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聖外王”出自道家,為何成為儒家的思想文化?

朱八戒CC


域中有四大,王是其中之一,也得法道。道最大。

聖人,為儒家推崇。王,君王,君君臣臣子子,儒家的規矩。


趙日金141


“內聖外王”最早出現於《莊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說:“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道)。此即“內聖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內聖外王”是天下之治道術者所追求的,“內聖”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現為:“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燻然慈仁,謂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現為:“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內聖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結合的產物。其內涵通俗的講,“內聖”就是修身養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的統一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內聖外王”出自戰國時期思想家莊子所著《莊子·天下篇》。莊子說:”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內聖外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內具有聖人的才德,對外施行王道。““內聖”就是修身養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雖為道家學派創始人莊子提出,內聖外王的統一也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

先秦儒家作為諸子中的顯學,並在後世挾六經以壓百家,成為中華文化的主幹,它的"聖王崇拜"和"聖人崇拜"思想對於古代社會影響最為深遠。作為先秦儒家三大儒的孔、孟、荀皆抱有根深蒂固的"聖王崇拜"之信仰,由於周敦頤、邵雍等人對孔子的極度推崇,產生了新的以"聖人崇拜"為基礎的道統信仰體系,真正取代聖王崇拜,成為儒家主流的信仰體系。"聖王崇拜"和"聖人崇拜"都對中國古代歷史產生了莫大的影響。摘要:儒家政治哲學可歸結為“內聖外王之道”。內聖以外王為依託,外王以內聖為基礎。聖人崇拜的內質是對專制王權的限制,以建立一個和諧社會,帶有某種批判精神。然而在傳統儒家的政治哲學中,由於聖王合一,所謂的“批判儒學”並沒有起到實際的批判作為,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社會的批判精神。因此,對聖人崇拜與構建和諧社會的衝突關係進行學理性分析,可透析儒家政治哲學的真義及其在現代社會的意義。儒家修煉目的不外乎內聖外王,所謂內聖,按周禮而不逾越,遵綱常以昭素心天人合一。外王學,佈施仁政,效法垂範,約己可束人,堪為外王可以眾服。

內聖”與“外王”是儒家人生理想的兩極.內聖功夫即一心向善、自覺修養、持之以恆.外王是內聖的外在拓展、儒家外王之學的核心和理論基礎是其仁政學說,它紮根於民族文化心理之沃土,應合了統治者治國安邦之政治需要,遂在中國封建社會獲得獨尊的地位.比之於道家,內聖與外王在儒家學說中表現出立足於現實基礎上的兩極合一.毛澤東從小就受“內聖外王”的影響,它深刻影響了青年毛澤東的人生哲學和理想人格.受儒家“內聖外王”之道的影響,青年毛澤東注重探討“大本大源”,致力於道德品行的修煉.五四運動後,隨著毛澤東世界觀、價值觀的轉變,“內聖外王”的內涵和實現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對“內聖外王”之道的追求,貫穿於毛澤東的整個思想與實踐歷程.儘管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內聖外王”所表達的思想內涵可能有很大的差異,但背後所隱含著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透露出來的文化信息是毛澤東的文化心態和實踐歷程同儒家“內聖外王”思想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內在聯繫.


文利wenli


我們要有一種認識,我們習慣上所進行的分類、道家也好,儒家也好,墨家也好,包括其它著名的思想家和流派,目的上,是為了便於銘記和學習;但是,本質上沒有什麼這個家、那個家的,大家都是在不同的角度來進行道學的研究和說明!都源自《易經》!

內聖外王,是一種非常好的總結,這是一個,一二而、二而一的概括和總結。兩面一體!

《大學》有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為“內聖”;內聖的成果即為外王、外王:齊家治國平天下!



信誠文化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只要是先進的,對國家民族有利的,從來都是互相借鑑,從來就不分道、儒,老子、孔子都是中華先師。


清泉石上流書法


謝謝,

因為是聖賢之道,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只要是先進的,對國家民族有利的,從來都是互相借鑑,從來就不分道、儒,老子、孔子都是中華先師。


老於52080


儒道一直就在相互融合,孔子問道圖,還不是需要向老子問道嗎?佛教在傳入中國之初,也還是需要藉助中國的本土宗教,以期獲得認同。


跨界法律人


沒有人說得清楚內在的關係,有人自以為是,其實是在自欺欺人,如此而已。


江南詩丐


道家和儒家思想在漢代以前是不分的,儒家思想究其根本是從老莊思想而來,老子是孔子的老師。


著相2


三家一理,不二法門,凡塵雖異,瓊林同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