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当兵?

梁上不是君子


我五一年生人、小时候生活虽然困难尤其在熬过三年自然灾害、自六四年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没有电、没有高楼大厦、但温饱是有保证的、当兵也是小时候的一个梦想、所以初中刚毕业六八年征兵、就毅然绝然走进了部队的大熔炉、六九年中苏边境紧张、新兵营没怎么训练、也就十来天就下了连队、分配在团直特务连、这是特殊连队、老兵都说进了特务连装备双配套、一支五六冲锋枪、五六式手枪、七首、训练特苦、农村人年轻没觉的什么、平时黑白夜站岗、警卫机关安全、有时军区首长、军委首长在泰安疗养也要页责他们的安全、就这样训练、警卫、碌碌无为中渡过了五年、于七四年退役后分配、说起为什么当兵、在六四年四清工作队的一位营长住在我家、经常给我讲些部队上的事、可能受他的影响吧、在征兵时我都没和家里人说就报了名、并接到了入伍通知书、在部队由战士提为付班长、班长、回想起来部队的老兵、战友、首长像亲兄弟一样、表现形式所不同的一切都是按命令行事、所以退役后一至保持部队上的光荣传统、不论那级领导的指示都是雷历风行保质保量的干好、后带薪上大学三年半、考技术员工程师、在领导岗位退休、是部队培养教育了我、所以我感慨的说当兵后悔五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现在晚年了、一直保持着军人的形象、我爱军人、更爱部队、谢谢!


老大15539谭启祥


我就是一名现役警官(武警部队),所以我想来谈谈我的体会,说说我为什么来当兵。

“儿子,你被部队录取啦!”2015年的夏天,我从地方大学顺利毕业,正寻思着四处寻职,父亲突然打来的一通电话让我不禁潸然泪下。关于掉眼泪这事,还得从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说起。

记得那年国庆长假,外处人山人海,气温高达38摄氏度,相比出门“蒸桑拿”,我毅然选择“宅家”看阅兵式,那番场景至今记忆犹深。飞机、坦克、装甲车、导弹……整齐划一的队伍,铿锵有力的步伐,从天安门前划过,排山倒海的气势迎面扑来,心中不由热血沸腾。

那天,天空蔚蓝,阳光明媚,即便在室内依旧能感受到室外空气的清新。百万雄师列队的壮阔场面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我的脑海中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身穿军装,气宇轩昂,屹立在国门前,我也成为了其中一员。就在那一天,“军装梦”就这样钻进了我的心房,播下种子,携笔从戎也成了我唯一的心愿。

图文无感

2011年7月初,高考成绩一出,我便拔起双腿一个劲地直奔电脑桌前,查询各类军校录取线,几番考量后,激动填下了志愿。在过于激烈的人员竞争下,我最终吃了“败仗”,这宛如一把刺刀深深扎进我的心,情绪低落至极。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几乎每天的精神状态都是恍惚的。

一天,我平静地靠在椅子上,沉思中,不知何时窗边内侧招来一只小蜜蜂,它正在寻找出路。望着它那双正在挥动的崭新翅膀,没有任何岁月的痕迹,这也许是它的“首飞”! 一次、两次、三次……经历了无数次碰壁失败后,它仍无所畏惧,不断尝试。伴随“嗡嗡嗡”的响声,就像是在和我诉说:跌倒了可以再爬起来,只要不放弃一定可以!它是多么渴望回归大自然啊!在历经半个多小时的坚持和努力下,它几乎踏遍了整个窗户的玻璃面,留下那微小却充满力量的印迹,成功找到通往外界的“大门”,于是扬起翅膀,向着阳光自由飞翔。

该放弃还是坚持?我心里默默有了答案。于是,为了追寻我的“军装梦”,我下定决心要先完成大学学业,再应征入伍。带着这颗“初心”,我毅然迈进了地方大学。

图文无关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四年时光,转瞬即逝。在这四年里,我除了在专业上下苦功,其余时间几乎都用来学习军事类知识,图书馆也成了我的“第二寝室”。

“都快毕业了,踏踏实实找份工作不好吗?”“找份安稳职业多好,何必非得跑去部队受苦呢?”“部队没你想得那么轻松,去了也许就后悔了。”……临近毕业那会,因担心我对部队训练吃不消,身边的亲朋好友陆续开始说服我,劝我打消参军的念头。

那四年,有酸,有苦,有辣,唯独没有甜。似乎万物都在排挤我,就连走在阳光大道上,都能感觉到迎面吹来的夏风带着一丝寒意。我深知,梦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心存信念,它便能驱使、支撑我不抛弃,不放弃。

图文无关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4年11月,公安现役部队招收入警大学生简章在网上一经发布,瞬间燃起了我的希望。为了全力备考,我开始放弃各种外出活动,卸游戏、关手机、闭门“修炼”3个月,生活作息时间也从起初的“朝九晚十”变为后来的“朝六晚十二”。“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动人旋律,激励人心,殊不知是一首《追梦赤子心》陪伴我度过了那段漫长的备考岁月……

皇天不负有心人。次年6月,随着录取通知正式下发,我如愿以偿考入了公安现役部队,经历为期5个月的集训,后被组织分配至广东某支队,到陆丰禁毒一线去奉献青春。这里充满艰难险阻,甚至为了伸张正义必须与贩毒分子斗智斗勇、舍命相搏,即便如此,我也毫不畏惧。使命在肩,绝不后悔。

每当回想自己从高考落榜,到完成学业,再到步入基层扎根基层,唯独不变的是追逐“军装梦”的恒心。因为心力交瘁,所以深感如释重负;因为来之不易,所以掉下稀有眼泪;因为使命神圣,所以满怀不竭动力。“走了这么久,往后的路会更长、更艰辛,累吗?”曾经有人这样问我。我会坚定地回答他们:“一路走来,苦过也累过,却不曾后悔过。”


有故事的小军犬


80年代当兵的人,多半深受那场战争的影响,和对英雄的崇拜,当然也掺夹着个人愿望,大致两种:农村兵希望在部队通过努力,能提干或转志愿兵,从而实现转户口,吃上商品粮的目的,最终走出农村;城市兵多数是待业青年,也可以在结束3年服役后,优先安排工作。

我当兵时初中刚毕业,由于没能参加中考,家里让再复读一年。当时的想法是,复读一年,争取考上中专,那时的中专是国家包分配工作的,因此,都往同一条道上挤,复读也是普遍现象,有的甚至复读三年。进入学校的第一天,我就倍感压力,从心里抵触学习,想着早日离开学校。虽然已是改革开放的80年代,但当时的农村孩子,不考学也就只有务农一条路,毕竟那时还没有“农民工”这个说法,或者说农民还没有真正开始进城务工。摆脱当时的局面也只有当兵这条路了。其实,我当兵也是误打误撞,是一起复读的同学相邀着去报名的,家里并不支持,从体检到入伍,也是颇费周折,最后才如愿以偿。



我庆幸当时选择了当兵,此后二十多年军旅生涯让我受益终生。


五里桥记事


你为什么选择当兵?这个问题勾起了我多年的回忆。

二十多年前,我那时才17岁,正在上高中三年级,家里条件艰苦,我们兄妹四人都在上学,在哪个年代,一家四个孩子上学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在农村,可想而知,家里负担很重,父母为了让我们多学点知识,再苦再累都要让我们读书,姐姐学习很好,可是年年考试分数和录取分数线一样,身体都体检了,可是分数线又提高了,连续三年都是这样,姐姐无缘大学校门。看到姐姐很无助,很伤心,我们又没有办法,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姐姐能有个机会上大学,可是幸用女神从来没有降临到姐姐身边,无助的姐姐只有回家种地了,我的心如刀割,可是没有办法。

那时候我也上高中了,论学习我比姐姐差远了,学校离家有一百多公里,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转眼间我也上高三了,弟弟都上初中了,姐姐回家帮父母种地,这时的农村条件很艰苦,父母的负担越来越重,我要是再考不上大学,父母不知道有多难过,我的心里也很难受,想努力好好学习,高三第二学期开始了,听说今年征兵是三月份,当时我也很向往部队,也想当一名军人,思考再三,我选择了当兵,当时家里条件差,父母负担重,我要是再考不上大学,父母心里不知有多难受,如果参军能考上军校,父母会很开心,想到这里于是我就悄悄请假去武装部报了名参军,家人老师同学都不知道,征兵部门通知我去体检,结果体检也合格了,政审也符合要求,这时接兵人员要到符合条件的人员家里家访,父母才知道我去参军,我当时学习也不错,父母希望我考大学,不想让我去参军,因为我身体瘦小,身体不好,父母不放心,给我做工作,可是我还是想去部队,如果有机会我想考军校,父母做不通我工作,又请来姑姑,叔叔做我工作,我注意已定,必须去参军找出路,不然父母负担太重,压力太大。

就这样我选择了当兵,而且是去了边疆,离家几千公里的地方,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和同学,我的心里很难受,就在踏上去边疆火车的那一刻,看到父母家人,亲戚来欢送,看到父母泪流满面依依不舍,我也泪流满面,那一刻我下定决心,必须在部队干出个样子,不辜负父母和亲朋好友的期望,到部队后,不管多苦多累,我都必须克服,服役期间,我也荣立了三等功,利用周末节假日和业余时间看书学习,终于在第四年我考上了军校,实现了我的愿望,当父母得知我考上军校时,开心的留下了热泪。

直到今天每次回想往事,思绪万千,我一点都不后悔我的选择,我为我的选择感到骄傲,我就是这样当兵到部队来的,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了当兵。


鹰击长空5918


为什么要选择当兵?我出生于62年。一九八0年十月在广东揭阳163师炮团十三连当兵。一九八五年元月退役。历任战土,付班长,班长,八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我觉得部队是培养和锻炼人材地方,虽然那是生话补贴很小,但觉得光荣,因为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训练,领导和战土同甘共苦,享受其!…


李永洪9



当兵并非我原来的理想。那年高考束后,名落孙山的我在家乡做了一名小学代课教师,学校离家有五里地,交通不甚发达的当时我成了学校唯一的住校老师。一天,一位高中同学专程来到学校,力劝我去当兵。因他的父亲也是一名转业军人,是我所在公社的公安特派员(相当于户籍民警),对部队的事儿了解比较多。报名参军,便成了我人生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十月,我如约报名、体检、政审,一路顺利过关。当我戴着大红花来到县武装部集中时,才发现那位同学放了我的鸽子,前来送行的他忙不迭迭地解释,是他的妈妈执意叫他在来年的高考中再碰次运气,承诺如果再考不上大学,一定追随我去当兵。

闷罐车停停走走整两天,我们这波新兵才来到祖国大陆最南方的城市湛江,在赤坎兵站休息一晚,次日坐了八九个小时的海轮来到海南岛,深夜才到达文昌迈南的一座军营,开始了我的入伍生涯。那一年,我刚好十八岁。

三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看到“你为什么去当兵?”这个提问,我入伍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说实在话,当初的选择很大程度是一种临时起意的结果。未曾想到的是,这一临时的决定确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当兵、考学、提干,一路走来,在部队干了足足二十个年。

还有我的这位同学,在次年的高考中再次失利后,兑现了他的承诺,并且在广西部队一干也是二十多年。有时候我们偶尔谈起往事,共同的感受就是:人生如戏,剧情的发展往往是难以预料的。既然入戏,就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吧。(照片为我与同学的合影)


安全视野


17、8岁的孩子,没有什么高大上的道理,只是为了圆年少时的愿望而已。

记得在4、5岁的时候,家里有一在青岛打工的叔叔,有一次回家过年,给我买了一身海军服装,而且还有大盖帽,肩上帽上还都挂有徽章,当时特别喜欢这身衣服,而且穿在身上就不想脱,可以说是我从小到大最有印象的一件衣服。穿在身上,父母也讲,长大了当兵就可以穿上真正的军装了。这应当算是我对军人向往的最初启蒙了。

心里一直想着当兵,后来上完学在医院学习,家里人还是希望我安心一辈子从医,但我毅然决然的想当兵,第一年17的时候说我年龄小,第二年再次报名录取,到了遥远的边陲新疆。

虽然距离当兵已经有20年了,但我始终感觉退役就在昨天,在部队时的一历历经常浮现,和战友在一起时就会唠一唠在部队时的各种经历,现在有新疆战友到青岛,也会一起聊聊,聊聊过去聊聊现在,聊聊部队时的人和事儿。

总体来讲,我感觉当兵对自己的成长是大有益处的,特别是对自己的意志、心理、处事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她可以让少不更事的自己快速成长懂事。


元芳有看法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我父亲是一名老军人,从小耳濡目染,对神圣的部队充满了向往,感觉那是真正锻炼人真汉子的天堂。

2009年我怀揣着儿时的参军梦,毅然决然的投笔从戎。初来部队,说实话我很不适应,怕吃苦,怕累,思想不稳定,感觉和电视剧里看到的不一样,原来部队不是你想来就来,想去就去的,他是国家的武装力量,是保卫祖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

通过班排长们和战友们的帮助,我从思想不稳定的新兵慢慢适应了严肃而又活泼的军营生活,慢慢的锻炼我发现自己身体有了变化,喉结粗了,身体壮实了,最真实的变化就是我爱上了这个热闹又团结的生活,这里整齐划一,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让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坚强,怪不得好多人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转眼间,退伍多年,从当初少不更事的小孩渐渐步入了中年的行列,在部队里我学到了太多,虽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可是部队的优秀传统我一直坚持着,因为我相信在部队学到的一切会使我受用终生。

部队是一所大学校,淬炼成钢,胜者为王。还依稀记得老班长说过一句话“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现在想想确实是这样,人都是逼出来的,因为我知道自己本来就不成功,又何谈失败呢?
时间久了,我发现自己身上有了“兵味”,这是多年部队给予我的精神财富,他将让我在黑夜不再害怕,人生不再迷茫,是我人生的照明塔,照亮了我未来的路,曾经是兵,终生为兵。

以上出自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和个人,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欢迎评论和转发,要想了解更多军事,请您关注退伍士兵看人生。


流离在灯红酒绿的青年


呵呵,这个问题问的好,我其实在没当兵前就对军人有着无比的敬佩,因为他们是国家的守卫者,捍卫着我们的国土安全,保卫着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是光荣的,我是在上高一军训的时候爱上了当兵,我的教官他是一名武警,是一名真真的男子汉,与教官一起军训的这几天,让我更加了解了军人,很伟大,很辛苦,我也想着来部队当兵锻炼锻炼,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一些,像一个真正的男人一样能扛起责任来,后来我来了,从新兵到现在老兵我并没有后悔我来当兵,反而更加感谢军营这个大熔炉,使我接触了许多东西,长大了许多,一句话,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我骄傲我童心未泯14


有太多的人怀着这样那样的目的来到军营。有找不到工作到部队锻炼一下,为自己镀镀金,好在地方上找到一份好工作;有在家父母管教不了被送到部队接受管教的......当然也有从小就有投身军营报效祖国的梦想的热血青年为着自己的梦想来到部队,投身部队与祖国的建设事业。但是一旦进入部队,好像之前的这些想法都不存在了,为的就只是一个目的!在中国军人同样也可以是一份职业,这份职业的工作内容就应该是——建设祖国,建设部队;服务于祖国,服务于部队;为祖国的稳定与繁荣,为人民的幸福与安康。

当兵能够培养自身独立生活能力,衣服、被子脏了得自己洗,每月的工资津贴必须计划好怎么花,遇到困难要自己应对处置……几年下来,一个从小过着衣来神手、饭来张口、喜欢“非主流”的90后,也会历练成一个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独立生存的人,一个在父母眼中长不大的孩子,也会在部队生活的磨炼中慢慢成长起来。

穿上了那身军装,他们便选择了默默付出。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正是他们,用一具具并不一定伟岸却异常坚挺的身体,筑成一道道坚不可摧的人墙,没有豪言壮语更不能有怒气怨言。

他们和任何普通人一样,也想给爱人一个温馨安全足以令她们停靠的港湾。只是穿上那身军装,他们就被赋予了比普通男人更重的责任更大的使命,他们还要扛起一杆钢枪,他们还要保卫祖国保卫家。

他们在生活中也扮演着男人、父亲、丈夫、儿子的角色,他们也有着和常人一样的七情六欲。他们也会想家,他们也想和心爱的人长厢厮守耳鬓丝磨,他们也想感受父母的仁爱慈祥兄妹的手足深情。无奈他们只能在结束了一天到晚的工作、学习、训练之后,利用仅有的休息时间,乘着没人的时候把心上人的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

实际上,只因为他们穿上了军装,只因为他们身在了部队,他们便只能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练,他们比普通人更能明白自已肩上的重任。因为他们明白,穿上了那身军装,肩上担负的就不只是男人对家对亲人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军人对国对人民的职责,更多的时候需要他们舍小家而顾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