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康復科普」 身體疼痛的類型,出現後我們還能繼續運動嗎?

日常生活中、運動中我們應該都有感覺到身體疼痛的經歷,我們需要清晰地瞭解不同類型疼痛的界定,因為根據不同的情況需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不同區域疼痛的來源也有差異,例如肌肉、神經和關節的結締組織。下面會向大家介紹一些最常見的疼痛類型。

肌肉痠痛

延遲性肌肉痠痛,感覺整塊肌肉都是痠痛的,這是由於一定強度的肌肉工作造成了微損傷,這是肌肉變強壯的徵兆。通常情況下在主動收縮或者用手戳肌肉時會感覺到肌肉痠痛,但通常訓練結束後的兩三天痠痛就消失了。除非你在長時間停訓之後突然恢復高強度的訓練,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學習如何重新合理地進行恢復訓練了。

「運動康復科普」 身體疼痛的類型,出現後我們還能繼續運動嗎?

當被問到出現肌肉痠痛時如何處理,我的建議是:“除非感覺疼痛達到了9-10/10分,建議是可以繼續鍛鍊,但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感覺調整訓練的重複次數/組數。如果你的疼痛感低於5的話,那麼可以繼續。保持身體的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血液流動會促進損傷組織的癒合;反之,如果損傷加重的話我們的運動就會受到阻礙。如果遵循以下的指導方法的話,一般不會造成進一步的損傷。”

還有人會問到使用布洛芬止痛藥效果如何,我的回答是:“儘量避免服用止痛藥,疼痛就像是身體在向你傳遞信息,而止痛藥就像你說話時旁邊有人制造噪音。如果感覺疼痛達到了9-10/10,那麼就不要繼續進行造成疼痛的運動了,但是可以通過變換活動/訓練的方式,嘗試一些不會造成疼痛的活動,即使走路散步、游泳或者騎自行車都可以。”

肌肉燃燒

「運動康復科普」 身體疼痛的類型,出現後我們還能繼續運動嗎?

​這種感覺就像鍛鍊時進入到無氧糖酵解能源系統,比如連續快速蹲跳30秒。這也是大家所說的肌肉中出現“乳酸”。它的出現是比較短暫的,充分休息之後就會消失。在這裡提它就是為了把它和肌肉痠痛區分開。

扳機點

「運動康復科普」 身體疼痛的類型,出現後我們還能繼續運動嗎?

當出現肌肉代償或者運動障礙時,一些小的區域(點)更容易出現痠痛,它和整塊肌肉的痠痛不一樣。無論你是否使用肌肉,扳機點都會存在。解決方法就是改正代償/功能失常的問題,比較推薦採用自我肌肉筋膜鬆解的方法或者是按摩放鬆疼痛區域。

刺痛

「運動康復科普」 身體疼痛的類型,出現後我們還能繼續運動嗎?

刺痛通常是神經被拉伸或者擠壓時出現的,如果在鍛鍊時有這種疼痛感的話,需要暫停,然後在自己可接受的(不會造成疼痛)範圍內繼續鍛鍊。

針痛感

感覺就像血液被阻止一段時間後又重新回到四肢,睡覺使如果枕在一隻手上就會有這種感覺。

尖銳的關節疼痛

「運動康復科普」 身體疼痛的類型,出現後我們還能繼續運動嗎?

​如果在鍛鍊時,關節閉合的那一側感覺到尖銳疼痛的話——例如:屈肘做肱二頭肌屈曲時,肘關節內側出現尖銳的疼痛感,你想停止鍛鍊,因為這表明肌肉受到了擠壓或者關節的結締組織可能被撕裂了。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停止該訓練,但是要使身體回到正常的狀態,每種情況不同,有的會強調組織受限,維持肌肉的活躍和肌肉力量,建立正確的運動模式。

持續的關節疼痛

「運動康復科普」 身體疼痛的類型,出現後我們還能繼續運動嗎?

​如果您的關節一直出現疼痛的話,那麼有可能是發炎了。如果是長期(慢性)疼痛的話,可能是出現了骨關節炎。這種情況下需要了解身體健康相關的一些重要事項,包括:日常活動、鍛鍊、營養、睡眠、壓力和處方藥物。如果關節疼痛感是瞬間出現的,那麼通常是由於關節承受了過大的負荷。冬天時,天氣寒冷但還是想在外面運動幾個小時,那麼在鍛鍊完之後,我會選擇交替淋浴法,在疼痛區域使用30秒熱水、30秒涼水交替沖洗3-5次。

現在大家應該對疼痛的不同類別有所瞭解了,以後出現疼痛時可以參考以上的介紹,選擇正確的針對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