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高粱燒技藝丨高粱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種植歷史,因其澱粉含量豐富,具有獨特的加工品質和風味品質,成為釀酒的主要原料,素有“天下美酒出高粱”的說法。經傳統釀造工藝生產的高粱白酒,大約始於明代早、中期,經過不斷的傳承和發展,以其色、香、味和風格展現了我國酒文化的深厚底蘊。

嵊州高粱燒的歷史,已無從考究。其製作從做曲藥開始,再到高料的選擇、浸泡、處理、蒸煮、發酵、蒸餾等,完全採用延續了上百年的原始手法,釀出的白酒晶瑩醇厚、香氣悠久,口感清香綿長。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匚 小村酒香遠

接近浦口村的時候,心下頗有種怪異的感覺。前一刻還是現代化的馬路、西式的洋房小區,下一刻就已是田園阡陌、雞犬相聞,看來都市擴張的腳步已經到了小村的村口。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村口第一家就是袁忠孝的家,一片霧氣騰騰,酒香瀰漫。而比酒香更濃烈的,是老袁一家的熱情。剛寒暄兩句,就一個勁地招呼抽菸、喝茶、吃水果。老袁話不多,更多的時候是用行動來體現自己的熱情。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小村不大,但做酒的歷史在整個嵊州是大大的有名。很久以前,有一戶馬姓人家在此釀酒,一直做到了整個紹興酒業界的巨頭,成為了一方巨賈。後來,這戶人家出了個名人,一代大師馬寅初。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與馬家主營黃酒不同的是,袁家做的是白酒。當年老袁的爺爺在地主家裡做長工,每年主家都會釀造白酒,老袁的爺爺每年都在打下手,幾年下來,也就學會了做酒的手藝。而浦口村做高粱燒的歷史,也就從此開始了。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匚 源自祖輩的技法

做酒,酒麴是關鍵,也就是老袁說的“曲藥”。他領著我們去河灘裡採辣蓼草,這是做酒麴的主要原料。做曲藥,也是爺爺傳下來的手藝。“當年整個嵊州做酒的都到我爺爺這兒來買曲藥”,說這話時,老袁很自豪。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早年間,家裡還沒辦作坊。爺爺都是帶著蒸餾工具等傢伙事兒,上門給人加工,老袁的父親也是如此。到了老袁高中畢業的時候,也就跟著父親,過上了走村串巷的日子。做完一個村,再到下一個村。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收入還不錯”,當時年紀輕輕的他,經常會放一張10元在白襯衫口袋,半透明的口袋能夠清晰的向所有人傳達一個信息,“哥們不差錢”。按照他的說法,10元錢,“當時已經是不得了”。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二十幾年前,老袁的父親在家裡辦起了作坊,主要就是做高粱燒。等父親走後,老袁接手了作坊,繼續做高粱燒。“一點都沒變”,說起做酒的方法,老袁強調他用的依然是當年爺爺用的手法,沒有絲毫的走樣。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當年爺爺就是這麼做的,後來父親也是這麼做的,到了他這兒,依然還是這麼做的。袁家幾代人,從早年間開始,就選最糯的高粱,浸泡、打碎、蒸熟、下曲、發酵、蒸餾,一步一步,始終不曾改變。而浦口村村口的酒香,就這樣持續飄香了100多年。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匚 好喝,不上頭

在拍攝間歇,老袁倒了一小盅高粱燒,拉著我非讓嘗一口。我自小一直畏白酒如虎,幾乎是滴酒不沾。但老袁的熱情實在令人難以招架,只好來了一口。不想入喉很柔順,不嗆,沒以往那種喝一口就直衝腦門的難受勁。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我原以為這種酒度數不高,不想我同事倒了一點在桌上,拿打火機直接點著了。老袁在邊上嘿嘿笑著:“這酒好喝,不上頭。”這幾乎是他對自家高粱燒的全部評價。我讓他再說說這酒還好在什麼地方,他想了想,“絕對不上頭”。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論酒的好壞還是要看喝酒的人,就像老袁說的,很多人一開始不信,但現在已經不喝其它白酒了。他在自己的高粱燒裡兌了酒釀,結果開發區的日本客戶抱著酒罈死活不撒手,“從沒喝過這麼好的酒”。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老袁的酒沒有牌子,也不做廣告,完全靠的是老客的口口相傳。他也沒有店鋪,都是客戶直接上門來拉酒。如今,他的小酒坊產能已經供不上了,他在不遠的地方,租了一個廠房,準備擴大生產。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他打算頭兩年的酒,一罈都不賣,因為存上兩年,高粱燒的口感才會更柔順,“越存越香”。

袁氏高粱燒的酒香,慢慢開始越飄越遠。

好酒不上頭,自從喝過這個酒,其它的酒都成了“將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