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3章的“宠辱若惊”该怎么解读?

四真


惊:马骇也,从马,敬声(《说文解字》)。就是马受突然刺激而惊骇,以致于行走失常(《文白对照说文解字》)。

所以,“宠辱若惊”就是受宠和受辱,都好象马受突然刺激而惊骇一样(以致于行为失常,精神不自由)。

这是《道德经》第十三章的句子,全章内容如下: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13章》)

笔者在此用白话翻译如下:

荣耀和耻辱(加在一个人身上),都好象马受突然刺激而惊骇,以致于行为失常一样(心灵受惊而不自由);富贵和灾祸,都好像妇女有孕在身一样(行动受到影响,不自在)。为什么说荣耀和耻辱都好象马受突然刺激而惊骇呢?追求荣耀或保持荣耀,就要谦卑就下,甚至低三下四,获得荣耀好象马受突然刺激而惊骇一样,失去荣耀也好象马受突然刺激而惊骇一样,所以说荣耀和耻辱都好象马受突然刺激而惊骇一样,心灵不得自由。为什么说富贵和灾祸都好像妇女有孕在身一样呢?我之所以存在灾祸,是因为我看重一己利益,等到我不在乎一己私利或者没有一己利益的时候,我还有什么灾祸可言呢!所以,崇尚以一己之身服务天下,(这样的人)似乎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珍爱以一己之身服务天下,(这样的人)似乎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了。



王君敏


老子第十三章文意简洁,语义明了。我在《时空之外·道法自然》中,作如下理解,供参考。

老子原文为: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大义译解: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被宠者的地位相对低下,得到宠爱会很惊喜,失去宠爱会很惊恐,这就叫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我们之所以会患得患失,是因为我们拥有这个肉身,若我们的肉身不存在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忧?

所以认为天下比自己的肉身还重要的人,才是可以寄放天下的人;认为天下比自己的肉身还可爱的人,才是可以托付天下的人。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对照老子的最后一段话,看看有多少政治家是可以寄放天下的人,有多少政治家是可以托付天下的人。所以别看老子"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段话,看似举重若轻,轻描淡写,实在是极其伟大的政治家,需要举轻若重,认真对待,方能勉强达标。


刘怯之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④,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⑤;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⑥!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⑦;爱以身为天下⑧,若可托天下。

[通释]

受宠幸像得到惊喜,受羞辱像受到惊吓,把大的忧虑看得像身家性命一样重要。什么叫“宠辱若惊”?把受宠幸看作上等好事,把受羞辱看作下等坏事,得到宠幸就惊喜,失去宠幸就惊慌,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我有大的担忧的原因是我有自身的利益要求,如果我没有自身利益要求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所以看重把自身交给天下,才能把天下托付给他;乐意把自身交给天下,才能把天下交付给他。

[注释]

①宠辱若惊:受宠幸像得到惊喜,受羞辱像受到惊吓。宠辱,都用作动词,受宠幸,受羞辱。若,像,如。惊,用作动词,得到惊喜与受到惊吓。

②贵大患若身:把大的损失看得像要自身性命一样重要。贵,以……为贵,把……看得重要。大患,大的担忧,患,因怕失去权贵、财富等形成的担忧。身,自身,引申为身家性命。

③宠为上,辱为下:把受宠幸看成上等好事,把受羞辱看作下等坏事。宠”与“辱”前均省略了“以”。为,看作。上,上等,好。下,下等,坏。王弼本“宠为下”后漏“为上辱”三字,据唐景福碑补。

④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得到宠幸就惊喜,失去宠幸就惊慌;受到羞辱就惊恐,没了羞辱就惊喜。若,好像。之,代词,分别代指宠幸和羞辱。

⑤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我有大的担忧的原因是我有自身的利益要求。所以……者,……的原因。为,是。有身,有自身的利益要求。

⑥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如果我没有自身利益要求,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及,如果。

⑦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因此看重把自身交给天下,才能把天下托付给他。贵以身为天下,以把自身交给天下为贵,看重把自身交给天下。贵,以……为贵,看重。以身为天下,把自身交给天下。“以身为天下”是“贵”的宾语。以,把。为,交给,交付。若可,才能。若,乃,才。

⑧爱以身为天下:把自身交给天下可爱,乐意把自身交付给天下。爱,以……为可爱,乐意。“以身为天下”是“爱”的宾语。

[意义归纳]

本章通过对“宠辱若惊”的描绘和对“贵大患若身”的剖析,提出“贵以身为天下”“爱以身为天下”的主张。全章分为三层。

第一层:“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提出问题。

第二层:分析问题。再分两小层:

(一)“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描绘和分析“宠辱若惊”的表现。

(二)“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分析“贵大患若身”产生的原因。

第三层: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提出“以身为天下” 的主张。

[考辨]

“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王弼本为“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漏“为上辱”三字。查帛书甲乙本,此处为“宠之为下(也)”;查郭店楚竹简,此处为“宠为下也”,都没有“辱”,可见王弼本此处缺失是有原因的。

单取“宠为下”,必然不能与“宠辱”搭配,又不符合世情之逻辑。“宠辱若惊”与“贵大患若身”皆老子否定之世情。“宠为上,辱为下”,才符合逻辑。“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道德经》列举的在宠辱面前患得患失之人的认识和表现,这些人的认识不是《道德经》的认识。如果这些人能达到“宠为下”这么高深的认识就不会有“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了,就不用“宠辱若惊”了。故据唐景福碑增补。

[解读与点评]

受宠幸就惊喜得了不得,受羞辱就惊吓得了不得,把这样的得失看得像身家性命一样重要。什么叫“宠辱若惊”?把受宠幸看作是大好事,把受羞辱看作是大坏事,得到宠幸就惊喜,失去宠幸就惊慌,这就叫“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只一句话,中间本无标点,展开解释时变成了两句话,中间加了标点;而且在“宠为上”“辱为下”的注释中,我又分别从两个角度解释,因为对“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要分别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两个“得”,一个得宠,一个受辱;两个“失”,一个失宠,一个止辱;两个“惊”,一个惊喜,一个惊恐。“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如果单就“宠为上”而言,“得之”者,“得宠”也,乃“惊喜”之“惊”——可以弹冠相庆,得意忘形,因此最终带来“满招损”的结局;“失之”者,“失宠”也,乃“惊恐”之“惊”——会惊恐万状,忧心忡忡,甚至郁结成疾。如果单就“辱为下”而言,“得之”者,“遭受羞辱”也,乃“惊恐”之“惊”——会闷闷不乐,愤愤不平,因此而伤心而致伤身;“失之”者,“羞辱止”也,乃“惊喜”之“惊”——止住了羞辱也可能惊喜得忘乎所以。

什么叫“贵大患若身”?我有大的担忧的原因是我对获取有强烈的要求,如果我对获取没有强烈的要求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贵大患若身”,就是把大的担忧看得像自身性命一样重要。为什么会“贵大患若身”呢?“为吾有身”,是我存在自身利益,自身有利益需求。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这其实是社会人的一种常态,古往今来,争权夺利、争名夺利的现象一直没有停止,有太多的人对权力趋之若鹜,如蚁附膻,如蝇逐臭。老子生活的时代的人们是这样,如今之人依然故我,有几人能跳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的怪圈呢?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也曾讨论名利财货与“身”的关系,提出三个疑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随后间接给出一个结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似乎是本章内容的一个补充。

所以把自身交给天下的人可贵,可以倚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把自身交给天下的人可爱,可以信赖,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

《道德经》推崇的是“无身”的境界。“以身为天下”,用今天的话讲是“把自身交给天下”。要注意“把自身交给天下”并不是“为天下献身”,而是“将自己融入天下”,“以天下事为己任”,明确自己是天下的人;不是把天下当成自己的——达到这个境界,当然可以倚重,可以信赖,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身为天下”是无私忘我的境界,所以可贵,所以可爱,所以“若可寄天下”“若可托天下”。置身于争斗的漩涡之外,何等超脱!超然于物外,反而“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第七章)”。坊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不怕收入少,就怕死得早”,“知足者富”(第三十三章),无欲则刚,无欲就会无忧,保持无忧的良好心态就会健康。跳出名利场,置身纷争外,自然是另一番境界。“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愿以此联共勉。


陈广逵


“宠辱若惊”解读:得宠受辱都好象受到惊扰,对此保持警觉。

十三章言“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得宠要更加谦下,得之失之都好象受惊,保守本心,不离大道,“若惊”是要保守内心的平静。

“宠辱若惊”上承前一章“为腹不为目”,保养内在的精气神,保守本心,免受外界左右,宠辱都来源于外,外力所加,修道者宜“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持守无为自然的天性。

“宠辱若惊”做自己,保持内心的平静,尊重他人,走自己的路。


一东


《道德经》第13章的“宠辱若惊”该怎么解读?这个答案只能到文章中去寻找。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分析:

老子在这一章提出了“宠辱若惊”,(就是)“贵大患若身”的观点(自私,太在乎得失)。接着解释什么是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为什么会“贵大患若身”?是因为:”为吾有身“。提出“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假设。得出结论:“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

得到失去都会心起“波澜”,过多地在意自身的得失是人们最大的弱点。为什么得失都会心起“波澜”?遇事无论好坏都不能冷静对待,心情浮躁,占便宜沾沾自喜,吃亏耿耿于怀。为什么说过多地在意自身的得失是人们最大的弱点?是因为人(与生俱来)的自私。如果不自私,人怎么会有弱点呢?如果用这种对自己“高度负责”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人,就可以赢得大家的信任。

答:通过以上的分析试译,不难得出结论。“宠辱若惊”,应该是说社会的人太在乎自身的利益,不能冷静对待得失。


杨章林555


宠、辱,若惊。得宠必招辱,就像惶惶之心一样,不得安宁。

随后又作了进一步解释: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宠你的人是谁?权位必在你之上,所以说“宠为下”。一旦得之,就患失之,患得患失,惶心不宁。

得宠必有权位高者于其上,所以宠辱若惊,那些享有至高权位的人又如何呢?

贵、大患,若身。尊贵之名利,亦必招大患。就像身体一样,凭之享受五欲之乐,也定会遭遇生老病死。

惟有圣人之贵、爱无患,为何?以身为天下!

更多注解请参考憨山大师注本:

【憨山大师注】此言名利之大害,教人重道忘身以袪累也。宠辱若惊者,望外之荣曰宠。谓世人皆以宠为荣,却不知宠乃是辱。以其若惊。惊,心不安貌。贵大患若身者,崇高之位曰贵,即君相之位。谓世人皆以贵为乐,却不知贵乃大患之若身。以身喻贵,谓身为苦本,贵为祸根,言必不可免也。此二句立定,向下征而释之曰,何谓宠是辱之若惊耶。宠为下,谓宠乃下贱之事耳。譬如僻幸之人,君爱之以为宠也。虽卮酒脔肉必赐之。非此,不见其为宠。及其赐也,必叩头而啖之。将以为宠。彼无宠者,则傲然而立。以此较之,虽宠实乃辱之甚也。岂非下耶。故曰宠为下。且而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也,患失之。是则竞竞得失于眉睫之间,其心未尝暂自安。由此观之,何荣之有。故曰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此其所以宠是辱也。贵大患若身者,是以身之患,喻贵之患也。然身,乃众患之本。既有此身,则饥寒病苦,死生大患,众苦皆归,必不可免。故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无身,则无患矣。故曰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然位,乃祸之基也。既有此位,则是非交谪,冰炭攻心,众毁齐至,内则残生伤性以灭身,外则致寇招尤以取祸,必不可逃。故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贵。无贵,则无患矣。故曰贵大患若身。笔乘引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盖言贵为君人之患。庄子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祀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狐豚,岂可得乎。斯言贵为卿相者之患。老子言苟知身为大患不可免。则知贵为大患,亦不可免也。然且世人不知贵为大患,返以为荣。爱身取贵,以致终身之累。皆非有道之所为也。唯有道者,不得已而临莅天下,不以为己显。虽处其位,但思道济苍生,不以为己荣。此则贵为天下贵,非一己之贵。如此之人,乃可寄之以天下之任。然有道者,处崇高之位,虽爱其身,不是贪位慕禄以自保。实所谓卫生存身以行道。是则爱身,乃为天下爱其身,非私爱一己之身。如此之人,乃可托以天下之权。若以此为君,则无为而治。以此为臣,则功大名显。故道为天下贵也。故日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托于天下。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托于天下。


止语终南


解读老子忌庸俗化,如果老子经文真如字面那样理解,那也不可能成经典。此章讲形神关系,还是要立足于修行和悟真。所谓惊者患者皆因此身,当物我一体、形神兼具时,可离可弃,可有可无,身即天下、即宇宙。


姑射之山上


不要过分解度,道德经不是天书,也不是真理,也有缺失之处!不要牵強真理,也不要附会天书,就是个人的感悟或经验的总结!


WJW12345


老子说话的对象是臣子之类不是君王。作为下人受到君王恩宠也是忐忑不安感到惊恐的,因为今天受宠也许明天就会失宠。受辱惊恐是理所当然。所以,老子认为宠辱若惊“宠”为下,也就是说“受宠”比“受辱”更可怕:受宠的结果可能会失宠,受辱的结果可能会得宠,失宠比受辱更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