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大喇叭!全天循环12次播出 及时传递防控措施

对于很多人来说,高悬村庄上空的新农村大喇叭可谓司空见惯,但你也许不知道,在当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大喇叭的作用也是非常“硬核”。“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有发热、乏力、干咳……”从1月22日起,各县(市、区)3760个村的大喇叭都响起了如何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每天循环播出,把防控措施及时传递到老百姓耳朵里。

及时传递防控知识

农村地区相比于城市,分布面积广、外出务工人员多,而且医疗水平有限,信息传播不畅,农民防控意识相对较弱,防控手段相对较少,因此疫情防控万万不可忽视。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利用新农村大喇叭及时向广大村民传递相关防控知识。

在疫情防控中,石家庄新农村大喇叭发挥其及时性、灌输性、灵活性和广众性的特点,及时引导农村听众不信谣不传谣,听从党和政府指令,共度时艰,极大地加强了对农村疫情防控的力度。在农村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动员和宣传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全天12次滚动播出

春节前刚听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很多老乡还没有防控意识,还聚在一起下棋。有的村民觉得自己抵抗力强,照常出门,也不戴口罩。

随着疫情的发展,新农村大喇叭从1月26日循环播出12遍(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科普知识,到1月27日增加形势适应性内容播出。到1月28日,将春节特别节目全部改成防控指南专题节目。除每天循环播出12遍(次)以外,每天中午还增加30分钟用来播报防控科普知识、预防指南。

“节目里不仅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问答、科普等,还有有关防控的宣传片四条、有关防控的歌曲、快板等,内容丰富多样,让大伙愿意听、容易记,加深了农民群众对防控知识的理解,增强了防控意识。”藁城的老乡告诉记者。

全市上下形成合力

据介绍,为了让老百姓更好参与到疫情防控中。除新农村大喇叭安排播出疫情以外,灵寿县委宣传部、平山县委宣传部、赞皇县委宣传部等部门,也利用新农村大喇叭播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注意事项和知识问答等内容,并在当地加大频次播出,每县每天播出达到20多遍(次)。自1月22日至31日,初步统计通过新农村大喇叭播出频次达到近400次。另外,1月28日(正月初四)开始增加为每天30分钟的疫情防控专题节目。

新农村大喇叭统一广播后,各村的信息员、热心听众纷纷索要广播音频,再次在村里进行反复广播,提高村民对疫情防控的重视,在无极、藁城、正定、行唐、栾城、灵寿、鹿泉、平山、元氏、赞皇、赵县、晋州、井陉等地农村防控措施360度无死角落地。据了解,截至1月31日我市各县通过二次广播宣传的频次近1300次。

自从大喇叭开始广播后,群众对此事的反应发生了很大转变,意识到必须注意这个疫情。无极东池阳一家原定正月初四结婚,通过大喇叭了解到疫情后,特意推迟婚期。

我市新农村大喇叭充分发挥它的强制收听、覆盖面广的作用,对疫情防控的宣传,起到了加强作用,也为疫情防控工作起到助力作用。

记者│岳金宏 贾姝媛

审核│刘宝芝 冯金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