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院校以後想考研,想考一本研究生,非211,985難度如何?

靈緣曦遇


其實每年都有很多本科不是太好的同學問我:老師,你說我本科不好,考985、211類學校研究生可能比較難,那考個雙非的一本院校難度到底如何呀?對這個問題我想說幾點:

首先,在考研當中,其實是不分一本、二本、三本的,一般只分為985、211(或者雙一流)、特色類和普通類學校;因為同樣一所學校,你從外地考過去可能是需要一本的分,但是本地的孩子可能二本分就可以上了。

其次,考研和高考不同。高考因為地域差異和試卷難度差異,會導致同一所學校、同一個專業的不同地區的學生差異性很大,甚至是差出100多分;再加上高考的考試科目比較單一,所以不能真正的體現出一個學生真實的綜合實力。考研則不同,只要你考同一所學校的同一個專業,全國哪的考生都一樣,還是非常的公平的;除此之外,你可以通過考不同的學校的不同的專業,來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考試科目,真正做到揚長避短。

再次,在考研當中,同一個學校的不同專業難度差別會很大。同樣一個雙非一本學校,他的優勢專業可能要高出國家線大幾十分,甚至比一些985、211類學校考試難度都高;而那些一般點,甚至冷門一點的專業,超過國家線一些就行,難度說實話真的很一般。如果你還能接受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或者是教育欠發達地區的話,甚至有些專業每年都招不滿,只要你過了國家線就行,難度真心不大。

所以說,其實考研並不是多難的事情,難的是你對學校和專業方向有追求,難的是你想要去更好的地方;當然,我這裡並不是說你好的學校考不上,只是想表達:越好的學校、越熱門的專業、越發達的地區,相對的報考難度就越高,你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自己,加油吧。


張雪峰老師


我是一個一本院校的研究生,畢業已經很多年了,我說一個我們學校的現狀吧,其實我們學校很多研究生都是三本院校的。也就是說,其實對於三本院校的學生來說,考一本院校的研究生並不是很難。特別是報考非211,985類別的一本院校。

為什麼說三本的學生考一本(非211和985)並不是太難呢?主要是下面幾個方面:

  1. 報考一本院校(非211和985),的學生大多都是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學生,和一本類院校的學生相比,二本和三本的學生差距不是很大,所以競爭就不是很激烈;

  2. 其次,我們國家一本類院校比較多,招收研究生的名額也很多,再加上大多數人報考研究生都是首先選擇211和985類,一本類院校選擇的不是很多,競爭程度進一步降低。

總的來說,對於三本院校的學生來說,報考一本(非211和985)院校的研究生還是不太難的,特別體現在兩點,招收名額較多,橫向競爭不是十分激烈。

那麼對於三本院校的學生如何準備才能確保考上一本院校的研究生呢?

我個人覺得要做好這幾點:

  1. 首先堅定信念。很多三本院校的學生會有一種自卑感,認為自己的學校不好,所以考研的時候也不敢報考好一點的985或者211院校,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正確,考研主要是看一個人的努力程度,信念是不是堅定,只要堅定信念,那麼就能夠好好努力去拼搏,這樣考上的機會自然就有了。

  2. 其次,要認真準備各科目的複習,就如同我上面所說的,考研考的是一個人的努力程度,只要下到功夫了,那麼成績自然不會差,所以對於三本院校的學生而言,一定要把時間花在各科目的複習上,別胡思亂想。

總的來說,考研就是要做到這兩點:堅定信念,努力準備。兩者都做到了,即便考不上,也不會留下遺憾的。

佛系教育


三本院校想考一本的研究生,非211和985的學校;難度不大,比較容易實現!

考研大軍中一本、二本、三本各層次的都有,與每年考研的同學聊天中得知,經常也會有三本院校的同學參加考研的,最後順利考上一本大學研究生。如果是報考211、985院校,那難度還是有點大,但是要是選擇一本院校當目標的話,難度就要低一些。

不要太在意自己三本院校的標籤

為什麼說讓大家不要過於在意自己三本院校的標籤呢?目前很多省份已經二三本合併招生的,所有以後也不會存在“三本院校”的說法了,都算是二本院校。目前廣東省已經是隻有本科招生了,已經不分一二批招生了,這算是走在前沿的。


所以以後考研也都是本科院校之分,985/211成為過去式,強調學科專業的重要性,弱化一二本這樣的概念。三本院校的出生這樣的標籤就可以忽略掉了。

基礎差、早複習,增大成功性!

三本院校的同學,如果你英語和數學的基礎比較差的話,那麼最好早點開始準備。看你應該是還沒到考研的時候,所以趁早規劃!

  • 關於數學,首先要先熟透大學期間學的課本知識,這些都是基礎,後面可以再買專業的複習書。
  • 關於英語,養成記單詞的好習慣,每天早晨記單詞,堅持是最好的品質。如果你想成功,你可能就要成為那少部分人!
  • 關於專業課,專業課一般都在大二下學期才開始接觸到,考本專業的研究生,專業的基礎課還是要好好學習。考研的參考書籍,這個都可以找到的。

選擇有時候比努力更重要

如何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報考的專業?這是一大難題,如果考本專業的話,專業這一塊就不用考慮。那麼學校該怎麼選擇呢?我的觀點就是還是要看專業實力的學校排名,來逐步篩選。排除你覺得沒把握的,挑選兩三個比較有希望的,然後去了解下它們的研究生招生的條件和章程。學校的報錄比?每年招生的人數是多少?複試的分數線?考研的科目?專業課的內容?把這些再來對比下,然後從中選擇一個最為合適的。

挑選學校這一塊,是比較耗費時間和精力的,這個是前期就可以去熟悉和收集信息的。

三本院校考研報考一本學校,考研難度相對來說不難,只要肯付出掌握好學校方法,你會成功的!


考研君說


中國高等院校考研難度排序,基本上是985院校難度最大,接下來是211院校,其次是雙非一本院校,再往下其實研究生的含金量就會降低,讀的意義就不是太大了。

如果您的定位是非985、211,我覺得只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準備,考上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甚至有可能衝擊一下211院校中的偏遠地區學校、末尾學校。

1.合理定位自己的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學習效果

考研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馬拉松賽跑,在比拼耐久力的同時,也要正確衡量自身的情況,要對自己過往的學習成績和潛在的學習能力做一個綜合性的評估,在現有基礎上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逐步有序的提高成績,這個是考研的核心能力。

2.關注考研大數據,選定適合自己的理想專業

要多關注考研方面的院校數據情況,合理的評估自身所學專業,如果所學專業研究生分佈在985,211靠前的院校,那麼建議可以適當放棄原專業,選擇雙非頭部院校的優勢專業,或者211尾部院校的非熱門專業,這樣可以有效的避開競爭,為自己的考研爭取一份可能。

3.樹立正確的考研觀念

要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從戰略上藐視,從戰術上重視,把考研當做人生中的一種快樂的學習經歷,考上了自然皆大歡喜,看不上也不要悲觀,畢竟知識學到了就是自己的,也可能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可以起到助力的作用。

4.加入正能量的考研互助小團體,增強學習動力

積極加入有同樣目標的考研小團隊,大家在一起可以互相鼓勵,互相交流學習方法,團隊中的氛圍和激勵都是個人單打獨鬥所不具備的,在團隊裡,能夠更好的優化學習計劃,在氣餒時能夠得到更多的鼓勵,從而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

只要您能夠合理安排時間,正確規劃路徑,我相信經過持續的努力,一定會有個好的結果,最後祝您考研成功,取得滿意的結果。


趣考高考綜合資訊


三本院校畢業學生,想考非"211,985"工程大學的一本院校的研究生。難不難,這要看你考什麼專業。

若你想報考各一本院校的全國或省重點的以及特色品牌專業,熱門專業,是有很大難度的。當然若你想報考其它專業,相對來說難度小一點,但也有較大的難度。請看下面分析:


因為每年全國畢業的大學生人數很多,據有關資料得知,2019年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多達860萬,這麼龐大的一支就業隊伍,就業難度可想而知。

有很多大學畢業的學生,因就業不理想或就業困難。面對這種形勢,為了使自已增強就業競爭力,提升自已的學歷是一條必由之路,那就只有讀研究生。

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每年報考研究生的人數大幅度遞增。比如:2017年大學畢業生報考研究生的人數為201萬,2018年猛增至238萬。


每年招收研究生人數的比例雖有所增加,但近年研究生錄取比例也只約25%。也就是說4個報考學生中只有1個學生可以上研究生。可以看一看,競爭力有多強。

所以你想考一本高校的研究生,肯定還有很大難度的。

若你想考各非211,985工程大學的一本高校的品牌專業,特色專業,熱門專業。考生會更多,競爭力會更強,可能是百裡挑一,難度會更大。

所以,你應當積極備考,不懈地努力,考出特別優秀的成績,才可能考上一本高校的研究生。祝你如願!


同學,努力吧!綜上,個人看法。


吉星高照130484261


選擇學校是關鍵,看自己的成績,若成績足夠,可考慮個211學校,但一定要謹慎。若成績一般,建議你考慮個層次低一點的學校。985學校招研時一般看你的出身,最好不要考慮了。考研一定要早準備。祝你成功。


河北周老師


很簡單的!只要你肯努力,211/985都可以的!很多人不想付出多少,卻想回報豐厚,總希望簡單隨便的弄一下就可以考上清華北大。考試,抱僥倖心理是肯定不行的,但只要你肯努力,就會有回報,相比於社會上很多競爭,考試只看誰更努力,不看長相,不看家庭條件,不分性別,不看年齡……,如果這樣都不肯努力,那還有啥拼的起的?


美日盼兮


在頭條你敢說你要考雙非碩士 我敬你是條漢子 這麼說吧 在條友眼裡雙非碩士和小學生沒區別


L明易


我們班有兩個專升本的,一個現在在人大讀博,一個在復旦讀博,都是經濟學


用戶146947195770


都會本校優先照顧,但是就上一本不限專業的話,只要過了國家線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