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登到底知道什麼祕密?

蔑視屠臣悔你孟


2013年6月,美國中央情報局僱員愛德華·斯諾登將關於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項目的秘密文檔披露給英國《衛報》和美國的《華盛頓郵報》,有此讓世人真正的看到,美國——這位自詡“民主,自由,法治”的國家在背後幹著令人不齒的勾當,監聽自己的國民甚至世界人民的通話,上網,信息等等。

斯諾登迄今為止揭露最大的秘密就是美國的“稜鏡”計劃,揭露了Xkeyscore計劃,曝光美國“核心機密”,並且曝光“監聽門”。斯諾登的爆料牽涉面甚廣,不僅僅是美國政府,蘋果,谷歌,雅虎,臉書等美國大網絡公司都參與了監視計劃,這更讓美國政,商,互聯網科技界都為之震動。

然而這僅僅是斯諾登掌握秘密的冰山一角,據有關不上人士推測,在斯諾登的手裡還掌握著令美國政府“抓狂”的秘密。斯諾登呆在香港的時候就曾聲稱美國政府不斷入侵別國網絡,包括我們國家,竊取各國機密,謝這些事情斯諾登沒有細說,但如果任由斯諾登繼續說下去,當年可能真的就“世界大亂”了。


至於為什麼斯諾登時隔多年不繼續爆料,我想這其實也很容易理解。其一,斯諾登身處俄羅斯,如果過早爆料自己手中的底牌, 勢必對於俄羅斯政府就失去了價值,現在斯諾登能夠呆在俄羅斯其實是一種相互博弈的結果。其二,斯諾登的家人還在美國,如果斯諾登的爆料真的威脅到美國,到時候誰也不能保證這個“民主,法治”國家會做出什麼不可理喻的事情。

我是頭條作者圍知歷史,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圍知歷史


斯諾登聲稱,迄今為止,他洩露的秘密,還不到他已掌握的總信息的10%。先後擔任過美國中情局情報分析員、NSA(美國國家安全局)承包商僱員的斯諾登,偷出了150多萬份NSA的機密文件。從2013年6月起,他陸續曝光了手中的部份檔案。在這些已經為世人所知的秘密中,主要有以下內容:

美國監聽了大約122名國際政要、38個國家的駐美大使館、無數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許多國際會議,如G8和G20峰會,等等。他們還對許多國家,如挪威、荷蘭、比利時、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梵蒂岡、俄國、中東諸國普通公民的手機通話,進行適時監聽。

英美兩國有一個合作項目,代號叫“顛覆”。合作的雙方以英國國家通信總局與美國國家安全局為主,他們共享數據、信息以及其他各種情報。英國國家通信總局侵入了遍佈全球的光纖電纜,可以輕易截獲他們想要的數據。

美國國家安全局有一個代號為“裁縫訂製行動”的項目,組織了一幫頂尖的黑客,潛入全世界的電腦終端,獲取他們需要的信息,或者用惡意軟件、病毒,攻擊他們想要攻擊的個人和系統。單是2011年一年,NSA就發起231次有針對性的網絡攻擊行動。

眾所周知的“稜鏡計劃”是,聯合美國的互聯網巨頭,如谷歌、微軟、蘋果、臉書等,挖掘、使用所有這些互聯網平臺的用戶數據。他們用一種叫“數碼黑衣人”的工具,幾乎可以知道人們在互聯網上的一切行為,包括聊天、購物、搜索。

除了英國,美國還和加拿大、瑞典、德國、以色列、澳大利亞、印尼等國合作,每天截獲數億條短信息、數億封電子郵件。這些數據,被NSA稱為“個人數據待開採的金礦”。而手機和電腦加密術,在NSA看來,完全不是他們獲取信息的障礙。


世界真的很大


曾為美國中央情報局技術分析員的斯諾登,也許他是一個揹負特殊使命人物。斯諾登事件是美英聯手演的雙簧,實際上針對中國、被俄羅斯接手利用而演雜了的騙局。斯諾登本人只不過是大國博弈中的一粒棋子而已。試想:如果中國接納了斯諾登,他所提供的情報會不會使中國政府產生戰略誤判?如果中國沒有接納斯諾登,斯諾登將會繼續向世界各國發出避難申請,用以測試各國對美態度。他們用一個小人物侮辱中國政府的智商。他沒有叛逃的理由,既沒受到“迫害”也沒有受到“利誘”,難道是對美國所作所為的 “義憤”而“良心發現”?

實際上斯諾登事件是針對中國的陰謀。斯諾登為什麼要來香港?香港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外交權,他還是想引起中國政府的注意,想讓中國政府收留他為他提供政治避難。中國政府就輕易相信斯諾登提供的信息?他只是一箇中情局低級的程序員工,能夠帶走的資料應該不是最核心的。至於對各國政要的監聽,你不說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中國大智慧,看破不說破,不僅不接手這個燙手的山芋,還要禮送出境,這時俄羅斯的出手接盤了。這一點恐怕是斯諾登和幕後導演所沒想到的。在當前這個世界上還有誰能、誰敢為美國人提供政治避難呢?只有俄羅斯了。只是中國“禮送”太快、俄羅斯“接手”太快,出乎意料。這一事件就是一場牽動全球、戲弄了絕大多數人的騙局,卻讓中俄聯手讓美國出洋相的鬧劇。 “折了兵”的奧巴馬對俄羅斯“收留”斯諾登恨咬牙切齒,在澳大利亞g20峰會上出言不遜羞辱普京。今天收留斯諾登是俄美對峙的緣由之一。

對斯諾登,站在不同立場上,有人說是“小人”,也有人說是“英雄”。

說他是個忘恩負義的小人,從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角度上看,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洩密者、叛國者,是因為他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利益,是美國的公敵、是賣國賊。斯諾登“背叛”的是一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更重要的是斯諾登“背叛”的是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政府都心照不宣的那一套“潛規則”。他違反了僱傭他時的宣誓和所有承諾,沒有職業道德。他可以不幹,沒有理由背叛。斯諾登沒有對於自己祖國——美國產生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和榮譽感。他洩露信息的行為體現出他對於美國行為的不認同並且做出了損害美國利益的行為,這種行為同樣踐踏了美國在世界的尊嚴,破壞了美國在世界面前的形象和榮譽感。擱中國就是叛徒或漢奸。

說他是英雄,斯諾登揭露美國政府實施“稜鏡計劃”監聽行為是正義之舉。因為他的此舉維護了普通民眾的權益,是視為維護人權的英雄,是正義、民主與自由的象徵。霸權主義背面做的事情太骯髒、太罪惡斯,良知發現、正義呼喚,諾登只是站在公平、正義的角度看待問題揭露問題,讓世界都看看世界上最發達的美國揹著其他的國家在做無恥下流的事、不光彩的事。他為世界揭穿了罪惡,是個有正義感的人,是為人類正義事業作了傑出貢獻的人。

我覺得斯諾登事件不會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是正義感還是陰謀論,是勇士還是叛徒,現在下結論或許太早,若干年後,中情局檔案解密了,真相將大白於天下。


罐頭辰


有書君分析,曾為美國中央情報局技術分析員的斯諾登,他知道的秘密包含兩種可能:

一、他真的知道大量秘密

斯諾登說,他偷了150多萬份NSA的機密文件。

他陸續曝光了其中的一小部份檔案,主要是關於網絡安全方面的機密材料,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美國的“稜鏡”計劃:2013年6月,斯諾登將美國國家安全局代號為PRISM的“稜鏡計劃”秘密文檔,透漏給了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

稜鏡計劃在2007年小布什執政時就開始執行,是絕密電子監聽計劃。

美國監聽了當時的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等122名國際政要,38個國家的駐美大使館,眾多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的許多國際會議,如G8和G20峰會等等。

他們還對許多國家普通公民的手機通話,進行實時監聽。

2、美國監控計劃X-Keyscore系統:X-Keyscore是幾乎可以涵蓋所有網上信息的情報收集系統,從大量情報中進行數據挖掘工作,分析個人的聯繫方式等所有信息。

3、美國“裁縫訂製行動”:

美國國家安全局組織了一幫頂尖的黑客,潛入全世界的電腦終端,竊取各種情報。

別國的網絡,只要是他們想攻擊的,惡意軟件、病毒,什麼破壞性大用什麼。至於他們想要攻擊的個人和系統,可以說是如入無人之境。

2011年,美國發起有針對性的網絡攻擊行動,就多達231次。

4、英美“顛覆”計劃。英國國家通信總局與美國國家安全局合作,共享數據、信息以及其他各種情報。

英國國家通信總局侵入了遍佈全球的光纖電纜,可以輕易截獲他們想要的數據。

多年來,美國實際掌控著全球互聯網的絕對話語權。

全球共有13臺根服務器,就有10臺在美國。

全球大部分用戶經常使用的軟硬件設備,信息交換所使用的交換機、手機、系統、芯片等,大部分廠商均來自美國。

美國除了監視其他國家,也監視美國公民的日常通信和上網。

根據斯諾登的說法,世界各國政府及人民在美國的全方位監控中,沒有任何的隱私和秘密可言。

你的銀行卡密碼,你的興趣愛好,你的飲食口味嗜好,你的三圍尺寸,很多夫妻之間都不知道的事兒。

美國安全局都知道。因為他們不僅收集你的所有網上信息,還利用大數據分析這些信息。

老公可能不會因為你買過兩次外賣推測出你喜歡的口味,不會因為你瀏覽過母嬰用品店猜測你想要孩子或者已經有了孩子,而大數據都知道!

斯諾登還曝光說,這些秘密計劃還涉及了很多美國著名的大公司,蘋果、谷歌、雅虎、臉書等,都參與了這個監視計劃。

美國政府利用這些監控到的信息,影響干預他國政事。

如2011年埃及危機從醞釀、爆發、升級到轉折的全過程,都可以找到美國和這些大公司的身影,類似的事件也在突尼斯和伊朗等國上演。

二、他的所謂秘密是一場騙局

眾所周知,斯諾登是個雙面間諜,雖然說他竊取的材料屬於美國政府的絕密材料,但並不是美國政府的核心機密。

且各國對美國監聽監控心知肚明,只是不知道其具體計劃而已。

他可能只是美國政府的一顆棋子,用來針對中國,但被俄羅斯接了過去。中俄一起將計就計,陪美國下了這盤棋。為什麼這麼說呢?

1、美國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視是出名的,他們的安全部門監控著全世界的人,對斯諾登來說,怎麼成了燈下黑呢?

竟然讓斯諾登帶著四臺涉密筆記本及硬盤,一路輕鬆逃離美國,而且是等媒體曝光後才知道?

斯諾登自稱的秘密載體,為何不是給俄羅斯,而是給英國衛報?

並且在監視下,將硬盤用角磨機和其他工具弄碎,誰也沒有真正看到其內容,誰又知道是真是假呢?

2、事發時斯諾登選擇香港,說明他已經計劃好了前往中國或者俄羅斯,有明顯的目的性和計劃性。

他假裝“叛變”,揭露美國竊聽全球的計劃,企圖獲得中國的信任獲得政治避難。

只要中國政府接納他,美國就會給中國施加巨大的外交軍事壓力;

如果中國接納他又信任他,反過來會被他竊取更多有價值的情報,那他的計劃就成功了。

經過深思熟慮的中國政府沒有接納斯諾登,斯諾登又向世界各國發出避難申請,用以測試各國對美國的態度。

在俄羅斯表態後,中國馬上把他送了過去,不給他反悔的機會。

3、與美國對著幹的戰鬥民族俄羅斯,接受斯諾登避難申請的前提很耐人尋味,居然是要求他停止對美國的“傷害”。

俄羅斯給斯諾登提供了優越的避難生活條件,將其軟禁,還給他安排了一個性感女朋友監視和控制他。

4、斯諾登失去自由,在拋出所謂的秘密後還是得不到信任,意味著計劃失敗。

美國被迫主動以斯諾登在美國女朋友的角色,發佈四組圖片和符號,指示斯諾登的下一步行動。

在斯諾登一年的政治避難即將到期的時候,斯諾登接受了美國電視臺的採訪。誰又知道有幾個是真實的電臺工作人員呢?

這實際上是美國安全部門對斯諾登直接髮指示來了。

接到原地待命、等候通知的指示後,斯諾登就又拋出了沒有任何證據的美國與外星人合作之說,還表態說願意與華盛頓協商回國坐牢。

斯諾登洩密事件,大大影響了美國的聲譽,使美國與同盟國之間信任度下降,並影響到其他合作領域,更引起美國與其他國家合作之間的矛盾。

斯諾登事件,由最初針對中國,並測試全球對美國忠誠度的騙局,在中俄聯手下,演變成了一場讓美國出糗的鬧劇。

如何處理斯諾登事件,成了美國的一個燙手山芋。演員沒按美國導演的套路演,導演也不知該如何劇終了。

總之,在大國博弈下,斯諾登只是工具而已。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斯諾登都知道什麼秘密?這本身就是個秘密!

斯諾登為什麼要背叛他的祖國,難道是現在瞭解的那樣嗎?焉知其不會進行情報欺騙?

斯諾登掌握多少“乾貨”,他坦露了多少“實績”,這也是秘密吧?

再想一想,聰明的斯諾登,他難道沒想到“中情局”的追殺?他難道沒想到他以後的結局?他為什麼敢於犯險,走上了這條險象環生的路?

是人,都喜歡過平靜的生活,斯諾登為什麼甘於在內心激盪中,逃離他的祖國,在顛沛流離中度過餘生呢?

這都是謎!


舌動非不生5406


斯諾登所掌握的秘密,如果完全暴光在世界面前,會引起世界混亂乃至世界大戰。斯諾登在美國情報局工作三年以後,因為出色的網絡技術,被派往美國【黑月亮】網絡特訓學校,經過兩年的特別訓練,直接進入國家戰略特別小組。

斯諾登手裡確實掌握關於世界格局的戰略實施計劃方案。關係到57個國家的安全。世界將會有57個國家被解體重組,這個20計劃,可以有效控制經濟滑坡,重新定位世界原有區域的性質和歸屬方向。

世界從此會在動盪中使本來平衡的經濟天平發生傾斜。世界處在小型分割式戰爭之中。這就是以動制靜的經濟發展觀。

斯諾登的資料庫,有57個國家被瓦解的時間順序和具體運作模式。亂中取利。斯諾登沒有完全向世界公佈重大網絡機密,雖然揭露了有關監聽醜聞,一切還在保密中。斯諾登的家人已被長期監視。

斯諾登的機密,至今沒有完全公之世界,通過震懾,希望能改變這些對世界不利,害人害己的錯誤策略。斯諾登的愛人露絲,與斯諾登是哈佛大學同學,婚後生一子,斯諾登的背離,與小時候受到媽媽的人道主義教育分不開的。斯諾登媽媽是瑞士人。

斯諾登事件確實帶來了世界影響,雖然他掌握了大量的機密,還是希望這些機密永遠成為機密,不被實施。否則,斯諾登將把所有秘密向世界宣佈。那樣將會帶來公憤,影響世界和平。


白這個顏色


2013年6月,前中情局(CIA)職員愛德華•斯諾頓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稜鏡”竊聽計劃,即美國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於2007年啟動了一個代號為“稜鏡”的秘密監控項目,直接進入美國網際網路公司的中心服務器裡挖掘數據、收集情報,通過網絡實現對全球輿情的監控,包括微軟、雅虎、谷歌、蘋果等在內的9家網際網路巨頭都參與其中。消息公佈,世界輿論隨之譁然,引發全球對“稜鏡門”事件的思考。

斯諾登爆料“稜鏡”計劃始於2007年,美情報機構直接進入包括微軟、雅虎、谷歌、蘋果在內的美國九大網際網絡公司的中心服務器進行數據挖掘,監控電子郵件、即時消息、視頻、照片、語音聊天、視頻會議、存儲數據、文件傳輸、登錄時間、社交網絡資料等10類信息,從這些信息及連接信息中分析個人的聯繫方式與行動。

多年來,美國始終實際掌控著全球互聯網的絕對話語權。目前,全球共有13臺根服務器,10臺在美國,2臺在歐洲,1臺在日本,信息核心節點週轉在美國。全球大部分用戶經常使用的軟硬件設備,信息交換所使用的交換機、手機、系統、芯片等,大部分廠商均來自美國。

此外,Cookies技術的廣泛應用,也使得監測用戶的互聯網信息成為可能。例如,2009年4月英國舉行G20峰會期間,美國利用“間諜”網吧監控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2011年以“臉譜”和“推特”為代表的新媒體,貫穿埃及危機從醞釀、爆發、升級到轉折的全過程;同樣,類似的事件也在突尼斯和伊朗等國都上演過。

2013年7月31日,已經在俄羅斯政治避難的斯諾登打破沉默,再次爆出美國更大規模監控計劃“X-keyscore”。斯諾登通過英國《衛報》發佈的文件資料顯示,這項名為“Xkeyscore”的監控計劃“幾乎可以涵蓋所有網上信息”,可以“最大範圍收集互聯網數據”,內容包括電子郵件、網站信息、搜索和聊天記錄等等。


留白說


2013年6月,“衛報”報道了第一起基於絕密文件的洩密事件,當時29歲的斯諾登。在此後的幾年裡,記者發佈了超過7000份斯諾登委託他們的絕密文件,有些人認為這些文件不到整個檔案的1%。

可以說斯諾登掌握了美國大量的秘密,根據國家情報官員的說法,斯諾登下載了多達150萬份文件。以下是斯諾登在2013年洩露的部分內容:

  • 2013年6月7日,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一個名為Prism的程序進入谷歌和Facebook等美國互聯網公司收集數據。

  • 2013年6月7日,一份18頁的總統備忘錄顯示,奧巴馬命令情報官員制定一份海外網絡攻擊目標清單。

  • 2013年6月16日,英國情報機構截獲2009年在倫敦參加兩次G-20會議的外國政客的電話和互聯網通訊。

  • 2013年6月20日,絕密程序顯示了美國安全局必須採取的步驟,以瞄準和收集“非美國人”的數據,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美國公民收集的數據。

  • 2013年6月21日,英國情報機構採用光纖電纜收集和存儲全球電子郵件,Facebook帖子,互聯網歷史記錄和電話,然後與NSA共享數據。

  • 2013年6月27日,NSA有一個代號為EvilOlive的程序,該程序收集並存儲大量美國人的互聯網元數據,其中僅包含有關在線內容的某些信息。例如,電子郵件元數據顯示發件人和收件人地址和時間,但不顯示內容或主題。

  • 2013年6月27日,直到2011年,奧巴馬政府允許美國國家安全局繼續收集大量美國人的電子郵件和互聯網元數據,這是在布什時代的一項名為Stellar Wind的計劃下進行的。

  • 2013年6月29日,美國政府在紐約,華盛頓和布魯塞爾竊聽歐盟辦事處。

  • 2013年6月30日,美國政府使用各種電子監視方法監視至少38個外國大使館。

  • 2013年6月30日,美國安全局監視數百萬德國普通公民的電話,電子郵件和短信。

  • 2013年7月9日,美國安全局對包括委內瑞拉,哥倫比亞,阿根廷,巴拿馬,厄瓜多爾,秘魯等在內的一些拉丁美洲國家的公民進行監督。該機構還尋求有關石油,能源和貿易的信息。


走進伊拉克


斯諾登,在2013年的6月份,斯諾登在《衛報》和《華盛頓郵報》披露了美國國家安全局關於PRISM監聽項目的秘密文檔,但是事發時斯諾登卻在中國香港。斯諾登的確是一個雙面間諜。在間諜方面,他的天平也會有傾向於某一方現象,至於他心裡藏著的秘密,外人無從知道,只有藏在他心中。一旦吐露就不會是秘密,有些人就會讓他消失。其實現在他有沒有秘密也無從知道。 以密不透風著稱的世界範圍布控的美國中央情報局奈何不了斯諾登的全球逃亡, 並且斯諾登身邊始終有手眼通天的神秘人物保駕護航。斯諾登大抵獲得的機密材料就是一些大多關於網絡安全這方面的機密材料,而其中就包含了美國政府實施的電子監聽計劃即“稜鏡計劃”。總的來說雖然斯諾登竊取的材料屬於美國政府的絕密材料但還說不上是美國政府的核心機密。 他揭露的都是些醜聞不是什麼有價值的機密,對斯諾登,站在不同立場上,有人說是“小人”,也有人說是“英雄”。


每日品質生活


斯諾登在2013年時,向美國《華盛頓郵報》和英國《衛報》,透露了美國國家安全局對全球的監聽項目――稜鏡計劃一時間全球熱議,包括美國民眾在內的全世界,對美國這種行為表示了強烈的譴責,對於斯諾登本人,有人認為他是英雄,有人認為他是叛徒,是叛國者,另外還有很多人認為,所謂斯諾登的爆料,其實是美國導演的一場大戲。



原因就是作為美國中央情報局技術分析員,斯諾登的身份神秘又重要,他的突然爆料,頗有可疑之處,國外沒有任何國家給他利益引誘他,他本身也並沒有什麼黑歷史值得美國去迫害他,說是“正義感”爆棚也說不過去,應該是英美國家聯手導的一出大戲,而看似正義,冒著生命危險爆料的斯諾登,也只是這場大戲中的一個演員而已,目的在於讓zhong,俄做出一些戰略誤判。



他來HK 本身就是一個讓人存疑的事情,HK不是獨立的國家,無非就是為了引起z. G. 的注意,斯諾登畢竟只是一個級別比較低的程序員,核心資料應該還接觸不到,所謂監聽,恐怕哪都有吧,對於國家機密單位來說,並不是什麼大新聞,只不過第一次暴露於公眾面前,才招致了世界範圍內的大討論。



據斯諾登爆料,這項計劃從2007年開始,美國每年要為此花費至少兩千萬美元,如果他不是“演員”斯諾登,從“叛國者”角度來說,無論美國怎樣十惡不赦,他損害的都是美國的利益,無論他提供的情報是否是核心問題,斯諾登都是個不折不扣的“叛國者”,違反了他入職工作時的承諾,如果從“英雄”的角度來說,就讓全世界看到了美國的醜惡嘴臉,也算是一個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