

穴名:帶脈為人體奇經八脈之一,如衣帶般於肚臍水平環繞,約束著上下行走的諸多經脈。該穴為帶脈與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且為帶脈的主穴,故以其經脈命名為“帶脈”。

穴性:帶脈穴,具有溫補下焦、利水降濁的功效。中醫學把人體劃分為上中下三焦(或三個部位),其中臍以下為下焦。下焦陽氣不足、氣血凝滯,水溼痰濁則積聚於內,不易排出體外。體內過剩的脂肪,也多屬於這類“水溼痰濁”。故以帶脈穴補充下焦陽氣,起到溫化痰溼的作用;且可恢復帶脈“約束諸經脈”的作用,讓氣血運行通暢,從而促進脂肪代謝,是我們減掉“啤酒肚”的“好隊友”。

取穴法:在第11肋骨遊離端下方垂線與臍水平線的交點處(第十一肋骨遊離端,約在身體外側中線上,肋弓下緣)。

按摩法:行點揉法。雙手拇指腹按於穴位上,掌心向內,其餘四指於腰背部固定。拇指由輕到重用力點揉,以微覺酸脹感為度。每次點揉3~5分鐘,2~3次/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