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说: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这句话你怎么看?

尔等一群扑街仔


乱世道士下山,和尚逃避,是实际吗?

佛门经典又拜读过,《道德经》也拜读过。两边经典大同小异。文字不同,道理一样。

《道德经》老子开示自然法则无为而治中庸之道为主。也出现清官:神医:将军:太极等等之类内容。

佛门内容也不少,有《药师经》开示奇经八脉为人治病救人(神医)方法,也有《华严经》观天文地理(道德经)方法。瑜伽(太极)精华。还有《仁王经》减瘟疫方法。方法不同道理一样。

现在道教之修行者比较顺其自然一些。

佛教在社会为名利拉信众严重!大量商业化严重也就摆了,还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样子!丢尽佛陀脸子,诽谤佛陀罪严重!抛弃多数修行方法。在中国过二亿人学佛,完全可以合作修行多种法门,在佛群朋友圈子骂了快二年还死性不改!可知脸皮厚过树皮傲气严重!秃头死后全部下无间地狱!可惜:可怜:可悲。





A历史道德经A


广告用词罢了,乱世中和尚也有大量下山抗日的,记得小时候读过有一篇文章叫做无声的抗日,一个老和尚在死人堆里捡到一个小孩,靠着化缘把他抚养长大,有一天一队战败的鬼子进村了,到处抢劫粮食,到了和尚庙,让老和尚给他们做饭吃,老和尚借故支开小孩,让他去村里讨点油,饭做好后,鬼子故意让老和尚先吃,老和尚吃完后就开始打坐,鬼子们开始大吃大喝,小孩领着八路军战士回来后发现鬼子们都死了,去碰了下老和尚,发现他也不动了,于是含着泪参加了八路军


大冬瓜2017


网上流传了很多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圈钱。这种话,目前已经出现好几个版本了,兴扬觉得这个很尴尬。

第一佛教是乱世盛行的,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一直是小教派,你看三国都没人说和尚和佛教,在晋朝的时候也是如此,直到五胡乱华,华夏大地一片战乱后佛教才盛行起来。

第二乱世道士下山救世,按照他们的说法有姜太公,张良,诸葛亮,刘伯温,还有网文说这四人其实是一人转世。

第三盛世才是道教发展的机会,贞观盛世大唐崇道,全真道当年也是在金朝大定年间出现,于金朝的“明昌之治”时发展起来的,后来的龙门中兴也是在清初的承平之世。

第四和尚乱世过的好,相信大家都听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北朝可是战乱之世!相信大家也听过魏征当过道士,那么魏征为什么还俗了?

《旧唐书·魏征传》:“魏征,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产业,出家为道士,好读书,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天下要乱了,或是不想,也或是不能做个穷道士了,这可能是道士的普遍状况,《新唐书·百官志》崇玄署条载:“天下观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土七百七十六,女官九百八十八。”此记载的男女道士数合计仅1764人。

你再看看佛教。《新唐书·百官志》崇玄署:“寺五千三百五十八,僧七万五千五百二十四,尼五万五百七十六。”唐朝之前是什么状况?是从291年的八王之乱,到589年的隋朝统一,近三百年的乱世,道士少固有唐朝崇道对道士资格要求严格的原因,也有道教在乱世中是兴不起来的因素。

什么是乱世?乱世就是庶民为草芥,统治阶级也朝不保夕之世,在这种世道中人们多渴望来世的幸福,而不是今生幸福,这样道教怎么兴盛得起来?说乱世道士下山的人,乱世你下山了别人不一定拿你当回事。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荒唐的说法了?有这种说法和明清时期小说家的智者道士化有关,也今天道教现状有关。

明清时期的小说中有很多智者都是道士形象,这是道家先贤留给我们的遗产,其根本原因是这些智者的确有道士形象,如《史记·留侯世家》描写张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张良多以道家之法养生,后世的诸多传说有张良拜赤松子为师最后出家修道的故事;《三国志》中说诸葛亮“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诸葛亮本身擅长道家的奇门遁甲,所以文学作品中的诸葛亮成了道士;魏征是道士,又是千古名臣,文天祥被俘虏后元朝以高官诱惑,在那时赵松宋裔赵孟頫都做了元朝的臣子,但文天祥说的是我不造反了,我回家当道士去!《明史》载刘基“帷幄语秘莫能详,而世所传为神奇,多阴阳风角之说,非其至也。”人们中刘基运筹帷幄特别神奇,多有阴阳之理。

当然有原型还是不够的,小说能不能流行还是要看民众,如果当时民众接触的道士都是坑蒙拐骗的坏人,那么民众肯定不愿意看有道教形象的正面人物,这里要感谢一下明清时期的道教前辈,是他们给民众带来的良好印象,才有《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水浒传》中的公孙胜这些人尽皆知的道教智者,才让人们认为道士很好,才让别人说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圈钱。这种话的时候有很多人附和。

再者就是今天道教的现状,这种现状不在于道教兴盛的程度,也不在于有多少人信仰道教,而在于尊重。

在大多数人心中道士就是算命抓鬼做法事的,这种形象和之前普通民众看会道门成员差不多,大多数的人认为道教是迷信,真遇到迷信的事情的时候就去试试,于是有了各种提高道士身份的段子,如爱信信不信滚,不要打扰我飞升,如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圈钱。也有的道士特别强调当了道士就高人一等,这些都是自卑的体现,给道教夸的再美,吸引人来了,等人来看了发现哎道士这个样,这真的好吗?


梁兴扬


这就要从两个教派的不同理论基础根性来说了。

道教认为人今世修炼,今世成仙,所以道教基本仙逝都叫羽化飞升,得道成仙。也就是今世就悟得大道,修成仙道,所以道德经有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为道教基础教义理论,此话可见道教依然有忧国忧民之心。

而佛教认为三世因果,轮回,不必执着于今世,:“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是说所有的东西都是表象也终会遁空消逝,所以不需要争夺,千万不可有执着心,何为执著心,只要对任何一件事有所执念,就有了业力。所以高僧去世一般叫圆寂,也就是圆满结束了今世的旅程,佛陀叫涅槃。

所以乱世中,封圣榜描述就可见一斑,神仙道士纷纷下山参与,想尽快结束战争,救人民于水火。

但是佛教理论,他们根本不在意谁执政,谁掌权,也不分战争中谁对谁错。他们要的是自身的顿悟,开悟,四大皆空,了却一切执著心,佛教认为的救世方式,是了解俗世一切烦恼,执着。没有执著心也就没有了战争,佛教认为这才是救世之法。

所以“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出自普罗大众之口,是作为普罗大众来看佛道,其实不分是非,对错,皆有理可寻。


用户111466119132


说一百万遍道理,不如事实来说话:


南京栖霞古寺寂然法师

公元1909年受具足戒于镇江宝华山,禅定于镇江江天禅寺大彻堂,后到南京栖霞寺,时任监院和尚。

20世纪20年代后期,进入栖霞寺任知客。

1935年初接替明常和尚,出任栖霞寺监院,主持寺内外一应事物。

1937年12月份,日本侵略南京。在南京举行大屠杀时,日军惨无人道,不管老弱妇孺见人就杀,很多难民无家可归、无处藏身,他们在这个时候,把生命唯一的希望放到了大慈大悲的菩萨身上,想到了千年古刹栖霞寺。

南京大屠杀期间,栖霞寺有24000多位难民,栖霞寺监院寂然和尚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作为一名手无寸铁的出家人,大义凛然地在栖霞寺建立难民收容所,凭借自己的力量与智慧来对付惨无人道的日军,与日本军人斗智斗勇,保护了两万多难民。

大屠杀期间,日军多次袭扰栖霞寺,肆意杀害儿童和强奸妇女。为了阻止日军对于栖霞寺的袭扰,寂然法师书写抗议书,通过丹麦工程师辛德贝格转交给约翰·拉贝先生,并翻译成英语递交给日本大使,来控诉日本军人的罪行。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以人类的名义致所有与此有关的人》,被记录于《拉贝日记》第566页。

根据《栖霞山志》记载:在大屠杀期间,栖霞寺的法师们把寺里的全部粮食都拿出来,以解决几万名难民的吃饭问题。原来栖霞寺的僧人一日三餐,寂然法师为了救济更多的难民,号召僧人一日两餐,以减少饮食,他说:修行之法,日食两餐,补济饥饿,救难民生命为第一修行大要。这就是寂然法师的修行大愿。

在抗战期间,寂然法师提倡修行大愿,他鼓励僧众:如今国难当头、众生有难,应当学习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普度众生,应当学习观音菩萨的慈悲精神为我中华寻声救苦。寂然法师终因积劳成疾,于1939年10月12日圆寂,享年40多岁。


周恩来: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1939年春,周恩来到南岳衡山为游击干部训练班作报告。当时南岳寺观里的和尚道士以丘赞、演文法师为首,组织了一个救亡团体———“南岳佛教救国协会”,决心为抗日事业尽一份力量。但是他们的意见很不一致,演文主张成立一支僧军,奔赴抗日战场,直接同日本鬼子拼杀,而丘赞不同意,认为杀生是犯了佛门戒律,彼此争执不休,便请周恩来“裁决”。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上封寺。他高度评价了僧人们的爱国热情,又提出不必成立僧军的主张。谈话将要结束时,丘赞请周恩来题词。周恩来没有推辞,接过笔默想片刻,在宣纸上写了八个大字“上马杀贼,下马学佛。”丘赞望着题词,沉吟了一会道:“弟子斗胆请教,先生题词‘杀贼’与‘学佛’联系在一起,于教义是否相符?”


周恩来笑着解释说:“阿罗汉的第一个汉译是‘杀贼’。不杀除烦恼之贼,就成不了阿罗汉。我写的是‘杀贼’。不是‘杀人’,这个‘贼’当然是指佛教中不能容忍的歹徒。现在日本强贼正在大批杀我同胞,我们不把杀人的贼杀掉,怎么普度众生?这是善举,杀贼就是为了爱国,也是为佛门清静。你们出家人只出家没有出国,所以同样要保国爱国。抗战就是杀贼,杀贼就是抗战爱国。”


周恩来把“杀贼”与“学佛”紧紧联系起来,使得丘赞不得不从心理上承认杀贼的合理性,接着又把“杀人”与“杀贼”这两个关系一一区别分清,将“杀贼”提高到“普度众生”、“善举”这样的佛家最高教义上来认识,最后说到抗战救国的大目标上来。真是步步为营,循循善诱。丘赞听后激动地说:“周先生真是博学,精于教义,通晓佛理。我明白了,只有上马杀贼,才能下马学佛。我们出家人也要投身抗日,手持戒刀,上马杀贼。”


五台山的“和尚连”

五台山是晋察冀根据地最早的立足点。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后,部队没地方住,只好住在五台山的寺庙里。聂荣臻司令员亲临寺庙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和抗日救国纲领,加上八路军进驻寺庙后,非常爱护文物古迹,对僧侣们态度十分友好,众僧看在眼里,深受感动。

  僧侣也是中国人,也痛恨日本鬼子,大法师然秀代表五台山僧众表示:“出家人慈悲为怀。吾等出家不出国,保不住国家,佛教、寺庙何存!抗日救亡,僧众有责!”

  在聂司令员的感召下,五台山寺庙成立了由青年僧人组成的抗日自卫队。他们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以各种方式参加抗日,想方设法营救被日军关押的八路军和群众,很多僧人还拿起枪,勇敢地与日军搏杀,当地群众称赞他们为“革命和尚”。此后,晋察冀军区专门把这些和尚组织起来,建立了一支连队,人称“和尚连”。


落荷听禅


我最讨厌的就是骗人的假和尚

那种在大街上随意搭讪要求化缘要钱的,百分之99是假的,骗人的,剩下的百分之一就算是真的,他也违反了中国佛教协会的规定

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如下:

1.正规的僧人都有中国佛教协会统一印制编号发放的皈依证或者戒牒,如果有僧人找你化缘请他出示证件。

2.正规的僧人是不允许随意外出的,如果一定需要外出,是需要提前请假,并且是至少三人以上同行。

3.僧人即使外出并且真的需要化缘,也只能接受食物的施舍,不能接受任何钱财的布施。

上面三点都是中国佛教协会的明文规定。如果大街上遇到有人化缘,请上前diss,首先请他出示证件,再问他几人同行,基本这两个问题就能判断他是否真的是僧人,如果他继续行骗,是可以直接报警抓他的。


用户12076041533


本人发表下看法,个人观点,言语过激,敬请见谅

佛道的说法,佛是从印度,也就是古话西域,蛮夷之地传过来的,道,是国产的,以前的诸子百家,就有和道教相关以及类似的,所谓万物皆可有灵智,那么道法靠修炼,佛法靠渡

之前的回答,我也看了个大概,有人说去了道家的地方,人家爱答不理,各做各的事,我在这告诉你,这是道教的自信,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你信了,自会拜,你不信,拜了心也不诚,何必强求

寺庙你去他们会招呼你,跟你讲法,告诉你佛祖普度众生啊,什么保佑苍生,你让他说说,佛祖保佑谁了?渡谁了?

佛门眼里,所有信徒都是金灿灿的香油钱,佛门所谓渡金身?那是渡的?那是用香油钱襄的,买黄金襄的,这是金身,什么六根清净,都是骗人的,你抄满屋经书,这是信佛,佛都在看着,你撕毁一面经文就是成了不敬佛,什么叫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就是说,你不给菩萨渡金身,它就是个泥的,自己都保不了还保你个娃娃菜啊,再说,你给再多的钱,你不努力,你照样穷的叮当响

道家,有人说道家逆天改命,我告诉你,道家没有逆天改命,人家是趋吉避凶,知天命,去引导你走一个正确的路,道家普遍清贫,他们供奉三清,你愿意给点,那就给点,给了我我可以吃口热乎饭,你不信,不给我也没关系,这就是道家

一个根据人性自传一个故事,跟大家讲讲

一个乞丐,走在路上,肚子饥肠辘辘,走到一个老僧人面前,老僧人面前有个化缘的钵,钵里有几个铜板,乞丐很饿,一直盯着那几个铜板,老僧一笑,对着乞丐开始讲佛,我想这是肯定的,大家应该都可以想到,如果是道士呢?我不全概括,因为总有少数异类,但是保持老思想的道士,会把铜板分出一部分给乞丐,你们信不信?

再说神话故事,西游记大家都看过,不难发现,师徒四人,其实是五人,还有小白龙,四个道士,一个和尚,孙悟空去找菩提学艺,后大闹天宫,孙悟空危难之时,菩提老祖给悟空续了命,没发现的去好好看西游记大闹天宫那块,下山时候菩提老祖和悟空说,你我师徒之情止于今日,你下山后不许提及是我的徒弟,这里可以看出,菩提老祖和孙悟空已经断了关系,那菩提还给悟空续了命呢,而成了佛,如来给了悟空什么?什么都没有,西游记全程就是把徒弟四人从道变佛的经过而已,所以,这就是道比佛懂人性,道比佛要知事故,道士乱世下山救国,和尚关门避祸,盛世道士隐居,和尚盛世敛财,我觉得没毛病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个人反感佛门,宁下地府鬼门关,不愿入灵山


至尊宝还有谁叫


道士是信奉道教拜三清由太上老君传教的,和尚是拜佛由释迦摩尼传教的,这太上老君跟释迦摩尼出身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同,这直接导致双方的教义不同信教方式也不同。

太上老君俗名老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子。老子是一名先师!他虽然很有学问,但是却是劳苦百姓出身,太上老君以游学为生,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赤脚医生。他在传教的时候是骑着一头大青牛,路过一个村庄就在这个村庄里住下,给学生们教学讲课,然后收点学费做盘缠(当然有交不起学费的他也不会赶人家走);太上老君除了自己教学讲课之外,还会把自己的大青牛租给当地老百姓耕田犁地也是赚点租金(当然实在太穷的他也会免收租金);如果碰到当地有比较穷的或者病的,太上老君也会帮着免费看病,或者赠点粮食或者钱(不多但是略表心意)。太上老君就这么走走停停,赚到了下一路的盘缠就继续往下走。由此可见太上老君实际上非常的接地气,他在创立道教的时候也是主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尽量的不要给穷苦老百姓添负担,然后再兼济一下当地的穷苦老百姓。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把老百姓放在心里的人,有胸怀天下之心才有救世之情怀。

反过来释迦摩尼就是另外一个版本的事了,私释迦摩尼是王子出身,他就是个过惯富裕生活的富家公子哥,他去当和尚就是去体验生活的。比如他一个大青壮年,手脚健全,偷懒不去干活却想着去化缘,纯粹就是在给社会增加负担,然后他自己这样做也就算了,还拉了那么一大群人去偷懒。和尚们所谓的自诩济世度人,他们自己都靠别人养活拿什么去济世度人?像这样一群懒人,在乱世里没有人给他们添香油养他们,他们又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自然只能下山避饿了。


优己


“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圈钱。”既反应教派生存状态,又代表各自经义的要求,但改变不了教派骨子里面想申张政治诉求的基因。

道士为什么要上山下山,个中原因很不受某些人待见,看完下文就明白了。

据老蛮说道教的发展历程,我比较认同,摘录如下,原始的巫道掌控了权力,当然必须提出自己的政治诉求,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宗教经义《太平经》诞生了。

《太平经》乃是一本集玄幻的巫术与现实政治理念于一体的奇书,文风半文不白,很容易阅读。现在太平经存世的版本已经不算齐全,就现存的版本来看,全文大致有一半的篇幅是关于修仙炼神和画符念咒,后期道教那些“抱元守一”、“炼气化神”之类的修炼体系,都是从本书而来。另一半的篇幅则画风一转,调头讲述现实世界的治世之道,即“阴阳和谐”的治道。政治权力必须相互制衡,阴阳相克。一旦某种权力失去制衡,也就是阴阳失调,就会天下大乱。这事实上讲述的就是东汉末年地方豪门势力太大,皇族无从制衡的社会现状。老实说,以阴阳相克的理论来讲述权力制衡,这其实已经是非常先进的政治理念了,即便在今时今日,也算不上过时。太平道组织,既具备了领先于时代的政治理念,又具备了完整的社会组织体系,那么,它就已经具备了造反的能力。根据太平道教义,既然人世间阴阳不调,那么作为太平道教徒,就有义务帮助这个世界调和阴阳,也就是必须造反,打击豪门势力,乃至在肉体上消灭豪门。这种暴力抗争乃是符合天道的正义行为,算得上一场“卫道之战”。

在道教这边,太平道起义算是道教第一次大规模的造反,造反宗旨非常的简单粗暴:就是杀人,疯狂的杀戮他们眼中所见的一切富豪。这种造反宗旨简直没法形容了。在太平道起义发动起义的同时,嗜血的道教徒事实上发动起了另一场起义:五斗米教起义。五斗米教跟太平道算是兄弟教派,两者共读同一本《太平经》,在天地阴阳失衡之际,同样主张入世杀人。

公元215年,张鲁投降曹操,很快就莫名的死去。汉中地区已经被彻底洗脑的民众被曹操强令全体迁居到中原的长安和洛阳一带,但这种迁居并没有导致五斗米教的消失,恰恰相反,拥有完善的思想体系和组织体系的五斗米教改了个“天师道”的马甲号,在中原地区迅速传播起来,并迅速发展成全国第一大宗教流派。

天师道的连续叛乱,自此终于引起了整个上层知识分子的高度重视。阴阳失衡则入世杀人,这种极端暴力的学说,又偏偏完全能够自圆其说,实在是古代中国引领造反的最高奥义。东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各路政权不约而同,均开始全面禁止天师道的“祭酒”体制,取而代之的是受官方认可的“道官”制度。道教领袖聚集教徒进行宗教仪式的权力被禁止,教民要在教内任职,也必须得到官府的任命。更重要的是,南朝名士陆修静全面重修了道教经义,将儒家的“礼制”以及老庄的“消极无为”学说融入了道教经义之中,称之为道教正统。这次对道教经义的重修,终于算是彻底改变了道教,抚平了道教骨子里的血腥气。

要知道儒家礼制的本质,就是等级。每个社会等级都有各自对应的礼制。道教学会了儒家的礼制这一套,并用到道家的各种祭祀仪式之中,教徒之间人为的设定了等级,这就丧失了此前教徒之间绝对平等的乌托邦色彩,不再具有组织性上的优势。而老庄学说,消极无为,面对人世间的不平等,不是奋起杀人,只是消极避世,一心逃避。道教也因此丧失了思想上的尖锐性。自此之后,道教逐渐消失在正史之中。每朝每代的帝王都还记得道教嗜血的历史,因此都会封一次张天师,但自南北朝之后,道教毕竟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的热血。

然而,历史的诡异之处在于,道教的嗜血性虽然被平复了下来,但却有另外一派宗教,接过了这支嗜血的旗帜。明教,在南北朝之后,在中原大地之上,日渐兴盛起来,并将成为最为强悍的造反主力。

奉行“天地失衡则入世杀人”的道士们提着嗜血的长剑斩杀权贵,是为除魔卫道。南北朝时期道教被阉割,转身变成了看风水抓鬼的江湖术士,不再守卫天地大义。但是道教留下的大义守护者的空缺位置,总归要有人来坐,而这个重任,最终落到了明教,也就是白莲教的前身身上。

公元1120年10月,平民出身的明教圣公方腊在安徽黄山地区发动起义,与当年的道教起义模式一模一样,“以光明之名杀人”,自此成为明教的典型特征。

岳飞驻守洞庭湖,以明教教徒为主体训练军队,建立起名震天下的岳家背嵬军。边患不止的南宋朝廷也不再禁止明教信仰。即便在岳飞被冤杀之死,信仰明教的岳家军也没有被解散,依然镇守于两湖地区,其后人依然长期担任南宋高级将领,在抵抗胡族第一线的襄阳地区,为南宋朝廷浴血奋战。在这场长达七十余年的国战中,明教的血脉之中,逐渐融入了“为维护中华正统而杀人”的基因。自此之后,无论是抗击蒙元,还是反抗满清,明教教徒始终站在战斗的第一线。明教摇身一变,被称为白莲教。白莲教徒,自此之后,将成为所有异族统治者的噩梦!白莲之火,生生不息。大明亡于满清之后,白莲教骨子的嗜血欲望再次被激发出来,“以光明之名杀人”与“为维护中华正统而杀人”的理由,在满清王朝同时成立。白莲教在全国各地发起大小叛乱,或寻机刺杀满族官员,令满清朝廷上下闻之而色变。白莲教因此成为了满清朝廷眼中最大的敌人,满人在此后大肆修订史书,丑化白莲教的形象。今天我们眼中迂腐邪恶的白莲教徒形象,大都是受满清朝廷刻意污蔑的影响。

钉在故宫隆宗门牌匾上的箭头,据传就是攻入皇宫的白莲教义军所留,被嘉庆皇帝特意留下,以警后世。

如果要给出一个尾声的话,此后白莲教的一个北方分支在山东地区转型为义和拳,它们将会在历史上留下一个相对丑陋的名声。而另外一个南方分支,则融入了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天地会,最后发展为洪门,成为最终推翻满清的主要力量!然而关于洪门的故事,我们需要放一下再讲,因为马上就会有另一派造反者站上历史的舞台: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大半个中国。……

我个人觉得宗教,政治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玩的转的。了解了解就可以了。什么出世入世上山下山捞钱传播之类的,比不了你我养家糊口重要。


Andy70737492


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这话说的有点偏颇。

和尚道士也是人,和尚道士中也有软弱的怂包,也有勇敢的英雄。中国历史上最大最严重的乱世,莫过于抗日战争。而抗日战争中,和尚和道士都有参加民族解放战争的经历。

五台山和尚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初期,毛主席曾说“五台有个鲁智深,聂荣臻就是鲁智深”。聂荣臻元帅带领115师一部建立了以五台山为核心的晋察冀根据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最大的根据地,在日寇占领区心脏地带,共作战32000多次,歼日伪军35万余人,被毛主席称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毛主席赞赏的这个“统一战线模范区”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谈了晋察冀边区对五台山和尚的统一战线工作。在聂荣臻元帅带领的晋察冀边区的带领下,五台山和尚们参加了抗战,他们说“我们出了家,但并没有出了国。”金阁寺的住持含空法师号召下,很多和尚参加了僧人抗日自卫队,其中徒孙慈荫法师还担任了分队长。

五台山的“革命和尚”“抗日和尚”,被编入晋察冀二分区四团,还随部队先后参加了强袭豆村、茹村地区反袭战等大、小战斗数百次。

《五台山抗日传奇之女尼排》、《五台山抗日传奇之和尚连》是两部关于五台山佛教人士参加伟大抗战的电视剧,但是据说中间又很多令人失望的神剧情节,这是对抗战先烈的侮辱。


茅山道士参加新四军。

1938年5月,与中央失去联系三年多的粟裕将军终于带着400多名红军战士归建,被编入了新四军。6月,粟裕将军从皖南出发,带领400兵力的挺进支队进入江南,开展抗战,通过韦岗伏击战击毁日军汽车4辆,毙伤日军土井少佐以下20余名,缴获长短枪10余支及日钞7000余元,终于在江南站稳脚跟。

苏南地区,水网密布,四通八达,只有海拔372.5米的茅山地形复杂适合打游击。于是新四军在茅山建立了抗日根据地。而茅山作为道教名山,有很多道士再次修道,他们也受到了日寇的欺凌。于是茅山道士和新四军一起抗日日本侵略者。茅山“三宫五观”的道士,并没有想象中的降妖除魔、驱鬼卫道的本事,有的直接参加了新四军,有的给新四军带路、探情报、送消息、抬担架、看护伤员、备粮筹款等等。

元符宫、勉斋道院有五名道士不愿意说出新四军下落,被日军用刺刀挑死;西斋道院居士黎洪春给日军带路走得慢,被日军枪杀;乾元观有13名道士在日军扫荡中被杀;;;;茅山上的道观中,到处洒满了抗日道士的鲜血!

元符宫的扫荡中,汤念义的4位师兄别杀,他身9刀没有死,养好伤后他步行几十公里参加新四军,因为只有新四军是真正抗日的队伍。汤念义始终冲锋在前,悍不畏死,从来不留俘虏。一次战斗中,日军躲在山洞中负隅顽抗,汤念义一颗手榴弹要了他俩的命,因此受处分成了炊事员。另一次战斗中,前线吃紧,汤念义拿着菜刀就上了战场,他在日军背后偷袭,四颗子弹射杀四名日军,子弹没有了就用菜刀拼,两名鬼子被砍死,汤念义也身中数枪,被乱刀刺死。

不过,抗日战争中做汉奸的道士和尚上也不少,我就不一一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