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同声,名传八方的泉州关帝传说是怎样产生的呢?

蒋铎


泉州关帝庙的前身通淮庙,其历史达1000多年。



此前这里供奉的是水神,明太祖朱元璋信奉关羽,下令泉州七个城门要建七座关帝庙,而泉州彼时经济不发达,就将水神庙换作关帝庙。600年来,泉州七个城门的关帝庙香火兴盛,以至各处街道都建了一些小庙宇。到了清末,泉州城供奉关帝的庙宇达到了100多座。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今仅剩下了几座,而香火最盛的依然是这座通淮庙。


在中国民间,关公形象是“守信用、重承诺”美德的代表,称“武财神”,被奉为商业的保护神。关帝信仰通过移民传入台湾,得到广泛传播且盛传不衰,是台湾信众心目中故乡文化的一种象征。

与台湾的许多庙一样,泉州关帝庙里供奉着关公、土地公、张飞等等,为多神信仰。楼内有关羽彩色坐像,极为逼真传神。

庙内有副对联,上联是“三教尽皈依,正直聪明,心似日悬天上”,下联是“九洲隆享祀,英灵昭格,神如水在地中”。从对联看出三国时的武将关羽被人们神化为“三教皈依”的圣君九洲隆享,名传八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