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奇葩姓氏,你忍住別笑

日本,不僅和我國是一衣帶水,隔海相望,而且日本文化是深受中國文化影響,是諸多學習中國文化的國家中的優等生,某些方面甚至超越的中國這個老師,這是不可否認的。

可是,他唯獨沒有學到我們儒家思想最核心的部分。中國幅員遼闊,隨著歷史的發展到目前經過統計,中國人見於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

但是中國並不是世界上姓氏最多的國家。哪個國家的姓氏最多呢?當然是日本,別看日本面積很小,但是姓氏卻有十四萬之巨。十四萬,你沒看錯,真的是十四萬。我們都知道日本人口才1.27億多,14萬姓氏,平均一個姓只有幾百人。最常見的有四十多個。那怎麼會有這麼多姓?日本的文化在世界上,可以說是非常特殊。從古代一直到近至兩三百年前的江戶時代。日本普通老百姓是隻能有名,不能有姓,氏就更別提了,只有王公貴族等統治階級才配有姓。

日本的奇葩姓氏,你忍住別笑

中國姓氏數量眾多,歷史源遠流長。上古時,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種族的稱號,同姓之間不許通婚。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

日本的奇葩姓氏,你忍住別笑

那這點咱們國家做的就比較好了。日本古代有身份有地位的日本貴族,他們也是有姓有氏的,也是比較複雜的。比如說這個叫“務部朝臣九條兼實”,這樣的名字在當時是標配。分解來看,物部是“氏”,朝臣是“姓”,九條是苗字(也就是一個家族從大氏族本家分離出去後的新姓),最後兼實是“名”。也就是說,古代日本跟當時的中國一樣,身居高位的人的名字,是有姓也有氏的,這裡邊的氏和中國姓氏合一之前的氏是很類似的。

根據這個氏族在朝廷中擔任的職務或者該氏族居住、管轄的地方命名,物部代表此人是負責軍務的。再比如居住在出雲國的就叫“出雲氏”。是做祭祀工作的,叫做“祭部氏”。掌握大和朝廷最高權力的“大王家”等等。

日本的奇葩姓氏,你忍住別笑

而日本的姓更加是門第、職位的象徵且等級分明,姓是天皇賜予的,類似爵位,此人姓“朝臣”是很高的等級。而普通老百姓們呢?呵呵,你想多了天皇很忙的,直到公元1870年,當時是明治3年。日本政府當時就做出了”凡國民,均可起姓“的一個決定。本來想著這是好事兒,是文明的象徵。還有就是編造戶籍、課稅徵役都方便。

可是當時的日本政府萬萬沒想到。日本老百姓根本不買賬,都習慣了無姓有名,都不起姓。於是日本政府不得不在1875年(明治八年)2月13日頒佈強制性的《平民苗字必稱義務令》,規定“凡國民,必須起姓”。所以,老百姓是匆匆忙忙的找起“姓”來。因為時間緊、任務重。為了交差,乾脆老百姓就發揮聰明才智,就地取”姓“。

比如,住在青木村的就姓青木,住在大橋邊的就姓大橋,家門口長棵松樹的就叫松下,門前有一座山的,就姓山口。

除了以地名為姓,如“中野”、“山下”、“水中”、“溪內”、“山中”“上原”、“吉原”之外;還有以職業為姓的,如“打鐵”、“味香”、“服部” 、“妓男”、“豬飯”、“鍛冶”等;也有一些人以古代武士的名當姓用的,如“酒井”、“本多”、“上杉”;當然,還有以大自然的生物為姓的,如,湖泊,狗熊,野雞,山豬,蔬菜,寺院等;稍微有點文化的,會選擇如福壽、長命、千年、松竹、朝日等吉祥的詞作姓。就這樣,田中、三木、山田、日光、北風、前部、上方、觀音,讓中國人感覺得奇奇怪怪的姓,便一下子全部湧了出來。

日本的奇葩姓氏,你忍住別笑

有的”姓“奇葩到令人費解,因為實在是想不出來了,怎麼辦?只好隨便對付一個什麼”我孫子“”我兒子“、”百目鬼“、”豬手“、”我龍神”、“鬼頭“、”大串“、”牛腸“、”上床“、“肛門”、”牛糞“等等。於是日本的姓一時間爆發式的增長,直到現在十幾萬個。別看現在日本的”姓“位列世界第一,可日本人都有”姓“,也不過才一百多年的事而已。

日本的奇葩姓氏,你忍住別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