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窮規矩多人窮毛病多,人窮講究屁事多!

有些農村人是“窮講究”,那為什麼越講究越窮呢?​

家窮規矩多人窮毛病多,人窮講究屁事多!

在農村的生活中有著許多的規矩,從吃飯說話到穿衣打扮、出門走路都有著不同的講究。這些所謂的“講究”也屬於農村傳統習俗的一部分,對人們日常起到著各種約束的作用。但是現在原有的一些規矩已經不再符合現在的現實情況,往往被人們說成“窮講究”,這也常常被人們所詬病,那為什麼越講究越窮呢?

這是一個心理學的問題!人在窮的時候,往往會多方面去尋找自己窮的原因。牽強附會的找出很多理由,就是人們說的“窮講究”!如果富了,就不需要找那麼多負的理由了。就像一個人說的,改革開放前,農村很窮,有一年過年,他回鄉去,舅舅來家拜年,突然發現他這個外甥剛剃了頭!大發雷霆,“怪不得我這些年真這麼窮!原來是因為“外甥剃頭訪舅舅”!”,弄得這個外甥進退兩難!到後來,改革開放以後,他舅舅富了,自然就不講這些無稽之談了!這其實與那些“食物相剋”是一個道理。

科學不發達的時候,無知的人們會有各種不靠譜的聯想!

​在農村總有這麼一些人,家裡的日子過的不太好,卻是比任何人都講究。出門看黃曆,穿衣打扮也有著自己的說法,總之大多時候都遵循著以前的各種各樣的老規矩。開口閉口都是老規矩,這些人都被稱為“窮講究”。但凡稍微富裕點的家庭,則不會這樣,規矩可以有,但講究就少了許多。

家窮規矩多人窮毛病多,人窮講究屁事多!

不得不說農村裡的許多老人都比較認老理,對於家人也有著各種要求。聽老媽講,以前過年包餃子的時候就比平常多了講究,這是為了圖吉利。老媽小時候包餃子的時候,姥姥從來不讓人插手,只要搞點什麼小動作就會捱上一筷子,有時甚至連怎麼錯的都不知道,煮餃子的時候,如果餃子破了是不能說“破”,也不能說“壞”的,這是農村的老規矩,只能說“掙了”!捏餃子只能放到圓的簸箕上,而且對於個數都有要求,每簾餃子只能擺99個,多了少了都不成。放到現在來說這就是“窮講究”,不過老輩的人遵守了一生這樣的規矩,這些早就融入了他們的生活,其實這些老規矩是因為那時候條件有限,人們辦事情都想討個吉利,有個好兆頭,雖然生活沒有太多的變化,卻也一直遵循著。

家窮規矩多人窮毛病多,人窮講究屁事多!

現在農村裡還不乏這樣愛“窮講究”的人,家裡面窮困潦倒卻要擺足了架子,在外面要吃好,穿衣更是講究,說白了就是自己不自信,到最後丟了面子又丟了裡子。其實“越講究越窮”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們把“窮”寄託到了一些莫須有的事情上,生活和工作中也多了種種的條條框框,這些也限制了自己的進步。

家窮規矩多人窮毛病多,人窮講究屁事多!

在農村“窮講究”更多表現在攀比上,過去這些事情比較嚴重,除了紅白喜事之外,稍微屁大的事情都要擺上幾桌來慶祝,更多的也是因為“窮講究”,總想搞一些大場面,讓外人看了有面子,沒想到,後期鬧的全村人都非常反感。買了車要擺酒席,添置了新傢俱要擺酒席,家裡的母豬下崽還要擺酒席,甚至連離婚也要擺酒席。擺酒席沒有了慶祝的意思,更多的是為了收取禮金。

許多人都說農村人愛“窮講究”,其實這些都是貧窮的限制,通過這些講究帶來些許的心理安慰。如今農村裡越來越富足,人們對於講究有了更正確的認知,講究的是生活,講究的是環境,講究的是教育。過去式的“窮講究”,已經逐漸的在農村裡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