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守陵人”為何全沒頭?

用戶58703812931


乾陵——一座埋葬兩位皇帝的皇陵!

在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長河中,前前後後總共出現了幾百位皇帝。或因功績卓著得以名垂青史,或因碌碌無為而成泛泛之輩,或好窮兵黷武成為褒貶不一!然而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幾乎全部都是男性,而之所以用“幾乎”這個詞,就是因為武則天做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式女皇帝!


而武則天去世後與自己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合葬於乾陵,因此乾陵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埋葬了兩位皇帝的皇陵。由於大唐王朝開放的社會風氣和萬邦來朝的盛世景象。因此在通往乾陵的墓道兩旁,共計有61座蕃臣石像!以此體現出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統治時期大唐王朝的大國雄風和萬邦來朝的盛況。

然而當我們今天踏上乾陵這片風水寶地時,看到的卻是61座沒有人頭的蕃臣石像!至於這些蕃臣石像的頭顱去了哪裡?今天的我們不得而知。畢竟從乾陵修建完成至今已有1300餘年。漫長的歷史長河經歷了無數的戰亂、紛爭、入侵、饑荒…大量的歷史真相沒有記錄下來。


但是可能得幾種結果還是被熱愛歷史的人們發掘了出來。有人說唐朝安史之亂之後,唐玄宗李隆基率領親兵衛隊逃往蜀中,太子李亨前往甘肅靈武。大唐王朝的東都洛陽和首都長安相繼淪陷後被叛軍所佔領。安祿山所率領的叛軍,很可能侵擾了唐朝的皇陵、尤其是剛剛修建完成幾十年的乾陵身上。然而一無所獲的安祿山及手下叛軍將對大唐的憤怒和情緒發洩在了這些蕃臣石像身上。砍去了蕃臣石像的頭顱。並且砸碎因此再無蹤跡可尋。

當然除了距離武則天最近的安史之亂以外,還有唐朝末年的黃巢起義,大唐王朝滅亡之後,天下更是陷入動亂之中。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大分裂時期的中國以及喪失了保護的大唐皇陵很可能遭到來自北方少數民族入侵後建立了政權的破壞。當然其後歷史中的每一次動亂時期都可能對乾陵中的蕃臣造成破壞,我們無從查證但卻也是一種可能。

有專家提出乾陵蕃臣石像的頭顱可能毀於大地震時的破壞!明朝嘉靖年間,陝西華縣附近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因為乾陵所在地區距離地震中心距離約100公里左右。因此也是地震重災區之一。因此就有專家提出,可能是由於地震時期發生劇烈震動,蕃臣石像震倒後頭顱摔斷。畢竟頭顱和身體之間的脖子處是石像最薄弱的地方。


但是倘若61座蕃臣石像在地震中全部被震倒,而且巧合的是偏偏都是隻震斷了脖頸部,這又有點講不通。畢竟我們知道石頭的斷裂並非都只發生在最細的地方。這還要看石頭的材質、石材紋理的走向和發育。因此儘管這是一種可能但沒有太多的歷史佐證和科學依據。

當然也有人提出說,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次嚴重的旱災饑荒。當地百姓求雨不得而請人算了一卦。算卦的人講是因為乾陵的蕃臣石像影響了當地的風水。才導致當地風不調,雨不順。於是當地的百姓在聽清了他人的蠱惑之後將乾陵的蕃臣石像頭顱全部砸去。才形成了今天的樣子。


然而陝西西安乃十三朝古都,當地百姓從古到今對於歷史的尊重和歷史文物的保護遠比其他地區的人們更為用心,更為驕傲。因此如果說是當地老百姓破壞了當地皇陵的石像建築物。其實也很難講通!

那麼你覺得乾陵六十一蕃臣像的頭顱到底是為何又是被何人而被砸掉了呢?


珞珈山的貓


嚴格來講,這些“守陵人”應該稱作乾陵番臣石像,是指佇立在乾陵朱雀門外東西兩側的石人像。這些石人像的顯著特點是,統統沒有頭顱,而身上的裝扮則是緊袖長袍、腰束佩劍、足蹬朝靴、雙手前拱,做出一副上朝的姿態。

一些雜誌和網絡文章稱這批番臣石像是為武則天守陵的。但此說其實並不準確。因武則天臨終時已經提出撤帝號和與高宗同葬的要求,並被唐中宗遵循。所以說,乾陵雖然葬著李治和武則天,但卻是一帝一後,並非是兩位皇帝。所以,這些石人像理應稱作乾陵番臣石像。

唐高宗和武則天執政時,正是唐王朝國力的上升期,不少番臣使節也來到大唐。所以,在建造乾陵時,才安排了這些恭恭敬敬的石人像。朱雀門外東西兩側是石人像都是番人形象,而且都刻有族別名、官職和姓名,只是因為年代久遠,風化嚴重而難以辨識。

根據考古專家鑑定,其實這些石像最初都是有頭的,而如今卻都早已沒了腦袋。根據一些石像頸部的痕跡來看,石像的頭顱是被人為損毀的。顯然,砸掉石像的腦袋,要麼是出於偷盜,要麼就是出於洩憤。只是,具體毀於何時、又是何人所為,至今仍是一個謎團。


在相關傳聞中,有一個版本顯得格外有趣:

據說在石像中有一位是吐火羅王子持勒羯達健。在他即位後,他的兒子聽聞自己的父親被刻成了石像,還恭恭敬敬地立於乾陵朱雀門外,因而便去用石頭偷偷砸毀石像。結果,由於石像太過結實,導致自己受了傷。

後來,他便想出了一個損招:在夜裡毀壞了村民莊稼,然後散步傳言,說乾陵的石像成精,夜裡踐踏了莊稼。於是,村民便紛紛帶著工具偷偷把這些石像的腦袋砸掉了。

這個傳說在民間流傳的很廣,但是否可信則有待考證。畢竟,王朝滅亡之前,對皇家陵墓是有專人看守的,自然不會讓人輕易進入,更別說百姓拿著榔頭去砸毀石像了。

另一個比較可信的說法是,明末時當地發生了瘟疫,由於時人較為迷信,覺得是這些石像在作祟,於是便紛紛去砸毀了這些石像。這樣一來,大部分石像的頭顱都被砸掉了,有些甚至從腿部斷裂了。

當然,除了人為毀壞,這些番臣石像之所以遭到破壞,還存在著一定的自然原因。這些石人像佇立在乾陵外,在遭遇強烈地震時難免會有傾倒。其中部分石像便可能是因地震影響而被毀的。不過,從毀壞痕跡來看,大多數石像其實是被人為砸掉的。


王曉如、樊英峰編著:《乾陵》,西安:三秦出版社 , 2003年。


史海爛柯人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一千多年來雖然經受了很多次大規模的盜掘,但依然是保存最完好的唐皇陵。然而走在述聖碑和無字碑之間,卻站立著六十一尊無頭人像。奇怪的是,石像旁邊的馬匹等都是完好的,唯獨這些人像的頭都不見了,這是為什麼呢?

六十一王賓像

這些石像被統稱為“六十一王賓石造像”,又稱“六十一蕃臣像”,是當時來朝的各國國王、王子以及使臣的刻像。當年大唐帝國盛世之時,“萬國衣冠拜冕旒”,可謂輝煌至極。唐長安城作為世界第一大都會,甚至常年居住著外國的國王。而唐高宗病逝之後,武則天下令按照藩屬國國王的形象雕刻了一共64座石像,佇立在乾陵內城的朱雀門外,並在每個石像的背後鐫刻了他們的姓名、國籍以及官職。經過千年的時代變遷,現在還有61座屹立不倒。

石像的頭呢?

可是這六十一蕃臣像中現在只剩下2尊還保存有頭部形象,從這兩尊像上,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他們是高鼻深目的外國人,那麼另外59尊像的頭呢?遺憾的是歷史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覆,史學家以及現在的考古學家推測瞭如下三個原因:

1、毀於大地震。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陝西省的渭河流域發生了特大級地震,當時造成了大約83萬人死亡。再加上明朝曾有人在遊覽乾陵時寫過“赤馬剝落離倒旁”的詩句,以此來推測,石像毀於明朝是有可能的。

2、毀於人禍。據說明朝初期曾經有外國使節在乾陵看到了這些石像,發現自己的祖先竟然在這裡已經站了數百年,他感覺自己的內心受到了傷害,於是故意在晚上到處毀壞附近的莊稼,並宣稱是這些石像變成了妖怪出來搗亂。在他的鼓動下,不明真相的群眾幫他把石像都砸毀了。

3、毀於八國聯軍。這個就不解釋了,八國聯軍根本沒有到過那裡,可是這一說法民間流傳還比較廣泛。雖然當年八國聯軍作孽不少,但這個的確怪不著人家。


國史通論


題主說的“守陵人”是乾陵朱雀門外神道兩側的六十一尊無頭石人群像,這些無頭石像也被人們稱為“蕃像”或“賓王像”。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是十八座唐陵中唯一沒有被盜的帝王陵墓。

袁天罡和李淳風為武則天和李治選的這一塊寶地,讓多少盜墓賊望而卻步。這其中便有起義軍首領黃巢和盜墓王溫韜,此二人面對堅如磐石的乾陵,皆是悻悻而歸。乾陵留給我們的不止是它的堅固,還有武則天的無字碑和無頭石像。

武則天不但生前是一個傳奇,死後同樣留有很多的傳奇。她是中國史上唯一的女皇,她生前創造了聞名世界的大唐盛世,死後留下了無字石碑,功過是非留有後人評說,還有這六十一尊無頭石像至今依然神秘。

乾陵位於陝西乾縣城北的梁山北峰上,在陵墓司馬道兩旁有華表一對,翼馬、駝鳥各一對,石馬五對,翁仲十對,石碑兩道。司馬道東邊為無字碑,西邊為述聖記碑。無字碑為女皇武則天的象徵,至今無人能讀懂其中含義。

在朱雀門外的神道東西兩側有兩組石人群像,西側有三十二尊,東側有二十九尊,共六十一尊。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無頭守陵人”。這些石像是唐高宗李治駕崩後,各國使節前來弔唁,武則天命人將使節仿真人雕刻成石像,以示紀念。

石人像神態逼真,每尊像都寬腰束帶,躬禮侍立。在石像的背部都刻有使節的國別及姓名,有些至今仍可分辨,如“木俱罕國王斯陀勒”、“吐火羅王子持羯達犍”等。令人遺憾的是,自明朝以後,這些石像的頭都沒有了。

關於石像頭被毀的原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根據專家的考證,這些石人像的頭大約是在五百年前的明朝時遭到毀壞的。從宋朝人遊師雄留下的考察文字記錄可知,當時石像是完好的,而在明朝人李夢陽的記載中石像已經斷頭。

這些石人像為何全部沒頭?目前流傳甚廣的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自然災害說

有部分考古學家認為,這些石像頭部斷裂的原因可能是天災。有資料表明,在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陝西華縣一帶發生了十級左右的強烈地震。由於當時地震發生在半夜,所以致使八十多萬人死亡,這就是明朝時的關中大地震。

而乾陵所在的乾縣離華縣並不遠,僅有二百里地。因此乾陵也可能受到強震衝擊,據此專家們推斷,這場強震是造成石像頭部斷裂的主要原因。這次受損的不光是石人像,還有其它的動物石像頭部也受到損傷。再加之頭部比較脆弱,容易斷裂。

但這種說法又似乎也有說不通的地方,既然強震能使頭部斷裂,那麼石像就有可能發生傾斜或者被移位,其它的石雕應該也不會安然無恙。能將石像頭部剪切斷,而且是所有的石人像,這種力應該不是地震所能達到的。

第二種人為破壞說

說唐末時期,有一北方蕃國的藩王來到乾陵,發現其父王的石像立於神道兩側陪伴武則天和李治,他覺得自己父親也是王,為何要在此陪葬。於是要求唐朝准許其將石像運回去,結果被唐朝拒絕。於是這位蕃王在一怒之下將所有石像的頭打掉,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當石人頭被他敲掉時,他的父王也跟著歸西了。

專家研究發現,這六十一尊石人像大多身穿武士袍。有些是身著中原人的右衽長袍,有些身著胡人的左衽長袍。專家從石人像身著的服飾中發現,裡面有好多是遊牧民族和西域的一些民族。這些石人像恭敬的站立著,雙手都抱著笏板。

除了手持笏板外,還有二十多尊石像佩戴著用來裝官印的玉袋。從被發現的一尊頭像的十三條辮子和臉部特徵來看,專家認為這是一個突厥人的頭像。因此,石人像原型是突厥人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受到石像可能是在元朝時期被人為破壞。

其實還有一種說法是戰爭破壞說,這種說法很難站住腳,如果是戰爭造成的,那不僅僅是頭部損毀,石像胳膊、腿和身體都有可能。從石像遭破壞的一致性判斷,應該是被人為破壞的。因此,第二種說法的可能性最大,但最終還得考古來定論。

除了無頭石人像,乾陵還有一塊無字碑也是一個待解之謎團,這些都彰顯了武則天的傳奇與神秘。這些疑團千百年來眾說紛紜,但終是猜測與遐想。


野史也是史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的著名女皇帝之一,死後和自己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合葬於乾陵,並刻“無字碑”紀念。

“無字碑”背後有六十一個賓王像,全都沒有頭。據說這些賓王像是當時各國的首領們參加了高宗李治葬禮後,武則天為了紀念盛況特地刻了石像為李治守靈。這些番臣既是少數民族的領袖,又是唐王朝錄用的官員。

但為什麼沒有頭呢?開始肯定是有頭的,宋朝人遊師雄曾考察藩臣石像並留下文字記錄,可見那時石像還完好,而明末一位詩人李夢陽描寫乾陵時有“赤馬剝落離倒旁”的詩句,表明明末可能頭像就沒了。

具體怎麼沒的,有幾種假說:一為金元毀壞說,金、元兩朝的統治者感到同族首領侍立於陵前有辱本族顏面,所以推倒了賓王像並將頭像帶走,後人豎起時便沒有頭;另一種假說是洋人乾的,他們將頭割下是為了販賣文物,所以將頭割下帶回了本國;第二種假說是地震說,公元1555年1月23日,陝西華縣一帶發生了強烈地震,震級達到8至11級,這就是有名的關中大地震,石像很有可在這次地震中受損,因為頸部薄弱,而造成頭斷。後來頭部被有心的文物販子們弄走。不管哪一種假說,實際上都是猜測,有身無頭,並不能自圓其說,真正的原因,需要頭部找到後專家仔細研究,才能大白於天下。


歷史春秋網


武則天死後被葬於乾陵,並打造了61尊古像為其“守陵”,這些石像原本都是有頭的,並且一直保存到明朝,這從明初劉伯溫寫的遊乾陵的遊記可見一斑。然而,到了明朝中後期,這61尊古像卻變成了無頭“守陵人”,究其原因目前有四種觀點。

一是說明末時,乾陵一帶發生了一次大地震,守陵石像在地震中慘遭毀壞。據明史記載,在明嘉靖三十四年一月二十三日,陝西華縣一帶發生了一場8級以上的強烈地震。石像的頭是在這場大地震中發生了斷裂,之所以只有頭部斷裂,是因為石像的頸部比較脆弱。

二是說在明朝末年,乾縣曾經大面積流行一種可怕的瘟疫,死者不計其數。當時封建的老百姓認為是乾陵的這些守陵石像在作怪。只有讓他們腦袋搬家,瘟疫才能制止,才能拯救整個縣。於是,大家把所有的石像都砍掉了。

三是說明末清初時,大量西方人來中國探險,蒐集文物倒賣國外賺錢,盜賊看到乾陵的61尊石像後,如同發現了無價之寶,想它們倒賣出去,但石像都重達數千斤,搬運起來不但費勁,而且容易暴露目標,於是他們只好退而求其次地將石像的頭部用瀣錘子敲下來帶走,再倒買出去。

四是說石像的頭顱丟失於清朝末年的八國聯軍之手。當時的八國聯軍看到有那麼多的外國使臣恭敬地站在中國皇帝面前,覺得這是件很恥辱的事,於是他們怒而掄起錘子把石像的頭都砸爛了。

終上所述,以上四種說法不管哪種屬實,武則天的“守陵人”全部沒有頭,顯然都是後天因素所造成的。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我老家在西安,歡迎大家去玩……,以上去年回老家拍的一些照片。

1971年秋末的一天,陝西省乾縣瓜婆嶺村的兩位村民正在田間勞作。突然,一位村民的鋤頭碰到了地裡一塊堅硬的東西。最初他們以為是埋在地裡的石頭,可是當他們挖開泥土時,發現泥土下並不是什麼堅硬的石頭,而是一顆雕刻精美的石刻頭像。

石像的出現讓兩位村民大吃一驚,石刻頭像為什麼會出現在田間地頭?兩個農民百思不得其解。一位村民忽然想到:石刻頭像會不會來自於他們身後那坐神秘的帝王陵———乾陵呢?


乾陵,位於陝西乾縣城北的梁山上,距西安80多公里,是唐朝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李治與他的妻子武則天的合葬陵。

據史書記載,建成後的乾陵規模宏大,僅外城周長就達近40公里。上世紀50年代末,幾位村民在一次施工中無意中發現了乾陵的墓道。經考古工作者全面勘察,發現乾陵並沒有盜洞的痕跡。乾陵也成為唐代18座帝王陵中唯一未遭盜的一座。

經歷1000多年的風風雨雨,乾陵地面的宏偉建築已經蕩然無存,只有司馬道兩側120多件巨大的石刻群雕還能讓人感受到乾陵昔日的宏偉。這些石刻群雕從開鑿到雕刻完成用了20多年的時間。石刻群雕中不僅有神秘的無字碑,也有巨大的石人石獅。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石人像大多身穿圓領緊袖的右衽或左衽武士袍。衽,就是衣襟。不同於中原一帶人民的右衽,我國古代少數民族的服裝,前襟向左,叫左衽。右衽和左衽是區分漢人和胡人的一個重要的標誌,一看衣服,不管你臉長什麼樣子,就知道你是胡人還是漢人,漢人絕對不會弄左衽。研究人員從61尊石人像所穿的服飾中發現,在這些石像當中不僅有遊牧民族,還有西域以及唐朝周邊的少數民族。


這61尊石人像雙手都抱著笏板。所謂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時手持的狹長板子,一般用象牙製成,在上面可以記載上朝要說的事。此外,乾陵石人像中,有20多人佩戴著“玉袋”。所謂玉袋,是唐代五品以上的官員以及都督、刺史隨身攜帶的裝官印的袋子。這就是說,這20餘人是身居要職的官員。

據史書記載,石人像在最初豎立時,背部都刻有他們的國名、官職和姓名。然而,現在只有幾尊能辨別名字,其他都已模糊不清。

北宋年間,陝西轉運史游世雄曾查考過乾陵石人群像,並從當地人那裡尋找到石人像背部的人名樣本,刻成4塊石碑,分別立於東西石人像之前。可惜石碑已經毀壞。

史學家陳國燦先生曾經對61個石人像進行了多年的研究,最後考證出36尊石人像的名字。他認為61尊石人像應該叫61番臣像,其中有些人的生平事蹟在唐代史書裡有記載。

在唐代史書裡記載的這些事蹟大多都發生在武則天至唐中宗執政時期,可見這批石人像也是在這個時期雕刻完成,並在武則天下葬乾陵後才被豎立起來。

那麼,為什麼在乾陵豎立61座番臣像呢?因為這些番臣從身份來說既是少數民族的首領,又是唐王朝任命的官員。所以這批番臣像也顯示了唐王朝還吸收了不少少數民族來參加政權的管理。這說明唐王朝不單純是一個漢民族的政權,也是一個多民族共治的政權。

研究學者通過查閱大量資料,最終將目光鎖定在明朝嘉靖年間那次震驚世界的大地震上。

明嘉靖34年,也就是公元1555年1月23日,陝西華縣一帶發生了強烈地震,震級達到8至11級。由於地震發生在子夜,人們還在熟睡中,致使80多萬人死於這次大地震。華縣距乾陵只有100多公里,屬於震中地帶,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關中大地震。

專家們推斷,關中大地震是造成61番臣像頭部斷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僅是61番臣像,許多陵前石像石馬毀壞的部分恰好也都是頭部。專家分析:除了石像頸部脆弱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石像的材質。

車友會群主,汽車運動愛好者及創業者,玩越野,玩飄移,利用晚上或者休息的時間,親自碼字,用最精煉和通俗的文字回答車主的各類問題,想看更多汽車知識分享請關注並點贊,謝謝!


車問診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得到公認的女皇帝,武則天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她篡唐建周,“兩廢帝王”,但最後又不得不還政於李唐。因此在她死後,還是得以與其丈夫唐高宗李治一起被合葬在了乾陵。只是不知道,這兩口子在地下會不會打架之類的。

乾陵是唐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的一座。而且,唐代帝王陵墓後來大多遭到盜墓賊破壞,但乾陵的主墓室卻從來沒有被盜挖過。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則天的無字碑後,一共有著60個無頭的“守陵人”石像。這些“守陵人”其實就是乾陵周圍的六十個賓王像,按東邊31個、西邊29個的規矩排列著。這些石像全部沒有頭部,就像是被砍了頭的犯人。

據說,這些石像的原型都是當時來中原朝貢的各國國王或者遊牧民族首領。武則天為了紀念此事,特地按照真人的比例製作了這些石像來為乾陵守靈。

不過,由於守陵人石像沒有頭顱,所以後世對此一直議論紛紛。

在民間傳說中,乾陵中的石像到了晚上就會活過來禍害周邊的百姓,所以百姓們就趁白天砸碎了所有石像的頭,讓他們不能再復活。

不過根據史籍的記載來看,這些石像的人頭其實從唐代一直保存到了明代中葉,再往後就沒有記載了。到後來,就莫名其妙地變成了現在的“無頭人”。因此,對於這些石像的“人頭”去處,後世也是眾說紛紜。

其中流傳廣的說法是,在明朝嘉靖年間,乾陵曾經發生過一起大地震。在地震中,這些守陵人石像全部被震倒了,而且脖子上的頭也被摔斷了。所以明朝人把這些石像重新樹立起來後,這些石像便都成了“無頭人”

。還有一種說法是由於清朝時期的八國聯軍入侵,所以乾陵的石像頭部毀於戰火。


歷史的荒野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一生從來都是一個傳奇,就連她死後,也留下無數的傳奇,至今還在民間廣為流傳。她的墓穴,以今天如此發達的科技仍然無法安全打開…


其中除了無字碑的傳說,就是關於女皇的守墓石人沒有頭的傳說了。


那麼守墓石人為什麼沒有頭呢?我說被大風颳掉的你信不信?


哈哈,開個玩笑。有關這個問題歷來眾說紛紜。今天小妖就挑幾種比較靠譜的來給大家分說一二。


一,雷電說:


坊間流傳,女皇墓也曾幾次被盜賊惦記。有一夥大的盜墓團伙,找到了女皇武則天的墓,正準備開始幹活,忽然之間烏雲密佈,電閃雷鳴…水桶粗的雷電那劈的是咔咔的,瞬間所有的人都被嚇跑了。

據說,是這些人觸動了守護大陣,所以天降雷霆。雷電過後,那些佈陣的石人頭因為靈氣漸失,逐漸自動脫落。當然,還有說是被雷聲震壞的,一時之間,無從考究。


二,地震說:


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陝西省華縣發生了罕見的大地震,這次地震號稱中國十大地震。


據載,此次地震強度超過8.3級,烈度為11度,死亡人數光有確切記載的就有83萬,失蹤者更是不可勝數,是至今為止世界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唐山大地震是7.8級,死亡人數24萬;汶川地震是8級,死亡人數7萬…)


史書記載:大地忽然震動如響雷,道路改道,樹木倒置,五嶽動搖。大地裂開,縱橫如畫,水火一齊湧出,噴高丈餘。令碑折斷,城垣、廟宇、官衙、民房傾倒…兩千裡內幾無人煙。


你想,這麼大的地震,那些石人肯定也都震倒了。於是乎摔掉了腦袋,漸漸不知所蹤。說不定,就在誰家的菜園子底下或房子下面壓著呢。

三,盜賊說: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各自斂財,盜墓之事時有發生,著名的東陵大盜就是其中一例。那他們為什麼不偷整個呢?要只偷個頭呢?整個的不好運輸,也沒法賣出去,只好退而求其次,砍掉腦袋來賣唄。


80年代,不是就有一個無知老農被人忽悠後,敲掉了地裡的石人將軍頭去賣錢,最後錢沒撈著反而趕上嚴打被槍斃了嗎?


所以,以上兩個說法,是比較靠譜的。


不好,大王來了,快跑。

題外:大王叫我來巡山,抓個大鵬做晚餐……


有書知道


武則天做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一生傳奇,歷史爭論頗多,有關的她的一切都是後人所議論的熱點。其中就包括這無頭“守陵人”,還有就是她的無字碑!

為什麼她墓前的守陵石像的頭全沒了?碑是無字的?

我們看過盜墓類的小說或者相關的電視劇的,那些群山環繞,河水相依的地帶都會被稱為風水寶地,這倒是沒說錯。那些帝王將相的墓地一般都會選在這樣的地方。武則天也不例外。


武則天和她的丈夫合葬的乾陵,位於陝西渭北山地,佔地有兩萬多平米,規模很大,氣勢磅礴。這裡分玄武,朱雀,青龍,白虎,四門,而那些無頭“守陵人”(其實就是石像)分成兩排分別站在了朱雀門前的東西兩側。西側有32尊,東側有29尊,一共有61尊守陵石像,被人們稱為“蕃像”、“賓王像”。每一尊石像都畢恭畢敬的作揖站立著,像是在恭迎皇上的到來。

最為特別的就是,這些石像全部沒有頭,他們的頭都去了哪裡?

難道當初造的這些守陵石像都是沒有頭的嗎? 這個可能性應該不大,因為如果仔細觀察這些石像的頸部,都有與頭部相連斷裂的痕跡,這說明其哎建造之時應該是有頭的。所以,這些頭應該是在後來被損壞的。

至於具體是如何被損壞的,由於沒有確切的歷史記載,目前只有一些相關的傳說或者推論在流傳。

其中有一個相傳甚多的民間傳說是這樣的:有個外國使節來這裡遊玩,發現石像裡竟然有自己的祖先站在這裡作揖稱臣,有損自己國家的顏面,覺得很氣憤,想把這些石像毀掉,但是又怕被人發現。於是他就想了一個利用鬼神之說來引導民眾一起破壞石像的計策。

他每天半夜去莊稼地裡把糧食給踩踏一番,然後開始造謠說,是那些石像成精了,他們晚上去田地裡搞得破壞,人們應該去把那些石像的頭都砍下來。當地村民信以為真就去把那些石像的頭都給砸下來了。


還有一種說法就比較有科學依據了,考古學家通過大量資料發現,在明嘉靖年間,在陝西華縣,曾經爆發過一次劇烈的地震,對於人類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而華縣距離乾陵有一百多公里,也在地震帶之中,這次地震把石像的頭部都給震下來了。

至於武則天的碑上為什麼空無一字,也是有好多說法的。

有人說是武則天命令的,覺得自己做為一個一直被人非議的女皇帝,功過太多,僅憑一個碑也寫不了多少,就留給後人去評價吧。

當然,也有反對的聲音,他們認為碑都是人死後,後人所立,上邊的字也是後人所寫。即使武則天不在碑上給自己刻字,她的後人也會也會為其刻字。

他們認為是,唐朝在武則天死後,發生了五次政變,朝局一直動盪不安。後邊所立的皇帝也是整天惶恐不安,擔心指不定哪天又被人從皇位上揪下來,沒空去處理管這件事。而且武則天的名號則天聖後也是在她死了四十多年之後才定下來的。

時間久了,皇帝天天國事繁忙,也就不會再去為這件事去操心過多了,後邊就不了了之留下來一塊無字碑。

對於這個說法,個人並不贊同,因為乾陵乃是祖宗供養之地,不可能有忙忘記了一說。估計還是因為武則天是非功過難以判定,所以索性以無字立碑,將討論留給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