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割不了包皮,那他们又是如何避免给伴侣带来难言之隐的?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古代人割不了包皮,那他们又是如何避免给伴侣带来难言之隐的?

这首由欧阳修早年创作的《南歌子·凤髻金泥带》,采用口语和白描手法描绘了一位在蜜月期间与丈夫举案齐眉的新婚少妇形象。

需要注意的是,宋代女性13岁就可以结婚,所以在这首宋词中的女性即使经历了爱情的雨露滋润后,仍然不失温柔娇憨、活泼可爱的少女气息。

然而大家都知道,13岁的女孩子绝大多数身体都未发育完全,如果过早有了性经历很容易就会出现妇科炎症。

古代人割不了包皮,那他们又是如何避免给伴侣带来难言之隐的?

况且古代没有包皮环切手术,如果遇到一个包皮过长的丈夫,患上阴道炎的几率更会大大增加,那么古人又是如何防治这种疾病的呢?

男人定期有沐休,经常洗洗更健康

原来早在西汉之前,3天洗一次头、5天洗一次澡就已经成了法律规定,并称之为沐浴。

古代人割不了包皮,那他们又是如何避免给伴侣带来难言之隐的?

之所以规定5天洗一次澡,主要是由于古代条件有限,人们在洗澡之后很容易感冒,所以古人认为伤元气才提倡少洗澡。

不过在古代洗澡可是一件很庄重的事,遇到大事时必须要洗澡,比如极重礼法的孔子在每次上朝都必需沐浴。汉唐时期的皇宫中甚至出现了专门管理洗澡的官职。

到了后来,官员定期放假也被称为沐休。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这针对的只是官宦人家,平民百姓根本就没有可能做到定期洗浴,其实大错特错。

其实我国古代的公共浴池起源很早,大名鼎鼎的华清池就不必说了,秦汉时就已经有了称作“湢”的专门浴室。

古代人割不了包皮,那他们又是如何避免给伴侣带来难言之隐的?

即使是在宋元时期,通过《马可波罗行纪》和朝鲜人的《朴通事谚解》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澡堂的价格一般市民都承受得起,并且还提供搓背、梳头、剃头

及修脚等个性化服务。

当然,虽然到现在也没有发现古代有女性公共浴池,可不管是豪门贵族之后抑或是贫贱之家,古代女性在出嫁前都会再洗一次澡。

既然古人这么讲卫生,洗去一身泥垢的他们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女性患上“蜜月病”的几率。

得了妇科病也不愁,皆因古代早有“带下”医

虽然在古代女性看妇科病并不像今天这样方便,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专门看阴道炎等妇科疾病的带下医,扁鹊就是当时名气最大的一位。

古代人割不了包皮,那他们又是如何避免给伴侣带来难言之隐的?

阴道炎在古代被称为阴痒、阴蚀或阴䘌。

当时的中医认为女性患上阴道炎的原因多与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及外阴失养有关,或因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湿热生虫、虫蚀阴中所致。

治疗时多采用口服药物、外用洗剂及栓剂等方法。

古代人割不了包皮,那他们又是如何避免给伴侣带来难言之隐的?

七剑下天山中的傅青主实际上也是一位妇科名医

其实当时的医生对于房事不洁可导致妇科炎症的也许并非一无所知,在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房中补益》中就有“妇人月事未绝而与交合,令人成病”的说法。

只是由于古代属于男权社会,当时的医生即使发现了多数女性的阴道炎与男性不讲卫生有关,也只能避而不谈。

就像被称作旋螺风、阴头痈的包皮龟头炎,古代中医多认为与风热湿毒郁结有关,而不认为是包皮垢等原因所致一样。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转发、收藏!您还想了解哪方面的内容,欢迎在下方留言或给我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