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很多人明明是打家劫舍的山贼,怎么还会被称为好汉?

缥缈峰下一粒沙


以下为个人观点:

一、“好汉”这个称呼应该是以前的就有的

如果你在外面遇到山贼打劫,劫了你的财,怕不怕他要你的命?



所以自然得捡好话说,叫他们“好汉”一是讨喜,二是隐晦地提醒:你既然是好汉,就要讲道义,抢了东西就算了,别要人命。

久而久之这个对山贼的称呼就传下来了。

二、敢落草,不怕死,自然算好汉

古代对这些上山落草的人,一般刑罚都比较严厉的,抓住了就是个死。所以敢当山贼,自然是胆子大不怕死的,敢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自然是好汉。



三、好汉只是个常用称呼

我们看武侠小说,是不是经常有这种情况。见人就称大侠、少侠、女侠。

而水浒里面江湖人也经常称人“好汉”,“好汉”可以是个数量单位,如几条好汉;可以是个褒义词,如是个好汉;可以是个打招呼的常用词,如敢问是哪位好汉?


所以108好汉 ,可能也只是他们的一个称呼,他们里面确实有很多称得上好汉,但也有一些不那么“好汉”的。

所以我理解为108条好汉可能意思指,108个土匪,108个江湖人,108个好汉(女)子等等,只是一种称呼。


武当山上一棵松


《水浒传》里许多人物都是官逼民反,不得不落草为寇的好汉、英雄。

他们靠打家劫舍来生存,不过他们都身怀绝技,有智有谋,敢做敢当,以杀富济贫,惩恶扬善为已任,路见不平一吼,称兄道弟,共同谋划,一呼百应,威震四方。给宋朝庭沉重的打击。

最后,在宋江的部署下,投靠了朝庭,参与了征服大辽、缴除方腊等战争,为朝庭立下了不少战功,他们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始终都在民间传颂和发扬,他们的事迹,永远留在人们心目中,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好汉和英雄!

借此机会,我写了一首词《沁园春•水浒传》,是描写他们的最好写照,与大家一起共勉!

沁园春•水浒传

作者/王建军

山色空蒙,淫雨纷沓,添金色秋。地阔天下览,云霞烟绕,红枫摇曳,风景吞楼。

官逼民反,豪情奋起,好汉梁山结义谋。称兄弟,一呼百应,来报冤仇!

一夫当道难收,草蟒绿林英雄最牛。替天来行道,朝庭归顺,大辽征服,青史名留。

豪杰悲欢,人间生死,利禄功名拼搏求。

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个个风流!



诗词黄冈吟


凡事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在《水浒传》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梁山108个好汉了,这些人各个都有勇有谋,因此为人们所赞赏。在这里面,其实大部分人可以说土匪,山贼打家劫舍,大有人在,以王英为例,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忠肝义胆,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之人,但是后来人们才知道,这都不是事实。真实的王英,是个打家劫舍,见色忘义的小人。

但这个问题不能以现代人的立场来看。在当时宋朝腐败的社会环境下,梁山好汉那些行为反映了一种反抗的精神。也许在我们看来,动辄"提着板斧一路砍条,但他们没有乱杀无辜,一般都是除暴安良,劫富济贫,杀的是贪官污吏和地主恶霸,替他人报打不平,再说了,那些被抢者是什么人?他们的钱是从哪来的?难倒不是从百姓手中剥削走的吗?梁山好汉难道是像一群土匪一样,四处烧杀抢掠吗?官逼民反,你不得不反,官府把他们逼到绝路上去了,他们不反抗,难倒要洗干净脖子等着挨宰吗?他们为什么被称作好汉?因为他们给百姓出了口恶气,做了当时百姓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为民除害,真是大快人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难道不是英雄好汉是什么!


稳稳的幸福251547663


很多人没看过《水浒传》的原著,不知道施耐庵老先生对“好汉”是有明确的分类的。一类是普通的清白好汉,还有一类是江湖上的好汉。

第一类,普通的好汉,这才是我们普遍意识里认为的英雄好汉,因为他们不曾作恶,不曾干坏事,身家是清白的,所以叫清白好汉。

比如史进,少华山的三大头领朱武、杨春、陈达到史家庄所在的华阴县借粮食,被史进打败,朱武就邀请史进落草为贼寇,在少华山当个大头领,史进一开始是不愿意的,就是因为他是个“清白好汉”:

朱武道:“哥哥便在此间做个寨主,却不快活?只恐寨小不堪歇马。” 史进道:“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你劝我落草,再也休题。”

也就是说,史进此时是身家清白的好汉,是我们常识里认识的那种所谓英雄好汉:武艺高强,锄强扶弱,又不曾作奸犯科,杀人放火。

既然有清白好汉,就有不清白的好汉,第二类,江湖上的好汉,就是不清白的好汉,也就是梁山泊那些落草为寇的好汉。

那么,江湖好汉为什么不清白呢?因为他们干的都是杀人放火的勾当。

武松杀了西门庆潘金莲,为哥哥武大郎报仇之后,县衙的县官把他发配,经过孟州道的时候,遇到了孙二娘和张青开的黑店,由于武松机警,没有被孙二娘用蒙汗药麻翻,还擒拿住了孙二娘,菜园子张青赶紧出来求情,就这样,武松认识了母夜叉孙二娘和菜园子张青。

既然他们成了朋友,自然就互相说明自己的来历。孙二娘夫妇当天摆酒设宴款待武松,到了晚上,你知道孙二娘夫妇和武松都谈论了些什么吗?

两个又说些江湖上好汉的勾当,却是杀人放火的事。

嗯,江湖上好汉们的勾当,原来都是“杀人放火”啊。这不是土匪强盗是什么?

所以,史进落草以前,是清白好汉,是真好汉,落草以后,是江湖好汉,是假好汉!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大都是落草为寇的盗贼,他们属于后者江湖上的好汉,属于“杀人放火”的好汉,不是我们普遍意义上认为的好汉。


西堤君


这问题太有意思了!

要不要再追问一下,水泊梁山还有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一丈青扈三娘。她们应该叫“好汉”还是“好婆”呢?

好汉和好人在汉语里头表达的意思是不太一样的。好人一般来说指的是品行,比较善良、正直、热情热心、喜欢帮助别的都可以算是好人。可是好人未必就能被称为好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好汉的意思重点不在品行品格而是性格。一般来说主要指性情豪爽刚烈、仗义执言、喜欢抱打不平、为朋友两肋插刀讲义气。所以,当女人有这种性格特质时,称为好汉也未尝不可。当然,坏人是不能被称为好汉的。为什么水泊梁山的人可以算好汉呢?作者的逻辑是这样的,在小说里朝廷是贪腐无能、压榨百姓的,所以起来反抗朝廷的人自然就是好汉!而且那些好汉们打家劫舍的对象也主要是官僚恶霸。

这里要特别跟大家说一下武松滥杀无辜的事情。在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中,武松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快意恩仇,痛快淋漓。不仅杀死了构陷武松的张团练等主谋,也杀了那些丫头、小厮一干人等。用现在的眼光看大家会很不理解,会反感。但是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没有现代文明“平等”的价值观念,丫头小厮都是主人可以任意买卖处置的财产。

好汉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词语,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评价是非以“法治”为底线,水浒式的好汉不会再有了。





图说西洋Andy


《水浒传》108将为什么被称为好汉,他们到底是是好汉还是坏蛋呢?我们还是先让书本自己来说话吧--

晁盖率领吴用等人劫生辰纲始就打着劫不义之财的幌子行抢劫之实,珠宝到手了,几个人立马瓜分完毕,而后一个个恶魔相继登场:“母夜叉”孙二娘开黑店图财害命;“黑旋风”李逵弑杀成性--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杀的性起时一个不留;“及时雨”宋江虚伪之极,为达目标不择手段--为了让秦明上梁山,嫁祸秦明,导致秦明一家被杀,为了拉卢俊义上入伙,用计谋害卢俊义家破人亡......

读完《水浒传》大家都明白,整个梁山泊基本上是非奸即盗的蛇鼠之辈。当然作者为了突出“替天行道”主题,必须要塑造出几个悲剧式英雄,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豹子头”林冲,武艺高强,知书达礼,实实在在的一个好人被逼上梁山,其他还有爱打抱不平的“花和尚”鲁智深,完全被冤枉被拖下水的“玉麒麟”卢俊义等少数几个算做英雄吧,即使是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武松也严重存在滥杀无辜。

虽然书中梁山好汉要“替天行道”,但说归说,书中事实只有“劫富”,几乎没有看到“济贫”,何来“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之说?

既然《水浒传》描写的是宋朝108大盗打杀抢劫之事,既然108将里面大都是非奸即盗之辈,为何还被称为好汉呢?这个说来话长,宋朝在古代中国刑法相对宽松,但封建王朝法律在本性上都是一样的,暴虐而自私,司法同样贪腐低效,社会上不合理之事甚多,人民有冤无处伸,老实良民受欺,恶人作威作福。面对不合理的法制环境,人们是盲目地遵从,还是循着合法途径去改革,抑或是反抗和破坏当时的这那个法制呢?大多数人自然选择沉默忍受,反抗的毕竟是极少数。但是当越来越多人期望官府主持正义,但是最终王朝法制却不能为社会提供匡扶正义的时候,一些心有不甘之人、一些胆大之人便开始自力救济了,于是社会上好勇斗狠愈来愈多,非法制解决问题就变得不可收拾。

在此情形之下,一些所谓的“暴徒”或者“好汉”是相对的,有时会瞬间转换的。因信息不透明,很多时候“匪徒”与“好汉”在实际上正好是相反的,或者说由于王朝严重缺乏公信力,很多时候人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是反着听官府的说法的。

另外,当时人们对练武之人叫“好汉”也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称呼,略带褒义或尊敬的称呼,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英雄”称谓。

当然,叫“好汉”主要的还是梁山盗匪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所导致。当时的梁山一伙人其实就是存在于法律之外,就是大家眼中的土匪、罪犯,即使在上梁山之前,他们之中也没有几个是好人。落草为寇肯定不是件光彩的事情,肯定是被人看不起的,这时找个借口搞个口号给自己脸上贴金也就自然而然了。

明白了这些,什么“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口号出来也就不奇怪了,什么土匪叫“好汉”就正常了。




无语月色文心慧谈


《水浒传》中很多人明明是打家劫舍的山贼,怎么还会被称为好汉?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水浒传》的时代背景入手,《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当时的宋皇室衰颓、腐败。宋微宗贪图享受,滥用坏人蔡京为宰相,穷凶极恶,对人民又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处在水深火热当中,逼得许多人铤而走险,纷纷起义。《水浒传》所反映的就是当时的最底层农民起义,被逼上梁山的起义军聚在梁山泊,打出“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大旗,集了许多好汉,甚至一些小官吏和商人都加入了这个队伍。

之所以被称为“好汉”,是因为他们是最底层农民的代表队,108将每个人都拥有满身武义,做着贫苦百姓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他们劫富济贫,打劫的都是些贪官污吏,在穷苦老百姓眼中简直就是神一般的人物,他们嫉恶如仇、侠肝义胆,以兄弟相称,所以称他们为“好汉”便理所当然了。


这些梁山好汉的事迹为世人津津乐道,编成了剧本,写出了故事。最后,由无代的一位作者施耐庵将它们整理,重新创作而成一部长篇小说《水浒传》。


小情绪看世界


称为好汉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已,就像经常听到的什么江湖好汉,绿林英雄一样,其实说白了,还是一群坏人。

按照法律来讲,当时的梁山一伙人就是大家眼中的土匪,罪犯,即使没上梁山前,他们其中也没几个是好人。

严格来说,没一个是好人,放宽点说,只要不是为了自己而触犯法律,从而上梁山的,这还可以称为好人。

比如武松,很多人说武松打虎是为民除害,我觉得可能被电视剧或者课本误导了,真实情况是武松为了自己不被老虎吃掉才杀的老虎,而不是为了人民百姓去杀的老虎,这点不要搞错了。

武松为他大哥报仇,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毫无疑问,这就是犯罪,杀人犯,当然他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说他杀的好,杀的对,但是法律在这摆着。

犯罪自有当时的官府法律去治理,个人是没资格的,就像现在,你看到一个人再欺负另一个人,难道你拿把刀上去把人家杀了?这不扯淡吗!

落草为寇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然宋江不会几次推脱不上山,那么多人谁都不想去落草为寇,没办法了,只能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其实这伙人哪有什么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劫富济贫啊,只不过是个口号而已。

想当初劫的生辰纲,还不是几个人分了,书中也没什么描述梁山一群人去帮助百姓的事情。

再者,好汉这个词不过是他们自己之间互相称呼而已,其他人可不会称呼他们为好汉,就像朝廷,一直都称呼他们为梁山贼寇。

说到底吧,好汉,其实就是这群人的一块遮羞布,遮住自己那副土匪的嘴脸,让人只记得好汉,淡忘土匪的身份,自欺欺人罢了。


踏歌走马


叫他们好汉应该是指他们并没有乱杀无辜,一般都是除暴安良,劫富济贫,杀的是贪官污吏和地主恶霸,替人报复不平,伸张正义。比如武松-为了伸张正义醉打蒋门神,为武大郎报仇。鲁智深-军官出身,因为打抱不平打死了镇关西,野猪林救林冲。宋江-从名号及时雨就能看出他乐于助人,忠孝至上,无论他遇到什么人都愿意慷慨解囊,一言不合就给银子。




鲨鱼的牙洞


官场腐败,当官欺负老百姓,搞得老百姓吃不起饭,穿不暖,有口难言,甚至无家可归,打的是贪官,劫的也是贪官,简称好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