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暴力的本质,是人类的荒谬吗?

人类的荒谬

计程车司机是一个坏脾气的人。他发现妇人手上流的血弄脏了后座的椅垫便十分愤怒,频频回头责骂妇人。

“太没有道德了。”他说。

“这一整个城市都太没有道德了。”

“这样下去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呢?

“你看,他妈的!红灯也闯”

蒋勋:暴力的本质,是人类的荒谬吗?

我看到这则新闻时,觉得我们的社会已经变得很奇怪了,人们好像不知道什么是悲悯

我经常观察社会里道德的暧昧现象,就像小说里的这位司机,他可能平常会捐钱给慈善单位,可是当他遇到受伤妇人时的反应却是这样子。

蒋勋:暴力的本质,是人类的荒谬吗?

这是人的荒谬,我们自己也会出现这种两极化、不统一的反应,“Absurd”这个词,在西方存在主义里经常被提出来,也就是所谓的荒谬,因为人的行为经常无法统一,荒谬指的就是这个时候的行为与下一分钟的行为无法连接的关系。

可是,过去我们受的教育经常以为人性是统一的。

加缪写《局外人》用的是巴黎发生的凶杀案件,为了让这个开枪打死阿拉伯人的法国青年变成十恶不赦,开始搜集生命的罪状,包括他在母亲死时没有掉泪,隔日还跟女友出去玩、发生关系等。

蒋勋:暴力的本质,是人类的荒谬吗?

这是先有结论,才开始搜集证据;所以存在主义说,存在先于本质,不应该先对人的本质下定论之后,再去搜罗存在的状态,存在的本身应该是观察的起点,即使荒谬,都应该去观察,而不能将其排斥除外

人性本来就有荒谬性,人性荒谬现实的两极性描写,大概是训练自己观察事物的方法

未经观察的伪装暴力

你可以试试看,在一个事件发生时,你会不会和大家一起众口纷纭地去发言?

例如新闻报导某甲涉嫌性骚扰,有许多人指着电视就说:“你看,我早就知道,他长的就是这个样子。”“绝对就是他,就是一副老色狼相!”但是,最后侦查的结果,性骚扰的人不是某甲,大家立刻又改口。

蒋勋:暴力的本质,是人类的荒谬吗?

如果你可以细心地去观察,会发现很多暴力是来自社会大众的“众口铄金”,这句成语是说,当每一张嘴巴都讲同样一句话,其力量足以把金子熔化,力量如此之大!

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曾经参与我们经常用不同的暴力形式待人,打骂是最容易发现的暴力,但有时候我们对,人的嘲讽是暴力、对人的冷漠是暴力,有时候,母亲对孩子的爱也是暴力。

蒋勋:暴力的本质,是人类的荒谬吗?

你可以看张爱玲的一部小说《金锁记》,看那个母亲对她最爱的孩子长白所做的事,真是耸动,为了不让儿子出去玩女人或是做别的她不喜欢的事,她教他抽鸦片,让他留在身边。

她觉得这是爱,如果你告诉她,这是暴力,她一定哭倒在地,她会说她这么爱孩子,还准备把所有的遗产都给他。

暴力是很难察觉的,因为暴力的形式会伪装成另一种情感。

善与恶的平衡思考

这是蛮沉重的课题,但如果我们希望回到社会去观察各种暴力形态时,能有更冷静的省思能力,就必须去深入探讨。

春秋战国时候,孟子说人性本善,人是性善的发扬;另一个非常大的荀子流派,则说人性是恶的,因为性恶,才需要很多的教养和禁忌限制。

蒋勋:暴力的本质,是人类的荒谬吗?

这两种决然不同的流派,争论不休;到了今天,好像孔孟之道的“人性本善”论是主流,然而,既是人性本善,何来那么多的禁忌与法律?

性善论本身有漏洞、有矛盾,人性中确实存在一种我们无法捉摸的东西。

若我们的文化里只是一味地发扬孔孟之道,忘掉像荀子这一类提出不同思维的哲学家,我们在面对各种社会现象时,就会失去思考的平衡点。

蒋勋:暴力的本质,是人类的荒谬吗?

人性对“恶”有更充分的了解,才能有“善”的发扬,所以我一直觉得很遗憾,荀子的性恶论没有继续发展,使得孟子的性善论就像小说里的大学生,变得不切实际。

我们一定要知道,性善论和性恶论单独存在都没有意义,必须让两者互动,引导到思辨、思维,才能对人性有更深层、更高层次的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