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的儿子被俘,德国想进行人质交换,但是斯大林没有同意,这是为什么?

用户68852507


斯大林当时同意交换,但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当时被希特勒关押的德国共产党党魁!


理呜


1941秋天,德国军队和苏军在莫斯科市郊进行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大决战,双方投入兵力300多万,伤亡惨重,有一百多万人伤亡,苏军方面有近九万人被俘,这被俘的九万人之中就有斯大林的大儿子雅科夫。

雅科夫原来并不是军人,他大学毕业后就在莫斯科一所建筑工程学院当工程师。

雅科夫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斯大林对他寄予厚望,一直想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接班人,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斯大林也不例外。

可是因为雅科夫从小在一个领袖的家庭长大,厌倦了政治,对升官发财不感兴趣,也不想靠着老子去往上爬。

所以毕业后雅科夫拒绝了父亲让他去机关工作的提议,当了一名普通的工程师。卫国战争爆发后,雅科夫才报名参军,雅科夫来到军营之后,担任第16集团军坦克师三团二营工兵上尉军官,不曾想没多久就被俘虏。

斯大林的儿子当兵,对部队是严格保密的,只有所在部队的高级将领知道,雅科夫的身份是不会暴露的。

德军怎么知道了雅科夫的真实身份呢?

雅科夫来到军营之后,担任第16集团军坦克师三团二营工兵上尉军官。

雅科夫被俘后他知道自己身份特殊,在敌人面前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身份暴露。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哪曾想无巧不成书,苏军的高级将领弗拉索夫将军也被德国人俘虏,而且不久就变节投敌,有一天他奉命到苏军俘虏中做思想工作,让他们跟自己一样当叛徒。弗拉索夫将军到雅科夫所在的俘虏营,一眼就认出了雅科夫。弗拉索夫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赶紧向德国主子汇报。

雅科夫被俘后,德国方面如获至宝,雅科夫成了国宝级的重点保护对象,这倒不是德国人对多么仁慈,而是因为雅科夫的特殊身份。在希特勒眼里,雅科夫是条大鱼,是德国的筹码,指不定什么时候会派上用场。

机会终于来了,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惨败,德军高级将领被俘,希特勒想用雅科夫来做交换,换回自己的将领。到底是哪位将领如此有分量,值得让希特勒用这么大的代价来交换呢?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希特勒的爱将、大名鼎鼎的保卢斯。保卢斯是德国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德军元帅,巴巴罗萨计划的主要制定者,对爱将如子的希特勒来说,保卢斯也是个国宝的人物。

所以,在保卢斯被俘后,希特勒想尽一切办法营救,甚至不惜几次派空降兵去营救,但都以失败告终,因为斯大林也不是傻子,苏联人派去看守保卢斯的兵力就有一个营,可谓是戒备森严,希特勒不得不放弃营救保卢斯的计划。但是希特勒并没有灰心,因为他手里还有一张牌,那就是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希特勒通过国际红十字会跟苏联交涉,提出用雅科夫换保卢斯,他觉得斯大林会毫不犹豫答应德国的条件。

可斯大林的回复让他震惊,斯大林说,用我儿子换你们的元帅,休想。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哪个父母不疼儿子呢。斯大林为什么不同意换回自己的儿子呢?

首先,斯大林不喜欢自己这个这个长子雅科夫。前面说了雅科夫从小就不喜欢跟父亲在一起,害怕父亲的冷漠、威严,而喜欢跟母亲在一起。

斯大林不喜欢雅科夫的柔弱,更让他恼火的是,雅科夫辜负了他的重托,没有从政。比较之下,斯大林更喜欢小儿子瓦西里,把他当接班人来培养,在卫国战争中,瓦西里已是苏联空军副参谋长了。

虽然说斯大林不喜欢自己的儿子,但虎毒不食子。爱儿女是天下父母的本性,斯大林内心也肯定舍不得自己的儿子在德军那边当俘虏 ,一定想让儿子回到祖国,回到自己身边,

但斯大林心里有个难言的苦衷,那就是自己亲自签发的270号命令。什么是270号命令呢?一句话概括就是不退让。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准备不如人,军队将领又被斯大林自己清洗殆尽,苏军战斗力低下,再加上斯大林指挥不力,苏军是打一仗,败一仗。由于苏联是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曾经受到不公平待遇,战斗中苏军向德军投降的人很多,每次战斗被俘的人都是数以万计,这些俘虏有不少人调转枪口对准苏联军队。斯大林为了控制苏军的溃败,遏止苏联全国的悲观情绪,在1942年出台了这个270号命令。命令规定:

战斗中死也不能当俘虏,凡是向敌军投降的士兵,都是叛国者,你的家属也要被株连,被逮捕或流放。哪怕的从战场上侥幸逃脱的,也要以叛徒论处,格杀勿论。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提出用斯大林儿子交换德国将军,全苏联都在看着斯大林怎么做。斯大林如果答应了希特勒的交换条件,他在全国人民面前就没法交代,等于自己打脸。

德国人知道斯大林不愿意用德军将领跟德国人交换自己儿子后并不死心,他们想劝降雅科夫获取苏联秘密,并且利用雅科夫搞政治宣传。

投降的弗拉索夫将军经常会见雅科夫劝他投降,并且不断给他写信,希望他投降。但是雅科夫都严词拒绝,把弗拉索夫的信撕得粉碎。德军黔驴技穷,只好故意向外散发雅科夫已经投降的假消息蒙蔽世界,

德国人炮制了许多假消息在广播里,报纸上宣传,说雅科夫在德国那里反思斯大林的罪行,抨击斯大林在大清洗中屠杀几百万无辜的苏联人,还发布了雅科夫的生活照来印证。后来,还刊登出雅科夫的公开信,信里说断绝和斯大林的父子关系,投向希特勒的阵营。

德国人还把断交信印制成传单向苏联散发,企图动摇苏联人民的抵抗决心。

雅科夫1943年夏天死在德国战俘营,死因成迷。

有人说他是在逃跑是翻越围墙被电网电死,有人说他死于跟英国战俘的斗殴。

不管怎么说,雅科夫成为战俘后命运就注定了,祖国母亲不接纳他,德国不会善待他,他没有出路,都是战争毁了雅科夫。


历来现实


雅科夫是斯大林的大儿子,从小,他和斯大林的感情就一直不是特别融洽。

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为工作原因离开了他和他母亲,在他母亲死后,他的舅舅和舅妈收养了他一段时间,直到他父亲事业完成,他才被从家乡接到了他父亲身边与他父亲一起生活。

在他和他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非常严厉,从来都不对他假以颜色,用严厉的态度给他的少年生活蒙上了一层阴暗色彩。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甚至曾经因为他父亲的指责而自杀过。

而在他自杀的消息传到他父亲耳中时,他的父亲表现得非常冷淡,说出了一句怎么没死之类的话。

从这种种方面,我们就可以知道他们父子间的关系是一种怎样的真实状态了。

成年后的雅科夫

在雅科夫长大成年后,他加入了苏联的军队中、成为了斯大林手下的一名士兵。

在军队中,斯大林并没有给予雅科夫任何特权,雅科夫在军队中就如同很多普通的士兵一样,是一步步通过自己努力成长的。



直到雅科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德国人的俘虏前,他都没有获得过他父亲多少的帮助。

在他被德国人俘虏后,斯大林也没有念及到彼此之间的亲情,并没有对他展开任何营救。

正好那时候德国人发现了雅科夫的身份,打算用雅科夫从斯大林手中换取一名被苏联俘虏的德国元帅,只不过出乎德国人意料的是,斯大林直接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斯大林没有救自己儿子的第一个原因

要说斯大林为什么没有同意用德国元帅换自己的儿子,其实涉及到了很多原因。

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国元帅身份重要,斯大林作为一个理智的统治者,没有用自己的儿子和德国人交换是很正常的。

毕竟他要是用自己的儿子和德国人交换的话,这位德国元帅回到德国军队中,很有可能会给苏联带来巨大的麻烦。

斯大林没有救自己儿子的第二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他没有脸面去救他的儿子。

在二战爆发的时候,为了防止手下的士兵们向敌人投降,斯大林制定过一个非常特殊的命令,那就是禁止任何士兵向敌人投降,一旦有士兵向敌人投降,那么就会直接将他们当成叛徒处理,不仅他们自己要承担上罪名,他们的家人也要受到各种各样的惩罚。

而相比于斯大林的惩罚政策,很多人还是更在乎一些自己的生命,在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候,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生命着想,并没有受到惩罚政策的影响,直接选择了向敌人投降。


这些向敌人投降的人,基本都是要受到惩罚的,如果他们被敌人俘虏不能回来,那么首先受到惩罚的就是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家人会被拉到一些农场中劳改,以弥补他们的罪名。

如果他们被苏联军队解救回来的话,他们则很有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惩罚,有可能被处死、有可能被拉去当苦力,也有可能被无罪释放。

在二战刚结束的时候,因为苏联国内的劳动力损失太过于惨重,所以斯大林就放过了不少投降敌人的士兵,至于另一些士兵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在斯大林制定的这些惩罚规定下,即便斯大林想救回他的儿子,他也会不好意思去救。

毕竟说不准向敌人投降的是他,现在他的儿子向敌人投了降,让他明目张胆地拿一名德国元帅去救他儿子,他还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斯大林没有救自己儿子的第三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可能是他根本就不想救他的儿子。

通过雅科夫的一些人生经历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斯大林是不太喜欢他这位儿子的。

与普普通通发展的雅科夫不一样,斯大林和另一名妻子所生的儿子瓦西里发展要好上很多。

在二战时瓦西里就已经成为了师长级别的存在,在战争结束后,他更是成为了莫斯科军区的中将空军司令。


在苏联的历史中,瓦西里是一个没什么才华的花花公子,像这么一个花花公子都能坐上如此高的位置,我觉得通过这点我们就应该可以知道斯大林并非我们所想象中那么大公无私。

要说雅科夫之所以晋升缓慢,完全是因为斯大林不喜欢他,要是他能像另一位兄弟一样那么受斯大林的宠爱,他肯定就不只是二战中那么普通的职务了。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猜测斯大林是因为不喜欢雅科夫,才没有想办法去救他的。


孤客生


斯大林的儿子被俘,德国人想要进行交换,但是斯大林没有同意,而且,他不仅没有同意,而且还将他的老婆,也就是自己的儿媳给抓了起来。


斯大林为什么不同意换取自己的儿子呢?都说是虎毒不食子,斯大林放弃自己的儿子,还逮捕自己的儿媳,岂不是残忍至极吗?


其实这是有缘由的,由于当时斯大林与德国开战,但是现实却是,自己方总是战败,而那些被俘的人,也是没有骨气,被俘之后要么就泄露机密,甚至干脆就投降德国,反而给德国徒增兵力。斯大林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好下令说凡是被俘的将士,无论是否投降,他们的家人都会遭受逮捕。

还有就是舆论的原因了,斯大林不能为了自己的儿子去打破自己定下规定,否则他以后还有何威信可言,那么他还怎么去统治苏联,让苏联的众多将士在沙场上拼命?



再者他儿子当时也是深陷于泥沼之中,粘得一身臭水。在当时德国舆论的宣传下,这位公子已然是一个叛国贼无误了,至少,德国的这一场舆论攻击使得苏联的很多人相信了这件事,这个时候,斯大林要是再去换回他,无疑是给自己营造压力。


围知历史


斯大林如果交换,苏联的整个防御体系将崩溃!🙏🙏🙏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德国在一战后,社会经济崩溃,民众的不满才促使希特勒上台,作为国家元首的希特勒,愤恨英法对德国的惩治,又需要大量的物资恢复生产,因此,苏联成为最好的拉拢对象!



同时期的苏联,日子过得也极为艰难,沙俄的工业基础差,新建立的苏联又长期处于动乱状态,希特勒的橄榄枝,正是斯大林所期望的,因此快速推行五年计划,使得苏联快速向工业化过渡!



苏联的工业化离不开德国的技术支持,随后德国闪击波兰,苏联再次派兵占领西乌克兰地区,德国又支持斯大林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因此,斯大林在很多非正式场合,都表示过对德国与希特勒的满意,甚至将其视为友邦!



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使得与德国的互惠,深入苏联民众意识,但德国闪击苏联之时,苏联处于全面的溃败,各地只能以巷战拖延战争进程,以巨大的伤亡向后方转移!

斯大林最终选择与英美合作,获得大量的装备支持,此时,德国欲交换其儿子,就是想瓦解苏联与英美的合作,如果斯大林接受这样的方案,必然会被德国无限放大,导致英美民众的抵触!



同时,苏联国内民众惨烈的抵抗,如果领袖以个人情感向德国妥协,这在已经群情浮躁的苏德战争后期是致命的,因为内部的反对势力蠢蠢欲动,只要一个借口,就可以令斯大林下台,然后与德国缔结合约!



因为从各种纬度看,希特勒的目的是令苏联屈服,并不是完全的占领,所以,斯大林出于政治家的警觉,看到这背后的危险,断然拒绝德国的要求,使苏联坚持到了胜利!


多臻贵


斯大林的儿子被俘,德国想进行人质交换,但是斯大林没有同意,这是为什么?(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俗话说:舐犊情深。自古至今,无论是皇帝家还是普通百姓家,做父母的都非常爱护自己的孩子,父爱如山一般厚重,但对与苏联一代伟人斯大林来说,对待自己的孩子显得有点残酷。在二战中,作为当时苏联统帅的斯大林的儿子被德军俘虏,德国想进行人质交换,但是斯大林却没有同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小编认为,无论外界如何评判,作为父亲的斯大林面对儿子的被俘,而没有相救,肯定有不得已的苦衷。也是作为一国统帅的必须之举,其情其举令人钦佩,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国家。

1、斯大林儿子被德军俘虏。

斯大林被德军俘虏的儿子名叫雅科夫,他是斯大林与第一任妻子斯瓦尼泽的孩子,因妻子去世,斯大林为革命事业奔波,不满周岁的雅科夫一直由姨妈和舅舅、舅妈抚养,直到1921年,雅科夫从格鲁吉亚来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斯大林家中。1930年,雅科夫考取铁路运输工程学院,毕业后分配至吉尔汽车制造厂工作。1937年,又听从父亲的意见考入炮兵学院指挥系。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在斯大林的鼓励支持下,雅科夫从军上了战场。但令人想不到的是,雅科夫参加的第一场战争便被俘虏,并被关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内。

2、德军元帅保卢斯,兵败被苏联俘虏。

保卢斯,全名叫弗里德里希·威廉·恩斯特·保卢斯,出生于1890年9月23日,是德军第十集团军参谋长兼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德军元帅。同时也是草拟巴巴罗萨计划的军事家之一。1941年12月,他在赖歇瑙元帅的大力推荐下,成为了纳粹德军第六集团军的新任指挥官,并被委以重任、主攻斯大林格勒。

因为斯大林格勒是当时整个伏尔加河畔的一个工业重镇,不但拥有50万人口,还是当时全苏联的第三大工业中心,曾经先后生产出了超过1/4的红军坦克,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所以,1942年8月,保卢斯率带领着他的第六集团军,包括4个常规军,外加一个装甲军,共计15个师的德军部队,远赴斯大林格勒北方的伏尔加河畔,围攻斯大林格勒。而此时的斯大林格勒苏军领导人叶廖缅科以及赫鲁晓夫虽为了避免了苏军陷入到德军的合围当中,他们就赶紧命令苏军62、64两个集团军先后放弃了自己的阵地,并迅速回撤。也就是在这种极其危急的形势下,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就派遣了当时苏军的第一悍将朱可夫,到斯大林格勒接任了苏军防御总指挥一职。

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屯兵坚城之下欲进不能,欲退不得,陷于困境。此时,朱可夫根据斯大林的指示,在认真分析战役进程的基础上,制订出详尽周密的反攻计划。随即,迅速调遣100万兵力在顿河中游和斯大林格勒四周集结待命。11月19日,苏军按照作战计划开始反攻。各路苏军相互配合,频频得手。22日,苏军对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保卢斯部实施钳形包围。几周之后,德军空运补给的行动几乎完全停止,饥饿和寒冷严重威胁着德军被围部队。但迷信希特勒并坚持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保卢斯既不敢自作主张地突围,也不愿向苏军投降,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求补给和增援。而保卢斯所盼来的,只是希特勒授予的上将军衔。

1943年1月8日,苏军正式向第6集团军劝降。1月10日,苏军发起最后攻击。德军的防线立即土崩瓦解,被苏军分割成两个包围圈。此时保卢斯的部下开始陆续投降。保卢斯终于下定决心向苏军投降。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式结束。保卢斯本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位被俘的德军元帅。

3、德国想进行人质交换,斯大林为什么没有同意?

保卢斯被俘后,希特勒舍不得这个曾经战功赫赫的元帅,曾向苏联方面表示,愿用苏大林之子雅科夫交换保卢斯。面对斯特勒的请求,斯大林沉默良久,最终说出一句震惊世界却足以赢得世人和历史尊敬的话:我不会用一名将军交换一名士兵。那么,为儿子性命感到担忧的斯大林为什么没有同意交换呢?

一是作为统帅,率先垂范执行苏联的战时政策。我们知道,在二战期间,由于苏联准备不充分,德军突然袭击,整个战场是苏军节节败退,先后有570万士兵士兵被德军俘虏或主动投降,德国在几个月内,就将苏联几乎所有的欧洲部分工业地带完全占领。苏联整个国家岌岌可危,随时有灭国的危险。在这种严重情况下,斯大林发布了一道被后世称为270号的命令,命令说:“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在战斗中如果隐瞒自己的身份,开小差或者向敌人投降,将被视为蓄意叛逃人员。其家庭成员将被视为背叛祖国的逃兵家属而实施逮捕……责成每一位军人,如果所在部队被包围,务必尽一切可能战斗到最后一刻,突出重围。如果指挥员或者政委不积极组织击退敌人,而是选择向敌人投降,可以用一切办法消灭他们……”。

针对这个命令,当时很多人有意见,认为被动俘虏不应该算叛逃,正好此时,德国把抓到斯大林儿子的消息传到苏联,并用来交换保卢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最高统帅的斯大林不得不忍痛拒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斯大林不遵守,那苏联战时规定就是一纸空文,就没有约束力。他的所作所为,向不明真相的民众和苏联军队表明自己的决心。无论是谁被俘虏,统一当当叛徒对待。事实上,在斯大林的表率作用下,这个措施很管用,激励苏军上阵杀敌不怕死,宁可战死也不能投降,这种措施也是后来苏军转败为胜的一个关键。

二是保卢斯的弃暗投明,保卢斯起初拒绝了苏军让他对德军进行反法西斯广播的要求。但到1944年,保卢斯接受这个要求,并加入德国军官反法西斯联盟和“自由德国”民族委员会的“德国军官同盟”,公开反对希特勒及其指挥下的战争。策反一个元帅公开反抗纳粹德军和希特勒,政治影响、军事影响和国际影响非常大,效果非常好,为了保护保卢斯,打击希特勒的嚣张气焰,揭露其法西斯本质,斯大林不得不忍痛拒绝交换儿子。

三是斯大林拒绝交换,是为了不被德军牵着鼻子走。为了向德国证明,我斯大林要大义灭亲,雅科夫虽是我的儿子,但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不要再拿他做文章了,我根本就不会在乎自己儿子的命运,绝不会被你们牵着鼻子走。因为当德军知道俘虏的雅科夫是斯大林的儿子后,便开始利用雅科夫大做文章。不但拍摄了大量雅科夫的照片,印制了大量的宣传单,向苏联民众做负面宣传,而且还想利用他让斯大林投鼠忌器,放弃抵抗。

可以说,斯大林拒绝德军的交换,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举,更是爱国之举。其情其举令人钦佩,凡事以国家大局为重,不愧是一代伟人。


葛大小姐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斯大林儿子被俘,德国人想进行人质交换,斯大林不同意,我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斯大林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领袖的儿子上战场去作战,体现了斯大林伟大的领袖精神。卫国战争十分惨烈,斯大林的儿子被德军俘虏也就很正常。 二、当被认出是斯大林的儿子的时候,德国想靠他来换德国被俘虏的司令保卢斯。斯大林知道后,说他不会用一个司令来换普通士兵。 斯大林说:”士兵不能换元帅,即使自己儿子也不行!”。这等于拒绝了德国人想让自己儿子作为筹码的企图。作为一个领袖,不能为了自己个人利益,必须考虑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三、后来他的儿子雅科夫曾经给斯大林写过一封信,不管是不是出于他儿子之手,斯大林依然下令:“我没有一个叫雅科夫的儿子,就算我儿子真的被俘虏,也绝不拿士兵换元帅”,这句话,鼓舞了苏联的士兵。最终,雅科夫死在了德军的集中营。 斯大林知道如果答应纳粹的条件交换俘虏,是正中了希特勒的下怀。会瓦解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保卫国家的坚强意志,也会因他的一己之私失去苏联人民甚至整个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们的信任,于公于私都非明智之举。所以,斯大林不是不愿救儿子,实在是不能救,也不可救。






百姓财金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德国想用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交换一个人质是真的,而且这个人质来头还很大,是第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在天寒地冻、人困马乏,又被苏军团团包围的情况下选择投降,在此之前希特勒刚刚升保卢斯为元帅。德军元帅投降了,这对希特勒和纳粹德国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但是很快德军就想出一招,苏德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德军俘虏了一个苏联士兵,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斯大林亲生儿子雅科夫。德国人就寻思能不能用斯大林的儿子去换保卢斯呢?

希特勒把这个想法通知了斯大林,没想到被斯大林毅然拒绝了。斯大林说:“我绝对不会用一个士兵去换一个元帅。”

不得不佩服斯大林,在国家和民族面前,个人亲情显得是如此微不足道。


1943年,苏德战场上苏联刚刚挽回颓势,整体上来说德军还是占优的。为了这个局面,斯大林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发布了毫无人性的270号命令,简单说投降或者被俘就是叛国,不光你自己要玩完,你的家人也要接受法庭的审判并且被流放。如果斯大林把自己儿子换回来了,他在苏联的威信绝对会大幅度下降,甚至会造成国家的动荡。对于苏德战争将非常不利。斯大林很明确这一点,保卢斯回去多半会被枪毙从而坚定德军的决心,雅科夫回来自己的国家就会一片哗然,军队的军心也会收到很大的影响。国家大义面前谈不了亲情。而且270命令的下发已经堵住了雅科夫的回国之路,雅科夫回来,对雅科夫自己、对苏联、对斯大林本人都不是什么好事,反而让他待在集中营等苏军过去救他更好。


可惜雅科夫在德军集中营得知卡廷惨案后,绝望和悲痛相交,选择了自杀。


守仁读仁


乱世出英雄,二战时期涌现了那无数英勇善战的枭雄,斯大林应该也算是一个吧。

斯大林统治苏联29年,打败了希特勒,有着丰功伟绩的一面,不过也被很多人骂为暴君。但是有一件事情很震撼,那就是他的儿子雅科夫曾经在苏德战场上被德军俘虏,德军想用这个中尉军官换取被苏军俘获的德军元帅保卢斯,却遭到了斯大林的拒绝。斯大林这样说:我不会用一个敌元帅去交换一个士兵。

其实他不仅是对自己的儿子这样,赫鲁晓夫的儿子列昂尼德在战场被被德军俘虏后投敌,也被斯大林下令抢了回来,然后送上军事法庭枪毙了。据说,赫鲁晓夫也是因此事恨上了斯大林,导致了之后的清算行动。

一,苏德战场上,雅科夫被俘虏。

斯大林有三个孩子,二子一女,结局都不是很好。雅科夫是斯大林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生的,斯大林和他多年没有见面,因此很多人都说斯大林不喜欢这个孩子。其实那时候的斯大林还在流放和监狱过日子,他是根本就顾不上,稳定后的斯大林把孩子接回了家。

1942年6月22日,野心勃勃的德国带着同盟国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突然袭击苏联,苏德战争全面爆发,猝不及防的苏军在战争初期很不顺利。

雅科夫响应号召,在6月23日就走上了战场,是第14坦克师的中尉军官。不过很不幸的是,在7月16日他就被德军俘虏,关进了集中营。

和他一起被俘虏的,还有几十万苏军,不过在希特勒的心中,这些人都没有雅科夫重要。

二,德军想交换战俘,被斯大林拒绝。

德军用雅科夫大肆做文章,先是宣传雅科夫已经投降,其他人都没必要再卖命了。当然,这些都是虚假的,虽然雅科夫最后死因不明,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能显示他有投降的行为。

斯大林却气得把儿媳流放到了西伯利亚。

1943年1月10日,德国元帅卢保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战败也成了俘虏,成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被俘虏的德军元帅,希特勒之前还叫嚣:德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元帅被生俘的。

虽然被打脸了,希特勒还是想尽办法救他,其中就通过国际红十字会与苏联商议,想用手中的雅科夫与保卢斯进行交换。

德军信心满满,不过却被斯大林拒绝了。

三,雅科夫在集中营死亡,死因成谜。

斯大林一直强调的就是:苏联没有俘虏,只有烈士或者叛徒。雅科夫成俘虏后被宣传投敌,他都气得把自己儿媳流放到西伯利亚,这个时要交换,他更不会同意了。

但是不能说他不爱这个大儿子,据说他发动过两次营救行动,但是都失败了。

交换战俘吧,要知道当时不仅仅是他的儿子被抓,被抓的还有几十万苏军了,要是他的儿子回来了,他怎么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当斯大林说不愿意用元帅去交换自己儿子的时候,我相信他的内心也是悲痛的。很多人因为雅科夫的早年身世而推断出,斯大林不喜欢他才故意不管,是不对的。

1943年4月15日,雅科夫在集中营死亡,死因成谜,我个人认为不愿意投降的他是自杀的。

我是木鱼,小女子一枚,却痴迷于近现代史的风起云涌,每日更新,喜欢就关注我吧,感谢有你。


湘西小木鱼


“我绝不会用元帅来换士兵”,这句话是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通过瑞典红十字会,转告给德国纳粹军队头领希特勒的。

斯大林所说的这个士兵不是别人,他就是雅科夫·朱加什维利,斯大林的长子。雅科夫在1941年5月,作为第14炮兵师的一名中尉随同部队抵抗入侵的德国纳粹军队中,不幸被纳粹的德军俘虏。

在这场苏联卫国战争中,德国法西斯共俘虏了数十万苏军战士,可惜斯大林之子雅科夫也未能逃脱这一厄运。

无独有偶,幸运的是就在斯大林儿子被俘后一年多之后,德军元帅保卢斯指挥德军攻打斯大林格勒的战役中惨败,15万德军被苏军歼灭。走投无路如丧家之犬的保卢斯带领残余部队向苏军缴械投降,这个保卢斯就是斯大林口中的那位元帅。

1943年,德国方面委托瑞典人伯纳多特以红十字会代表的身份拜见了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提出以斯大林儿子雅科夫交换德军元帅保卢斯。一边是自己的亲儿子,一边是德国纳粹军队元帅,斯大林权衡利弊之后,采取了“大义灭子”的决定,那就是“我绝不用元帅换士兵”,斯大林用这句话结束了这场,对他个人来说非常有价值的交易。



作为苏联最高统帅的斯大林,他不得不顾及被德军俘虏的成千上万苏军士兵父母的感受,因此,他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换回儿子雅科夫的命,而放了一个身上沾满苏军鲜血的德国纳粹头子。斯大林认为德军元帅保卢斯犯下的罪行是决不可饶恕的,所以坚决不能放了他。如果那样的话,斯大林还怎么面对自己的国家和民众,因此斯大林放弃了唯一让儿子活命的机会。

斯大林做这一决定内心也是很痛苦的,毕竟德军关押的是自己的亲儿子,虎毒还不食子呢,可是没办法,谁叫自己是国家最高统帅呢。其实斯大林也不是不想救儿子,自打儿子被德军俘获后,他也是一直为儿子的命运担忧,曾经也不止一次的下令苏联最高情报机构收集情报,并采取营救行动,可是最终还是没有救出雅科夫。



雅科夫也是好样的,对于德军的百般诱惑不仅没有妥协,而且直到死也没用背叛自己的国家,雅科夫捍卫了一个苏联军人男人的尊严。1943年4月15日,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在德国纳粹集中营里面撞电网自杀身亡。后人对他的死众说纷纭,有说是被德军打死的,有说是被英国盟军打死的……


究竟是怎么死的,我们也不得而知,一时间斯大林儿子雅科夫的死成了一个谜团,可是说的最多的还是他触电而死。无论怎么样,斯大林没有屈服德国纳粹军队,同样雅科夫更没有屈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