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每月交的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知道自己退休后的退休金?

枫梧箫楠


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准确预测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

第一,每年养老保险缴费不能准确预测。个人收入和社平工资都不能准确预测,个人缴费工资也就不能准确预测。第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不能准确预测。个人缴费工资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不能准确预测,退休之前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也就不能准确预测。第三,企业年金累计储存额不能准确预测。个人缴费、企业缴费和投资收益不能准确预测,退休之前个人账户(个人缴费、企业划拨及收益)不能准确预测。

由于以上数据等信息不能准确预测,也就不可能知道将来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


黄华社会保险实践者


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是不一样的。养老保险可以自己参加,但是企业年金是不行的。

自己参加养老保险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社会保险,也就是强制性的。灵活就业人员、无雇工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可以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是自由的,带有选择性,不过需要自己承担社会保险费。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也是60%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每年至少也需要六七千元呢。负担比较重,这也是为什么可选的原因。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一般是通过当地的代扣代缴机构或者合作银行,多数情况是不收费的。办理手续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办理条件可能会比较严格,比如北京、深圳等一些地区的灵活就业人员只能是当地户口参加,其他人只能通过个体工商户参保了。只要参加的是一种保险,待遇就是一样的了。

实际上,国家还有一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针对的是参加不起灵活就业人员保险的人群,这种保险缴费档次比较低,待遇也比较低,没有正常增长机制,是社会的福利保障。不再详细解析。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计算公式,是2005年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计算公式,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跟缴费档次密切相关。比如按照100%的基数缴费,每缴费一年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按照60%基数缴费,只能领取0.8%,不过还是相对划算的。毕竟比例差距有些缩小。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个人账户余额的生成实际上是缴费基数的8%,再加上历年的记账利息。记账利率有国家统一公布,最近几年是7%~8%。计发月数10多年来没有改变,60岁一直是139个月,50岁是195个月。

多数灵活就业人员选择的是按照60%基数缴费15年,这样退休时的待遇就可以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再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普通地区也就是每月900~1000元

职工养老保险不要只看退休时的待遇,重点还看每年增加的养老金。比如按照山东省2019年养老金调整方案,缴费15年养老金1000元的人群至少可以增加89.5元。如果连续增涨10年,养老金就会超过2000元。连续增涨20年,养老金超过3500元都很正常。

所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还是非常划算的,而且活得越久越划算。

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实际上是根据企业年金办法设立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机制,由企业和职工共同商议,自主设立,国家不做强制要求

由于是企业引导设立的,而且相应的资金要委托有资质的机构代为投资,有点像我们购买一定的投资理财基金。

与企业无关的个人不可能自己向“企业年金计划”缴钱。如果个人有需要可以购买投资理财基金或者直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毕竟职业年金的一项重要用途,就是可以在退休时一次性提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所以,企业年金不需要灵活就业人员关注,重点还是关注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吧。


暖心人社


楼主您好,如何通过每月交的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知道自己退休以后的退休金待遇呢?这个问题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大致估算自己养老金的待遇,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如果若干年以后退休,那么对于这个社会平均工资待遇是没有办法准确的估算,只能说是按照这个大概的标准来估算。

因为我们这里面还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压力,考虑CPI,经济增长的压力,等等各方面的东西都要考虑在内,因为10年以后和10年前的今天它是不一样的物价水平,当然我们手里拿的钱可能也是不一样的,再加上养老保险和养老金的待遇都是在不断增长的一个状态,所以说已经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10年以后的事情了。

那么举个例子,如果说你是10年以后退休,但是你仅仅只是按照15年的累计最低缴费年限来交纳基本养老保险,那么在今天15年的累积缴费年限可以获得800元到1000元左右退休金的待遇,那么10年以后,大概可以获得1200元到1500元左右退休金的待遇,大概就是一个这样的增长水平。


懂社保


楼主您好,如何通过每月交的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知道自己退休以后退休金的待遇。这个问题不能够单一的从你的这个每一年的交费,或者说每一个月的交费来确定你今后养老金待遇的高低,因为养老金待遇的高低,主要的计算条件是取决于你的累计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你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来决定的。

因为这三个主要条件都会发生一个变化,因为你今后在每一年参保的过程中,会用一个什么样的缴费指数,我们现在来说是不得而知的,因为这个缴费指数,尤其是企业在职职工的缴费指数,将根据自己工工资的实际收入来决定,所以说你的收入越高,那么相对应的缴费指数也会越高。

还有就是累计缴费年限,那么你在今后的每一年过程中,能不能够保证自己连续不断的交费呢?这是一个疑问,如果说你更换工作单位频繁,或者说压根就是更换工作单位以后没打算继续工作,那么这种情况都会导致你今后的累计缴费年限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说也会影响到你退休金的待遇。那么现在来说,你单单只靠自己每个月交费的这个情况是没有办法估算自己退休金的待遇的,只有保证这三大条件完全得知的情况下,那么可能大致可以估算你退休金的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