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呼和浩特市大學生畢業三年內半價買房,我17年7月份畢業的,說實話有點心動?

好喝酒的大宗師


買房買的就是心動,喜歡就去,這是不變的原則。如果只是因為對於房價心動,個人認為需要思考。

首先,呼和浩特市房價近幾年上漲飛快,作為二線城市上漲躍居全國首位你能想象嗎,事實顯然就是。

其次,過度開發對於所有後繼乏力,經濟增速跟不上的地方而言,都是一種壓力,搶人才更是處於劣勢,無論是相比於國內例如西安,武漢等地,並不具有優勢,所以也可以理解為搶人才。

再者,搶人才是否也帶著穩樓市的想法人們不得而知,畢竟人口才是房價的支撐,沒有人口的流入的高房價,最終也許只是拆遷戶和炒房者之間的交流,沒有剛需。

最後適宜個人能力發展和定局,那就是不錯的選擇,畢竟五折也不錯。如果僅僅只是因為房價,建議慎重考慮,說到底個人發展才是根本,房價只是外部因素,而且此次如此大張旗鼓拿房價做文章,是否有著房價下行壓力的感覺呢?

個人看法,敬請指正!


房產小劉哥


心動不如行動

有實力去買買試試?

唉😔我個人覺得都是給有門有路的人設計的!呼市人沒房的申請廉租房幾年都申請不下來,卻看到很多不是呼市戶籍的、有車有錢的人搬進了廉租房!

這個政策出來很難讓人相信剛剛畢業的孩子能有錢賣房!即使是半價,有幾個剛畢業的普通家庭能買的起?


蒸艾康艾灸理療


保障房公司在那拿了6塊地,原來計劃的都是半價房,現在得有6分之5都變成商業房了,想買半價房,放棄吧,少年,我18年畢業,開始也心動,但是知道這些的時候就放棄了,聽說到現在只有19戶符合條件


是個傻子的陳某某


如果你有在呼市長期生活定居的想法 這不失為一個針對大學生的利好政策,但是你也要了解到這政策背後所反應的問題。

但是,是個大學生就能夠享受這樣的福利嗎?並不是的,應往屆畢業生想要在呼市購買到半價房,還是要滿足以下條件:

1、畢業三年內,在呼市上班或者創業並且成功落戶,還需要結婚作為前提才能夠申請大學生安居工程政策,否者則是兩年免租的大學生公寓。

2、本人不能有房,父母在呼市不能有第二套房

3、五年內不能上市交易,大學生公寓免除兩年租金(水電物業暖氣則要自己交)

以上三點則是最重要的前提條件,但是在呼市的半價買房的背後,往往就能夠反映出很多的社會現狀。

要想知道,在國家統計局三月份的數據表示,呼市的新房成交價格環比漲幅是排在了全國第二,二手房成交環比漲幅則是全國第一,那到底政府出臺這樣的半價政策給到大學生究竟是為了什麼?

這之前鶴崗那樣帶著濃濃的接盤房地產的味道帶來的搶人政策不同,現階段的呼市政策明顯就是爭奪整個城市的未來發展空間,其實現推出的新政不僅僅只是一個樓市的政策。反而更多的是一個城市的規劃新政,呼市作為內蒙的首府城市,常駐人口300萬人,市區常駐人口200萬,但實際對比到同等級別的城市首府的常駐人口的規模還是相對比較小的,而且現階段的中國還有50多個城市都推出了人才引進,購房補貼優惠等等政策。各大城市的吃相都非常明顯。就是為了爭奪外來的新鮮血液來帶動整個城市的未來發展,就差在政府大樓前掛上橫幅“人比樓金貴”以房留人,而呼市現階段的半價房這是近段時間第一個搬到檯面上供給到大家去討論這樣的一個政策。

再加上大學生現如今在各大一線城市發展規模中並不能起到一個關鍵性的作用,使得“逃離北上廣深”的標語日漸清晰,這段不得不說呼市現如今的政策推出,既推上了風口浪尖上,有有曝光度。

然而,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樓市去庫這樣子的一個操作,這更是一個城市未來更多良性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

並且,呼市並不是第一個推出半價購房的城市,早在兩年前長沙市也有過類似的政策。其實都是打著留住人才的如意算盤,只要吧人來留住了,區域經濟發展成功後,帶來了新的方向,以及可以持續發展的規劃道路,才能更好地將人才引進,往後對於人口吸引的能力日趨完善,對於產業的承載能力不斷加強,勢必也會對當地的住房市場帶來一些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

當然了,現如今的呼市政府依舊會考慮到要怎麼留住年輕人,對於剛剛畢業的年輕人穩定在都市穩定程度都一般,怎麼樣才能留住年輕人也是現階段呼市將要發展人才規劃的重要方向。

在我看來,無非就是成家立業,結婚買房,落戶生子,這樣就相當於實實在在的捆綁住了新鮮血液,源源不斷的為了呼市供給血液,然而對一些家庭條件一般的大學生來說,在呼市就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美宅好屋


住宅房還沒建,現在只有個公寓房建好了,你想買,上哪買啊?


快樂的小summer


剛畢業的大學生買的起房嗎?向父母要錢,現在百分之七八十都欠銀行錢,在呼市畢業三年的大學生最多手裡不超過二十萬,這樣一買房想創業都沒錢。


陽光透過的早晨


確實是掉餡餅,趕緊找個人把證領了,去買房


張春傑8


房還沒開始蓋


豬的過客


天上會掉餡餅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