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多少工資才算正常?

特斯拉加


在上海工資多少才算正常?這個問題的答案,相當於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且不說上海各區的工資不同,單是不同的行業,工資就不好對比。

除此之外,還涉及到從業經驗、個人慾望等等,對於剛畢業的職場小白,可能夠用就算正常,對於從業多年的職場精英,正常是另一個標準。如果非要給個答案,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從工資標準來說

2018年4月,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42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21元。從2019年4月開始,月最低工資標準為2480,提高了六十塊,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22元。為全國最高。

2018年,上海平均工資為7832元,2017年則是7132元。

另外,2019年夏季求職期各地的平均薪酬為:上海10662元,深圳10088元,昆明7627元,長沙7828元。且根據有關調查,月薪過萬人數佔比來說,上海佔比最高,為35.09%。北京35.07%,廣州14.74%。

從以上數據可看出,在上海,工資多少算正常,不管這個範圍具體是多少,肯定是高於全國其他地區。照我理解,正常的概念就是與平均值大約持平。

二、從消費水平來看

之前,有個話題熱搜是“90後每個月收入多少才算正常”。評論區的聲音從三千到三萬不止,一時間大家都感覺自己很窮。

上海地區工資高眾所周知,其中消費水平高也是有目共睹。房價高,但一個正常工資範圍的人,靠自己,買不起房,也就不討論。如避不開的租房,在租房軟件上一查看,隨手點開就是三四千。如外賣、交通等這些生活成本,一個月累下來,也不少。

記錄一下普通上海打工族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消費,也就大致知道了上海的正常工資水平。也可以從五險一金、加班費、午餐津貼、交通津貼、高溫降溫津貼等窺見正常範圍。

從消費水平看,正常的工資應滿足一個人在當地基本的衣食住行慾望,略有盈餘。

三、工資多少並不是最重要的

不知道題主是出於什麼原因問這個問題?如果純屬好奇我已經給出了答案。如果是想對比下自己目前的工資,或者求職期遇到疑惑,不知道公司給的待遇是否正常,我想說,工資多少並不是最重要的。

該公司該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個人職業有何規劃,是否有足夠的空間讓自己成長?這些問題比工資更為重要。畢竟,一開始的工資只是起點,但終點如何是由自己的能力決定的。

鍛鍊自己的核心技能,提升工作能力,薪酬增長,翻番,都有可能。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我自己就生活在上海,所以我可以感受到,想要在上海成為一個有錢人,這個門檻是相當高的!

介紹下我的朋友;

我的一個朋友是上海這裡的本地人,而“本地人”的代名詞就是房子多。在他和她老婆強強聯手的婚姻下,他們擁有了6套房產。

其中按照每一套400萬的均價來計算,可能市值達到了2400萬左右,並且還沒有貸款!那麼這樣的淨資產,算有錢人嗎?

答案是,不算!

因為我朋友和他老婆都在公司裡上班,每個月的工資只有6000元左右,而6套房子裡有一套是男方父母住的,一套是女方父母住的,一套是自己和孩子居住的,另外三套是出租的。

加起來,每個月的租金為13000~15000元左右,再加上他們兩的收入12000元左右,一年就是30萬!!

但是在上海,他們每年的開銷基本要在20萬~30萬左右,也就是說,每年最多剩下10萬不到的存款。而他們現在也僅僅開著一輛20萬的小車。其中子女教育費用,生活費用,日常開支,旅遊費用等都是大頭。

這算有錢人嗎?其實不算。有錢人怎麼可能還打工呢??

所以,在上海衡量一個人是否有錢,你得需要從幾個方面去考慮:

第一,就是年收入,基本上家庭年收入需要達到80~100萬之間的,才能夠勉強算高淨值收入的家庭。

第二,必須有一套150平方以上,適合三口之家生活的房子,而且不能有貸款,這樣的房子在上海外環以內的話,估計也要800~1000萬左右了;

第三,必須配備2-3個除了主營工作以外的“其他收入”,這是有錢人的標配;

第四,必須有足夠多的可投資資金,最低門檻要在500萬以上;

第五,有一輛50~100萬的好車;

只有同時滿足了以上5點,我認為才是上海一個有錢人的標配!所以,有錢,是一個綜合素質的判斷,其中包括收入,消費能力,目前的居住狀況,以及被動資產的佔比等。單看一個幾套房,多少市值,可能太片面了。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我的【專欄】裡有乾貨,歡迎“品嚐”。


琅琊榜首張大仙


大學室友本科畢業就去了上海,如今已經7年,經過兩次跳槽,她目前在一家世界500強的外資企業做會計,年薪大概20多萬。雖然工資不少,但日常開支佔了大半,自己在浦東租了一室一廳的房子,每月房租4000元,一年5萬;每年出國旅行1次,兩三萬;每個月網上日常購物3000元,一年4萬,外加人情往來等,一年只能攢下三分之一的工資。去年,同學開始考注會,在本單位沒什麼發展空間了,工資也不會有太大增幅,想多考一些證書,等著就業形勢好轉,然後跳槽。而當初,她之所以能進入外企,一是因為985高校畢業,二是因為她是朝鮮族,有韓語優勢,當時企業正好要開拓韓國市場,她說如果是現在,自己一定進不了這個單位。

老姨家妹妹,去年大學畢業也去了上海,是國內一家快遞公司的會計管培生,單位在青浦離上海市區比較遠,第一年工資大概6000多,雖然工資不高,但單位管吃管住節省了一大筆開銷。妹妹也在考注會,趁著自己年輕,趕緊考下證書,早日月薪過萬。

2019年6月21日,上海正式發佈《關於本市人社領域涉及2018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相關事項的說明》,明確2018年本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8765元/月。在上海多少工資算正常?我覺得至少應該和平均工資差不多,才能讓你在上海長時間待下去。

但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對於上海本地人來說,沒有買房壓力,一個月六七千工資就可以,因為還有房租收入;但對於外地人來說,雖然工資兩三萬,但是交不起首付,或者每個月還房貸就要1萬多元。舅舅家姐姐也在上海,兩口子都在醫院工作,具有購房資格,今年上半年在上海買了房子600多萬,家裡付了200多萬的首付款,30年組合貸款,一個月要還房貸一萬多元,兩個人雖然工資不低,但加上養孩子,日子過得也並不富足。


葉子默


在沒有離職之前,我的工資很低。嗯,就是沒達到上海的平均工資的那種低。但是,公司還有人比我的工資還低。但他們的生活,大多過得比我滋潤。

這是為什麼呢?

很簡單。

第一種人,家裡有錢。無所謂薪資,就是著一份工作混日子。

第二種人,不在乎薪資,就是在公司掛個名,然後週末在外面,隨便一天就能賺上千塊。

所以,沒有正常的工資,但是要看你想過怎樣的生活,以及你有多大的野心。

我見過月薪過十萬的人,也見過月薪只有三四千的人。只要你滿足於自己現在的收入,那你的收入,就算正常。


邱小美是Kelly


我們先看看2019年上海各區的平均工資是多少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名靜安區:平均8380元

第二名浦東新區:平均8170元

第三名長寧區:平均8030元

第四名閔行區:平均8030元

第五名虹口區:平均7970元

第六名寶山區:平均7910元

第七名普陀區:平均7720元

第八名松江區:平均7670元

第九名徐彙區:平均7640元

第十名奉賢區:平均7530元

第十一名青浦區:平均7400元

第十二名金山區:7360元

第十三名嘉定區:平均7350元

第十四名楊浦區:平均7220元

第十五名黃浦區:平均7160元

第十六名崇明區:平均5940元

為了方便大夥有更直觀的對比,我再做一個圖給大家看看:

由上圖可知,上海不同區平均工資不盡相同,最高的是繁華區的靜安區,最低的是一座孤島的崇明區。我在平均薪資是7720的普陀區工作,工資稅前1W。按照不同區的平均薪資,我又取了一個平均值,2019上海的平均薪資7592元。不知你是否已經達標呢?歡迎留言評論。


穿著正裝去奮鬥


在上海多少工資算是正常水平?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拿最繁華的靜安區平均工資來看數據顯示淨到手8300多元,而最差的崇明區平均工資收入6000元不到。所以,即使是在上海,這16個區的平均工資差距也拉開得比較大。

不過,有上海網友表示:你月薪15000,我月薪5000,平均工資10000,我的收入不是莫名其妙的被平均數拉高了嗎?而我們認為,上海人的平均工資被數據高估了,現在多數人的月薪在4000-6000元之間,真正萬元以上的畢竟是少數行業。。因為,即使在魔都上海,如果人人薪酬都到萬元以上,那老闆還要不要賺錢呢?

至於在上海究竟有多少工資才算正常,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首先,收入越高並不代表生活質量好,因為如果家庭中只有你一個人工作,如果你要還幾十年房貸,如果孩子還在受教育階段……。

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即使按靜安區的平均8000多元來看,日子過得也很緊。而有些剛畢業的年輕人收入僅5000-6000元/月,身上什麼壓力也沒有,吃住靠父母供給,日子反而要比8000元的家庭要輕鬆很多。

再者,多少工資算正常還要看每個人的慾望。住在小縣城裡的人,小家庭每人月收入3000-4000元/月,夫妻倆總共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都覺得可以勤儉持家了,過得很舒心了。而在上海這個魔都,消費水平高的地方有的是,理個頭髮二三百元,吃一碗麵幾百元錢還要排隊預約,能夠掏錢高消費的場所實在太多。

當然你也可以為了節約開銷,晚上睡公司宿舍,晚餐一頓15元錢的盒飯就可以了。所以,如果你問我上海有多少工資可以勉強溫飽,我可以告訴你2000多元可以生存了,但是如果你說多少工資才算正常,那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3000至4000元月薪的人照樣過,15000至20000元月薪的人也有高喊活不下去的。

最後,在上海做人,總歸有親戚朋友要過生日吧!總歸有老同學要結婚吧,總歸有同一個部門的同事要聚餐吧。除非你與所有人群都沒什麼交際,所有的聚會都不參加。而只要有應酬,一次一二千元支出總是難免的。如果一個月有幾次同事和同學結婚,或者長輩過壽,那你收入大半就要用在了人際交往之上了,再高的薪酬也經不過如此折騰。

其實,作為魔都的上海,因為生活成本高(特別是還房貸),人際交往需求大,絕大多數人生活在不正常收入之下,真正過得殷實的是少數家庭。而多數人為了繼續生存下去,只能是該有的應酬能推掉的就推了,能不要的生活支出,該省就省了,至於收縮到何種程度,則要視每個人的實際工資情況來定。實際上,多數上海人的收入水平也就在4000-6000元之間。如果按統計數據的平均薪酬水平來算,肯定沒過一二年,上海平均月薪又要過萬元水平了,但這裡面滲著水份的。


不執著財經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組數據,2019年最新的上海各區的人均工資:


黃浦區 平均工資:7160元/月 靜安區 平均工資:8380元/月

浦東新區 平均工資:8170元/月 長寧區 平均工資:8030元/月

閔行區 平均工資:8030元/月 虹口區 平均工資:7970元/月

寶山區 平均工資:7910元/月 普陀區 平均工資:7720元/月

松江區 平均工資:7670元/月 徐彙區 平均工資:7640元/月

奉賢區 平均工資:7530元/月 青浦區 平均工資:7400元/月

金山區 平均工資:7360元/月 嘉定區 平均工資:7350元/月

楊浦區 平均工資:7220元/月 崇明區 平均工資:5940元/月


從這組最新出爐的數據不難看出,上海最繁華的靜安區月平均工資超過8000元,而崇明區月平均工資卻不足6000元。所以即便是在上海,16個區之間的平均工資也是有很大差距的。我們大家都知道,像這種數據往往都是被一小部分高收入人群拉高了平均值,實際大部分人的收入要低於這個平均工資數據。

▲據民間調查顯示,即便是在上海,多數人的月薪在4000元—6000元之間,真正月薪過萬的還屬於少數行業。所以從理論上說,只要你的工資在4千—6千的範圍內,都屬於正常的。



至於別的方面,那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畢竟每個人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

▲1. 客觀原因

比如你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收入來源的中堅力量,而且有房貸車貸,還有數不清的人情往來。那麼你即便是月薪上萬,日子也是緊緊張張。又或者像那些年輕人,身上沒有壓力,時不時的還會有父母的資助,就算是月薪四五千,也能生活的很輕鬆。


▲2. 主觀原因

除去上面的客觀因素,主觀上也很重要,多少工資才算正常要看每個人的慾望。

想上班近,想住在繁華地段,想有自己單獨的空間,那麼你可以租房住,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另外上海是國際大都市,消費水平很高。洗個頭發一兩百,吃頓飯上千的高消費的場所數不勝數,更別提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高端商場了。


當然,你也可以住公司宿舍,晚餐一頓盒飯就能搞定。所以如果只是保證溫飽,那麼我可以很負責的說,每個月2000多元就可以。月薪三四千照樣過,月薪七八千也能活的很舒服,月薪一兩萬高喊活不下去的也大有人在。



▷我曾在網上看到一個人介紹自己在上海的生活,月薪8千多,自己租個小房子,每個月租金2500元。每天中餐公司負責,早晚餐自己做。

早餐各種粥+牛奶,費用也就是幾元錢,每天晚上放到電飯煲裡預約,早上起來就可以吃,既簡單又省錢。

晚餐菜市場買點當季大量上市的新鮮蔬菜,一般也就幾元錢一斤。葷菜在天貓超市買速凍的,方便保存。十幾元錢的巴沙魚可以分兩頓做成酸菜魚,每週末做份牛排意大利麵,又或者煎一塊三文魚。這些在天貓超市二十幾元錢一份,而且還會給配好料。

偶爾再買點雞翅中,香煎或者紅燒,500克三十幾元錢,夠做兩頓。由於自己租房子離公司近,平時交通費也就200元。自己一個人一支舒克牙膏可以用很久,幾十元一瓶的洗髮水也能用很久,所以生活費200元也就夠了。



上海有很多免費公園,平時可以去跑跑步,運動一下。尤其是世紀公園和黃浦江濱江大道,不僅風景好,而且空氣清新。每月一瓶紅酒,一百元左右,睡前聽聽音樂偶爾來一杯。週末一個人去看看電影,或去圖書館窩上半天。每月買幾支鮮花,放在房間的角落,然後自己泡一壺花茶靜靜的看書。偶爾也會奢侈一把,花上一兩百元買張鋼琴演出票去陶冶情操……是不是很會享受生活。◁


▲其實生活就是這樣,對於多少工資算正常,真的是因人而異,畢竟每個人的生活理念不同。有人覺得月薪過萬在上海舉步維艱,有人卻能生活的很幸福,關鍵在於你自己。好好的過好當下,無需讓自己揹負太多,在有限的條件下讓幸福最大化。



曦有範


我稅前大致在2萬上下,到手16000+,每月開支2000以內,房租1500。唉,單身狗。。


貨吃裡的哲學人生


這種問題我覺得如果作為一個正常的職場人,是不會這麼問的。

首先你說在上海多少工資才算正常,一個大專畢業的或者一個高中畢業的,那跟研究生碩士這個能一樣嗎?

畢業三年5年跟畢業10年呢,這個一樣嗎?

傳統行業在工廠裡邊的跟在互聯網或者金融行業,這一類的能比較嗎?

這沒有說什麼多少工資,算是一個正常狀態,憑能耐吃飯,你能幹多少活就掙多少錢。一個程序員一個月的工資可能要比在工廠裡邊幹半年的都要多。甚至於說一個剛畢業的研究生找到工作,他的薪資都要比一個幹三五年的傳統行業的員工薪資要多。

上次有一個大v,然後統計了一下在上海地區的程序員,普遍的在1萬到15,000之間。當然這是平均數,平均數不準,為什麼不準呢?因為很多高級工程師一個人能頂好幾個。一個初級工程師拿個五六千的也大有人在。


楊子翔


正常?是指什麼樣的工資才算合理,那麼就要視不同行業、不同崗位、不同公司的情況而定,在沒有這些信息參考的情況下,很難確定一個標準。在這裡,唯一可以參考的信息,就是上海2019年春求職期的平均薪酬為10274元/月。

所以,這道題值得討論的一點,怎麼樣的工資收入,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水平。那麼怎麼樣的生活水平才算正常呢,我們不妨從三個維度來試著解答。

一、在上海達到溫飽線,月薪6000元以上可以生存

去年,侄女剛畢業去了上海工作,做文案策劃,月薪6000元,找了個單身公寓,月租3000元,算上水電費,4000元。公司包午餐,每月早晚餐大概800元,剩下1200元,作為日常消費,基本都可以過得去。

所以,如果只是解決溫飽線的話,自己一個人在上海生活,6000元基本可以滿足。當然,這個水平的收入,就意味著

我們在消費上要很剋制

不過,如果是一家三口的話,就又要另當別論。上海的教育支出可不低,有個在上海的朋友,孩子明年上幼兒園,聽說學費就要5000元/月,也可能她上的是比較好的幼兒園。

但是,就算是以3000元/月為標準,一家三口每月房租+家庭消費+孩子的教育費+日常支持,就要看情況而定。這個數字,最少也不可能少於1.5萬。

所以,這就意味著,如果是已經組建家庭的,那麼在上海,要家庭月收入1.5萬以上,才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

二、想要在上海安家,月薪5萬以上才有可能

認識一個小兄弟,在杭州IT企業上班,上個月,他跑去上海面試拼多多的崗位,結果通過面試,他反而糾結了。拼多多給出的薪酬是月薪35K,16個月工資,但是他了解拼多多上班,基本是早上9點上班,經常晚上11點多下班,一週工作6天。這倒還好,最擔心的還是上海那邊的物價消費,組個房租就要5000元上下,日常消費也高,買房更加不可能,這讓他一直在糾結。

事實上,如果沒有家裡幫忙給個幾百萬首付,月薪35K想要在上海存錢買房,那是不大可能的事。上海的房價,從2萬到6萬一平,其中2萬屬於十分郊區的地段。

那位小兄弟特意算過,如果去了拼多多,家裡幫忙給首付買房的情況下,他至少要拿到月薪5萬,才有信心供房,然後和女朋友結婚。而且結婚後,要保證薪酬每年都可以往上增,不然有孩子後,經濟壓力會更大。

三、想要在上海有體面的生活,財富自由,家庭收入60萬才安心

60萬,一個在北京生活的朋友算出來的數字,同樣適用於上海。房供大概就要2萬/月,孩子的上學+興趣班的費用,平均就要8000元/月,加上家庭消費+各項支持,不少於1.5萬/月,也就是說,要維持一個體面的生活,至少要4.3萬/月,一年就要51萬元。

60萬隻是一個維持體面生活的起步,在這個基礎上,想要有一定的存款安全感,那就要再節約生活。

所以,想要了解在上海多少工資才算正常,從生活的角度,可以參考上面三種層次的生活。

最後,自我介紹一下,

我是學習委猿,多年職場高管經歷。如果這篇問答對您有啟發,可以關注我一下,這樣,我們可以相遇在新的問答中互相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