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士兵用大拇指测距准确吗?原理是什么?

V晓123


大拇指测距也就是“跳眼法”,但是不会太精确,这取决于一个人的距离敏感性、训练程度和经验等,总之是一个因人而已的“简易”测距法。

跳眼法测距的方法和原理

在实施跳眼法的时候,将手臂向前伸直,竖起大拇指,闭上左眼,用右眼的视线沿拇指一侧对准目标左侧(这就是基准点)。然后胳膊、手和头部保持不动,睁开左眼、闭上右眼,使左眼的视线通过拇指的同一侧(前面是拇指左侧、这里也通过左侧;反之亦然)看过去,记住视线对准实地某一点(测量点),然后目测基准点到测量点的距离(目视、估测),用这个距离乘以10(如果训练时测过手臂长度与双眼瞳孔间距,则用其比值取代这个10)再加0.6米,就得到站立点距离目标点的距离了。

其实“跳眼法”的原理就是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C点为拇指位置,E点为目标左侧(基准点),D点为左眼通过拇指一侧看出去的点(实测点),ED为目视估测长度,EC为目标到拇指的距离,AB为人的左右眼瞳孔距离(一般为6cm,但是需要更精确测距的可以实测);BC为人的手臂长度(一般为60cm,或者实测);图中△ABC与△ECD为相似三角形(△ABC∽△ECD),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我们可以知道:AB/BC=ED/EC,所以EC=ED×BC/AB;也就是说,目标到拇指的距离=ED×10(BC/AB≈10),再加上手臂长度就是你测得的站立位置距离目标的距离。

跳眼法测距的精度问题

为什么说跳眼法测距不会太精确呢,因为上文所述的双眼距离和手臂长度可以精确测量,其比值一般估计为10,但是有办法精确取到比例值(AB、BC都能精确)。但是,你左右眼“跳跃”观测到E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则要靠你目测估算了,一般是与目标旁边的车辆、数目、建筑物等参照物比较取指,比如说目标旁边有一辆你知道尺寸的汽车(长度为4米),你目测你观测到的E和D之间的距离大概有旁边车长的一半,那么ED=2米,那么根据跳眼法,目标离你的距离为:2米×10+0.6=20.6米。这个2米你无法保证精确,只能依据训练出来的目视感觉、参照物尺寸你判断的程度(有时候可能目标旁边并没有合适的参照物,只能凭感觉),所以最终测得的距离也不会太精确,此外这个精确度随着目标的距离变化而变化,距离你越远,精度越差。

根据经验,经过普通训练的一般人可以做到目标在200米内正负误差5米,经过严格训练,误差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如果目标距离太远(比如几千米),那么误差百米都有可能。


装备空间


大拇指测距学名【觅位】也称【跳眼法】,原理是三角函数。


此法为炮兵必修课。

在测距光学仪器问世之前,真实的战场上并没有距离标的物。但是炮兵在发射之前,必须知道目标与炮兵阵地的距离。

那,炮兵就需要利用简单的三角函数原理进行战场上的粗略测距。


这种测距方式就是大拇指测距!


龙门百晓生


这叫跳眼法。是估测距离的常用方法,简单易学,但是误差较大,需要多加练习。

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水平举起右臂,大拇指竖直向上,大臂与身体垂直。

第二步:闭上左眼,通过旋转腰部,用大拇指瞄准(遮挡住)被测物体。此时,右眼,拇指,被测物在一条线上。

第三步:闭上右眼,睁开左眼。此时,看到被测物出现在拇指左侧,有一段横向距离。估测被测物的大小。根据被测物的大小,判断被测物到大拇指所指位置的横向距离。

第四步:将这段横向距离乘以10,得到的就是被测物离我方的距离。


影视狩猎者


上面的很多评论都是说各种科学的依据,那么用大拇指测距在现代有什么作用?就像现在入伍都需要联习手语是一个道理。为的是在能够在通讯装备无法使用或不便使用的时候能够快速的交流。大拇指测距也是一样,战争是复杂多变的,如果过于依赖仪器而忽略本身的话就会造成头重脚轻四肢短。所以大拇指测距最大的作用不是在于他计算的是否精确而是当发生意外时,你平日里的训练成果能帮你做什么。


不想做银角的金角大人


“跳眼法”。它的具体方法是:将手臂向前伸直,竖直拇指,闭左眼,使右眼视线沿拇指一侧对准目标左侧,头和手保持不动,再闭右眼,使左眼视线通过拇指的同一侧,并记住视线对准实地某一点,然后目测目标左侧至该点的宽度,将此宽度乘以10,即为站立者至目标的距离。跳眼法的原理是人两眼瞳孔的间隔约为自己臂长的十分之一,将测得实地物体的宽度乘以10,就得出了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




与Ta的故事


睁开左眼同时闭上右眼,此时看到目标与左手的距离,判断一下大约有多少米,然后再乘以10就是你与目标的大约距离。比如左右眼跳开距离大约为10米,那么目标与你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会功夫的小会计


不准确,肯定有误差。应该是用左眼先看,再用右眼看,看两个不同视线中大拇指的距离,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原理,根据这个距离可以判断和敌人的距离。


风的眼泪


拇指测距法” 假设距离我们N米有一棵树,测量我们到这棵树的距离:

1、水平端起我们的右手臂,右手握拳,立起大拇指^_^

2、用右眼(左眼闭)将大拇指的左边与树重叠在一条直线上;

3、右手臂和大拇指不动,闭上右眼,再用左眼观测大拇指左边,会发现这个边线离开树右边一段距离;

4、估算这段距离(这个也可以测量),将这个距离×10,得数就是我们距离这课树的约略距离; 很早以前告诉我的,记得大致就是这个方法,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共同学习^_^ 这个“拇指测距法”,熟练、正确掌握后,1000m内,测量结果上下误差在1m内。


李祁oop


在没有精密仪器测量前,聪明的前人用人体比例和三角函数原理大体测算距离的方法,还是有实用价值的。


xujuexian


这个确实准确,我虽然不是炮兵指挥。但是我知道这个方法确实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