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父母老了怎么办?兄妹俩人,都在大城市?

蓝猫咪


现在的农村老人只要身体健康强壮都会留在农村和媳妇种点蔬菜自己吃吃,做点小生意过过小日子,要叫老人去城里住他们也住的不习惯,还是在农村住习惯,认识的人比较多,可以到处去串门聊聊天玩玩什么的,要是老人高年龄岁数比较大的我还是建议大家年轻人接在身边多照顾老人,他们把我们养这么大了,现在应该反过来我们养他照顾了,祝所有老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陈胖子0808


大家好,我是小唐,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大家一起说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感触吧

对这个问题我深有感触,我家是农村的,兄弟两个,我哥比我大7岁,我2013年去湖南当兵,当时我哥哥在上大学,我爸我妈两个人在家,刚准备去的时候,家里人都不同意我去当兵,就我爸让我去,说男人就应该去部队锻炼一下,我答应他了,入伍第一年的时候,一切都好,家里也是一切都好,但是,在14年底的时候,我记得当时是12月26号,我哥给我打电话说我爸住院了,问一下部队里面能不能请假回家,我问我哥是什么情况,怎么好端端的就住院了呢,我哥说我回来再说,我在部队请好了事假,就坐上回金华的高铁了,在车上我越想越不对劲,越想心里越慌,因为如果说不是什么重大问题的话,我妈的性格是不会把我哥叫回来的,更加不会通知在部队里面的我,当我下车踏入病房的时候,我妈告诉我,在一个小时前,我爸刚进入手术室,我问我妈是怎么回事,我妈说,我爸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觉得腿很痛,走不动路了,没过多久就没倒下去了,我妈一个人把我爸从二楼房间背到了一楼的门口,(我爸有165斤重)然后打了120,到医院的时候医生说我爸是直肠癌,而且已经扩散了,问我妈要不要救,但是如果要救的话,成功率不会很高,而且医药费昂贵,然后我妈就通知我哥,问我哥要不要救,我哥说这个事情他做不了主,必须要和我一起商量的,但是我妈不想让在部队里的我担心,不想让我知道,后面我哥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和我哥说,不管怎么样,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要救,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晚上12点多钟,手术做完了,当看到医生从手术室出来的那个表情的时候,我心里那一点点的希望也没了,当医生说了那句话的时候,我们全家崩溃了,我妈当场就昏倒了

我当时就觉得我和我哥真的很不孝顺,兄弟两个为什么都要离开父母呢,就算留一个离父母近一点的地方也好啊,家里有点事也好及时的赶回家去啊,可是一切都晚了,医生说我爸在最痛苦的时候一直在叫我的名字,我知道,他内心深处一直舍不得我这个在部队的小儿子,我更加知道,全家最舍不得我去当兵的也是他,但是,他为了我能够成长,把我送去了部队,我上车的时候,我看到他一个人默默地流泪,一切我都知道

我后悔了,真的好后悔,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但是如果能够重来的话,我希望我自私一点,我希望我能够陪着我的父母,多希望可以重来

我希望大家有时间多陪陪自己的父母,离父母近一点,也好有个照应,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到时候不要让自己后悔,不要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父母也很希望子女能够在他们边上陪着他们,就算什么都不用做,只要陪着他们就行了,有空多发发微信,多陪他们聊聊天

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回答这个问题,让我把我心里的话说出来谢谢大家


最丑小唐


我说下我的情况,我父亲走的早,母亲70多岁了,2015年我和我爱人双双辞职回到农村老家,当时我内心很纠结,我们夫妻两个在深圳工作稳定,收入不错,在惠州又买了房子,把我母接来深圳赡养顺便帮忙照看孩子是最好的结果。可是老人家不会说普通话,字也不认识多少,和老人家商量了好多次,老人家说她年纪大了不想出远门,落叶归根是她死之前的愿望,而且人生地不熟,不能像在农村一样走亲戚,去邻里说家常,这样的话还不如一人在农村老家。没办法,我毅然辞职回家,卖了房子车子,然后在老家一切重新来过。四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的决定是对的,“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不想在我人生当中留下最大的遗憾,虽然在农村老家收入不高,生活条件差,但是每看到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的时候我很满足、很有成就感。所有的辛苦劳累还有对在老家事业感到的迷茫和担忧统统消失不见了,瞬间信心满满,气力倍增,像打了鸡血般斗志昂扬起来。虽然现在在老家事业很最艰难,不过这是我的真实和感受,绝不掺杂一丝的虚伪,孝道一直贯穿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当中,“忠孝仁义礼智信”,“忠孝”两字支撑着我们国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永远不倒擎天柱,纯孝也是为人子最基本的品德。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选择我的初衷。


刘学森


我的父母七十多岁了,一辈子住在村里,左邻右舍都搬家了,湾里没几户人家了,其中我的老妈妈还住在湾里,整天湾里没几个老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可是妈妈就是不想搬走,因为习惯了的农村生活,每天5点起床,打开小唱机,听戏。也是妈妈最大的爱好。喜欢听戏,而我们最担心的也是妈妈,由于我们常年在外地打工。不在家里,叫妈妈搬到城里来住,她来住几天就要生病,原因是不习惯,感觉上下楼方便,城里人进门都关上,又不认识人,呆在家里又不看电视,闷的慌,在说地方小,空气也没有农村的好,妈妈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所以妈妈感觉住在农村习惯,门天天开着,只有到天黑才关大门,在家田点小菜园,喂几只鸡,养了个小花狗作伴,想起心里塞的慌,不能陪在妈妈身边,但是每天必须给妈妈一个电话,问问‘她的身体情况,还好,妈妈干了一辈农活,身体还好,生活也是简单,妈妈总说粗茶淡饭好养人。我们也有计划明年不在外出了,在家干点小活,方便照顾妈妈,必紧七十多岁了,爸爸走的早,妈妈也是孤单寂寞的老太太


9546470794873茶叶妹


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年迈了我只想说及时尽孝,就是对自己及父母的回报,这么多年我辗转全国各地……“儿行千里母担忧”但现在慢慢的把事业朝回发展了,虽然我也是兄妹俩,但所谓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她有她的生活及家庭,所以希望能照顾好父母他们的同时,也能兄妹彼此之间有个照顾!



俏皮的花菇


父母老了,怎样照顾他们,得分情况。

1.如果你们家离农村的老家很近,而且父母还很健康,可以让他们继续生活在农村,毕竟农村的空气好、活动空间大,他们可以种种菜,活动活动,对他们身体好。就像我爷爷奶奶一样,八十多岁了,还在老家种菜,身体比城里的老人都好。在农村生活没有什么不好,反而对他们有益。你们可以经常回去看父母。

2.如果你们家离农村老家很远,而且父母一方常年生病,需要人照顾,这种情况,可以把父母接到城里住。可以住你们家,你们兄妹两人轮流照顾,也可以在本小区租房给他们住,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在城里给他们买房居住。

3.如果父母都经常生病,而且你们又没有时间照顾,可以把父母送到城市的疗养院,然后经常去看他们。


国际三农阿昆


谢谢提问,还是喜欢在农村呆的日子,我家父母就是这样子,我家就是哥哥弟弟两个都在城市,然后把父母叫在一起生活,现在因为他们那儿还有小孩子带,两老人说如果小孩子不需要带了就回农村,不在他们身边呆着,农村的老人不管在城里呆多久,还是希望回到农村舒服些。真不晓得他们以后回到农村,年纪又老了生病了怎么办,以老人们的性格一点点病痛一般都不会告诉儿女们的,记得那时我出去打工的日子,那时没有微信,他们也没有QQ,家里有好事就先报,有不好的事他们就省了,有一次母亲摔了半年都走不了路我都不知道,后面到过年时,我回到家,看见一下苍老下去的母亲,说什么都不是滋味,后面邻居们告诉我才知道。所以后面我就很讨厌出去打工,发誓尽早想办法留在家里,而后,哥哥的工作从家乡这边调到省城那边,把父母一起带过去了,我就只能一个人呆在家乡。

希望须在伙儿再没时间,再没空也要多回家看看。


农家姐妹


题主的苦恼也是很多年轻人共同的问题,留守老人具有一定的无奈,作为一名80后跟大家分享下个人观点。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都希望我们有出息,过上好日子,尤其是农村的家庭,父母的付出更多。

父母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可知道考出去能让我和姐姐有更好的机会,每当我俩有辍学的念头,我妈总会反对,在那个年代在我们村供出两个大学生是少有的。每临近开学日父母到处借钱凑学费的场景历历在目,那份心酸终生难忘。

好在我跟姐姐都没走远,父母慢慢老了,不愿跟着我居住,他们总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农村老家”。可他们也希望病了有人问,节假日能团圆,成为村头的守望者。

如今条件好了,可不知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家的观念淡了,也难免生活所迫,工作需要,可再好的物质,也弥补不了农村父母的心理需要。

如果就像题主的困扰,条件允许建议把父母接到城里,跟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是最好的归宿。再者常回家看看,哪怕电话常联系,莫要让农村的父母大年三十过二人世界。

留守老人是子女的“债”,子欲孝而亲不在这样的悲剧我们听说的太多了,珍惜双亲健在的日子,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作为社会建设的接班人,莫要不如……


蔚然之风


父母年纪大了怎么办,自己和兄弟姐妹都是城里。我差不多就是这样,想接父母去城里都懒得去,偶尔接过去住几天各种不适应。

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父母在老家呆着,每个月一定要回去两次以上,记得带上娃。过年过节绝对不能落下。这是最好的办法


小叶的生活区


现在的社会正在步入老年化社会,养老问题是我们回避不了的问题,在农村还在城市都存在,相对来说,农村的老人更为艰难一些

我作为一个城市中的老人,是这样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的。

我按时缴纳了保险,退休以后会有一笔可以维持生活的养老金,我另外还缴纳了商业保险,可以作为我老年生活的必要补充。

在我身体尚可的情况,会和老伴四处走走,自力更生,保持一个好心情,努力让身体健康一点。

再年老一些,我会到女儿生活工作的城市找一养老院,和老伴住在养老院里,有人照顾,女儿可以在不耽误生活、工作的情况下,经常探视我们。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给儿女添麻烦,好像是每个老人的心愿。

我现在正在努力、尽心地照顾好我的公公,从婆婆去世,我们就把公公接到了身边,尽心照顾,在我们忙于生计时,宁可少赚点钱,也不曾误了老人一日三餐,老人在我们身边,尽享天伦之乐,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父母养老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 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把父母接到身边,在附近找一养老院,子女经常去探望。
  2. 父母故土难离的情况下,可以在农村找一护工,照顾父母日常生活,子女常回家看看。
  3. 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就要把老人接到一起居住,两个子女商量好,出力的少出钱,不出力的多出钱。

人生有“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不在只剩归途。”要珍惜有父母的日子,尽量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