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人如麻为何没人暗杀他?

深邃之夜


历史上的开国君主当中,朱元璋算是杀人比较多的一个皇帝,杀起人来不管不顾,比如胡大海是他的亲信将领,儿子违犯了禁酒令,朱元璋竟然亲手将其处死,根本不管胡大海的感受。

这样一个朱元璋,自己却一生平安,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也没有人暗杀他,其中原因,于左认为可以从这么几个角度来看。

第一,朱元璋自己非常谨慎防范。

举一个例子,至正二十二年七月底,朱元璋到南京三山门外阅兵,邵荣、赵继祖等将领在三山门内埋伏军队,准备谋害朱元璋。

后来发生的事情有点儿传奇色彩:朱元璋阅兵时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卷动军旗,触动朱元璋的衣服。朱元璋有所警觉,换了一件衣服,回来时走了另一条路,致使邵荣的谋划落空。

邵荣是早期朱元璋的得力干将,地位仅次于徐达,在常遇春之上,结果被朱元璋做掉。至于他是否有暗杀之意,不太好说。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朱元璋是相当警觉的,毕竟他出生入死,常常面临凶险,不得不防。

第二,朱元璋在消灭异己时还是比较讲究策略的。

早期朱元璋杀人,主要是在征战过程中,攻下一城一地之后,会对投降的将士加以挑选甄别,有些将士留下来为我所用,也有一部分会处理掉,使其不为对手所用。

开国早期,朱元璋杀的主要是文臣和贪官污吏,比如汪广洋、杨宪、胡惟庸这一类人。武将当中,只有廖永忠因为挑战朱元璋的权威、胡美因为祸乱后宫等原因被处死。

朱元璋最忌讳文臣与武将的关系太密切,借助胡惟庸案、李善长案,把一大批与胡、李关系密切的武将除掉,像唐胜宗、陆仲亨、费聚、陆聚、郑遇春、黄彬、叶升等人,其实就是严加防范他们联合起来搞事情。

再比如,他的亲信将领毛骧,就因为与胡惟庸走得比较近,朱元璋怀疑他的忠诚,将他酷刑处死。

毛骧的父亲名叫毛骐,和李善长一样,是早期追随朱元璋的几个文臣之一,深受信赖。毛琪病死后,儿子毛骧一直担任朱元璋的卫士,一路升任亲军指挥佥事,都督佥事,执掌锦衣卫,负责诏狱。可以说,他替朱元璋做了大量的脏活,结果突然被划入了胡惟庸党,自己也做了刀下之鬼。

第三,朱元璋始终保证自己拥有强大的力量。

朱元璋虽然杀掉大量的文武大臣,但终其一生,其实他始终拥有大量的核心亲信,他一直没有动过他们。比如徐达一家,常遇春一家,李文忠一家,汤和一家,沐英一家、郭英一家、耿炳文一家等等,数量不少,而且力量十分强大,足以支撑朱元璋的权威。

还有一些人,早期是朱元璋绝对的亲信,后来因为形势变化而沦为诛杀对象,比如傅友德、冯胜、蓝玉等一批人。

此外,朱元璋还收养过不少养子,后来他的儿子们一个个长大,在给他们配备武力时,朱元璋毫不吝惜,保证自己的支持者足够强大,让别人不敢妄动。


于左


朱元璋杀人如麻,嗜血成性,却从没遭人成功暗算,我认为这与明朝独特的军事保卫制度有重要关系。

从古至今,保卫国家元首的人身安全一直是军事防御的重中之重,每个朝代的防卫制度与措施都不一样,而且各有各的特色。

在明朝,对国家首脑的保护更是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其中最主要的特色,便是建立了厂卫制度。在还没有当皇帝时,明太祖朱元璋就已经了属于自己的直属警卫队,后来即位后开创了一股新的元首防务力量,全称叫“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简称“锦衣卫”

作为明朝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不仅在都城频频活动,更是在全国各地遍布了分支机构,对百姓生活进行严密监视,对各级官吏进行严格督查,一旦发现风吹草动,便立即斩草除更,将威胁扼杀在摇篮中。

从本质上讲,锦衣卫是明朝极端专制统治的帮凶与工具,因为其高效严密的组织运转模式,使得明朝的统治阶级压迫士大夫、平民阶层,就更加肆无忌惮,全然不顾被统治阶级的生活状况与生存状态,虽然明朝出过一些比较正直的锦衣卫,但却仍是充当了统治者的走狗与刽子手,注定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综上所述,明太祖朱元璋生性残暴,喜欢用暴政统治百姓,人民自然对其充满痛恨,对他有过暗杀想法的人不计其数,但却又因为其严密的防卫制度,而无力与之抵抗,所以一直无人成功暗杀。







小陈的日子


发表一下我的理解:

朱元璋杀人如麻为何没人暗杀他?我想回答应该是没人能暗杀成功,而不是没人暗杀他。

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君主领袖,早期的发家历史充满的血腥残酷,无疑树立有无数的仇敌。所以不是没人暗杀他。

再来谈一下为什么朱元璋能够安然无恙。我认为这与明朝军事保卫制度有重要关系。朱元璋建立了厂卫制度。在还没有当皇帝时,明太祖朱元璋就已经了属于自己的直属警卫队,后来即位后开创了一股新的元首防务力量,全称叫“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简称“锦衣卫”

1.作为明朝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不仅在都城频频活动,更是在全国各地遍布了分支机构,对百姓生活进行严密监视,对各级官吏进行严格督查,一旦发现风吹草动,便立即斩草除更,将威胁扼杀在摇篮中。

2.朱元璋杀的全都是贪官污吏,和那些淮西的勋贵,大多数都是诛灭九族斩草除根,将仇恨都灭杀在摇篮中。

3.朱元璋出身行伍,他本身就是小心多疑。遇事谨小慎微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加上护卫措施所以也就安然无恙。

所以即便是晚年双目失明的朱元璋,也是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即便打个喷嚏也下个群臣跪拜。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朱元璋令人一生不寒而栗。


tangible小雨



要想暗杀朱重八的人估计在明朝还没有生出来呢,因为人家天生真龙护体,我看电视剧《朱元璋》朱元璋为了让自己的小兄弟们吃上一顿饱饭杀了刘财主家的小牛犊子,这下可好把那刘财主的鼻子斗气歪了,轮起木头棒子就朝朱重八头上打去,那一下下去我是吓坏了,心想这下完了,大明皇帝有可能就被这样打死了,但是他没有死后来出家成了行脚僧,后开拜郭子兴为义父,这就到了问题的核心之处。朱元璋后期就是靠兄弟义子义侄打的天下,朱元璋的名字就此而来,大明皇帝自此踏上征途,最后灭了陈友谅,杀了张士诚,最后诛灭元氏,建都应天。朱元璋成杀人狂魔是他五十岁以后,当时明朝已经国富民强,而为朱元璋打天下的将领却居功自傲,朱元璋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和为自己心地善良的儿子朱标铺通道路结果儿子却死了,如果朱标不死明朝应该是另一回事。



朱元璋杀的全都是贪官污吏,和那些淮西的勋贵,大多数都是诛灭九族,还有谁暗杀朱皇帝啊!里面是深宫大院,明朝的刺客可能都没有荆轲的本事,所以无人刺杀朱元璋。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这就说明他对自己的权力非常重视,希望天下自己一个人治理,不需要别人分担,这就使得朱元璋疑心非常重,他自己就是杀人狂魔,怎么不会了解别人不杀自己呢?所以在皇宫肯定是哨兵重重,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如何杀得了朱元璋啊。


马廷霆


因为朱元璋杀得都是贪官。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像李世民,对于手下的功臣毫无猜忌,终其一生也没有迫害过他们,对待百姓也是采用道家思想,与民休息,所以唐朝的国祚绵延近三百年。而秦、隋二朝,不施仁政,大肆消耗民力,最终二世而亡,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何朱元璋杀人如麻没人杀他呢?我为大家总结一下原因。

背景

由于早年的人生经历,朱元璋目睹了吏治腐败所带来的社会积弊,自己也是因此被逼上了造反的道路。对于农民来说,哪怕是做乞丐,但只要有口吃的饿不死,他们也不会起反心。然而元朝的官员过于腐败残暴,最终激起了民变。所以朱元璋一直十分痛恨腐败的官员,也明白吏治腐败带来的问题,所以他选择了对官员进行残酷镇压。


对贪官的态度

朱元璋对待贪污不管什么原因就一个字:杀!洪武年间,官员如果受贿金额超过60两就是死罪。而且一起小小的贪污案,他能查到最大的官。能牵连全国好几万官员,最多的一次有两万多官员掉了脑袋。以至于贪官们每天上朝时都提心吊胆的。说不上哪天就回不来了。

没人敢杀他的原因

  1. 朱元璋有很强的政治手腕,一方面拉拢大臣,一方面对付大臣,有时候让这些大臣人咬人,自己在旁边看着他们斗。第三,不滥杀,有法可依,朱元璋杀贪官,他们是真的贪了钱财,杀功臣,那是他们真的犯了法,朱元璋得不得除掉他们。
  2. 他的暴政往往只针对官员阶层,而对百姓却是十分仁爱,时常有减免赋税徭役的政策下来。百姓们看见平时作威作福的高官一个个人头落地,心里十分高兴,所以朱元璋深得民心,有了群众基础,官员们就是杀死他了,也不得民心。
  3. 朱元璋也是难得的帅才,如果他是统领一方的将军,必定是攻无不克的战将,徐达也不是他的对手。所以他的手下十分畏惧他的战力,不敢轻易暗杀,要不然偷鸡不成蚀把米,那可是死罪啊。就像战神韩信在刘邦面前也只能束手就擒。


我是隔壁东叔教历史,每天分享历史时光,喜欢的别忘了点个关注哦,欢迎朋友点赞发言;如有错误,请您指正。

隔壁东叔教历史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的皇帝,在位期间确实杀人如麻,那么为什么他没有遭到暗杀呢?个中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大开杀戒,杀得令人惊恐

朱元璋为了朱家子孙能够平安顺利承袭皇位,对他认为可能威胁其子孙统治地位的人,特别是能打仗、掌握军权的开国将领,几乎杀得片甲不留。同时对身上长"反骨"的、贪腐的,也能杀尽杀。把最厉害的人斩尽杀绝,起到了相当的震慑作用。如此杀戮,何人敢暗杀老朱。

二是心狠手毒,使人望而却步

朱元璋从一个乞丐成为皇帝,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的。他狠毒兼顾,胆大异常,从不缩手缩脚,从不瞻前顾后,勇猛顽强,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不达自己的目的誓不罢休。这样厉害之人,谁敢杀他?

三是戒备森严,让人不能得手

朱元璋虽然没念几天读,但头脑异常聪明,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护卫措施更是天衣无缝。朱元璋深居皇宫大内,常人无法接近。他紧紧掌握军权,还组建了锦衣卫,里里外外护卫得密不透风。仅举一例,朱元璋连每个大臣夜晚做什么都了如指掌,可见他的统治力度堪称全履盖。因此,在朱元璋统治下人人都想着怎么样能保住自己的小命,哪还有心思琢磨怎么去杀老朱?


老先生谈古论今


朱元璋杀人太多,为什么没有被暗杀?


原因有两个,

第一,朱元璋是开国的马上皇帝,从孤苦无依的一个和尚,慢慢的经历了大大小小,不知多少次战役,历时一十五年,从南边一直打到北边,最后坐了江山,这样的绿林草莽英雄,对自己的保命手段怎么会少呢?可以说从加入起义军开始,朱元璋第一时间学会的就是怎么保命,要不就早死了,战场上死不了,战场下也会被害死的,所以以此推断朱元璋自身的武功肯定不会太低,最起码保命没问题,


第二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这对夫妻都是非常的善于交往,社交能力非常强,尤其是马皇后,人善良,有爱心,收了200多的义子义侄,给他们荣华富贵,这帮人那一个都是可以为了朱元璋甘愿赴死的人,有这帮人在朱元璋身边,谁能杀的了他,

再有就是朱元璋前半生起义造反的时候没有说怎么滥杀无辜啊,就算是杀了人,在战场我不杀你,你就的杀我,那是没办法的事,这不能怨朱元璋,



等到做了皇帝以后呢,是,杀了很多人,但是你当了皇帝你不杀人吗?

朱元璋的皇位是要传给太子朱标的,但是各位看官,大家作为局外人都知道,太子是个好人,性格也好,如果朝上没有什么大奸大恶的臣子,一定是能做好皇帝的,但是你们看看,李善长,蓝玉,胡唯庸,又一个是太子能对付的了的吗?所以杀他们也是理所当然,别说这几位没事还瞎作


这些人面对朱元璋就算是动了暗杀的心思也没用,因为当了皇帝后,朱元璋手下就有锦衣卫了,每个大臣家都有,据说又一次上朝时,朱元璋问某个大臣为什么昨天晚上不高兴,大臣非常吃惊,朱元璋拿出了一幅画,正好是这个大臣昨天晚上生气的样子,毛骨悚然啊,要知道大臣可不是睡在大街上,他是睡在自己家里,看样子有人一直在监视他,还把他生气的样子画下来,大家可以想像下,在这样的环境里,谁还敢有暗杀的想法,一旦有了,可能还没出门自己脑袋就没了,所以虽然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杀人如麻,却没人暗杀他,最终的原因是没人敢.!


燕风讲故事


不要按常规思路想这个问题,暗杀朱元璋的人应该是有的,而且绝对不止一次。

历史上,做事果断,雷厉风行的皇帝,肯定会得罪很多人。

这些人里大部分,是不敢起行刺之心的。

大部分人不会,但不代表就没有胆大的。

所以,肯定有人行刺过朱元璋。

可是,朱元璋身经百战,皇宫的布置不是凭着胆大就可以进去的。

这些行刺之人,大多死在了里面。

历史为何没有记载呢?

你想想,这种事情哪个皇帝会去宣传,那不是让其他的人也生行刺之心。

皇帝只会悄无声息的处理,有的行刺,皇帝可能自己都不知道。

你想想,宫里发生这种事,一定是守卫的失职,他把这种事报上去,可能连自己都搭进去了。

所以,如果没有惊动皇帝,事情已经得到解决,一般侍卫也是不敢上报的。



小猪旅游


和官吏不同,明洪武年间的百姓大多过得很好。朱元璋允许百姓上访,如果官吏在征收税粮以及摊派差役作弊曲法,百姓可以向上级官吏举报,也可以直接扭送。而对于应当接访而没有接访处理的上级官员,亦要依法论处。朱元璋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民间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回公道,可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在经济上,朱八八鼓励开垦荒地,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这些政策的上行下效,使得明朝的田土从元末的一片荒芜,至洪武二十四年,已达到3,874,746顷除此之外,更不必提鼓励教育,提倡节俭,兴修水利,设立军屯商屯。最让人吃惊的是,大老粗朱元璋还重视养老政策和社会福利。朱元璋规定,每隔一定时间,县官就会拿着米面去老人的家里进行慰问。老人的一个儿子可以免除徭役。

机哥聊野史


首先,皇宫大内,紫禁城这些帝王活动场地的保卫措施严密,长翅膀都不一定能飞进去。特别是冷兵器时代,所以想要暗杀朱元璋可以说是痴心妄想,不太现实,当然电视剧情节是个例外。


然后,一般想要暗杀朱元璋这样的帝王,就必须是内部亲近人员,而且有深仇大恨的人才会去做,不然灭九族这样的风险,一般正常人是不会去冒的。而朱元璋的做事原则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他的仇人基本上没有漏网之鱼,所以想要暗杀朱元璋,只能看下辈子有没有机会。


其次,朱元璋身经百战,九死一生,身手绝对不凡,什么样的大场面没有经历过。再加上锦衣卫的强大,个人感觉,即使是想暗杀他也是千里送人头——礼轻情意重。

所以暗杀朱元璋这样的事情,难度系数太大,难以操作,基本上没有正常人有机会,愿意去尝试,所以没有人暗杀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