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種什麼水稻品種高產?這幾點是高產的前提

  經常會有稻農朋友問小編稻種應該怎麼去選擇,有沒有高產的水稻品種?今年小編就跟大家聊聊,在水稻種子選擇上的一些問題:

  要說水稻高產的品種還真有,並且每個地區都是不一樣的。這和種植戶所處的區域有關係,積溫帶越高,種植的水稻品種產量就越高。

2020年種什麼水稻品種高產?這幾點是高產的前提

  像第三積溫帶種植的水稻,永遠沒有第一積溫帶的水稻產量高。水稻種子要高產,看的是生育期和活動積溫。生育期越長活動積溫越高,產量就越好。

  像袁隆平在南方,可以研育出雜交稻,晌產能達30000多斤。在北方就不行,200多天的生育期,在北方直接就凍死了,連糧食都得沒有。所以生育期與活動積溫很重要。

  例如在吉林白城地區,就是小圓粒超級稻高產。其餘的水稻品種要想高產,必須要靠天氣來調節。但這情況十年不出一年,幾乎是沒有的。所以超級稻的產量,都比長粒高。今年白城地區高產的超級稻,主編親眼所見的,就是宏科181。它的生育期是132天,需要的活動積溫是2650度。這活動積溫,基本就接近了白城地區,活動積溫的極限。白城地區活動積溫的極限在2850度,這是在春天霜凍走的早,秋天霜凍來的晚的情況下。如果是正常年頭,我們水稻活動積溫選2600度就是盡頭了。

  它在今年的產量是每畝地1400斤,晌產21000斤。這個水稻品種比白城地區種植的守哲8號超級稻,出穗早。又比長粒水稻白粳一號出穗晚,它介於超級稻與長粒之間出穗。我們叫它假超級稻。這個超級稻有一個缺點,種植它的人一定要注意。那就是出米率,它的收割時間很不好把握。如果收割晚了,米就碎了,出米率低,賣不上好價格。收割早了,含水量太高,還是不好賣。

2020年種什麼水稻品種高產?這幾點是高產的前提

  水稻要想高產有這幾方面,即氣溫,品種,管理,土地肥力,收割的早晚

  氣溫:

  水稻產量高的年頭,都是來霜晚,氣溫高。在水稻開花前後,少陰天少雨。水稻的分櫱率高,千粒重也高,稻瘟病還少。

  氣溫決定水稻的一切,土地再好,管理再好,種的品種潛力再高,氣溫不行都白搭。

  品種:

  每個地區的活動積溫是不同的,一定要根據自己地區的活動積溫來買水稻品種。如文中提到的白城地區可選生育期就在135天以下,活動積溫2600度以下的品種。

  當然越接近,這個天數與活動積溫產量越高,再有活動積溫比生育期重要,活動積溫沒到,生育期會延長。

  管理:

  管理也是一個高產的重要因素,好的年頭高產,不好的年頭穩產,就是好的管理者。管理有以下幾點要注意,培育壯秧,儘快分櫱,揚穗肥時間正確,看住病蟲害,稻瘟病預防及時。

  井水澆水儘量趕在下半夜澆,在天亮8點前澆完。如果是河裡水,就不用注意這些。

  地力:

  地力不同,產量不同。沙土地的水稻產量,永遠追不上蘆葦蕩地的產量。它們土裡含的有機質不一樣,中微量元素也不一樣。

  即使在後天給足了營養,也沒有它們自己從地裡吸取的及時。地力好的地塊,比地力不好的地塊,每晌地多打2000斤是正常的。

2020年種什麼水稻品種高產?這幾點是高產的前提

  收割時機:

  收割的時間很重要,它不但與出米率有關係,還與產量有關係。大家都知道,水稻成熟以後,含水越多,產量越高。

  收割時機就是控制水稻的水分,早一天有可能16個水,晚一天有可能13個水。這期間就是霜凍的大小,一場大霜凍,水稻就都凍死了。含水量就低了,再來一場更低。今年有的農民,水稻的含水量在11個,米碎的不成樣子,產量也不不高。

  種植水稻品種,不能一味的追求高產。產量上去了,價格下來了,我們也是不掙錢。反而因為追求產量高,種地的風險加大了。超天的生育期,超長的活動積溫,都有上不來米的可能。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歡迎留言與小編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