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70岁还在讲台上,中小学教师到了50岁就干不动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平凡人生观察


提出此问题者,完全不了解,大学与中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此间的酸甜苦辣,不在其中,不解其味。本人在大学与中学都曾经任教,对此深有体会。

一、教育对象完全不同

大学生已经成熟,无论是价值观,还是言行举止,都已经是成人,他们已经有自己的一套人生价值观念,有自己的主见,稍加点拨,便可心领神会。大学教授要做的是引领他们到知识的海洋遨游,引领他们往专业的深处游走。这个时候,老师们是灯塔,是照亮前行道路的明灯。

而中学生呢,懵懂无知,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脾气急躁冲动易怒,有的三观还不正,思想心智行为都不成熟,却又急于展现自己的所谓成熟,中学老师面对这样的一个群体,只能是鞠躬尽瘁,还不一定有效,对于人的教育是最累的,需要不停地磨合,当然也可能还没到融洽的地步,你已经被磨死。如果你不相信,那么,当你面对自己的子女大发雷霆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中学老师面对的是50或者60个这样的孩子。

二、教育的模式完全不同。

大学侧重于专业的深化,人格的提升,所以老师专注于把他最拿手的绝活亮给你,这个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他不需要标准答案,他只要你心领神会,并且悟出更深的道理,上课的时候不需要重难点的划分,讲到精彩之处,双目对视,击节扼腕,有争议,有探讨 ,思想的火花在这教学中欲燃欲旺。师生之间的探讨可以天马行空,可以诉说衷肠。

回到中学课堂,死板的教学程序与模式,45分钟的精心设计,校长领导们的观摩,教学如同一种表演与作戏,学生智慧的启发,不需要。知识点的反复讲解,题目的演算,而面对那些既懒惰又不肯钻研的学生,你气得吐血,但是不能放弃,因为有这样几个活宝,这科的平均分就这样被拉低,你的成绩在全年级的排名就下降了,你的教学绩效奖励就低了,回家也就只能跪搓衣板了,老婆在怒吼:整天早出晚归,这点工资拿回家,丢人不!几个知识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要讲透,反复讲,但题目转个弯,有的学生便大眼瞪小眼。

我的同行经常向我诉苦:这些花岗岩脑袋,什么时候我真的会吐血身亡。

三、责任与压力不同。

大学老师注重科研,没有升学方面的压力有人说,青年教师的科研压力重,职称评比压力大。问题是什么行业没有压力。如果是一个学有所成的大学教师,他会在专业知识的探讨中越来越有活力,一旦在自己研究领域有所突破,其成就感非比寻常。在北大我听了朱良志老师两年课,每一年结束,他都会把自己的讲稿出一本新书,每一年都不一样,有新东西,有真知灼见。大学有专职班主任,所以老师们不需要操心学生的吃喝拉撒,只要专心做好学问,出成果,便前途无量。

中学老师,一般的任课老师,主要是所任课程的考评,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各班平均分的比较,及格率,优秀率,然后是年级排名,大会小会宣布,校长向教导处主任施加压力,教导处主任向任课老师施加压力。

如果你还担任班主任,全班50到60号人马的吃喝拉撒,你全包了,学生有头痛脑热找你,东西丢了找你,同学之间有矛盾找你。班级卫生、纪律,每天的扣分都让你心焦,周评月评,各班文明竞赛排名 ,奖金按排名发放,最后一名校长点名批评,付出这么多心血,可能结果会让你怀疑人生。

四、精神体验不同。

这点很少人谈到,其实这非常重要。你做一件事,不仅是要看重物质利益,还需要精神的鼓励。大学老师在授课时神采奕奕,智慧的火花在燃烧,没有考试大纲的束缚,思想的交流与对撞,使得大学课堂充满了自由的空气,奔放热烈。每次教授们把他们的新书亮出来,我们都如获至宝,接下来便是恭敬地请教授们签上大名。当年我面对朱良志、楼宇烈,面对于丹,都曾经以一种钦佩的目光,接受他们的阳光雨露。大师们越活越年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中学老师,你想想,看了上面的对比,可以想像,他们头上白发与皱纹都在增长,他们永无休止的咳嗽,便都是明证,当然,成就感,是有的,你的学生考上清华了,考上北大了,他们放假时会来看望你老人家,但至于你,年复一年,学生流水般转换,你的成就便是蜡烛一般,最终熄灭。

好了,我想你已经明白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思考行者


我觉得不能将大学老师和中小学老师拿来作对比。首先这两个阶段老师的工作量不同,其次是工作内容不同,最后是操心程度不同。我认为中小学老师比大学老师辛苦多了。

大学老师每周的课就比较少,而中小学老师基本上每天都有很多课

大学老师给人的感觉就是很闲,很多大学老师都有副业,一周有时候只有一节课。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些课是两周上一次课,每次课都是很多班一起上,最多的课一周上两次。而中小学老师就不同了,小学主要学语数英这三门学科,每天都有课,而且老师上的不止一个班的课,中学的课比较多,但是每天的课都是满满的,连学生都觉得累,还要讲课、改作业的老师更累。

大学老师相对于中小学老师来说是很轻松的,当然能够在岗位上坚持很久,中小学老师在50岁左右就精疲力尽了。

大学老师基本上只负责上课,而中小学老师承担的责任更多

大学里老师除了管学生上不上课以外,其他的基本不管,你学不学与老师无关,你不来上课,老师记下以后扣平时分,作业又少,交不交也不管。

中小学老师你不去上课,他要打电话给家长询问情况,你学不懂他会想办法帮你辅导,你生病了他会关心你,你跟不上进度会照顾你,放慢讲课速度。

大学里每次上课的学生都很多,老师根本记不住哪个学生叫什么名字,而且中小学老师每个学生都记得,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管一帮大学生比管一帮中学生和小学生容易多了。

中学生叛逆期很难管教,老师还会担心孩子走不正确的道路,还要当他们的指路明灯。大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需要老师过多引导。

小学老师要考虑小学生小升初,中学老师要操心中考和高考,劳心劳力

大学老师没有什么心需要操了,他们每天就上课下课,学生学不学他们不用关心,他们只负责讲课。


中小学老师还要为每个学生的前途着想,关心每一个学生,就跟自己的父母一样,每天为学生操心着。

每个父母把孩子抚养到大学都是极其不容易的,而中小学老师不仅要操心自己的孩子,还要操心几个班的孩子。他们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多于大学老师。

这样对比下来,中小学老师真的很辛苦,他们能够教书到50岁已经很不容易了。

总结 :

大学老师能够在课堂待到70岁,而中小学老师只能到50岁,那是因为他们面对的学生就不同,大学生是成年人,不需要老师过多操心,而中小学心智都远远不及大学生成熟,还需要老师的引导、教导,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



任任的教育观


关键是自身。

我教过小学丶初中、高中,也代过大学课程。主要教小学14年,教高中29年。

从50岁到60岁的十年期间,教两个年级代三个班;或一边教课一边管理电脑教室;或把高三文、理两个班同时兼管;……。

既没死人,也没耽搁工作。

我年轻时,老教师们也没喊干不了了。

我今年75岁了,还带几个学生。

每个行业都不同于其他行业。

如果以此为理由,40岁退休也有道理。

公道自在人心!编制就要取消啦。

享受编制内一切福利!

强调业内特殊性,恨不得尽量少干几年!

居然也说得出口!


老顽童焦原78483771


相对于大学老师,小学老师工作琐碎,要靠更多的体力去干。大学老师脑力劳动特征更明显了。思想天马行空,但可能坐着不动。我是大学老师,我女儿是小学三年级班主任,我对她的辛苦啊,有较多的了解。

下图为我和我的同事在调研中。




门耳吨


很重要一条,很多大学里的课,期末检测是任课老师自己出卷,而初高中阶段参加的是统考,考学生也就是等于考老师,分分钟都不敢耽搁,毕竟直接影响学生的中高考!唯分数论,所以初高中老师一天在学校基本停不下来,我是初中老师,深有体会!


茗33878613


我在某大学培训期间,聆听过几位七十多岁的老教授的报告。别看这些老教师已经70多岁,但是个个精神饱满,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积极乐观,口若悬河。

反观中小学校的老教师,一过50岁,头秃齿摇,思维僵化,精力不济,干不动了。

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主要是因为:


01

大学老师和中小学教师在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强度上都有很大的差别。

中小学老师和大学老师,虽同为“教师",但是二者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完全不一样。大学老师工作环境好,自由度高,工作量较少,管理学生强度不大,基本上没有什么教学压力。而中小学校的教师工作环境较差,工作量大,面对的又是未成年人,要升学率,要考试成绩,工作强度高,压力大。

02

大学老师和中小学教师在人生追求、生活质量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

大学教师一生的工作是教书和学术研究,追求高,目标远。相反,中小学教师一般较容易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过了50岁就很少在专业上用心思了。而且中小学教师的生活质量肯定远远赶不上大学教师,长期密闭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有的甚至一二十年都呆在一所学校里,久而久之容易懈怠,容易麻木。

总而言之,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大学教师即使到了70岁还依然老当益壮,神采奕奕。可是中小学教师到了50岁,就干不动了,就垂垂老矣。


三尺讲台一路行吟


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当你认真分析一下原因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种现状是合理的。其实它大概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导致的。

第一:工作强度。大学老师的工作强度是非常轻松的。一般情况下,他们每周只有几节课,并且上完课立马就回家了,完全没有任何压力。但是中小学教师就不一样了,不仅课程比较多,并且没天都要“坐班”,即使没有课,也必须在学校待着,并且写教案,做课件等,工作强度是非常大的。

第二:生活压力。大学教师属于高收入群体,不仅有极高的社会荣誉,并且工资待遇也是很高的,并且他们也能被允许在社会其他行业做一个兼职,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基本没有生活压力。中小学教师就不一样了,工资普遍很低,不仅时间不允许,并且规定制度上也不允许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所以生活压力比较大。

第三:面对的学生群体不一样。大学教师每天面对的都是大学生,他们都说高素质的成年群体,课堂上完全不用维持纪律,并且也没有学生捣乱,所以他们课堂上面很轻松,心情也很愉悦。中小学教师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未成年不懂事的孩子,课堂上不仅要维持纪律,课下也要注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老师们的压力非常的,工作非常辛苦,所以能够适任讲台的时间就短了。

第四:知识点不同。

大学教师所传授的都是高等知识,已经是某个知识点的顶级位置了,即便知识点再更新,他们依旧可以很快适应讲台,而中学校教师就不一样了,知识点更新比较快,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校,就像之前小学数学都是用“列竖式”去计算,而现在全部变成“心算法和手算法”了,对于不经常学习的中小学老师来说,很难适应这些内容。

其实现在很多大学教授也是有退休年纪的,但是由于平常工作比较轻松,退休后的日子又比较无聊,在加上他们极高的素质追求,并且没有生活压力,所以即便到了退休年纪他们依旧还会坚持站在讲台的第一线。而中小学教师为了生活他们退休后都会另寻一份工作维持生活,并且能力和精力也不允许他们继续任教了。


星期久看点


以我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

中小学教师并不存在50岁以后就干不动的问题。即使有干不动的,那是因病、因残身体状况已不允许再上岗的教师。如果身体健康,一般都坚持到了60岁退休的年龄。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些年满60岁的退休教师,大多也是退而不休的。他们中的多数人在为自己的儿女照看孙辈,什么时候孙辈到了上初中的年龄,上学再不用接送,生活可以自理了,他们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退休了。

所以说,大学教师70岁不但还在讲台上,中小学教师50岁也同样还在讲台上,倘若身体不出差错,都会坚持到60岁才会离开讲台的。


三晋风光美


大学教师70岁还在讲台,中小学教师到了50能干的动也干不动,我感觉主观原因只占了一小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客观原因。

要分析原因还要分析大学教授和中小学教师的主要区别:

第一、劳动强度不同。中小学教师工作日每天都有三四节课,而大学教授每周几节课,工作强度不成比例。

第二、工作压力不同。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每学期的教学成绩直接反应到工作上,而大学教授的教学只要内容有趣、生动,学生喜欢便好,教学考核压力几乎为零。

第三、大学教授课堂纪律不需要维持,工作不焦虑,中小学教师课堂维持纪律几乎成为家常便饭,每天出于情绪亚健康状态。



以上客观原因导致了教授和中小学教师的题目的差别,而主观方面则取决于客观原因,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导致教师和教授身心不同,换做是你,干了三四十年高强度的中小学教师工作,早就厌倦了,而教授却乐在其中,于是乎产生了七十岁站在讲桌上的大学教授和五十岁的人民教师厌倦教学生活的差距。

希望社会各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不要一直让教师处于身心亚健康状态,不然到了五十都是如此,败坏的还是教育界的大环境。


鹰眼看教育


从提问的题目就很值得深思,也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学教师70岁还能站在讲台上,而很多中小学教师50岁就倒下了?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的艰辛,1.大学教师一学期都上不了几节课,有的整个学期都没有课。改作业的次数更是寥寥无几,甚至有的还是由助教批改。而中小学教师一周需要上几十节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还要应酬多如牛毛的其他活动。2.大学教师几乎不需要组织教学,而中小学教师却要在组织教学中花费很多精力。3.大学教师没有升学的压力,也没有成绩的排名,而中小学教师却因为升学与成绩的排名进行殊死的搏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